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笔者辨证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1例中,46~55岁32例,56~65岁27例,66~75例13例,76~85岁9例.病程3个月~1年12例,1~3年29例,3~5年24例,5~12年16例. 诊断标准为小便频数,尿后滴沥不尽,夜尿多,尿线细而无力,或小便滴沥难下,或闭塞不通,小腹胀满疼痛,会阴酸胀不适,或有阴茎、睾丸抽掣而痛,或有血尿、血精,性功能障碍.经肛门指诊、B超、残余尿测定等确诊为前列腺增生症.  相似文献   

2.
前列通瘀胶囊治疗湿热瘀阻型前列腺增生证7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探讨中药前列通胶瘀胶囊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属湿热瘀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收集前列腺增生76例,西医诊断按照《泌尿外科学》,中医辨证根据《中医临床病症诊断疗效标准》。76例患者均服用一疗程(30天),有42例进入三疗程(90天),治疗前一疗程和三疗程基线检测表明:在年龄、病程、病情轻中重等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疗效判断标准采用《国际前列腺咨询委员会》及《中医临床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主要观察治疗前后的前列腺症状积分(I-PSS),生活质量(QOL),夜尿频数,尿线情况,腰膝酸软,少腹胀满,残余尿量,前列腺大小的变化情况。结果:一疗程和三疗程在降低I-PSS积分,提高QOL,减少夜尿频数,尿线增粗有力,减轻腰膝酸软、少腹胀满症状,减低残余尿量方面均有显著疗效。一疗程总有效率73.48%,三疗程总有效率92.85%。在I-PSS,QOL,残尿量,夜尿频数,尿线情况方面,三疗程明显优于一疗程(P<0.05),说明随者服药时间延长,疗效更加显著。结论:中药前列通瘀胶囊治疗前列腺增生证属湿热瘀阻型临床疗效显著,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3.
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前列腺增生症6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2年 7月— 2 0 0 2年 7月 ,笔者用中药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60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2 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 :①有尿路梗阻症状 ,初起尿频 ,渐至夜尿增多 ,排尿困难 ,尿线变细 ,滴沥不尽 ,严重时尿潴留、尿失禁 ;或有尿路梗阻所致并发症如夜尿次数骤增 ,尿频、尿急、尿痛、血尿及发热 ,甚则双下肢水肿、贫血等。②年龄在 50岁以上。③直肠指诊见前列腺肥大 ,中央沟变浅或消失。④B超检查示前列腺较正常增大 ,残余尿量大于 60mL。⑤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排尿异常。…  相似文献   

4.
王淑颖 《世界中医药》2011,6(3):206-206
患者某,男,54岁。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排尿无力,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前列腺增生症,予中药汤剂(具体用药不详)口服,效果不甚显著。2009年5月患者症状加重,遂请杨兆刚教授诊治。就诊时症见:排尿无力,滴沥不爽,时欲小便而不得尿,小腹坠胀,畏寒怕冷。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检查尿常规正常;B超示前列腺增生。诊断:中医:癃闭(肾阳不足);西医:前列腺增生症。  相似文献   

5.
消癃通闭汤治疗前列腺增生症6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列腺增生症主要表现为夜尿增多、排尿不畅。笔者于1998年1~12月自拟中药消癃通闭汤治疗该病63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63例患者均经直肠指检和B超确诊,同时具备下列条件:1年龄56~82岁,平均68.5岁;2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1]>15分;3最大尿流率(MFR)<15ml(检查时排尿>150ml);4残余尿(PVR)无或有(少于150ml);5排除前列腺癌、前列腺炎、膀胱颈部硬化、神经源性膀胱和尿道狭窄等疾病;64周内未服用过其他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药物。2 治疗方法消癃通闭汤药物组成:黄芪30g,山药10g,山茱萸10g,当归10g,王不留行10g,炮穿山甲10g…  相似文献   

6.
前列腺增生症的中医诊断和疗效标准设想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前列腺增生症的中医诊断和疗效标准,不宜采用中医病名。前列腺增生症的诊断,应以国际协调委员会推荐的前列腺疾病诊断标准为主,主要依靠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估、尿流率、剩余尿量、前列腺大小等。中医辨证分型则根据目前常见的5~8个类型,总结为虚实两类,分为7个证型。疗效评定标准,宜分为日常诊务疗效评价和临床研究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7.
前癃康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0年以来,笔者采用中药制剂前癃康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52例,并与采用前列康治疗的30例作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两组82例均为2000年3月~2003年5月本院前列腺疾病专科门诊及住院病人。年龄52~78岁,平均61.4岁;病程4个月~16年,平均4.2年;合并高血压14例,糖尿病7例,慢性支气管炎9例,冠心病6例;3例留置导尿管。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吴阶平等主编的《泌尿外科》和《实用泌尿外科学》拟定。①临床症状:排尿困难(排尿等待,排尿时间延长,射程不远,尿线细、分叉或中断,排尿…  相似文献   

8.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前列腺增生症70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笔者自1994年以来,运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前列腺增生症70例,收效颇佳,现小结如下,供同道参考。1 临床资料本组70例,年龄50~84岁,平均66.3岁,均有昼夜尿频、尿急、尿痛、尿线细、排尿困难、淋漓不尽。病程0.5~24年。B超检查:前列腺Ⅰ度增生者15例,Ⅱ度增生者50例,Ⅲ度增生者5例。残余尿<100ml者30例,100~200ml者23例,201~250ml者8例,留置导尿管者9例。以上患者或不愿手术,或体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前列腺增生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以盐酸特拉唑嗪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温阳化气、消散结中药汤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为55.9%。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夜尿评分、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等各项疗效指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或者非常显著差异(P<0.05,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能明显减轻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排尿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最大尿流率,减少残余尿量,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0.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6,(2):201-203
目的:对前列通闭方治疗前列腺增生症(肾虚血瘀证)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作出评价。方法:从2011年3月~2012年12月,共纳入病例数108例,其中治疗组72例,对照组36例,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观察中医证候评分、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膀胱残余尿量(Ru)和前列腺体积(V)等疗效性指标,同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72%,在中医证侯积分改善、降低IPSS评分、提高最大尿流率、降低膀胱残余尿量和缩小前列腺体积方面,前列通闭方明显优于前列舒乐胶囊,两组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前列通闭方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治疗前列腺电切术后排尿无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深圳市南山区蛇口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及中医科的门诊及住院的良性前列腺增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后出现排尿无力的患者40例,中医辨证为气虚证。将40例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试验组给予补中益气汤中药免煎颗粒剂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口服治疗。结果:试验组治疗后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能改善前列腺电切术后排尿无力气虚证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肾通对前列腺增生症膀胱逼尿肌收缩力的影响。方法:将124例已行前列腺摘除术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仍存在排尿障碍、膀胱收缩力减退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3例口服益肾通(由肉苁蓉、补骨脂、黄芪、党参、王不留行、泽兰、乌药等组成),对照组61例口服模拟药胶囊。2组均以30天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主要观察膀胱逼尿肌收缩力、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等指标。结果:治疗组膀胱收缩力明显增强,最大尿流率提高,残余尿量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益肾通可以增强前列腺增生症膀胱逼尿肌收缩力,并显著改善排尿障碍。  相似文献   

13.
<正>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呈进行性加重,排尿无力,尿程缩短,尿不尽或淋漓[1]。目前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被认为是治疗BPH的主要方法或金标准[2]。中医治疗BPH有一定的优势,现将其近年来中医治疗BPH的研究如下。  相似文献   

14.
前列栓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列腺增生症 (BPH)是中老年人常见病 ,我们根据前列腺增生症的解剖学及临床特点 ,用前列栓对前列腺增生症进行临床观察取得较理想疗效。同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临床研究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符合前列腺增生症诊断标准 (依照 1993年国家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制定的中药辨证标准和 1993年国际前列腺咨询委员会制定的标准[1] )。所治 492例前列腺增生症均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并经肛门指诊、B型超声波或X线摄片及尿流动力学检查所证实。随机分为两组 ,其中治疗组 36 9例 ,年龄最小者 33岁 ,最大者 87…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名老中医徐福松教授,运用酸甘化阴法治疗男科疾病,疗效满意,简介如下。1 癃闭(前列腺增生症)黄某,男,60岁。患者1年前自觉排尿不畅,尿等待,有分叉,排尿时间明显延长,尿滴沥不尽,夜尿4次左右。近日症状加剧,来院后作前列腺B超检查示:前列腺肥大°,残余尿105ml。刻下:排尿不尽,午后潮热升火,手足心烦热,头晕耳鸣,腰酸乏力,口干欲饮,皮肤干燥无华,大便干燥不畅,苔少舌质红,有裂纹,脉细而数。证属阴虚火旺之癃闭,治拟滋阴降火。用二海地黄汤加减:生熟地、山萸肉、云茯苓、天花粉、怀牛膝、泽兰叶、海藻、丹参、昆布、车前子(包)各10g等…  相似文献   

16.
真武汤治疗肾阳亏虚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真武汤对肾阳亏虚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疗效。方法 :将90例中医辨证属肾阳亏虚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55例 ,服中药真武汤 ,对照组35例 ,服高特灵(盐酸四喃唑嗪) ,时间14天 ,观察2组治疗前后I-PSS总分、生活质量指数(L)、平均尿流率(AFR)、最大尿流率(MFR)、残余尿(PVR)、前列腺体积变化。结果 :2组疗效比较经Ridit分析 ,有显著差异(P<0 05) ;2组治疗后I-PSS、L、PVR减少(P<0 05) ,MFR、AFR增大(P<0 05) ,并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 05)。结论 :采用真武汤治疗肾阳亏虚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前列腺增生症是目前老年男性常见的疾病 ,70岁以上者 ,发病率较高。由于老年人多年迈体弱 ,伴有其它疾病 ,手术治疗后遗症较多 ,患者愿意接受较理想的药物治疗。笔者运用补气益肾活血法 ,对 94例门诊病例进行临床治疗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诊断标准夜尿次数 >3次 ;排尿时间延长 ,或间歇性排尿 ,或点滴状排尿 ;膀胱残余尿量 >6 0ml;排除外伤性尿道狭窄 ,排除尿道炎、膀胱炎。2 临床资料发病年龄 :46~ 5 0岁 3例 ,5 1~ 6 0岁 8例 ,6 1~ 70岁 18例 ,71岁以上 6 5例。症状 :夜尿次数 >3次 94例 ;排尿时间延长 94例 ;间歇性排尿 87…  相似文献   

18.
州都丸治疗前列腺增生症7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列腺增生症又称前列腺良性肥大,是老年男性常见病,以排尿困难为主要临床特征,与中医癃闭症相似。在治疗上常采用手术切除,我们采用纯中药制剂“州都丸”治疗前列腺增生症87例,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78例,年龄最大者85岁,年龄最小者42岁,以50岁以上发病率最高,病史最长者15年,最短者5个月。经B超、肛门指检、前列腺液、尿常规、残余尿测定检查,合并慢性前列腺炎者19例、前列腺结石者3例、膀胱结石者2  相似文献   

19.
补肾活血散结汤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散结汤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 将 79例患者随机分为 2组 ,其中治疗组 42例 ,对照组 37例。治疗组予中药 1剂 /d ,分 2次服 ;对照组予保列治 5mg口服 ,1次 /d。治疗前及治疗后 1个月进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及生活质量评分 (QOL) ,并用B超测定膀胱残余尿量及前列腺体积 ,用尿流率测定MFR。结果 两组治疗后前列腺体积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其它观察指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5)。结论 补肾活血散结汤有明显改善排尿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膀胱残余尿量、提高最大尿流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尿流动力学检查在分析前列腺增生症病人的膀胱逼尿肌功能改变,指导 BPH 手术、客观评估手术疗效等方面的作用.方法选择自2009年12月至2011年6月住院的前列腺增生症病人90例,按照膀胱压力容积分为三组,全部病人均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对术后排尿不佳者给予舍尼停及α受体阻滞剂(哈乐)辅助治疗,观察三组病人术前术后的最大尿流率.结果第一组术后最大尿流率平均值为17.31ml/s,排尿通畅,与术前最大尿流率相比较,P<0.01,有显著差异;第二组术后最大尿流率为平均值14.30ml/s,排尿通畅,与术前最大尿流率相比较,P<0.01有显著差异;第三组术后最大尿流率平均值,为9.01ml/s,仍有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结论对于早期中期膀胱顺应性、膀胱容量、膀胱感觉运动神经支配都良好者行前列腺摘除术,术后疗效满意;对晚期逼尿肌收缩乏力者手术治疗效果尚可,术后加用辅助治疗,排尿功能恢复较好,但伴有神经病变及高龄患者术后恢复较差.对逼尿肌扩约肌功能失调患者行前列腺摘除术临床满意率较差,多出现排尿困难、排尿断续及尿潴留,应慎重考虑.对前列腺增生症施行尿流动力学检查,全面了解膀胱逼尿肌功能改变,对指导 BPH 手术、客观评估手术疗效及术后辅助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