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腹腔腹腔镜治疗肾盂旁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至2011年,经腹腔腹腔镜行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肾盂旁囊肿28例,其中男15例,女13例,平均年龄45岁(34—67岁),左侧16例,右侧12例。观察术后临床恢复及影像学改善情况。结果2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其中1例术中损伤肾实质,出血约100ml,缝合后血压平稳,无并发症发生;另1例将稍扩大的肾盂误认为囊肿,切开后一直有液体流出,遂留置DJ管。平均手术时间5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30ml,未见明显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d,术后病理均为肾囊肿。术后随访6~24个月,临床症状消失,影像学检查均未见复发。结论腹腔镜下囊肿去顶减压视野清晰,损伤小,效果确切,是治疗。肾盂旁囊肿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下肾盂旁囊肿去顶减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腹腔镜技术治疗肾盂旁囊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腹膜后途径、经腹腔途径及单孔腹腔镜技术行肾盂旁囊肿去顶减压术21例。结果:21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35~150min,平均55min;术中出血量5~100ml,平均30ml。术后2~5天(平均3.2天)拔除引流管。术后住院时间4~9天,平均6.5天。1例术中肾盂修补者术后漏尿1天,引流量为200ml,其余围术期无并发症。术后随访2~36个月,无复发。结论:腹腔镜技术治疗肾盂旁囊肿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疗效满意,是肾盂旁囊肿治疗的理想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腹腔镜肾盂旁囊肿切除术与去项术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8例肾盂旁囊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肾盂旁囊肿切除术18例,腹腔镜肾盂旁囊肿去顶术10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效果.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无肾蒂损伤及肾盂损伤并发症.腹腔镜肾盂旁囊肿切除术组与去顶组相比,手术时间长、术中失血量多,囊肿复发率低,P值均<0.05.结论 经腹腔途径腹腔镜技术治疗肾盂旁囊肿微创、安全、有效.腹腔镜肾盂旁囊肿切除术后囊肿复发率低,是肾盂旁囊肿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后腹腔镜手术治疗16例肾盂旁囊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盂旁囊肿的疗效。方法2005年8月~2008年12月16例肾盂旁囊肿行后腹腔镜囊肿去顶减压术。采用全身麻醉,经后腹腔途径建立后腹腔操作空间,沿输尿管寻找到肾盂旁囊肿,距正常肾实质3~5mm处行囊肿去顶。结果15例手术成功,手术时间(75±20)min,术中出血量(28±8)ml,未出现肾蒂及肾盂损伤等并发症;1例因囊肿暴露困难中转开放手术。16例术后随访6~20个月(平均13个月),均未见复发。结论后腹腔镜治疗肾盂旁囊肿微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经后腹膜腹腔镜下治疗肾盂旁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11年12月间共收治的30例肾盂旁囊肿,行经后腹膜腹腔镜下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其中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45岁(18~75岁),左侧13例,右侧17例,观察术后临床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前12例平均手术时间50min,后18例平均手术时间35min,术中出血量前12例约20ml,后18例约10ml,术中未发生肾蒂、肾血管及肾盂损伤和并发出血、术后漏尿等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d,术后随访3~60个月,临床症状均消失,影像学检查均未见复发.结论 经后腹膜入路腹腔镜治疗肾盂旁囊肿具有视野清晰、创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临床上较为成熟的治疗肾盂旁囊肿的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盂旁囊肿去顶减压术中肾盂旁囊肿与肾盂积液的鉴别。 方法:对拟接受腹腔镜下肾盂旁囊肿去顶减压术的18名患者进行术前同侧输尿管置入输尿管导管,术中经输尿管导管注入亚甲蓝确认肾囊肿与肾盂积液。 结果:18例患者中有15例确认为肾盂旁囊肿,顺利行囊肿去顶减压术;3例术中确认为肾盂积液,改行开放探查手术,发现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行离断性肾盂成形术。18例患者均无出现术后肾盂、输尿管狭窄,治愈出院。 结论:肾盂旁囊肿行腹腔镜下去顶减压术中经输尿管导管注入亚甲蓝能简单、直接、有效地反映出囊肿与肾盂的关系,避免出现将肾盂积液误认为肾盂旁囊肿作肾盂部分切除术后出现尿漏、肾盂输尿管狭窄、闭锁、肾功能衰竭等情况,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治疗肾盂旁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为21例肾盂旁囊肿患者经腹腔入路行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35~85 min,平均52 min;术中出血量5~40 ml,平均16 ml;无肾蒂、肾盂损伤等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7 d。术后随访3年,1例于术后8个月复发,再次手术;其余患者随访至今均无复发。结论: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治疗肾盂旁囊肿具有患者创伤小、出血少、疗效确切等优点,可作为肾盂旁囊肿的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技术治疗肾盂旁囊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肾盂旁囊肿的可行性。方法:总结8例采用腹腔镜技术治疗肾盂旁囊肿的临床资料,其中3例经腹腔途径,5例经腹膜后途径。结果:8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50~80min,平均65min。出血15~60ml,无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4~5d,术后随访6~12个月,未复发。结论:经腹腔或腹膜后途径腹腔镜治疗肾盂旁囊肿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无复发等优点。腹腔镜治疗肾盂旁囊肿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技术治疗肾盂旁囊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2月至2013年6月为25例肾盂旁囊肿患者行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临床资料。均全身麻醉,建立后腹腔操作空间,沿输尿管上段寻及肾门,充分暴露肾盂旁囊肿,尽量切除囊肿壁,壁缘电灼,囊腔内塞入带蒂脂肪组织。结果:23例手术顺利完成,1例因分离时损伤肾静脉分支、1例因囊肿位置无法暴露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44~130 min,平均(65±26)min;术中出血量10~120 ml,平均(40±18)ml,无尿漏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至今,均无复发。结论:肾盂旁囊肿是肾囊肿的特殊类型,解剖结构复杂,手术操作难度较大,后腹腔镜技术可清晰地解剖肾门组织,充分暴露肾盂旁囊肿,是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肾囊肿的价值与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 18例肾囊肿经腹腔镜去顶减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腹腔径路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 (LTM) 11例 ,经腹腔后径路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 (RLM ) 7例。 18例手术均获成功 ,无手术并发症 ,术后无复发 ,两种术式 (TLM、RLM)在手术时间、引流管放置及住院时间均无明显差别。结论 :腹腔镜是治疗肾囊肿的理想方法 ,两种术式各有其优缺点 ,应根据病人情况、囊肿部位、数量及术者的习惯、经验认真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与开放性肾囊肿去顶术的比较(附30例报告)   总被引:66,自引:3,他引:63  
目的:比较开放性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的优越性,并探讨经腹腔与后腹腔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采用经腹腔及后腹腔腹腔镜行肾囊肿去枯术30例,其中经腹腔路径9例,用膜后路径21例,并回顾性分析比较31例开放性肾囊肿去枯术,结果:腹腔镜手术用时25-110min,平均46min,其中经腹腔路矩平均40min,腹后路径平均需时50min,术后恢复快,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对比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住院天数均明显减少,结论: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开放性手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对孤立肾肾囊肿手术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2月至2009年8月共1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孤立肾肾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手术均获成功,术中无中转开放手术,无并发症出现;手术时间30~90min(平均50min);术中出血为5~35mL,平均15mL;术后住院日2~3d,平均2.1d。12例患者术后随访3~48个月,平均28个月,未发现囊肿复发。结论后腹腔镜囊肿去顶减压术是一种微创且安全有效的孤立肾肾囊肿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治疗肾囊肿16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疗效。方法 采用经腹腔和经腹膜后腹腔镜技术对16例单纯性肾囊肿行囊肿去顶术,并回顾分析比较20例开放性肾囊肿去顶术。结果 经腹腔途径手术时间与开放手术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腹膜后途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放手术(P<0.05),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开放手术(P<0.01)。结论 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及康复快等优点,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疗效明显优于开放性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开放性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的疗效和优点。方法 :采用腹腔镜经腹腔途径对 4 3例肾囊肿患者进行肾囊肿去顶术。并与 2 4例开放性肾囊肿去顶术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腹腔镜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开放性手术 (P <0 0 1)。术后随访 3~ 12个月 ,未见复发。结论 :经腹腔途径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治疗肾囊肿 ,疗效好 ,患者创伤小 ,术后康复快 ,明显优于开放性手术。  相似文献   

15.
Laparoscopic unroofing of renal cyst has replaced open surgical intervention in recent years. We report our experience with this procedure on 6 patients with hydronephrosis due to peripelvic cyst. Four male and two female patients, ranging from 51 to 67 years, underwent laparoscopic unroofing of peripelvic cyst. All patients had various degrees of hydronephrosis. Two patients had lumbago and hematuria. The cause of this hematuria was probably due to the renal pelvic stone. Surgical approaches i.e., retro- or transperitoneal were selected depending on the location of cyst. The operative time ranged from 80 to 235 minutes (mean 167 minutes). The length of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ranged from 3 to 7 days (mean 4.6 days).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ranged from 20 to 26 cc (mean 21 cc). Four weeks after the operation, all patients showed improvement of hydronephrosis. Laparoscopic unroofing of peripelvic cyst is a safe and efficacious procedure, and could be an' attractive alternative for management of peripelvic renal cyst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介绍腹腔镜联合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肾囊肿并肾多发性结石的技术要点和初步经验。 方法 选取20例肾囊肿并肾多发性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联合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肾囊肿并肾多发结石。结石最大4x3cm,最小1x0.5cm。先用腹腔镜行肾囊肿去顶术。然后根据术前CTA+CTU片制定手术方案和穿刺部位。在腹腔镜监视下行经皮肾穿刺,建立F18取石通道取石。 结果 20例患者均获得成功。结石全部取尽,手术效果满意。手术平均时间90min。没有出现出血、尿漏、肾盏颈撕裂和输尿管狭窄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d。 结论 腹腔镜联合经皮肾穿刺取石术可以同时处理肾脏多种疾病。在处理肾盏内结石或肾盏颈细长,肾内型肾盂的患者较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术容易操作,盏颈损伤小和结石清除率高。是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术有益的补充和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