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创刊寄语输血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1(1):2 血站管理办法1(1):3 坚定信心,知难而进,依法推动无偿献血工作 1(1):11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1(2):1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管理办法(试行)1(2):2 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办法1(2):4论著、研究报告 S/D法处理凝血因子浓缩物类制品的病毒灭 活验证1(1):14 获得性FVlll抑制物的实验研究1(1):17 血浆置换、UBIO疗法治疗44例难治性类风 关的疗效观察1(1):20 职业供血员的了rV检测1(1):23 白血病染色体制备方法的探讨1(l):25 胞浆CD3、CD22、MPO的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 1(1):…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间断皮下注射人甲状旁腺激素(1~34)[h PTH(1~34)]和[Gly1,Arg19]h PTH(1~34)["G1,R19(1~34)"]对大鼠桡骨骨折的影响。方法对66只雄性SD大鼠行桡骨骨折造模,术后皮下注射h PTH(1~34)、G1,R19(1~34),行X线、融合节段骨密度(BMD)和组织学观察。结果 X线评分在h PTH(1~34)组、G1,R19(1~34)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601 2±1.290 5)分、(3.764 9±0.639 8)分和(2.012 9±1.198 0)分;融合节段BMD证实G1,R19(1~34)组明显高于h PTH(1~34)组和对照组(P<0.01);组织学观察G1,R19(1~34)组及h PTH(1~34)较对照组可见骨小梁分布规则,髓腔完全再通,但G1,R19(1~34)组更为显著。结论间断皮下注射G1,R19(1~34)能够促进大鼠桡骨骨折愈合,且效果比h PTH(1~34)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p2 1WAF1和LRP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15 2例乳腺癌组织p2 1WAF1和LRP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 15 2例乳腺癌组织中p2 1WAF1( ) 6 1例 (4 0 1% ) ,其中低表达 43例(70 5 % ) ,高表达 18例 (2 9 5 % ) ;LRP( ) 12 2例 (80 2 % ) ;p2 1WAF1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腺管形成 (P <0 0 1)、细胞核多形性 (P <0 0 1)、核分裂象计数 (P <0 0 1)和组织学分级 (P <0 0 1)呈正相关。淋巴结转移组LRP的阳性率(88 6 % )明显高于无转移组 (73.2 % )。单因素预后分析显示 ,p2 1WAF1高表达组生存期低于低表达及无表达组 (P <0 0 1) ,p2 1WAF1(- ) /LRP(- )组生存期明显高于p2 1WAF1( ) /LRP( )组 (P <0 0 1)。结论 ①p2 1WAF1不能提高LRP阳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 ,可能与其调控方向有关 ;②LRP阳性乳腺癌细胞更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4.
我们采用猪脾转移因子口服液辅助治疗肺结核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1 1 病例入选标准 原发型肺结核 (Ⅰ型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Ⅱ型 )、浸润型肺表 1 猪脾转移因子口服液辅助治疗Ⅰ ,Ⅱ ,Ⅲ型肺结核疗效观察 [例 ( % ) ]分  组合计临床治愈显著有效有效无效辅助治疗组 1 0 5 75(71 2 ) 1 1 (1 0 5) 1 7(1 6 2 ) 2 (1 9)对照组 9857(58 2 ) 6(6 1 ) 32 (32 7) 3(3 1 )  注 :与对照组比 , P <0 0 5结核 (Ⅲ型 )病人 ,年龄 18~ 5 5岁 ,男女不限 ,病程 1个月~ 10年。诊断标准参照文献[1] 。1 2 排除标准 慢性纤维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孕晚期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和糖化白蛋白(GA)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孕晚期同时检测HbA_(1c)和GA,并有产前检测和分娩记录的孕妇322例,其中正常对照组80名、GDM组242例(分娩巨大儿25例、非巨大儿217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HbA_(1c),采用酶法检测GA。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HbA_(1c)、GA与GDM组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HbA_(1c)预测巨大儿的最佳临界值。结果 GDM组HbA_(1c)和GA水平及新生儿出生体重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GDM组新生儿出生体重与HbA_(1c)呈正相关(r=0.212,P=0.001),与GA无相关性(r=0.038,P=0.555)。根据GDM组HbA_(1c)水平将其分为高HbA_(1c)组(132例,HbA_(1c)5.29%)和低HbA_(1c)组(110例,HbA_(1c)≤5.29%)。高HbA_(1c)组的巨大儿发生率(14.39%)明显高于低HbA_(1c)组(5.45%,P0.05)。HbA_(1c)预测巨大儿的最佳临界值为5.25%,敏感性为76.0%,特异性为47.9%,ROC曲线下面积为0.642。结论 GDM患者HbA_(1c)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相关,HbA_(1c)水平越高,分娩出巨大儿的概率越高。孕妇HbA_(1c)可作为早期筛查巨大儿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宫颈糜烂是妇女的常见病与多发病 ,积极防治宫颈糜烂对提高妇女的健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 ,HPV作为引起宫颈癌发生的首要因素已引起人们高度重视。某些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如干扰素、β 表 1  3组临床治疗情况例 (% )组别例数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 )干扰素栓 1 1 82 5(2 1 .2 ) 68(57.6) 1 5(1 2 .7) 1 0 (8.5) 91 .5微波 1 2 4 1 0 (8.1 ) 58(46 .8) 4 8(38.7) 8(6 .5) 93 .5联合 1 33 58(43 .6) 55(41 .4) 1 6(1 2 .0 ) 4 (3 .0 ) 97.0转化因子能抑制HPV转化细胞的表达 ,从而引起细胞增殖下降。本文总结了我院用干扰素治疗 3 75…  相似文献   

7.
特重烧伤侵袭性真菌感染脓毒症死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对象和方法近 15 a来烧伤合并真菌感染死亡 8例 ,平均年龄 32 .18岁± 8.6 5岁 ,平均烧伤总面积 /三度烧伤面积 81.2 5 %± 13.2 8% /6 3.38%± 15 .36 % ,受伤后平均发病时间 2 1d± 12 .4 d,病程持续最长时间 4 1d,见表 1表 1 侵袭性真菌感染脓毒症死亡病例情况病例粪球杆比尿真菌培养血培养痰培养分泌物培养创面菌斑途径110∶ 1白色念球菌白念 ( -) ( -) ( )痂下2 9∶ 1( -)酵母样菌 ( -)酵母样菌 ( -)静脉3 7∶ 1( -) ( -)白念白念 ( -)痂下412∶ 1白色念球菌 ( -) ( -) ( -) ( )泌尿道510∶ 1白色念球菌白念 ( -) ( -) ( -)痂…  相似文献   

8.
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 1(lymphocytefunctionassociatedantigen 1,LFA 1,CD11a/CD18) ,即白细胞功能相关抗原 1(leukocytefunctionassociatedantigen 1)。属白细胞整合素(leukocyteintegrin)亚家族 (β2 亚家族 ) ,或白细胞黏附分子(leukocytecelladhesionmolecule)亚家族。LFA  相似文献   

9.
AAC133抗原 (1) :2 6AML1 EPOmRNA (2 ) :139Ara C (1) :6 2阿司匹林 (3) :2 84阿糖胞苷 (1) :70癌基因 (1) :34BB7 PE40重组融合外毒素蛋白 (4) :32 7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2 ) :135B细胞淋巴瘤 (4) :376bax基因 (4) :2 98bcl 2基因 (2 ) :12 4;(4) :2 98bcl xL mRNA (4) :2 94靶向治疗 (2 ) :184白细胞 (1) :39白细胞减少症 (1) :6 7白细胞介素 2 (4) :333白细胞介素 6 (2 ) :16 9白细胞介素 11(1) :5 6 ;(4) :314白细胞介素 12 (4) :333白血病 (1) :5 ,39,6 2 ;(2 ) :119,143,184,190 ;(3) :2 0 2 ,2 0 7,2 73,2 77,2 82白血病…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本院及部分周边医院 1 991~ 1 999年 1 6例银杏中毒病例 ,旨在探讨白果中毒防治原则。1 临床资料本组共 1 6例 ,男 1 0例 ,女 6例 ,年龄 1 1~67岁 ,平均 1 1岁。中毒量为 1 0~ 60枚 ,平均 35枚 ,潜伏期 1~ 1 0h ,平均 5 8h。起始症状 :恶心、呕吐 1 4例 (1 4/ 1 6) ;腹痛 3例 (3/ 1 6) ;哭闹、烦燥2例 (2 / 1 6) ;昏迷 3例 (3/ 1 6) ;神志恍惚 2例 (2 /1 6) ;抽搐 1 4例 (1 4/ 1 6) ;紫绀 5例 (5/ 1 6) ;发热 1例 (1 / 1 6) ;白细胞 >1 0× 1 0 9/L 8例 (8/ 1 6) ;EEG异常者 3例 (3/ 1 6)。治疗方法 :给予补液 ,安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体外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单体成分斛皮素、EGB对血小板磷酸二酯酶(PDE)3活性及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并与已知的PDE3抑制剂西洛他唑对比,明确EGB抑制血小板PDE3活性强度。方法收集分离2周内未服任何药物的10名健康志愿者的血小板,观察槲皮素、EGB和西洛他唑对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及血小板PDE3活性的影响,设不加药物,加同等体积药物溶剂为空白对照。结果对照组的PDE3活性为(1 835.08±118.61)pmol·mg protein~(-1)·min~(-1),低浓度组槲皮素、EGB、西洛他唑作用后的PDE3活性分别为(1 303.03±523.52)pmol·mg protein~(-1)·min~(-1)、(1 283.15±106.87)pmol·mg protein~(-1)·min~(-1)、(967.34±73.02)pmol·mg protein~(-1)·min~(-1),中浓度药物组的分别为(1 084.89±120.47)pmol·mg protein~(-1)·min~(-1)、(1 143.89±98.09)pmol·mg protein~(-1)·min~(-1)、(766.02±61.31)pmol·mg protein~(-1)·min~(-1),高浓度药物组的分别为(1 017.06±115.20)pmol·mg protein~(-1)·min~(-1)、(1 089.21±93.98)pmol·mg protein~(-1)·min~(-1)、(722.19±58.38)pmol·mg protein~(-1)·min~(-1),统计学分析显示槲皮素、EGB、西洛他唑对血小板PDE3活性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槲皮素、EGB对血小板PDE3的抑制强度相当,弱于西洛他唑。在ADP诱聚剂组,对照组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为(17.40±3.83)%,低浓度组槲皮素、EGB、西洛他唑作用后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分别为(45.60±4.06)%、(47.20±3.35)%、(63.10±4.65)%,中浓度药物组的分别为(52.30±2.34)%、(60.00±4.39)%、(65.80±3.34)%,高浓度药物组的分别为(61.90±4.96)%、(56.80±3.70)%、(79.00±2.81)%;在PAF诱聚剂组,溶剂对照组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为(16.80±7.06)%,低浓度组槲皮素、EGB、西洛他唑作用后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分别为(43.80±5.26)%、(52.10±3.69)%、(63.90±3.26)%,中浓度药物组的分别为(50.20±4.22)%、(59.10±3.21)%、(71.00±4.57)%,高浓度药物组的分别为(54.10±4.03)%、(67.20±2.85)%、(74.20±3.89)%;结果显示各种浓度的三种药物对血小板聚集均有抑制作用,斛皮素和EGB对血小板聚集抑制的强度弱于西洛他唑;相关性分析显示,血小板PDE3活性与ADP、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均呈线性负相关(r=-0.58,r=-0.59)。结论斛皮素、EGB对血小板PDE3活性和血小板聚集均有抑制作用,强度弱于西洛他唑。  相似文献   

12.
血清脂蛋白(a)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检测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人血清脂蛋白 (a) [Lp(a) ]循环免疫复合物 (CIC)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法 ,探讨人体内是否存在Lp(a) CIC及其临床价值。 方法 分别建立抗人IgG为包被抗体 ,酶标抗载脂蛋白 (a)和抗载脂蛋白B为检测抗体的Lp(a) CIC、低密度脂蛋白 (LDL) CICELISA检测法 ,并对16 0例冠心病患者和 2 90名对照人群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相比 ,冠心病患者Lp(a) CIC ( 2 2 4±1 71AUvs 1 6 2± 1 5 0AU)、LDL CIC ( 2 77± 1 2 9AUvs 1 4 0± 0 92AU)水平均显著升高 (P <0 0 0 01)。LDL CIC水平分别与血浆LDL、胆固醇 (r =0 5 4 9)、载脂蛋白B (r =0 4 78)、总胆固醇 (r =0 4 13)、甘油三酯 (r=0 2 4 8)和Lp(a) (r=0 2 39)浓度正相关 (均P <0 0 0 0 1) ,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r =- 0 30 8)和载脂蛋白A1(r=- 0 2 0 9)浓度负相关 (P <0 0 0 0 1)。Lp(a) CIC水平分别与血浆Lp(a) (r =0 5 77,P <0 0 0 0 1)、LDL胆固醇 (r =0 2 0 7,P <0 0 0 0 1)、载脂蛋白B (r =0 12 8,P <0 0 1)和总胆固醇 (r=0 14 5 ,P <0 0 1)浓度正相关 ,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r=- 0 12 6 ,P <0 0 1)和载脂蛋白A1(r=- 0 0 96 ,P <0 0 5 )浓度负相关。LDL CIC与Lp(a) CIC水平亦相关 (r =0 313,P <0  相似文献   

13.
本文回顾分析 2 0 0例 60岁以上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 ,旨在探讨老年人心力衰竭的特点。1 临床资料老年组 :男 1 1 9例、女 81例 ,年龄 60~ 84岁。非老年组 :男 79例、女 1 2 1例 ,年龄 1 4~ 59岁 ,平均 40岁。本组所有心衰患者均患有器质性心脏病。老年组冠心病 1 1 1例 ( 55 5% )、高血压性心脏病 51例 ( 2 5 5% )、肺心病 1 8例 ( 9% )、风心病 1 2例 ( 6% )、心肌病 8例 ( 4 % ) ;非老年组风心病 1 1 1例 ( 55 5% )、冠心病 2 4例 ( 1 2 % )、高血压性心脏病 2 3例( 1 1 5% )、其它心脏病 42例 ( 2 1 % )。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性 (P…  相似文献   

14.
62例青年人胃癌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我院自 1 980~ 1 999年间 ,共收治青年人胃癌 62例 ,占同期确诊胃癌 (1 2 0 8例 )的 5.1 3% ,我们分析这些病例的临床与病理特点 ,探讨改善青年人胃癌疗效的途径。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 62例 ,均经胃镜、病理活检后确诊。其中男 2 5例 ,女 37例 ,男女比为 1∶ 1 .48。年龄 1 9~ 35岁 ,平均 31岁。病程 <6个月 33例 (53% ) ,6个月至 1年 1 8例 (2 9% ) ,>1年 1 1例 (1 8% )。1 .2 临床表现 上腹痛 59例 (95% ) ,呕血 1 8例 (2 9% ) ,黑便32例 (52 % ) ,贫血 35例 (56% ) ,消瘦 43例 (69% ) ,腹胀 2 8例(45% ) ,呕吐 2 9例 (47…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慢性肾功能受损,不同肾小球滤过率(GRF)中风的发生风险。方法检索MEDLINE、PUBMED、EMBASE、WOS 2001~2015年相关文献,Jadad评分评估研究的质量,取得相关研究的样本量及不同GRF相对于正常人中风的风险度(RR),综合分析所纳入研究的RR及P值。结果慢性肾病不同GRF中风相对风险如下:GRF≤60 ml·min-1·(1.73 m~2)~(-1)中风总风险RR=1.34,95%CI(1.27,1.40),P=0.000;(1)GRF 0~20 ml·min-1·(1.73 m~2)~(-1)时,RR=1.42,95%CI(1.27,1.58),P=0.000;(2)GRF 20~40 ml·min-1·(1.73 m~2)~(-1)时,RR=1.25,95%CI(1.16,1.35),P=0.000;(3)GRF 40~60 ml·min-1·(1.73 m~2)~(-1)时,RR=1.41,95%CI(1.29,1.53),P=0.000。GRF 60~125 ml·min-1·(1.73 m~2)~(-1)时,中风总风险RR=1.03,95%CI(0.99,1.07),P=0.115;(1)GRF 60~80 ml·min-1·(1.73 m~2)~(-1)时,RR=1.24,95%CI(1.08,1.43),P=0.003;(2)GRF 80~90 ml·min-1·(1.73 m~2)~(-1)时,RR=1.03,95%CI(0.98,1.08),P=0.212;(3)GRF 90~100 ml·min-1·(1.73 m~2)~(-1)时,RR=1.02,95%CI(0.87,1.19),P=0.825;(4)GRF 100~125 ml·min-1·(1.73 m~2)~(-1)时,RR=0.89,95%CI(0.76,1.03),P=0.110。结论当慢性肾病GRF≤60 ml·min-1·(1.73 m~2)~(-1)时中风发生比率明显增加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妥亚军  多杰  杨小英  顾玉海 《临床荟萃》2010,25(15):1298-1300
目的探讨脉冲振荡技术(IOS)在中高度海拔地区对支气管哮喘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常规肺功能进行相关性研究,就其是否可作为支气管哮喘诊断的敏感指标进行探讨。方法采用IOS测定10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肺功能,在行支气管舒张试验后,应用常规肺功能测定方法和IOS肺功能测定方法先后测定肺通气功能和呼吸阻抗。结果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15分钟后与用药前比较,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出25%肺活量时最大呼气流量(FEV25)、呼出50%肺活量时最大呼气流量(FEF50)均明显增加,分别为FVC(2.74±0.79)Lvs(2.41±0.79)L,FEV1(1.65±0.53)Lvs(1.38±0.44)L,FEV1(1.65±0.53)Lvs(1.38±0.44)L,FEV25(2.18±1.72)L/svs(1.76±1.47)L/s,PEF50(1.21±1.04)L/svs(0.91±0.90)L/s(均P<0.01),治疗后IOS指标呼吸阻抗(Zrs)、5Hz振荡频率时黏性阻力(R5)、20Hz振荡频率时黏性阻力(R20)、共振频率(Fres)比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分别为Zrs(0.52±0.23)kPa.L-1.s-1vs(0.73±0.37)kPa.L-1.s-1,R5(0.45±0.16)kPa.L-1.s-1vs(0.65±0.19)kPa.L-1.s-1,R20(0.40±0.12)kPa.L-1.s-1vs(0.50±0.10)kPa.L-1.s-1,X5(0.27±0.08)kPa.L-1.s-1vs(0.40±0.11)kPa.L-1.s-1,Fres(17.20±3.03)Hzvs(25.18±5.51)Hz(均P<0.01)。结论 IOS肺功能测定可客观地反映气道阻塞性疾病的实际情况,应用于支气管舒张试验是判断及鉴别诊断哮喘的一项敏感而可靠方法 ,在中高度海拔地区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地区苯丙酮尿症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内蒙古地区苯丙酮尿症 (PKU)病人苯丙氨酸羟化酶 (PAH)基因突变类型和频率。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SSCP)、DNA直接测序的方法 ,对内蒙古地区 2 2个PKU家系PAH基因外显子 3、5、6、7、1 0、1 1、1 2 ,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检出 1 0种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的点突变。R2 4 3Q (8/44 )、R2 5 2Q (1 /44 )、R2 6 1Q (1 /44 )、G2 39D (1 /44 )、IVS7nt(2 ) (1 /44 )、Y2 0 4C(5 /44 )、Y35 6X(6 /44 )、R4 1 3P(1 /44 )、R1 1 1X(1 /44 )、Y1 6 1S(1 /44 ) ,经检索国际PAH基因突变数据统计库 ,确认G2 39D(G→A)为首次发现的新突变。结论 R2 4 3Q、Y35 6X、Y2 0 4C是内蒙地区人群中PAH基因的主要突变位点。以Y35 6X的突变率明显高于、R4 1 3P低于北方人群为特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首次报道 2例M2 型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 M2 )有染色体t(8;1 9) (q2 2 ;q1 3 )。方法 应用骨髓细胞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 ,并应用R和G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 ;例 2 ,应用流式细胞仪和一组单克隆抗体检测其白血病细胞的免疫表型 ,应用筑巢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检测其AML1/ETO融合基因转录本。结果 例 1的核型为 4 6,XX ,t(8;1 9) (q2 2 ;q1 3 ) [2 8] / 4 6,XX[2 ] ,例 2的核型为t(8;1 9) (q2 2 ;q1 3 ) ,del(9) (q1 2q2 2 ) [2 3 ] / 4 6,XY[2 ] ;例 2的白血病细胞表达CD13(3 8 8% )、CD33(3 1 8% )、CD34 (80 .9% )和CD19(63 .9% ) ,其AML1/ETO融合基因转录本为阴性。结论 t(8;1 9) (q2 2 ;q1 3 )是t(8;2 1 )的简单变异型 ,其分子学本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阐明。  相似文献   

19.
AAC133antigen (1) :2 6acutegraft versus hostdisease (3) :2 2 8,2 47;(4) :35 0acuteleukemia (1) :2 6 ,70 ;(2 ) :139;(4) :2 98,30 3,381acutepromyelocyticleukemiacellline (1) :30allo bonemarrowtransplantation (3) :2 43allogeneicbonemarrowtransplantation (3) :2 47allogeneichematopoieticstemcell transplantation (4) :35 0allogeneichematopoietictransplantation (2 ) :149allogeneicperipheralbloodstemcell transplantation (3) :2 2 8AML1 ETOmRNA (2 ) :139angioblast (2 ) :10 1angiogenesis (3) :2 6 8an…  相似文献   

20.
巢湖市1999年传染病疫情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孔维朝  王玉林 《疾病监测》2000,15(8):306-308
1  1 999年疫情概况 巢湖市 ( 4县 1区 ) 1 999年报告乙类传染病 1 4种 ,计 6 730例 ,病死 1 3例 ,总报告发病率为 1 5 3 5 5 1 0万 ,与 1 998年相比报告发病率下降 0 38%( 1 5 3 5 5 1 5 4 1 4) ,病死多 3例 ( 1 3 1 0 )。各病种报告发病率情况 ,见附表。附表  1999年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构成情况比较构成比 % [病种发病率 (1 10万 ) 总体发病率 (1 10万 ) ]巢湖市安徽省中国病毒性肝炎 47 87% (73 5 1 15 3 5 5 ) 4 5 0 3% (80 2 7 178 2 6 ) 34 93% (6 7 83 194 18)痢疾 2 1 84% (33 5 4 15 3 5 5 ) 2 1 75 % (38 77 178 2 6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