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6 毫秒
1.
江西上饒专区在治疗絲虫病中,創造了用被动减压充血疗法治疗血絲虫病引起的象皮肿,經对一百八十例的覌察,疗效显著。据統計痊愈的約50%,症状有明显改善的約45%,其余5%的患者通过疗程以后,症状也有或多或少改善。被动減压充血疗法是上饒专区貴溪县人民医院裴蓉生医师在党的支持与帮助下,經三年苦心鑽研創造成功的。被动減压充血疗法的装置簡单,只以普通的电动吸引器接Y形接管,一端安水銀压力計,另一端安一长形象皮囊卽可。皮囊可用手朮台上象皮布密縫  相似文献   

2.
絲虫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寄生虫病之一,但互目前止对其治疗尚未有較滿意的葯品。自1913年Barnes氏和Branch氏試用胂剂治疗絲虫病以来,許多学者就胂剂对絲虫病的疗效問題做了不少研究。1953年陈子达氏开始試用卡巴胂0.5克,每日二次,十日为一疗程的方法治疗絲虫病,幷于1955年报告单純使用治疗69例絲虫病患者,反应輕微,且疗效很滿意,能有效的促使班氏及馬来絲虫成虫死亡。笔者为了进一步了解卡巴胂对班氏絲虫病的远期疗效,曾于1956年5月用該葯治疗班氏絲虫病30例,幷追察二年零一个  相似文献   

3.
下肢象皮肿是丝虫病“流火”反复发作引起的晚期体征之一。由于丝虫长期寄生,造成人休淋巴系统严重损害,淋巴液回流障碍、淤积,刺激皮下组织增生,使患肢不断增粗,皮肤逐渐增厚,有的甚至形成巨大的赘生物,肢体形成严重畸形,以致丧失劳动能力,造成患者极大痛苦。下肢象皮肿的治疗;过去尚无满意的疗法。经学习福建泉州人民医院的烘绑疗  相似文献   

4.
建国以来,我国的丝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有力地保护了流行区人民的健康。迄1987年底,全国864个流行县(市)中,已有781个(90.4%)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标准。但是,由于缺乏有效且易于推广的治疗方法,尚未治愈的各类晚期丝虫病人仍为数不少。晚期丝虫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淋巴水肿和象皮肿(四肢和阴囊等部位)、鞘膜积液及乳糜尿。治疗鞘膜积液一般采用鞘膜翻转手术,方法简便,效果满意,可在乡级医院进行。阴囊象皮肿采用手术整复的效果也很可靠。治疗下肢象皮肿和乳糜尿的方法尚在继续探索中,并已积累了不少经验。近年来,国内显微外科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已获相当进展,为探索治疗下肢象皮肿和乳糜尿的有效方法开辟了新途径。为此,本刊约请有关专家撰稿,重点介绍近年来在晚期丝虫病下肢象皮肿和乳糜尿的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和经验。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閩侯县絲虫病研究小組,在县委領导下,破除了迷信,解放了思想,中西医紧密結合,采用中葯“通絡消肿剂”和“杀虫活血剂”交替服用,配合用烘洗剂、罨敷剂熏洗、罨包,用針灸針刺,結合用西医方法95%酒精局部分段注射、奴佛卡因生理盐水骨膜封閉等綜合性治疗措施,前后三批共治疗90例大小不同程度的絲虫病象皮腿患者,經过試驗观察,治愈和見效者共86人。他們采用上述方法試治的90例中,全部都是有淋巴发炎症病史的病人,其中病史最短的一年,最长的35年。治疗方法:对早期型象皮腿病人,用“通絡消  相似文献   

6.
对丝虫性下肢象皮肿,近20余年来国内外学者采用淋巴静脉吻合术治疗均取得不同程度的疗效,但对远期疗效有的学者持不肯定态度。作者从1982~1988年采用多径路淋巴静脉吻合治疗下肢象皮肿53例,其中端侧吻合者32例,端端吻合者21例。根据远期效果观察,二种术式的疗效不同,本文试从循环力学改变互为因果关系上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4 000例丝虫性象皮腿治疗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丝虫性下肢象皮肿 ,是由丝虫成虫及分泌物致局部淋巴管阻塞 ,淋巴液循环障碍 ,淋巴液滞留组织导致纤维组织增生而造成。象皮肿患者的关怀性治疗既是病人的迫切要求 ,也是值得医务工作者探讨的重要课题。自 1972年以来 ,我们在吸取外地经验的基础上 ,通过反复临床实验 ,采用纤溶素注射、弹力绑带局部绑扎、中草药内服、复方柳酸酒精外搽等综合治疗方法 ,共收治各期象皮肿患者40 0 0例 ,计 5 5 2 4条腿 ,总有效率达到 97.5 2 %。1 治疗和效果评价方法1.1 治疗方法  5 0 %纤溶素注射液肌肉注射 ,弹力绑带绑扎患肢 ,日绑夜松 ,对患肢的“苔癣…  相似文献   

8.
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中医疗法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表现,若腹水量大用一般内科药物治疗难以消退者,称为顽固性腹水。中医称为臌胀,最早文献见于《灵枢·水胀篇》,晚近中医有关文献对此病的治疗报导不少,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固定方药单味峻下逐水药:以甘遂、巴豆霜最烈,次为芜花、大戟,以二丑为缓。复方峻下逐水剂:以峻川九、臌胀丸、消水丸泻水为峻,次为十枣汤、走马汤,以舟车丸、禹功散为缓。  相似文献   

9.
瘤型和結核样型的麻风患者,到了晚期常幷发麻风潰瘍,多在足底,小腿,或手掌及其它比較容易受摩擦的部位发生。因为麻风患者神經被累后,皮膚麻木,失去知觉,若一遇擦伤、火伤、燙伤、碰伤等,皮膚被毁而造成潰瘍。此时中枢神經系統传出神經中的营养神經可能被阻碍,造成营养性潰瘍。这种潰瘍在治疗上比較困难。若病期长,溃瘍可以深达皮下組織、骨膜、骨本質被毀坏,渗液亦甚多,臭味很大,治疗就更感困难。最近我們从“风門全書”中选用了治疗麻风潰瘍的驗方,在麻风村試治了十例患者,初步效果良好,現已治愈四例,溃瘍面一般七天即可愈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在运用和发展中医学上,存在着一些不良倾向。有的只重视中医效方,在西医诊断某病后,即选方“对号入座”;有的把“寻求有效的一方一药”作为研究方向;只注重单味药有效成分的提取,而对于复方的作用很少问津。大家都知道,中药的药效与  相似文献   

11.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妇科較为难治的一种顽固性疾病,目前对本病尚无理想的疗法,本科在党的中医政策的鼓舞下,参考了中医治疗該病的有效方剂和根据祖国医学治疗崩漏的理論,按辨証論治原則,对八例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使用了中藥治疗。通过临床和系統的观察,証明疗效很好(內有二例配合刮宫)。診断根据,系經在本科檢查,及个别病理内膜切片确診,住院治疗;門診治疗一例。一、年龄分組:21-30者3例,30-40者2例,41-45者2例。二、住院前病期:最短者二个月,最长者二年。三、陰道流血天数:一般10-20天,长者30天,短者五天。四、月经及行經情况:多数月經呈中等,色鮮紅或紫红,并兼有血塊。五:症狀、腹痛、陰道流血为主要症状,腹痛部位在下肢为陣發性痛,但治疗后可消失。  相似文献   

12.
来函照登     
编輯同志: “山东医列”63年12期第34頁中,刊登了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內科赵子云医师所写“安脑湯治疗神經性头痛的体会”一文,我同意这样整理和推广。但文中提到:“安脑湯是我省商河县刘光輝同志介紹治疗神經性头痛的驗方”,而刘光輝是乐陵县卫生局,并非是商河县人,希郎更正。另外,在此文点滴体会的第二項內云:“方中几位虫类药物是治疗神經性疾患最好药物”,这样提法很好。但又說:“并无多大毒性,应大胆使用。”我認为还是应慎重些好。据我个人体会,多数病例是无反应,而少数病例亦有反应。反应的主要症状是咽喉干燥、疼痛。我的用法是对一般患者服3-5剂后,  相似文献   

13.
八例患者之診断:經x綫鋇餐透視証实的12指腸潰瘍4例,复合性潰瘍1例,經手术証明胃潰瘍1例,余者2例透視阴性,但有典型病史和体征可排除其它疾病,故診断为潰瘍病合并出血。临床表現:呕血5例,肉眼观察便血的7例。估計出血量3000毫升以上的3例,500-1000毫升4例,1例記載不詳。血液检驗:紅細胞100-200万3例,201-350万2例,400万以上的3例,血紅蛋白4-6克3例,6.1-10克2例,10克以上的3例。治疗方法及效果:处方我們是根据“祖国医学有效驗方”(南京軍区后勤卫生部編)人参五錢(我們用的园参5元錢-两)、烏賊骨六錢、白芨三錢、参三七三錢,共研細末,备用。首次內服二錢以后,每小时一钱,达一两后改为每6小时一錢,待出血停止再服  相似文献   

14.
虫类入药,历史悠久.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虫类药28种,至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已扩展达99种.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为最早记载使用虫类药之医书,如抵当丸、鳖甲煎丸等,书中用水蛭、虻虫、蛴螬等八种.临床实践证明虫类药在治疗中风病方面有其特殊的疗效,笔者在临床中根据中风病不同的分期辨证配伍使用虫类药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明·陈实功《外科正宗》中托里消毒散为治疗外科痈疽已成、不得内消之方。笔者用其来治疗脾虚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并通过典型病例说明,古方托里消毒散其补益气血、托毒消肿之功,是中医“异病同治”学术思想的又一次体现。  相似文献   

16.
肝纤维化的中医中药治疗   总被引:34,自引:13,他引:21  
近年来广泛开展了中药抗肝纤维化的实验与临床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显示出特有的优越性[1-7].中医中药治疗肝纤维化,当从慢性肝炎及肝硬变的整体入手,以病机为基础,辨证施治.中医并无纤维化一词.据研究,中医所描述的"血瘀"或"症积痞块"与纤维组织增生性疾病密切相关.慢性肝病系因肝病既久,乘脾犯胃及肾,致肝、脾、肾俱损,气、血、水搏结,其关键在于气滞血瘀.因此治则要以活血化瘀为基础,辨证滋补肝肾或温补脾肾.常用方剂包括大黄(庶虫)虫丸、莪术散、复元活血汤、丹参饮、桃红四物汤、鳖甲煎丸等.近年来,实验与临床研究均表明,丹参具有明显降低急慢性肝损伤动物血清转氨酶活力,促进肝细胞再生,抑制胶原纤维增生,防止实验性肝硬变发生的作用.而且还可以促进已形成的胶原纤维降解和肝纤维重吸收[1-7].其他用于肝纤维化治疗研究并取得良效的中药还有冬虫夏草、当归、汉防已甲素、黄芪、生桃仁等[8-16].  相似文献   

17.
<正>积极采用中医药防治晚期胃癌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1〕。本文根据晚期胃癌的病理特点、发生机制以及中医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并结合临床防治该病症的经验,提出了"正气亏虚,痰凝毒聚"的病机假说,确立了益气通络止痛、软坚散结消瘕之治则,筛选出黄芪、土鳖虫、徐长卿三味中药,组成扶正消瘕方,防治晚期胃癌,具有改善症状、调节免疫、延长生存期,与放化疗同用还有减毒增效的作用。本文观察扶正消瘕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硬肿症 ,中医儿科称之为“五硬”,其发病因素是多方面的 ,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根据新生儿生理解剖特点 ,即新生儿时期肌肤柔嫩 ,气血未充 ,内脏精气成而未全 ,全而未壮。易受外界寒冷侵袭 ,寒则肌肤气血瘀滞 ,流通失畅 ,从而产生硬肿 ,因此在治疗上采取温阳、活血、化瘀为主 ,在辨病与辨证之基础上 ,运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为基本方 ,采取一方多用 ,中西医结合 ,调节组织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增加血流量 ,改善皮肤的血液供应情况 ,防止发生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及重要脏器功能衰竭 ,促进血小板恢复 ,使硬肿早日消退  相似文献   

19.
本病为較少見的疾病,亦名Weher-ChriStian氏病。国內有少数病例报导,我院收治一例,茲报告如下: 吳××,男,38岁,已婚,山东安丘籍,工人,住院号4692,于63年10月24日入院。主訴为全身肌肉、关节痛15年,四肢間歇性发生皮下結节5年余。患者15年前因行軍中經常睡湿地,漸感到全身肌肉、四肢关节疼痛。关节不紅肿、不发热,未經治疗。以后逐漸局限于两下肢及踝关节痛,为钝痛,与天气无明显关系。曾診断为风湿性关节炎。于4年前四肢起皮下結节,初起1—2年发作一  相似文献   

20.
黄疸型传染性肝炎中医認为属于黃疸門的阳黄症,其发病机制是由“湿热蘊蒸”、“肝阳郁滞”。郎內經所云:“湿热相交,民当病疸。”治疗原則亦不外“燥湿清热”、“健脾利湿”、“分利三焦”等法,我們根据明矾的燥湿解毒,和青黛的泻肝、散郁火、解热、消食积的作用,曾对21例黄疸型肝炎,采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