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随着信息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数字信息系统已在各个领域展开应用。目前,医学领域中的临床、挂号及接诊等工作已开始应用该系统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若将信息系统引进护理管理中,也将为护理管理带来更大的便捷。本文对护理信息系统在医院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阐述,并结合实际经验提出建议,旨在将护理信息系统更好地应用于护理管理中,以促进医院护理管理模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数字化医院下的护理工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数字化医院是信息时代的一种全新医院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和低费用支出的一种工作平台。数字化医院势必给护理工作发展带来剧大而深刻的影响。本文从数字化医院的结构和数字化医院的五个层面介绍了数字化医院建设。在数字化医院下实现了护理工作流程最优化、护理管理模式现代化,促进了护理文化与信息文化互相渗透,使办公、事务处理达到无纸化、自动化,培养了护理管理者的总体能力,建成了一支高素质的护理信息应用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3.
数字化医院整体护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是护理服务的发展趋势,其工作模式、服务观念也随着医院数字化的推进而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本文探讨了数字化医院建设背景下的护理工作特征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无线临床护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实现医嘱执行和护理工作全流程数字化闭环管理与控制。方法:以临床护理数据中心为基础,采用无线网络、移动计算、RFID及条码识别等技术研发该系统。结果:将护理信息系统延伸至患者床旁,随时随地获取或记录患者的各种诊疗信息,大大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降低了医疗事故率。结论:该系统对推动医院数字化建设、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数字化医院护理质量管理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信息化系统已经成为医院管理和其他工作的主要工具和手段,它彻底改变了医院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流程。如何改变传统的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力求护理质量在创新科学的道路上迈出关键的一步,这对护理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就如何在数字化医院建立新的护理质量管理模式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实施护理信息管理,分析其对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作用,探讨护理信息学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至2019年上海某三甲医院实施护理信息管理的外科护理单元,收集实施护理信息管理前后护理单元护理质量数据,客观分析比较护理信息管理实施对于护理单元护理质量考核指标及成绩、护理质量检查效率、护理不良事件上报例数及患者住院满意率的影响。结果护理单元的质量虽未显著提高(P>0.05),但护理质控条目频次数显著增加,护理不良事件上报例数上升,护理质量管理效率提高,患者满意率水平提高(P<0.05)。结论护理信息学使护理管理更加科学化,提高护理管理者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实现护理管理由传统经验型的管理模式向科学化、数字化、现代化管理模式转变,护理质量管理从“制度管理”阶段进入到“数据管理”阶段。同时护理信息化建设也有待进一步优化改善,充分发挥信息化平台辅助护理管理角色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设计与应用病区护理质量数智管理平台,运用数智化技术,实现病区护理质量精细化管理、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设计开发基于Donabedian“结构-过程-结果”评价模型的病区护理质量数智管理平台,并应用于全院44个护理病区,比护士对平台使用满意度及平台使用前后的护理质量管理效果。结果 平台设计包括人力资源、质量管理、患者结局3个模块。平台应用后,护士对平台满意度高,病区护理质量检查分数上升(P<0.05),住院跌倒发生率、住院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下降(P<0.05)。结论 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理论的病区护理质量数智管理平台设计为数字化时代探索病区护理质控管理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为基础,移动手持电脑设备(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为硬件,无线局域网为网络平台,建立移动护理质量管理系统,实现移动护理信息管理。方法:依据医院护理质量管理规范,建立包括质量检查管理、护理指标管理、不良事件管理3个功能模块的移动护理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管理者可随时利用该系统对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通过移动护理质量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规范了全院护理质量检查、护理指标、不良事件上报。结论:移动护理质量管理系统的建立规范了护理行为,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了护理管理数字化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李虹  刘旭红 《中国保健》2010,(4):112-113
通过分析护理管理和服务的工作、方法、技巧、护理模式等,存在的安全隐患,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人员业务能力,规范护理管理工作。结果:保证各项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将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加强护理安全管理,保证医院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0.
护理质量监控的相关措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护理质量监控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在质量监控中采取相关的措施,又是抓好护理质量管理的有效手段.因此,对临床科室的护理质量管理及质量监控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医院护理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框架。使用后,在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护理质量控制、护理培训管理、护理教学管理、护理绩效管理、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等方面所需时间缩短,数据分析更精准(P<0.001)。护理信息系统能够提升护理管理效率,引入品管工具,提高护理质量,操作权限分明,指标监控及时,从而不断推进了护理管理工作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基于HIMSS 7标准构建护理信息系统的实践,对宣武医院构建护理信息系统的过程及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信息系统及大数据分析对护理质量管理改进的效果。基于HIMSS EMRAM 7标准的护理信息系统可以提供全程监控闭环管理,提供护理大数据分析,提高护理质量和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3.
移动医护协同服务平台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移动医护协同服务平台,设计移动医护系统,使医疗护理工作流程得到优化,以实现病区医疗、护理工作的全程信息化管理。方法:基于无线动态环境,采用分层架构设计护理协同工作门户、智能移动终端应用系统和消息引擎服务系统3个子系统。基于面向服务的架构(soa)模式,实现移动医护协同服务管理。结果:根据医院病区医护工作的实际情况,建设的移动护理系统满足了医护核心工作阶段式服务,实现了基础医护工作数字化、信息化的建设。结论:移动医护协同服务系统的建立,可实现医护管理的全程信息化,通过接入健康服务、云服务中心,可做到资源共享,实现全方位覆盖的智能化医护管理。  相似文献   

14.
我院提高护理科研水平的管理实践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提高护理科研水平的管理方法。方法2006年成立了护理科研管理小组,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实行科研目标管理,加强护理骨干科研训练,抓好学术论文管理,加强在职护士护理科研基础知识培训。结果2005年度与2006年度论文发表率及核心期刊发表率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效的科研管理制度,可促进护理科研工作的发展,培养护理科研骨干力量,提高护士论文写作技能,强化情报意识,提高科研创新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护士对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满意度为切入点,建立模型并进行评价,为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改进方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82名护士进行PDA满意度调查。基于问卷建立满意度模型,通过综合模糊评价法和专家评判法对医院使用的移动护理信息系统进行评价。结果护士对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平均满意度得分为64.66,对PDA的熟悉程度对满意度具有影响。结论在系统改进中,应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更改网络类型,升级系统,以手机APP代替传统PDA,以提高护士对移动信息系统的满意度,进而提升护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6.
依托医院信息平台开展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的做法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是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一项重要内容。依托医院信息平台,研发《护理人员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护理人员的工作绩效,从而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总结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利用细节管理模式的护理管理效果以及应用的价值,进一步为保障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质量提供有价值的指导信息。方法采集2017年1月-2019年3月期间在该院消毒供应室从事护理管理工作的医护人员基本信息以及护理管理记录。该院消毒供应室在2018年2月份开始利用细节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护理管理工作,依据2018年2月的时间点作为分组的依据,在这之前的医护人员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在这时间点之后的医护人员为研究组,采用细节护理管理模式,消毒供应室消毒工作合格率,护理质量对比以及相关科室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等。结果在对消毒供应室消毒工作合格率、护理质量以及满意程度统计时,研究组优于对照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利用细节管理模式,可以保障消毒工作的合格率,进一步的提高护理管理的效果,并提高相关科室对护理管理工作满意程度,可以在对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时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18.
整体护理模式在临床应用的前瞻性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着眼于 21世纪的医疗卫生保健需求,提出了实施整体护理的迫切性和必要性。阐述了整体护理能够完善护理学科体系;预防、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日;量化护理指标;与护理管理体制相配套;促进完善护理继续教育管理体制,提高整体护士素质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信息管理系统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E-care软件建立重症监护信息管理系统,对医院重症患者进行护理质量管理。选取医院收治的1 122例住院患者,按照管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586例)和对照组(536例),观察组应用重症监护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护理质量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管理和护理工作方式,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考核中护理文书书写正确率等6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573,x~2=24.370,x~2=28.528,x~2=19.343,x~2=28.435,x~2=51.899;P<0.05);观察组书写填单时间指标中监控参数等7项内容用时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6.293,t=84.276,t=106.083,t=66.141,t=73.674,t=55.199,t=104.775;P<0.05);观察组绩效及质量控制数据统计指标中工作量统计等7项内容用时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1.465,t=254.673,t=210.324,t=158.617,t=416.041,t=392.893,t=336.750;P<0.05)。结论:重症监护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有效提高重症患者护理管理质量和护理服务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新形势下护理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护理管理如何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和医院改革的新形势,是广大护理管理者面临的严峻挑战。目前,护理管理工作面临的一些问题,是导致护理管理水平不高,影响护理学科发展的主要原因。我们应改革护理管理体制,以适应医学模式转变;注重群体素质培养,发挥护理人员的潜在能力;不能总结和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重视教育,培养高层次的护理管理人才,加强理论研究,发展护理教育事业;提高护理科研水平,促进护理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