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某某,男性,农民,2004年3月5日就诊。数年来口腔溃烂此起彼伏,反复发作,时轻时重,灼痛,有时伴口臭、牙龈出血、手足心热等。西医诊断为慢性口腔溃疡。曾多次服清热解毒、滋阴养胃中药及抗生素、维生素等西药治疗,病时发时愈,近1个月来病情加重。刻诊:口腔溃烂,舌尖及上唇内侧各见一淡黄色溃疡,感患处灼痛,进食刺激性食物疼痛加重,食欲较差,神疲乏力,口干不欲饮水,小便清,大便正常,舌淡苔薄白,脉细缓。中医诊断:口疮。辨  相似文献   

2.
清代程钟龄《医学心悟》说治虚火有四法。一曰达:肝经之病,五郁相因,当顺其性而升之,所谓木郁则达之,如逍遥散之类是也。此以一方治木郁而诸郁皆解也。二曰滋:虚火上炎,必滋其水,所谓壮水之主,以镇阳光,如六味地黄之类是也。三曰温:劳役神疲,元气受伤,阴火乘其土,经曰:劳者温之。又曰:甘温能除大热。如补中益气之类是也。四曰引:肾气虚寒,逼其无根失守之火,浮游于上,当以平热杂于壮水药中,导元下行。所谓导龙人海,引火归元,如八味汤之类是也。  相似文献   

3.
附子理中汤加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7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较为顽固的疾病,笔者采用附子理中场加味治疗本病78例.取得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1一股资料本组男53例.女25例;年龄21岁~30岁者8例,31岁~40岁者24例.41岁~50岁老36例,51岁以上者10例;病程最短者!年,最长者10余年;所有患者均经直肠和乙状结肠镇、粪便、X线钡剂灌肠检查等方法而确诊;病变在直肠者26例,乙状结肠者47例,乙状结肠以上者5例。2诊断依据慢性腹泻反复发作,排粘液脓血样大便.但多次粪便检查未发现特异病原体;直肠、乙状结肠经检查示其变化与急性菌痢相似,并可见多数边缘不规则、大小深浅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附子理中汤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收集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62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采用阿莫西林胶囊,0.5 g/次,3次/d;克拉霉素颗粒口服,250 mg/次,2次/d;甲硝唑片口服,0.6 g/次,3次/d;疗程为2周,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组给予加减附子理中汤治疗(附子15 g、黄芪15 g、半夏15 g、白术12 g、黄芩12 g、干姜9g、人参9 g、炙甘草9 g、陈皮6 g、丹参6 g;1剂/d,早晚煎服,疗程为2周,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根除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9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2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81%,P0.05;观察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及根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减附子理中汤治疗慢性胃炎,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提高对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理中汤出自《伤寒论》,396条云:“大病瘥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385条亦云:“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附子理中汤在治疗黑苔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临床35例病人进行辨证,为脾胃虚寒证候的采用附子理中汤加减治疗2周,观察其舌苔颜色变化情况,治疗2周如无变化,则判定为无效,采取其他方法治疗。结果:经2周治疗后,35例患者黑苔消失的为27例,明显减轻的6例,2例无变化。结论:附子理中汤对脾胃虚寒证型的黑苔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杨子真 《新中医》1989,21(7):23-24
本文用加味附子理中汤,随兼证灵活加减治疗15例确诊为小儿霉菌性肠炎的患者,结果:全部治愈,无一复发。  相似文献   

8.
许萍  宁丹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3):366-366
附子理中汤由《伤寒论》中的理中丸加附子而成,出自《阎氏小儿方论》。由附子、人参(党参)、干姜、白术、甘草组成。具有温中袪寒、益气健脾温肾之功,主治脾胃虚寒,心痛,霍乱吐利转筋。笔者运用本方治疗1例虚寒泄泻的病人,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兹介绍如下。孙某,男,45岁。因腹泻反复发作半年余,该病人于2004年3月16日来我院中医门诊就诊。该患既往有右肾结石病史一年,曾服用排石药治疗未效。半年前该患者无明显原因出现腹泻,常因饮食不适而加重,日二、三行,曾服用黄连素、乳酸菌素片、思密达等药,病情时轻时重。诊见腹部隐痛,喜温恶寒,神疲…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附子理中汤对肿瘤相关性食欲减退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60例食欲减退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附子理中汤口服,对照组给予甲羟孕酮口服,两组均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4周服用附子理汤患者食欲改善,与服用甲羟孕酮患者对比,差异有临床意义(P0.05),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运用附子理中汤治疗肿瘤相关性食欲减退,能有效改善患者食欲,副作用少,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10.
附子理中汤择时用药对脾阳虚家兔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苦寒泻下加饥饱失常法塑造脾阳虚家兔模型,然后分别于巳、申、亥时采用附子理中汤灌胃疗法,检测T淋巴细胞转化率,红细胞CRI活性。结果显示:附子理中汤能提高脾阳虚家兔T淋巴细胞转化率,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并以脾经的峰值时辰巳时组为著,申时组次之,亥时组又次之,且均显著优于自愈组,证明择时治疗的疗效是肯定的。为探讨临床辨证择时治疗提供了科学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中医治病贵在辨证,此乃中医之精华所在。古人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本乎于此。只要我们在临床中坚持审证求因,注重辨证论治,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本文便是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12.
笔者以附子理中汤治疗1例腹痛患者医案入手,从临床诊查、治疗、鉴别诊断、预后转归等,来说明附子理中汤治疗寒湿直中太阴证之腹痛疗效确切可靠。  相似文献   

13.
以淡附子为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ALT常反复轻度升高。笔者以淡附子为主从温补脾肾入手 ,治疗脾肾阳虚型的病毒性乙型肝炎慢性轻度患者 35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5例中 ,男 2 8例 ,女 7例 ;年龄 16~5 4岁 ,平均 35 .6岁 ;病程 3~ 15年 ,平均 10 .4年 ;实验室检查 :病原学检查均提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肝功能检查 :ALT6 0~ 15 0U/L ,平均 10 5 .6U/L ,GOT41~ 185U/L ,平均86 .7U/L ,TBIL8~ 35umol/L ,平均 2 1.2umol/L ,DBIL4~9.5umol/L ,平均 7.6umol/L。1.…  相似文献   

14.
附子理汤加味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1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秀英 《中医研究》1997,10(4):34-34
  相似文献   

15.
胡克晋 《河北中医》2010,32(1):61-62
荨麻疹是以风团为主的瘙痒性皮肤病,一般病情持续发作超过6周或间断发作超过3个月以上为慢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反复发作、顽固难治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许多患者多方求医无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2004-12—2007—11,笔者应用附子理中汤加味治疗慢性荨麻疹48例,并与常规西药治疗4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6.
附子理中汤加味治愈顽固性咳嗽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18.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苦寒的药物具有消炎、抑菌的功效.时下,中医受到西医思想的影响,许多人忽视了中医的基本理论,以西医的思想指导临床应用中药.有些医生每遇感染性疾病就以银翘、黄连解毒、清开灵、双黄连等为治,结果不少未能如意.此一现状当为同道重视.中医精髓在于辨证施治,施治不辨证就如无的放矢,何以取效?笔者于临床严格按照辨证结果进行治疗,恰当地运用附子理中汤治疗一些虚寒表现的感染性疾病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痿证范畴广泛,包括现代医学吉兰-巴雷综合征、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脊髓空洞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是临床治疗中的一大难题,前人多从“热”“虚”论治,甚者认为“痿病无寒”,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脾肾阳虚所致者亦不少见,拟法温肾健脾法治疗,取附子理中汤化裁,取得较为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0.
1资料 章某,女性,76岁,2001年6月15日因头晕伴呕吐来院急诊.否认既往有慢性疾病史,近1年来独居,生活饮食无规律,体重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