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右佐匹克隆治疗老年期失眠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右佐匹克隆治疗老年期失眠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符合失眠症诊断标准,年龄≥65岁患者,共入组80例,研究组40例,对照组40例,分别服右佐匹克隆(3~6 mg)或阿普唑仑(0.4~0.8 mg),共2周。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失眠严重程度和疗效,不良事件报告评价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有效率75.0%,对照组67.5%,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1周和2周末,两组PSQI因子分及总分、HAMD、HAMA、CGI-SI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睡眠潜伏期、睡眠效率、白天功能紊乱因子分及PSQI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PSQI平均减分率较对照组高(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右佐匹克隆治疗老年期失眠症安全、有效,改善主观睡眠质量优于阿普唑仑,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普唑仑与右佐匹克隆对抑郁症失眠辅助治疗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伴有抑郁失眠有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右佐匹克隆的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普唑仑治疗,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治疗后第3周末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Sleep Quality Index PSQI)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定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疗程3周。结果治疗3周后,2组睡眠时间均显著延长,PSQI评分和PANSS评分显著下降(均P<0.01),2组间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右佐匹克隆组日间功能障碍的改善显著优于阿普唑仑组[(1.1±0.8)分vs.(1.5±0.6)分,P<0.05];2组TESS评分无显著差(P>0.05)。结论右佐匹克隆辅助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疗效显著,与阿普唑仑相比疗效没有多大有差异。对日间功能的影响显著低于阿普唑仑,不良反应发生率比阿普唑仑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枣仁安神颗粒联合阿普唑仑治疗老年失眠症合并焦虑抑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7月1日至2021年7月31日期间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医共体横溪分院收治的100例老年失眠症合并焦虑抑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给予阿普唑仑,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枣仁安神颗粒。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SAS评分平均值分别为(44.05±2.78)分和(52.38±2.62)分,SDS评分平均值分别为(44.07±1.59)分和(47.26±1.64)分。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SAS及SDS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PSQI量表各项评分及其总分显著降低(P<0.05),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改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枣仁安神颗粒联合阿普唑仑治疗老年失眠合并焦虑抑郁,改善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较单用阿普唑仑效果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奥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住院治疗48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奥氮平)和对照组(单用艾司西酞普兰),疗程8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1两组治疗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研究组与对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2两组间比较,研究组起效快,在治疗第1、2、4、8周末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与对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但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轻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奥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米氮平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治疗失眠症状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3例.对照组口服阿普唑仑.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米氮平,疗程均为4周.疗效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夜间睡眠与日间睡眠时间比值进行评定并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判定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72.72%高于对照组45.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PSQI评分,研究组评分治疗后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研究组TESS量表得分(4.04±0.88)分,对照组得分(3.89±1.07)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普唑仑与米氮平联合使用,有效快速控制失眠症状,同时不良反应亦不明显大于单药使用,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米氮平与阿普唑仑治疗慢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琼芝  江金香 《医药导报》2006,25(9):0907-0908
目的比较米氮平与阿普唑仑治疗慢性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慢性失眠症患者79例,分成治疗组38例,对照组41例。治疗组睡前30 min口服米氮平10~15 mg;对照组睡前30 min口服阿普唑仑0.4~0.8 mg,12周为1个疗程。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及睡眠日记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8和12周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9%,显效率90.6%,对照组则分别为78.8%和51.5%,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主要不良反应有嗜睡、头昏、体重增加等。结论米氮平治疗慢性失眠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开始宜小剂量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艾司唑仑联合补肾益脑丸对失眠症的临床洽疗效果.方法 选择北京军区总医院第三门诊部就诊的失眠症患者6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中失眠症的诊断标准,排除有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症状导致的继发性失眠及外源性睡眠障碍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应用艾司唑仑联合补肾益脑丸治疗;对照组服用艾司唑仑单药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睡眠质量进行评定.结果 65例患者中完成研究62例;发生脱失3例,其中观察组脱失1例、对照组脱失2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SQI评分总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患者的入睡时间缩短,PSQI评分下降[对照组分别为(2.1±0.5)分比(0.6±0.4)分,观察组分别为(2.1±0.5)分比(0.63±0.41)分],睡眠时间均延长,PSQI评分下降[对照组分别为(1.9±0.3)分比(1.0±0.6)分,观察组分别为(1.9±0.5)分比(0.9±0.6)分],睡眠质量、睡眠效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者日间功能障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唑仑联合补肾益脑丸治疗失眠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并能减少艾司唑仑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对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睡眠进程和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84例抑郁症伴失眠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帕罗西汀片20 mg,每日早晨口服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氮平片2.5 mg,每日睡前口服1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6个月后的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抑郁情绪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睡眠进程[睡眠潜伏期(SL)、觉醒次数(AT)、实际睡眠总时间(TST)、睡眠效率(SE)、快速眼球运动睡眠(REM)潜伏期(RL)]和睡眠结构[睡眠阶段1(S1)、2(S2)、3(S3)和REM占睡眠时间的比例],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SQI、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TST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S1占睡眠比例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两组患者SE、S3和REM占睡眠比例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SL、AT、RL、S2占睡眠比例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能显著改善患者抑郁情绪,优化睡眠进程和睡眠结构,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曲唑酮对治疗老年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84例老年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曲唑酮治疗组(观察组)和地西泮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42例,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使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价其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1%,略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3.3%,但组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对照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2%,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曲唑酮治疗老年失眠症患者疗效可靠、稳定、安全,对改善失眠症患者的睡眠障碍有良好作用,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李来亮 《海峡药学》2012,24(2):222-223
目的 观察黛力新联合阿普唑仑治疗失眠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80例失眠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6周.对照组采用阿普唑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黛力新.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于治疗后评定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于第四周评定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SRSS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降低(P<0.01),两组间治疗后SRSS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4周时两组TES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黛力新联合阿普唑仑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1.
慢性疼痛患者精神状态及睡眠质量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慢性疼痛患者精神状态及睡眠质量,了解其相巨关系及影响.方法:对入选病例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最表(HAMA)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测评,并通过t检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疼痛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的HAMD、HAMA和PSQI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慢性疼痛患者焦虑及抑郁程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睡眠质量与之相比亦有差异.进一步分析慢性疼痛患者治疗前后的HAMD、HAMA及PSQI评分,结果显示慢性疼痛患者经疼痛专科治疗后精神状态明显改善,睡眠状况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长期的慢性疼痛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的不适,也会影响患者的精神状态,导致焦虑和及抑郁状态出现,且影响睡眠质量,因此,对于各种病因引起的慢性疼痛应积极有效地及早进行专科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温胆汤加味联合帕罗西汀对痰热内扰型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2013年门诊就诊的痰热内扰型失眠患者125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3例,治疗组62例。对照组:帕罗西汀(20 mg/d)+思诺思(10 mg/d);治疗组:帕罗西汀(20 mg/d)+温胆汤加味治疗(1剂/d),两组均给药4周。疗程前后分别采用PSQI量表(睡眠匹茨堡量表)、HAMA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HAMD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结果通过治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9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HAMA、HAMD及PSQI评分均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HAMA、HAMD、PSQI总评分分别为(5.43±2.34)分、(5.05±3.14)分、(6.22±2.01)分,对照组分别为(6.58±3.12)分、(6.21±3.05)分、(7.45±2.31)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胆汤加味联合帕罗西汀对痰热内扰型失眠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可以缓解患者的情绪,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团体认知行为疗法(CBTI)联合扎来普隆和单用扎来普隆治疗慢性失眠的疗效。方法 60例慢性失眠患者,按奇偶数法分为联合组和单药组,各30例。单药组患者接受单药扎来普隆治疗,联合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团体认知行为疗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的PSQI评分(5.69±1.41)分低于对照组的(9.25±1.4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认知行为疗法联合扎来普隆治疗慢性失眠与单用扎来普隆治疗相比,联合治疗慢性失眠及伴随日间思睡的疗效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引起糖尿病老年患者失眠的主要原因,观察医院中医馆配制的"中药熏洗包1号"药物足浴对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2月德阳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部收治的糖尿病老年失眠症患者60例,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在糖尿病老年失眠护理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睡前普通"温热水足浴",观察组采用医院中医馆配制的"中药熏洗包1号"睡前足浴。比较2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问卷评分情况,观察2组患者评分下降情况及失眠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2组PSQI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经过2个疗程的足浴治疗,2组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或P<0.01),且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PSQI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对比前后,统计2组患者失眠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0%,高于对照组的53.33%(χ2=4.800,P=0.028)。结论"中药熏洗包1号"有助于糖尿病老年患者睡眠情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刘素芳  张远玲  李霞  张慧慧  沈薇 《安徽医药》2017,21(11):2132-2135
目的 观察耳穴埋豆配合放松训练对中风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中风后失眠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耳穴埋豆配合放松训练护理,对照组每晚睡前30 min给予艾司唑仑1 mg口服,均连续治疗2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睡眠质量参数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积分变化,并分析其疗效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PSQI积分、睡眠质量指数、SAS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耳穴埋豆配合放松训练对中风后失眠有显著效果,且疗效优于单纯口服艾司唑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冬虫夏草多糖脂质体口服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4例慢性乙型肝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给予抗病毒、护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冬虫夏草多糖脂质体口服液,30 d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调查表评定睡眠质量。结果两组治疗后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冬虫夏草多糖脂质体口服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失眠症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失眠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昕  刘锦森 《中国药房》2011,(4):344-346
目的:观察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生脉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Athens睡眠量表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7.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和Athens睡眠量表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2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失眠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右佐匹克隆对焦虑症引起的失眠早期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5例焦虑症引起的失眠早期患者随机分为3组:右佐匹克隆组、奥沙西泮组、乌灵胶囊组。在服药前、服药后2周末、4周末、8周末、12周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评定。结果:3组对焦虑引起的失眠均有治疗作用,右佐匹克隆通过快速改善入睡困难缓解患者的焦虑状态。结论:右佐匹克隆对治疗焦虑引起的失眠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对焦虑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西药治疗失眠的效果.方法 120例失眠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阿普唑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