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 观察比较外源性微量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及经典缺血预处理对在体大鼠缺血 /再灌注心脏损伤的保护效应。方法 将实验动物分为假手术组、缺血 /再灌注组、经典缺血预处理和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等 4组。再灌结束后 ,分别测定心功能、心肌丙二醛含量 ,观察心肌超微结构、过氧化氢酶损伤性反应。结果 经典缺血预处理和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均能改善心功能、保护心肌超微结构、保护心肌过氧化氢酶活性。结论 外源性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是一种无明显创伤性的对缺血 /再灌注大鼠心脏具保护作用的预处理方法 ,能模拟经典缺血预处理心脏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2.
高飞  赵浩亮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0,10(5):530-531,I0002
<正>肝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措施一直是肝胆外科的研究重点和热点,许多学者和临床医生做了大量的研究,如缩短缺血时间、缺血预处理及药物预处理等。有研究表明药物预处理的效果可能优于缺血预处理。加之缺血预处理在临  相似文献   

3.
叶燕妮 《海峡药学》2010,22(8):127-128
目的探讨超声波在药品检测中的运用,为药品预处理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法。方法对4种药品分别运用超声波预处理以及常规预处理方法进行试验,测量样品中的药物含量,对不同预处理方法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预处理后4种样品的测量结果几乎相同。但是超声波法具有操作简单、节省时间和人力的优点。结论在药品检测预处理过程中使用超声方法,可以提高检测人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预处理组。建立大鼠局灶性(MCAO)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预处理组24h前先行20min的缺血预处理,再缺血2h再灌注24h;假手术组不阻断血流,模型组未做缺血预处理。比较各组的神经功能评分、脑匀浆LDH、CK及MAD含量。结果:模型组神经功能障碍高于预处理组(P<0.01),模型组和预处理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匀浆LDH、CK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脑匀浆MAD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模型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匀浆LDH、CK明显低于预处理组(P<0.05),模型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匀浆MAD明显高于预处理组(P<0.05)。结论:缺血预处理对模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黄花蒿微波预处理对青蒿素提取产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忠生 《中南药学》2004,2(6):342-344
目的探讨用微波对黄花蒿进行预处理提取青蒿素的效果.方法采用索式提取法,分别以石油醚、环己烷、120号溶剂汽油为溶剂,对黄花蒿干粉进行有、无微波预处理的青蒿素提取比较实验,考察微波预处理功率、时间以及提取时间对青蒿素提取率、产率的影响.结果与无微波预处理比较,微波预处理可提高青蒿素产率近15个百分点;用120号溶剂汽油为溶剂,微波预处理功率450 W、预处理时间240 s、索氏提取时间6 h,提取率和产率分别达到0.49%和88%以上.结论采用微波预处理黄花蒿干粉,可显著提高青蒿素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在大鼠肝脏原位缺血再灌注(I/R)模型上观察缺血预处理(IP)对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在大鼠肝脏原位缺血再灌注模型上,心包穿刺抽血,切取肝组织,分别进行血清ALT、AST检测,肝组织MDA、SOD、Cat、GSH-PX测定。结果 发现预处理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血清中ALT、AST水平及肝组织匀浆中MDA的含量降低,而肝组织中SOD、Cat及GSH-PX的活性均不同程度增高,多数检测指标各预处理组之间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实验表明缺血预处理能增强缺血再灌注肝脏的抗氧化能力,增加预处理的次数并不能增加预处理的效果。腺苷在缺血预处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预处理和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瑞芬太尼预处理组(R组),缺血预处理组(IP组)。分别在再灌注1、3、5h处死6只大鼠,取左肝内叶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测定各组Bcl-2和Bax的表达,原位细胞凋亡法测定肝细胞凋亡的情况,光镜、电镜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S组相比,IR组细胞凋亡指数、Bax表达均增高(P<0.05),而瑞芬太尼预处理和缺血预处理组减弱了缺血再灌注上述指标的升高(P<0.05),二者没有区别;IR组Bcl-2表达减少(P<0.05),瑞芬太尼预处理和缺血再灌注组可增强其在肝组织的表达(P<0.05),二者没有区别。病理检查显示瑞芬太尼预处理和缺血预处理减轻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结论瑞芬太尼预处理及缺血预处理都有抑制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细胞凋亡的作用,均与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有关,瑞芬太尼可模拟缺血预处理的抗细胞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组织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24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对照组、缺血预处理组、七氟醚预处理组。实验完毕后,将各组动物心肌组织做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动物心肌细胞内Bcl-2水平的表达,利用HP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Bcl-2在以上3组中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率。结果:Bcl-2在缺血预处理组和七氟醚预处理组心肌细胞内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缺血预处理组心肌细胞内Bcl-2表达水平与七氟醚预处理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七氟醚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的在体兔心肌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七氟醚预处理对兔缺血再灌注心肌组织保护作用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晓增  闫晓燕  陈晨  许景伟 《河北医药》2010,32(14):1878-1879
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组织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应用24只新西兰白兔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后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缺血预处理组、七氟醚预处理组3组,每组8只。取3组动物心肌组织做组织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3组心肌细胞内Bcl-2水平的表达,利用HP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Bcl-2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率。结果Bcl-2在缺血预处理组和七氟醚预处理组心肌细胞内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缺血预处理组心肌细胞内Bcl-2表达水平与七氟醚预处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的在体兔心肌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糖类高渗化合物葡萄糖、蔗糖或甘露醇预处理细胞对TAT穿膜效率的影响。方法人工合成荧光标记多肽TAT-FITC和无意义肽NCO-FITC,将其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宫颈癌细胞株Siha、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及人肝癌细胞株HepG2。荧光酶标仪定量检测不同预处理对各细胞摄取荧光标记短肽的影响及内吞抑制药阿米洛利对不同预处理后TAT穿膜的影响;荧光显微镜观察不同预处理后,TAT-FITC的穿膜效率及其在Siha细胞内的定位;MTT检测不同预处理对Siha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果糖类高渗化合物预处理细胞后,TAT-FITC可高效穿膜进入细胞内,且在胞浆、胞核中均匀分布,胞核浓度高于胞浆浓度;未见NCO-FITC穿膜进入细胞。0.6mol·L-1葡萄糖预处理后,细胞摄取TAT-FITC的荧光强度较0.6mol·L-1蔗糖预处理后相近且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1),0.5mol·L-1甘露醇预处理的荧光强度次之。加入阿米洛利后,糖类高渗化合物预处理的细胞摄取TAT-FITC荧光强度均明显减弱(P<0.01)。MTT数据显示适当浓度的糖类高渗化合物对细胞的活力有轻微影响。结论0.6mol·L-1葡萄糖或0.6mol.L-1蔗糖或0.5mol·L-1甘露醇预处理均可提高TAT对培养细胞的穿膜效率,但对细胞活力影响较小;预处理后细胞可能以内吞方式摄取TAT-FITC短肽。  相似文献   

11.
刘雅  黄立宁  董振明  张炳熙 《河北医药》2010,32(24):3432-3433
目的观察吗啡预处理对小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寻找有效预处理的产生时间。方法健康雄性BALB/c小鼠5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8)、脑中动脉栓塞组(MCAO组,n=8)和吗啡预处理组(MP组,n=40),吗啡预处理组又分为5个亚组,分别于预处理后0.5、12、24、48、72h行脑中动脉栓塞,每组8只。缺血后6h,通过神经功能评分、测定脑梗死面积及脑水肿率,观察吗啡预处理对小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作用。结果与MCAO组比较,吗啡预处理能明显改善12h及24h组小鼠神经功能评分,减少脑梗死面积及水肿率(P〈0.05),而0.5、48、72h时点则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吗啡预处理能减轻小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其保护作用可能存在时间效应。  相似文献   

12.
林劲秋  孙竞 《天津医药》2010,38(10):868
目的 研究抗氧化剂对减轻造血干细胞移植术预处理相关肝肾毒性的作用。方法 随机,单盲设计,选择100名移植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于预处理前给予Vit C(300 mg/d)以及Vit E(600 mg/d),对照组不予补充。其余处理两组相同。测定预处理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浆谷氨酸丙酮酸转移酶(ALT)、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以及血浆总抗氧化力TAC、脂质过氧化物MDA。结果 预处理后两组ALT、BUN、Cr 及TAC、MDA水平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移植预处理前外源性补充抗氧化剂提高了患者机体的抗氧化力,减少了预处理中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有效减轻了移植术相关肝肾毒性。  相似文献   

13.
吴旻 《江苏医药》2006,32(2):165-166
目的 探讨利血平、颈交感神经切断、肾上腺切除预处理对神经源性肺水肿(NPE)的影响。方法 电毁损延髓孤束核(NTS)尾侧部,毁损前用利血平、颈7(C7)交感神经切断、肾上腺切除预处理,观察三种不同预处理对NPE的影响。结果 C7感神经切除后毁损NTS对血压影响不大,血几茶酚胺(CA)明显低于单纯毁损组,脑CA高于单纯毁损组。利血平预处理组血压较对照组、单纯毁损组低。肾上腺切除预处理组血压较对照组明显高,血CA与毁损组无差异性,脑CA比假性损害组低。利血平、颈交感神经切断预处理肺含水量与假性损害组无差异性,与单纯毁损组有显著性差异,而肾上腺切除预处理组仍有肺水肿。结论 (1)利血平、C7交感神经切断能有效防止NPE的发生。(2)NPE发生过程中血CA直接来源于交感神经而非肾上腺。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探讨宫腔吸引管的最佳清洁方式,提高清洗质量。方法将采用传统与改进预处理后的宫腔吸引管分别分为A、B、C、D4组,采用不同清洗方法进行清洗。比较传统与改进预处理法清洗效果和改进预处理法4组清洗后管内壁残留血清洗效果及清洗前后管内壁带菌情况。结果改进预处理清洗合格率A、B、C、D组显著优于传统预处理(均P〈0.01);改进预处理D组清洗合格率显著高于A、B、C组(均P〈0.01);改进预处理D组管内壁残留血清洗合格率显著高于A组(P〈0.01),B、C组合格率(80.00%、90.00%)均低于D组(95.00%);改进预处理D组清洗后管内壁带菌率显著低于A、B组(P〈0.01,P〈0.05)。结论及时冲洗加酶浸泡保湿预处理非常重要,而有效的多酶液下手工刷洗结合超声波多酶机洗分别配合高压喷枪冲洗多重去污清洗方法是保证宫腔吸引管清沽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预处理期的护理要点。方法对15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自我护理、并发症护理等一系列的指导措施。结果患者配合顺利渡过预处理期。结论做好预处理期的护理能确保移植的顺利进行,并能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相似文献   

16.
3,4-二羟基苯乙酮对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心肌3,4-二羟基苯乙酮(青心酮)预处理和缺血预处理对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后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以离体大白鼠工作心脏模型,比较经青心酮预处理和缺血预处理,心肌缺血再灌注前后左室压(LVP)、左室舒张末期压(LVDEP)、左心室内压上升及下降最大速率(±dt/dpmax)、主动脉压(AP)、冠脉流量(CF)、主动脉流量(AF)和测定冠脉流出液乳酸脱氢酶(LDH),心肌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及自灌注停搏液至完全停搏的时间(AT)。结果青心酮预处理和缺血预处理产生相似的心肌保护作用,明显促进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功能的恢复,增进心脏的收缩功能、心肌ATP含量。结论青心酮预处理模拟体外循环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该方法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不锈钢微针经皮给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将不锈钢微针阵列应用于经皮给药。考察离体大鼠皮肤经不同针形微针预处理相同时间、相同针形微针预处理不同时间后,模型药物鬼臼毒素经大鼠皮肤的透皮能力。方法:微针预处理大鼠皮肤后,用改进的Franz扩散池研究鬼臼毒素对皮肤的透皮速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鬼臼毒素的含量。结果:皮肤经微针预处理后进行鬼臼毒素透皮,其透皮速率比未经微针处理时有明显提高。三角形微针、梯形微针、矛形微针对鬼臼毒素的促渗能力依次增强;三者所引起的鬼臼毒素在皮肤中的滞留量有显著差异。同种针形微针预处理皮肤时间越长,鬼臼毒素的透皮速率越大;但微针预处理时间对皮肤中的药物滞留量无显著影响。结论:微针用于药物经皮给药时,微针针形、微针的预处理时间对药物的经皮渗透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韩君勇  陈运贞 《贵州医药》2003,27(3):195-197
目的探讨大鼠心肌细胞缺血预处理时COX2mRNA、COX2蛋白的表达及作用.方法以RT-PCR法观察缺血预处理后不同时间点COX2mRNA的表达,以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缺血预处理后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心肌细胞中COX2表达量.分3组(对照组、缺血预处理组和NS398组),以LDH释放和台盼篮排斥试验判断心肌细胞损伤程度.结果缺血预处理后心肌细胞COX2mR-NA表达量在1 小时始上升(P<0.01),3 小时达高峰,随后开始降低,至24小时到缺血预处理前水平;缺血预处理后24小时,COX2蛋白表达增高,48小时达高峰,72小时后降低;缺血预处理组的LDH释放较对照组少、细胞存活率高;NS398组LDH释放、细胞存活率与对照组相当.结论缺血预处理后COX2 mRNA和COX2增高,COX2介导了晚期缺血预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川南石刻图像自动识别系统中的预处理是十分关键的一步,预处理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面特征提取与识别的质量.论文详细讨论了图像预处理的方法与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数学形态学的川南石刻图像分割、灰度、二值化、增强、边缘提取等预处理方法,最后在仿真实验中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近红外光谱分析中光谱预处理方法的作用及其发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光谱预处埋方法在近红外(NIR)光谱分析技术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常用的 NIR 光谱预处理方法及最新发展的几种预处理方法的原理及作用,并给出了这些方法的一些应用实例。重点分析平滑处理(smoothing)、多元散射校正(MSC)、标准正态变量校正(SNV)等常用光谱预处理方法的利弊,详细介绍小波变换(WT)、正交信号校正(OSC)等新光谱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