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交锁髓内固定术治疗闭合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施行交锁髓内固定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术后初期给予自拟方活血消肿止痛方,后期给予营筋壮骨丸治疗。评定两组的临床疗效,观察患肢肿胀消退时间、术后1周疼痛积分、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0%,对照组为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肢肿胀消退时间、术后1周疼痛积分、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为8.3%,对照组为2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固定术结合活血消肿止痛方、营筋壮骨丸治疗闭合性胫腓骨骨折,较单纯交锁髓内钉固定术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医联合不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闭合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闭合性胫腓骨骨折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不扩髓交锁髓内钉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结果:两组4周末在骨痂出现情况及CI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6周末、9周末在骨痂出现情况及CI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联合不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闭合性胫腓骨骨折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张卫国 《中医临床研究》2012,(23):112-112,115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结合治伤散外敷治疗闭合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8例闭合性胫腓骨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术,而实验组患者在术后给予治伤散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情况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实验组症状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0.3±4.2)分、(143.5±12.3)d,对照组则为(15.1±7.2)分、(157.4±14.8)d,实验组症状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伤散外敷治疗能够促进胫腓骨骨折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后的骨折愈合,缓解疼痛肿胀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杨强  周继学  李磊  田晓磊 《光明中医》2022,37(2):267-269
目的 研究伤科骨愈汤联合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南阳市骨科医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8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伤科骨愈汤联合交锁髓内钉内固定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胫腓骨骨折应用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的临床效果,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甘肃省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骨外科自2010年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共92例,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给予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病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临床指标疗效要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病几率小于对照组,同时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和住院恢复时间观察组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临床疗效要优于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疗效,同时负面作用及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应用与胫腓骨干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资料源自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胫腓骨骨干骨折患者40例,随机将40例对象分成两组:20例对照组患者用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20例观察组患者用闭合复位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对象的围手术治疗指标数值和治疗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对象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骨痂形成和骨折愈合时间相较于对照组均优,临床治疗优良率95.00%相较于对照组的70.00%高,术后切口感染、骨折成角、骨不连以及延迟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率5.00%相较于对照组35.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腓骨干骨折患者使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的作用高于切开复位,可缩短患者的疗程,临床治疗优良率高,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对股骨干骨折采用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其中对照组术式为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行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临床优良率为73.1%,明显低于观察组92.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2%.明显高于观察组3.8%.对比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为(7.1±1.8)个月.观察组为(4.2±1.1)个月.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于股骨干骨折患者而言,相较于切开复位,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效果更优.可最大限度恢复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缩短愈合时间,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配合交锁髓内钉治疗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30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用交锁髓内钉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中医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功能恢复时间、肿胀消除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配合交锁髓内钉治疗骨折取得了较为确切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交锁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微创治疗胫腓骨多段骨折的临床效果作对比分析。方法研究中以双盲法将纳入对象(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胫腓骨多段骨折患者68例)均分组为:选择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选择交锁髓内钉治疗观察组患者;将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50.81±14.30)min、术中出血量(82.54±18.66)m L、VAS(3.26±0.95)分、住院时间(15.02±1.45)d、骨折愈合时间(5.83±1.25)个月均优于对照组(86.09±12.56)min、(120.52±20.87)m L、(6.74±1.50)分、(21.98±2.43)d、(13.40±2.16)月(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优良率97.1%比对照组79.4%高(P0.05)。结论胫腓骨多段骨折患者接受交锁髓内钉微创治疗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该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接收的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骨折76例。采用随机抛硬币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相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率要高于对照组,检验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89.9±7.3)、(70.8±1.2)min,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相比较钢板内固定治疗措施,使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更好,在缩短手术时间的同时还可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闭合复合与切开复合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在胫腓骨干骨折当中的治疗效果进行探究。方法该次研究在进行样本选取的时候,来自该院在2017年1月—2019年2月间收治的胫腓骨干骨折患者,从中抽取了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的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以及临床效果。结果在该次研究当中,观察组患者在进行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的方案进行治疗之后,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了86.96%,对照组的有效率仅为69.57%,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并发症情况来看,观察组患者中共出现3例并发症,对照组患者发生7例并发症,差异显著。结论在当前对胫腓骨干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方案的作用下,能够有效地实现患者治疗效果的改善,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患者的预后提供保障。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来汕尾市人民医院治疗的9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资料。按照手术治疗方法差异把全部患者均分成三组,其中钢板组患者接受钢板内固定术,支架组患者接受外固定支架术,内钉组患者接受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观察并且比较三组患者的疗效差异情况。结果:内钉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另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在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有着突出疗效,有助于加快患者关节功能的康复,降低患者的身心痛苦,有着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下肢骨折患者采取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该院2018年1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下肢骨折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纯采取交锁髓内钉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肢体功能、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肢体愈合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临床愈合用时(5.24±0.22)周、骨性愈合用时(8.12±0.47)周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较对照组相比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骨折患者采取交锁髓内钉联合早期动力化治疗效果更佳,可加速患者肢体愈合,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中药配合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干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配合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股骨干骨折的治疗作用。方法:4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29例手术后辨证使用中药治疗,对照组17例手术后不使用中药。结果:经8~24个月的随访,中药组骨性愈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1)。结论:中药配合交锁髓内钉固定术能促进骨折的愈合和患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交锁髓内钉术后配合中药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用髓内钉治疗,观察组53例用交锁髓内钉术后配合中药治疗。结果:观察组骨痂出现时间和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交锁髓内钉术后配合中药治疗胫骨骨折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下肢骨折采用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交锁髓内钉手术治疗,观察组在交锁髓内钉手术上加动力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96.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优良率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骨折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疗临床效果明显,能够提高骨折愈合率,应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关于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采用不同手术治疗临床价值的对比探究。方法选取46例2015年10月—2018年12月来该院骨科诊断及治疗骨折的患者进行研究,待确诊为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后,结合患者身体基本情况,制定手术干预方案,随机分组后分别给予患者交锁髓内钉(对照组)、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观察组)治疗,记录及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治疗骨折疾病期间的相关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结果好,各项数据较之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期间,医生需要基于患者身体情况准确选择治疗术式,其中交锁髓内钉、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式均有着较为理想的骨折治疗效果,但是后一种术式干预患者疾病的应用价值高,疗效显著,可有效提升患者骨折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比较胫腓骨骨折患者分别应用外固定支架与交锁髓内钉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杨村煤矿职工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11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组56例给予交锁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胀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优良率98.21%高于对照组的85.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高于对照组,肿胀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36%低于对照组的18.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应用于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疗效优于外固定支架术,能够快速消肿,促进骨折愈合,安全性高,外固定支架术的手术用时少,出血量低。  相似文献   

19.
李彬  李广彬 《新中医》2022,54(14):95-98
目的:观察接骨七厘片联合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2例与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交锁髓内钉固定术,研究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术联合接骨七厘片治疗。于术后12周比较2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骨形态发生蛋白-2 (BMP-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AOFAS踝-后足评分量表(AOFA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前,2组PDGF、BMP-2、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2组上述骨愈合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2组AOFAS量表中疼痛感、活动与步行、稳定性与形状等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2组上述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45%,对照组为17.2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固定术联合接骨七厘片可促进胫腓骨骨折患者骨痂生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联合中医综合治疗下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下肢骨折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观察组采用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联合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观察组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骨性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观察组治疗后的骨愈合因子(骨钙素、骨保护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在下肢骨折的临床治疗上,运用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联合中医综合疗法可获得理想效果,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骨愈合因子水平,促进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