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建立和完善稳固长效的疫情监测报告体系,切实加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及其他传染病防治工作,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我省于2003年6月10日,在全省范围内启动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五级”疫情监测报告网络,建立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系统、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系统、政府报告系统“三线”监控体系,确保疫情报告及时、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急管理平战结合策略,在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传染病救治中的作用。方法在平时的工作中注重完善应急预案和应急系统管理,应急病区管理,加强理论和技能培训,应急预案的掌握及运用,培养具有应急与危重症救治经脸的专业医护人员。结果培养了一支具有应急、管理与危重症救治经验的传染病专业医护队伍,出色地完成了多次突发传染病的救治工作。结论应急管理平战结合,通过日积月累的在工作中反复实践与落实,提高了医护人员对突发传染病的救治能力,保证应急救治工作的圆满完成。  相似文献   

3.
突发急性传染病是指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需要对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的鼠疫以及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以下简称“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新发生的急性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等。为做好我国突发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卫生条例》(2005)和《亚太区域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战略》,制订我国《突发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战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卫生监督机构开展传染病防控监督,为应急演练积累经验,探索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监督模式。方法介绍北京市首次卫生监督机构传染病防控监督应急演练的组织、设计思路和应急演练的实施过程,并从应急演练目标、现场演练实施过程和桌面演练场景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总结评估。结论以保证实现应急演练目标为前提,合理选择应急演练方法和评估方式,开展培训演练,加强卫生监督机构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设,探索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监督模式,使之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是我们今后长期优先考虑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2003年初,非典突如其来,我国公共卫生体系措手不及,暴露出很多不足。亡羊补牢,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传染病救治体系建设成为今年的重点工作。温家宝总理说:“一个聪明的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特别是在困难中学习的民族。”卫生部常务副部长高强在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报告时说,针对公共卫生体系五个方面的缺陷(缺乏统一的应急指挥系统、缺乏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重大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网络不健全、应急医疗救治能力不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薄弱),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  相似文献   

6.
加强我国传染病预警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其中,重大传染病疫情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类型之一[1].传染病疫情的应急处置包括预防、监测与预警、病例救治、调查与处置和评估等多个环节,开展传染病疫情的监测,及时发现传染病暴发并进行预警是控制传染病疫情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7.
加强我国传染病预警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其中,重大传染病疫情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类型之一[1].传染病疫情的应急处置包括预防、监测与预警、病例救治、调查与处置和评估等多个环节,开展传染病疫情的监测,及时发现传染病暴发并进行预警是控制传染病疫情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8.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其中,重大传染病疫情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类型之一[1].传染病疫情的应急处置包括预防、监测与预警、病例救治、调查与处置和评估等多个环节,开展传染病疫情的监测,及时发现传染病暴发并进行预警是控制传染病疫情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满足现场应急人员、医务人员等相关专业人员在最短时间内了解到传染病资料和有效预防治疗方法、应急处理等相关知识需求,建立结构合理、信息全面、操作简单、查询方便快捷的个人单机版传染病知识库。方法本系统采用了JAVA2技术,运用了比较成熟的基于文本的全文检索技术,研究开发出一套用户可直接部署在本地计算机上的传染病知识库系统。结果本知识库系统具有显示功能、检索功能、高亮显示功能和导出功能,收集了当前流行的上百种传染病,实现了快捷、方便、准确的检索。结论本系统适用于多个领域,对突发传染病事件的处理和临床救治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北京市三级公立医院重大传染病疫情下的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北京市三级公立医院对突发重大疫情的应急能力。方法 结合文献和德尔菲法构建三级公立医院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能力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对指标进行筛选,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通过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北京市17家三级医院进行现况调查,并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构建的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51个三级指标,其中重症救治能力指标权重最高。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传染病专科医院应急能力最高,承担政府保障任务的医院应急能力紧随其后,其他类型专科医院应急能力较弱,三级甲等医院较三级乙等医院应急能力高。结论 应用建立的指标评价体系可对北京市三级公立医院应急能力进行评估,应从重症救治、传染病专业人员数量、感染相关床位数以及发热门诊数量等方面综合提升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上海市郊松江区新桥镇最近10年间法定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和流行态势。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利用上海市法定传染病疫情统计网络直报信息系统,运用回顾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松江区新桥镇2007—2016年间报告的法定传染病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2007—2016年间,上海市松江区新桥镇法定乙类传染病累计报告1 592例(27.82%,92.61/10万)。其中2007年(71.41/10万)至2010年(45.55/10万)间发病率逐年降低,此后呈上升趋势,至2015年达到137.58/10万。丙类法定传染病累计报告4 131例(72.18%,240.32/10万),其中2007年发病率最低(26.53/10万),此后逐年升高,2013年下降明显,2014年再次升至最高(421.93/10万),此后略有下降。结论 上海市松江区近10年来传染病总体发病率呈曲折上升趋势,乙类传染病发病率较为平稳,传染病的死亡主要集中在乙型病毒性肝炎。手足口病发病数开始增多对丙类传染病构成比例及传染病总发病率产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维生素D是维持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营养素,不仅参与钙磷代谢,维持骨健康,而且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剂,在感染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维生素D主要通过促进抗菌肽的产生、影响免疫调节等功能发挥辅助抗感染作用。本文将对维生素D缺乏和其与感染性疾病的相关性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比较辽吉两省传染性疾病与感染的信息发布有效程度,并尝试量化比较传染性疾病与感染信息发布有效程度的可行性,为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辽吉两省传染性疾病与感染相关数据进行趋势变化统计分析,对辽吉两省各方总体识别公众需要信息的及时程度与传染病发病率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辽吉两省各方识别公众需要信息的及时程度逐年上升,辽宁省从2007年的18. 90%上升至2016年的24. 80%,吉林省从2007年的6. 30%上升至2016年的25. 40%,吉林与辽宁两省各方总体识别公众需要的及时程度与传染病发病率均呈负相关。结论传染病与感染相关信息监测与及时发布是采取有效公共卫生防控措施的基础,虽然辽吉两省传染性疾病与感染信息发布有效性逐步提高,但两省传染性疾病与感染信息监测有效性仍有待提升。采用量化指标评价一个国家(地区)传染性疾病与感染信息发布有效程度是可行的,可推广到其他地区和公共卫生领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高州市法定传染病的疫情报告与管理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各级医疗单位的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高州市2003~2006年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工作记录,按照《全国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方案》中规定的方法对不同级别医疗单位传染病漏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高州市市、镇、村三级医疗机构中共查出法定传染病17种564例,漏报的64例,漏报率为11.35%,不同年份漏报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漏报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村级传染病漏报率最高,镇级次之。应加强镇、村两级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宝山区外来流动人员传染病防治的管理模式和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国平  于科 《职业与健康》2007,23(18):1584-1587
目的 了解上海市宝山区外来流动人员传染病管理现状,探索外来流动人员传染病防治管理模式和策略.方法 按照统一调查表对抽样选中的202名本区居民和399名外来流动人员进行入户问卷调查;对卫生行政管理人员、疾控专业人员以及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进行面对面访谈.入户调查问卷采用x^2检验和t检验进行分析;访谈调查问卷采用汇总归纳的方法.结果 与该区居民相比,外来流动人员的基本卫生设施,个人卫生习惯和防病意识较差,x^2检验显示,二者在饭前便后经常洗手、抽水马桶的使用率、就诊意识和就诊行为、计划免疫“五苗”覆盖率、及时率等方面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来流动人员对传染病防治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对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了解程度低于该地居民,x^2检验显示,二者在传染病防治法知晓率、正确判断各种疾病是否为传染病的比例、了解上海市从业人员综合保险比例、产前保健、小孩在正规医院出生、单位和个人缴纳综合保险金的比例等方面有统计学差异;在传染病防治需求调查中,除“是否需要得到卫生防病知识宣传”和“是否愿意缴纳医疗保险金”外,其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该区应进一步加强外来流动人员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和宣传力度,增加预防保健经费投入,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完善外来流动人员医疗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6.
2004~2008年荆州市传染病暴发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2004~2008年荆州市传染病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方法]对5年报告的暴发疫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4~2008年共报告暴发疫情111起,合计病种为14种,病例数为3329例,无死亡病例发生。暴发疫情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占79.28%,主要病种为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和麻疹;学校发生暴发疫情占85.59%;3~6月份暴发疫情占60.36%;单起疫情病例数最多的是风疹暴发疫情,病例数为177例,疫情发生在3所学校。[结论]荆州市暴发疫情控制工作的重点应放在3~6月份学校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中。  相似文献   

17.
仲凤霞 《预防医学论坛》2007,13(11):989-990
[目的]为进一步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全面了解海州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情况和报告质量。[方法]对2006年的传染病报告进行现场抽查,核对数据和查阅资料,计算漏报率、及时率、一致率和卡片填写的完整率。[结果]漏报率1.21%,乡镇卫生院漏报率17.24%,区级医疗机构漏报率5.88%,市直医疗单位漏报率0.79%;及时率96.30%,乡镇卫生院38.46%,区级医疗机构81.25%,市直医疗机构97.69%;一致率62.47%,市直医疗机构59.02%,区级医疗机构76.47%,乡镇卫生院96.00%;卡片填写完整率93.50%。[结论]做好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提高报告质量,要有各级领导的重视,管理人员责任落实,管理制度健全,责任传报人自觉遵守,奖惩措施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18.
章丘市2004~2005年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及时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网络直报的报告及时性。[方法]对章丘市2004-2005年疫情网络直报系统的卡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5年合计报告2427张卡,医生填卡距诊断时间及时率为84.96%,直报单位网络直报人员报告及时率为85,83%,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审核及时率为98.02%,2005年均明显高于2004年(P〈0.01)。2004~2005年市直单位报告卡片2041张,乡镇医疗单位报告368张,厂矿医疗单位报告18张,卡片生成及时率市直单位最高,厂矿最低(P〈0.01)。[结论]医生填卡报告和直报单位网络直报及时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glossary the authors have reviewed old and new terms contemporarily used in the infectious disease epidemiology. Many of these concepts were established throughout the 19th century an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classic terms), however, the meanings of old terms have been revised and new terms are continually being added. This glossary has therefore reviewed the classic and the more recently established terminology defining the most relevant terms contemporarily used in this field.  相似文献   

20.
1998年洪灾对湖北省传染病流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1998年洪灾对湖北省传染病流行的影响及相关的因素.方法对湖北省洪灾前后的传染病疫情及部分灾区流行的疾病个案进行了分析. 结果1998年与1997年、1993~1997年的平均水平相比,甲、乙类传染病的总发生率分别下降了4.21%和22.95%.1999年与1997年、1998年相比,分别下降了20.97%和17.50%.受灾县与非受灾县、全省和全国相比,灾期消化道和自然疫源性疾病上升较明显;灾后第二年,除了消化道传染病外,呼吸道传染病的上升也较显著.结论1998年洪涝灾害后,部分受灾县传染病的发病率虽有上升;但与1991和1996年比,传染病的总发生率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