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牙髓病、根尖周病是口腔科的常见、多发病 ,根管治疗是常规、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根管治疗期间 ,精确测量根管长度 ,对于提高临床疗效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临床上测量根管长度的方法很多 ,但以何种方法更为简单、准确 ,为此 ,我们采用手感法 ,X光照片 ,电测法3种方法测量根管长度 ,并和离体牙实测进行比较 ,以便为临床根管治疗提供一些帮助。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自 1 998年 4月开始 ,对门诊因正畸拟拔除的 1 5颗牙和根尖周炎进行根管治疗的 65颗牙纳入测量对象 ,其中切牙 2 3颗 ,尖牙 8颗 ,第一双尖牙 1 7颗第二双尖牙 3 2…  相似文献   

2.
吴斐 《中原医刊》2003,30(13):31-31
根管治疗一次疗法早在 1 9世纪末就已开始 ,至本世纪 50年代后 ,这一方法已基本上为国内外许多学者接受 ,但仍存在不少争论。我科自 1 995年~ 1 997年使用 2 %戊二醛液冲洗根管行一次治疗。治疗后 3~ 5年复查有完整资料的 1 1 8例 1 1 8颗牙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1 8例患者中男性 74例 ,女性 44例 ,年龄最大的 64岁 ,最小的 1 4岁 ,平均年龄 32岁。 1 1 8颗牙中上颌前牙 54颗 ,下颌前牙 2 6颗 ,上颌双尖牙 1 3颗 ,下颌双尖牙 1 7颗 ,上颌磨牙 2颗 ,下颌磨牙 6颗。诊断为慢性根尖周炎的 82颗(其中有瘘道的 1 8…  相似文献   

3.
成人因外伤、龋齿引起的前、后牙残根残冠以及大面积缺损难以充填 ,常常需要拔除。 1999~ 2 0 0 1年 ,笔者对 75例患者前、后牙残根残冠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 ,应用桩核烤瓷冠修复的方法 ,使过去认为必须拔除的残根残冠得以保留 ,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年来 ,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平谷中医院口腔修复科门诊 ,收集 75例患者 ,89颗基牙 ,其中前牙有 30颗 ,后牙 5 9颗 ;年龄 19~ 5 6岁。以上基牙均满足如下要求 :1基牙牙冠缺损大于 1/ 2 ,但缺损不超龈下 0 .5 mm,髓室底及分叉处牙体组织完整。 2牙根…  相似文献   

4.
临床上目前对弯曲细小根管多采用干髓术或塑化治疗 ,但其治疗成功率低 ,甚至最后以拔牙告终。而根管治疗是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基本治疗方法和最佳选择。作者用逐步后退法对 5 3人 5 5颗弯曲细小根管的患牙进行治疗 ,现将根管治疗情况和体会介绍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 选择 1996~ 1999年就诊患者 5 3人 5 5颗患牙 ,前牙 5颗 ,前磨牙 11颗 ,磨牙 39颗。其中上颌 2 7颗 ,下颌 2 8颗。治疗原因 :漏充 8颗 ,欠填 4颗 ,侧穿或底穿 7颗 ,台阶 1颗 ,根管口钙化 2颗 ,干髓术或塑化后 14颗 ,未治疗 19颗。1.2 方法 逐步后退法。 (1)常规开…  相似文献   

5.
王现玲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7):1235-1236
目的探讨聚合瓷嵌体联合根管治疗后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就诊于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的96例(患牙136颗)后牙体缺损患者,依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48例,患牙66颗)和观察组(48例,患牙70颗)。两组均接受根管治疗,给予对照组复合树脂修复治疗,给予观察组聚合瓷嵌体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优良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两组修复前、修复1、6个月和1 a后咀嚼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2.86%(65/70)]高于对照组[78.79%(52/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25%(3/48)]低于对照组[20.83%(1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1、6个月和1 a后,两组咀嚼功能均优于修复前,且观察组咀嚼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聚合瓷嵌体联合根管治疗后牙体缺损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咀嚼功能。  相似文献   

6.
1临床资料磨牙大面积缺损102例,156颗牙。前磨牙64颗,磨牙92颗,其中1侧轴面缺损1/3的42颗,缺损1/2的88颗,完全缺损26颗。男性50例,女性52例。2材料与方法自攻自断钉-古莎公司产;银汞合金-上海齿科材料厂。常规拍片,看根尖病变程度,测根管长度。所有病例应该进行根管治疗,如果后磨牙有个别根管较细且弯曲病例,可以进行塑化治疗,但对其较粗大根管,应做根充治疗(以利于放根管内自攻自断钉),在洞的龈壁放自攻自断钉1-2个,至少有1个根管内放1个很内自攻自断钉,后上成型片后行银汞充填24h后抛光。尽可能多地保留残余牙体组织…  相似文献   

7.
袁志红   《中国医学工程》2011,(9):86-86,89
目的观察牙隐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36例隐裂牙根据临床表现特征,分别进行调合,树脂充填,根管治疗及全冠修复的综合治疗,随访两年。结果 136例患牙中,成功107颗(78.68%),好转22颗(16.17%),失败7颗(5.15%),有效率为94.85%。结论对隐裂牙进行综合治疗,特别是行全冠修复,有利于保留患牙,恢复咬合功能。  相似文献   

8.
残根、残冠是口腔科常见的牙体大面积缺损 ,主要是龋病未及时诊治 ,任其发展 ,逐渐崩溃所致 ;既往理想治疗方法 ,大多数以拔除后镶装假牙为治疗手段 :目前随着各类桩钉及修复材料增多 ,修复方法不断翻新 ,过去认为需要拔除的残根残冠也能得以保存。作者近年应用UnimetricSet根管钉和光固化树脂核加金属烤瓷冠对 60例 ( 60颗牙 )进行修复 ,效果满意 ,现结合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60例 ( 60颗牙 ) ,均为缺损程度不等的残冠 ,其中男 2 8例 ,女 32例 ,年龄 1 8~ 65岁 ,其中上下颌前牙 1 1颗 ,上下颌前磨牙 2 7…  相似文献   

9.
李东平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3):701-701
目的分析根管治疗失败的原因。方法对58例患者共72颗牙齿根管治疗失败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失败原因。结果72颗患牙中欠充填53颗(73.6%),超充填9颗(12.5%),根尖渗漏6颗(8.3%),根管遗漏4颗(5.6%)。结论根管预备不彻底造成根管欠充填和超充填是根管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技术操作水平才能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替硝唑治疗感染根管、根尖周炎效果.方法 根管治疗的256颗(244例)随机分为替硝唑组(136颗)和甲醛甲酚(FC)组(120颗),冠向下法根管预备后2组分别于根管内封入替硝唑或甲醛甲酚(FC)进行消毒.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 两组封药后,替硝唑组症状减轻或消失率为100%,甲醛甲酚组则为81.7%,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替硝唑作根管消毒剂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分析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在感染根管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评价其临床可行性。方法:选择各类不可复性牙髓炎牙髓坏死及慢性根尖周炎的单根管患牙130颗,其中78颗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治疗组),52颗采用多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对照组),观察术后3 d、1周的疼痛发生情况及术后半年的治愈率。结果:术后3 d、1周两组的疼痛情况及半年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术中做好根管准备和充填,才能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根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主要方法,治疗中良好的根管预备和工作长度的准确测量有助于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根管治疗的效果。临床上确定工作长度的常用方法有手感法、X线法、电子根管长度测量仪等。本文采用电子根管测量仪测定工作长度,并与X线法测得的标准工作长度相比较,评价电子根管长度测量仪的准确性和实用性。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定成人需要作根管治疗的前牙200颗,其中牙髓炎100颗,牙髓坏死20颗,根尖炎80颗。随机分为试验组(100颗)和对照组(100颗)。1.2方法所有患牙开髓,揭髓顶,尽量去净残髓。对照组用能到达根尖部…  相似文献   

13.
甘波 《大家健康》2013,(3):167-168
目的分析根管治疗失败的原因,以求从中吸取教训,进一步提高根管治疗治疗水平。方法选择根管治疗失败105例105颗患牙,根据临床检查及诊断对其原治疗失败原因加以分析。结果 105颗根管治疗失败的患牙中46颗为欠充;35颗为遗漏根管;18颗为超充;6颗为其他因素。结论以上各因素是根管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提高技术操作水平,严格掌握根管治疗的适应证,可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白毅 《辽宁医学杂志》2003,17(4):218-218
本文对随机抽取的 1 999年门诊收治的重度缺损的患牙 2 1 0例 ,进行简要分析 ,总结体会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  2 1 0例中男 1 0 2例 ,女 1 0 8例 ,年龄1 5~ 78岁。共 392颗 ,其中前牙 1 5 7颗 ,双尖牙 83颗 ,磨牙 1 6 2颗。残冠 2 4 3颗 ,残根 1 4 9颗 ,龈上 1 0 2颗 ,龈下≤ 2mm4 7颗。1 2治疗方法1 2 1根管治疗 确定符合临床根充条件后 ,以碘仿丁香油、氧化锌糊剂及牙校尖充填根管 ,X片复查 ,确定根充程度 ,规定长度欠 (超 ) <2mm ,侧壁无空虚影。根充后观察 1周 ,有瘘管 ,根尖周反复病变中及年龄较大的患者可适当延长…  相似文献   

15.
戈军  唐玉萍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9):1264-1265
材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本组在就诊患者中选择有两颗患牙需作根管治疗的患者58例,共116颗牙。其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28~63岁。要求所选同一患者的两颗牙均为慢性根尖周炎,无急性感染症状,且在X线片上根尖周病变范围接近。  相似文献   

16.
陈丰   《中国医学工程》2011,(11):38+41-38,41
目的观察探讨应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科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病患139例,其中有58例为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共76颗患牙,随机分为观察组(应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根管治疗)均由一个医生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29例病患38颗患牙中,显效的有21例26颗患牙,有效的有7例10颗患牙,无效的有1例2颗患牙;对照组29例病患38颗患牙中,显效的有8例8颗患牙,有效的有10例13颗患牙,无效的有11例17颗患牙,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慢性根尖周炎使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效果显著,比以往的保守治疗效果好,后遗症低,效果快,符合现代病患急需治疗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正>根管预备的目的是彻底清除根管内的感染源,并为根管充填创造良好的形状及条件,达到完善的根管治疗。本文作者使用不锈钢K型锉对弯曲狭窄根管进行分次预备,收到了良好的根管预备及根管充填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0月—2010年9月在本院口腔科就诊的初诊患者50颗患牙。标准:①患牙诊断为急慢性牙髓炎或急慢性根尖周炎;②无牙髓治疗史;③根管弯曲狭窄的恒牙;④知情同意。其中磨牙30颗,前磨牙20颗。  相似文献   

18.
张武  张莉  郭王敏 《医学综述》2009,15(17):2712-2713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根管治疗失败的原因,以进一步提高根管治疗成功率。方法回顾161例(174颗牙)根管治疗失败病例资料,根据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分析治疗失败与充填程度的关系。结果161例(174颗牙)失败病例发生原因为:欠充106例(116颗牙),超充21例(22颗牙),遗漏根管22例(24颗牙),冠折、冠部充填物松动或脱落等12例(12颗牙);根管治疗失败最多的牙位为磨牙74例(80颗),其次为前磨牙52例(56颗)和前牙35例(38颗)。结论根管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技术操作欠妥造成根管内再次感染。认真仔细地操作,有助于避免根管治疗失败。  相似文献   

19.
根管治疗方法是目前牙髓炎基本治疗方法.传统的根管治疗术一般都分数次完成,随着根管治疗技术的提高和根管治疗器械及充填材料的进步,一次法根管治疗术也逐渐地被应用于临床.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前来我院门诊就诊的牙髓炎患者157例,210颗患牙,均采用根管方法进行治疗.其中,男59例,98颗;女89例,112颗.年龄18~72岁,平均39岁.前牙60颗,前磨牙53颗,磨牙97颗.就诊时间0.5~28 d,平均4周.分成A、B两组,每组各105颗牙.  相似文献   

20.
李湘明 《华夏医学》2007,20(6):1352-1353
中老年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是口腔较常见的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群比例增加,本病发病率亦有加大之趋势。如何尽可能避免拔牙给老年人带来心理恐惧及生活不便,采取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治愈本病,已成为口腔科的一个课题。现将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的98例中老年患者106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牙的综合治疗结果,进行综合性分析和探讨,以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患牙的保存率。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门诊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98例106颗牙,其中男39例46颗牙,女59例60颗牙;年龄45~78岁,平均54.2岁。60岁以上49例(50%)。磨牙70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