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目的研究肺癌合剂联合吉非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敏感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EGFR敏感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用药方式分为研究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单用吉非替尼治疗,研究组联用吉非替尼与肺癌合剂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含量、血清肿瘤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癌胚抗原、血清癌抗原125、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水平以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呕吐、贫血、高血压、皮疹、手足综合征)。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较治疗前更高,CD8+含量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癌胚抗原、血清癌抗原125、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水平较治疗前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CD3+、CD4+、CD4+/CD8+含量[(63.08±5.23)%、(37.52±4.26)%、1.32±0.25]较对照组[(30.03±3.56)%、(37.52±4.26)%、0.84±0.22]更高,CD8+含量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癌胚抗原、血清癌抗原125、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水平[(53.42±4.38)%、(16.12±3.93)ng/mL、(30.24±4.38)ng/mL、(50.23±6.48)U/mL、(6.52±3.09)ng/mL]较对照组[(33.28±4.76)%、(21.06±3.86)ng/mL、(59.81±5.18)ng/mL、(78.69±6.76)U/mL、(10.86±3.14)ng/mL]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与对照组(1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合剂联合吉非替尼治疗EGFR敏感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显著,可提升患者免疫功能与改善肿瘤标志物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刘璐 《临床医学》2023,(10):105-107
目的 探讨来那度胺联合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许昌市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94例MM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来那度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M蛋白、β2微球蛋白、白细胞介素-2(IL-2)、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分子(CD3+)、CD4分子(CD4+)、CD8分子(CD8+)、CD4+/CD8+]指标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7.24%(41/47)]高于对照组[63.83%(3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蛋白、β2微球蛋白、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2、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恢复、免疫功能及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20年3月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普通外科一病区收治的75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男40例,女35例,年龄(57.13±6.32)岁,年龄范围为43~71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n=37)与开腹组(n=38)。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治疗,开腹组采用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肛门排气时间、首次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免疫功能[表面抗原分化簇4(CD4+)、表面抗原分化簇8(CD8+)、CD4+/CD8+]及应激状态[内皮素、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10±1.31)d]、首次饮食时间[(3.08±1.18)d]及住院时间[(9.86±2.38)d]均短于开腹组[(3.24±1.67)d、(4.12±1.35)d、(12.24±3.09)d];术后第3天,腹腔镜组CD4+[(28.22±4.49)%]、CD8+[(26.18±2.67)%]、CD4+/CD8+(1.08±0.10)均高于开腹组[(24.01±3.69)%、(24.17±2.46)%、(1.01±0.09)];术后第3天,腹腔镜组内皮素[(0.77±0.36)ng/L]、IL-6[(37.18±23.25)μg/L]均较术前[(1.35±1.10)ng/L、(58.32±20.08)μg/L]降低,开腹组内皮素[(2.25±1.88)ng/L]较术前[(1.45±1.12)ng/L]升高,IL-6[(53.16±24.37)μg/L]较术前[(63.45±20.42)μg/L]降低,且腹腔镜组内皮素、IL-6均低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采用腹腔镜下根治术可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及应激状态,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联合替吉奥在晚期食管癌调强放疗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淮北矿工总医院收治的60例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替吉奥+调强放疗措施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给予PEG-rhG-CSF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放疗近期效果、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生存质量评分、毒副反应发生率、生存率及生存时间差异。结果 两组的治疗效果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D3+、CD4+、CD4+/CD8+、CD16+CD56+NK细胞占比分别为(62.50±4.80)%、(38.51±3.00)%、1.49±0.15、(22.63±2.24)%,均高于对照组[(58.83±5.28)%、(36.67±2.89)%、1.39±0.13、(21.55±1....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ⅡB期~ⅢC期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应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化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化疗对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ⅡB~ⅢC期结直肠癌术后患者62例为结直肠癌组,体检健康者84例为对照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给予奥沙利铂130mg/m2,静脉滴注,2h滴注完毕,第1天;卡培他滨1000mg/m2,口服,2次/d,第1~14天;21d为1个周期,至发生严重不良发应或疾病进展停药。结直肠癌组于第1、3、5个周期化疗前1d,对照组于体检日采集外周血标本,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比较结直肠癌组与对照组第1个周期化疗前1d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结直肠癌患者第1、3、5个周期化疗前1d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结果结直肠癌组第1个周期化疗前1d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41.12±8.07)%]、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比值[(1.57±0.61)%]、CD19+B淋巴细胞百分比[(9.10±3.32)%]、CD3-CD16+/56+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百分比[(17.56±9.28)%]均低于对照组[(44.96±6.34)%、(1.97±0.64)%、(13.93±5.16)%、(20.70±7.55)%](P<0.05),CD3+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26.58±8.29)%]高于对照组[(21.94±7.88)%](P<0.05),CD3+T淋巴细胞百分比[(71.79±9.17)%]与对照组[(70.90±8.3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第3、5个周期化疗前1d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42.31±8.13)%、(43.31±8.13)%]、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比值[(1.67±0.69)、(1.76±0.64)]高于第1个周期化疗前1d(P<0.05),CD19+B淋巴细胞百分比[(8.36±3.58)%、(8.18±2.29)%]低于第1个周期化疗前1d(P<0.05),CD3+T淋巴细胞百分比[(71.86±10.71)%、(72.56±11.45)%]、CD3+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28.22±11.82)%、(27.46±10.57)%]、CD3-CD16+/56+NK细胞百分比[(19.05±10.13)%、(18.63±11.66)%]与第1个周期化疗前1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降低,应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辅助化疗可增强CD3+CD4+T淋巴细胞参与的细胞免疫功能,抑制CD19+B淋巴细胞相关的体液免疫,对CD3-CD16+/56+NK细胞参与的固有免疫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多模式镇痛应用于骨折术后治疗中对患者免疫功能、炎性因子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柳州市工人医院收治的100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镇痛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选用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研究组选用多模式(硬膜外联合蛛网膜下腔阻滞)镇痛。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24、72 h外周血CD4+/CD8+比值、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术后6、12、24 h疼痛评分。结果2组患者术前外周血CD4+/CD8+比值、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24、72 h外周血CD4+/CD8+比值(2.31±0.29、2.51±0.36)明显高于对照组(1.62±0.17、1.73±0.21),TNF-α[(420.03±36.52)、(449.75±39.86)ng/L]、IL-6水平[(42.25±3.91)、(45.35±4.03)ng/L]明显低于对照组[(496.11±35.67)、(530.24±39.69)、(50.14±4.43)、(53.87±3.95)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6 h疼痛评分比较[(1.41±0.58)分vs.(1.48±0.5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2、24 h疼痛评分[(1.82±0.81)、(2.26±0.7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89±0.68)、(3.23±0.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式镇痛应用于骨折术后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可促使患者免疫功能快速恢复,改善其炎症因子水平,还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缓解手术应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埃克替尼联合化疗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敏感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 选取信阳市中心医院2019年3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80例EGFR敏感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单纯化疗)和试验组(埃克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每组40例。对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62.50%(25/40)]高于对照组[40.00%(1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肿瘤标志物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癌胚抗原(CEA)、糖抗原125(CA125)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T淋巴细胞(CD3+)、辅助性T细胞(CD4+)、CD4+/细胞毒性T细胞(CD8+)低于对照组,但CD8+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EGFR敏感型NSCLC患者采取埃克替尼联...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布托啡诺超前镇痛联合右美托咪定与舒芬太尼经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布托啡诺超前镇痛PCIA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根据信封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38)。对照组术前采用布托啡诺超前镇痛PCIA,观察组术前采用布托啡诺超前镇痛联合右美托咪定与舒芬太尼PCIA。比较两组患者镇痛效果[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6、12、24 h,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分别为(2.98±0.92)、(2.04±0.47)、(1.36±0.43)分,均低于对照组[(3.47±0.89)、(2.84±0.53)、(1.59±0...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阿帕替尼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用于晚期结直肠癌(CRC)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北京市第二医院收治的40例晚期CRC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PD-1抑制剂治疗,20例)和观察组(采用阿帕替尼联合PD-1抑制剂治疗,20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CD3+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总生存时间(O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及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均高于对照组,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恶性血液病化疗粒细胞缺乏期并发血流感染诊断中改良后的感染可能性评分(mIPS评分)联合T淋巴细胞亚群的价值。方法 以回顾性分析为法,观察对象为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入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60例恶性血液病且接受化疗患者,参考血流感染发生情况分为研究组(感染,n=20)与对照组(未感染,n=40)。比较两组患者粒细胞化疗前与缺乏期mIPS评分、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选取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血流感染诊断效能予以评估,并对恶性血液病化疗粒细胞缺乏期并发血流感染的影响因素予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粒细胞缺乏期,两组患者mIPS评分较化疗前显著升高,且研究组粒细胞缺乏期mIPS评分为(15.28±1.97)分,较对照组[(8.01±1.84)分]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粒细胞缺乏期,两组患者CD3+、CD4+、CD4+/CD8+<...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长治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05例胆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5例,女50例,年龄(60.25±2.65)岁,年龄范围为53~72岁。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分为传统组(n=58)与双镜组(n=47),传统组给予传统开腹结石切除术治疗,双镜组给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结石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术前与术后免疫功能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双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43.58±5.17)ml]、手术时间[(104.22±16.50)min]、术后排气时间[(26.44±8.21)h]、切口长度[(2.45±1.04)cm]、术后住院时间[(6.54±1.46)d]均少于传统组[(71.02±6.14)ml、(128.75±20.57)min、(35.10±6.58)h、(9.26±1.58)cm、(11.56±1.8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患者术后1 d的表面抗原分化簇4(CD4+)为[(30.15±1.08)%]、表面抗原分化簇8(CD8+)为[(24.54±1.60)%]、免疫球蛋白G(IgG)为[(10.28±1.63)g/L]、免疫球蛋白A(IgA)为[(2 556.43±62.89)mg/L]、免疫球蛋白M(IgM)为[(1 510.56±114.35)mg/L]水平均低于术前1 d[(35.62±1.17)%、(25.75±1.32)%、(11.59±1.62)g/L、(2 762.58±60.85)mg/L、(1 574.25±121.5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镜组患者术后1 d的CD4+[(30.24±1.17)%]、CD8+[(24.47±1.57)%]、IgG[(10.35±1.59)g/L]、IgA[(2 571.02±60.55)mg/L]及IgM[(1 507.74±109.88)mg/L]水平均低于术前1 d[(35.68±1.09)%、(25.64±1.26)%、(11.63±1.54)g/L、(2 751.42±61.74)mg/L、(1 580.96±115.47)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 d的CD4+、CD8+、IgG、IgA及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围术期指标更好,不会对免疫功能指标造成较大的影响,术后未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超导下麦默通术与区段切除术对乳腺良性肿块患者血清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表达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1~12月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收治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区段组和超导组,每组各80例.区段组患者采用乳腺阶段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信迪利单抗联合盐酸安罗替尼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研究.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池州市人民医院收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24).对照组采用信迪利单抗+化疗,观察组采用信迪利单抗+盐酸安罗替尼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前哨淋巴结活检与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恢复、并发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10月入住六安市中医院的10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患者予以乳房切除术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对照组予以乳房切除术联合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恢复情况、术前及术后6个月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上臂周径、肩关节活动度分别为(34.26±4.28)cm、(121.53±24.18)°均显著优于对照组[(29.49±4.19)cm、(70.69±11.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上肢功能障碍发生率为8.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CD3+、CD4+、CD4+/CD8+含量分别为(72.73±14.15)%、(48.05±10.56)%、2.68±1.46、明显高于对照组[(58.46±16.74)%、(42.59±9.57)%、1.64±0.75],CD8+含量(22.29±6.42)%低于对照组[(26.19±6.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应用于早期乳腺癌患者效果更好,有利于促进术后恢复,改善免疫功能,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失眠患者血清中皮质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NDF)、CD4+水平与睡眠质量和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古北分院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就诊的慢性失眠患者49例作为慢性失眠组,同时选取本院体检健康的无失眠症状的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的血清皮质醇、BNDF、CD4+水平;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14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14)、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九盒迷宫试验检测评估受试者的情绪、睡眠质量、认知和记忆功能;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皮质醇、BNDF、CD4+水平与睡眠质量和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慢性失眠组患者血清皮质醇水平和HAMD-17、HAMD-14、PSQI评分为(451.78±82.65)μg/L、(8.04±3.27)分、(9.16±4.15)分、(13.76±2.1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21.19±71.38)μg/L、(3.27±1.35)分、(2.47±1.61)分、(3.46±1.02)分],血清BNDF和CD4+水平为(19.96±6.21)ng/mL、(24.73±6.47)%,明显低于对照组[(48.29±12.65)ng/mL、(39.19±8.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失眠组患者的MoCA-C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主要表现在慢性失眠组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延迟回忆和注意力分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OWM、SWM和ORcM错误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失眠患者血清中皮质醇与PSQI、SWM呈正相关(P<0.05),与MoCA-C呈负相关(P<0.05);慢性失眠患者血清中BNDF、CD4+与PSQI、SWM呈负相关(P<0.05),血清中BNDF、CD4+与MoCA-C呈正相关(P<0.05),CD4+与ORcM呈正相关(P<0.05)。结论慢性失眠患者血清皮质醇水平明显升高,BNDF和CD4+水平显著降低,与睡眠质量和认知能力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治过程中患儿体内胆红素、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白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的40例高胆红素新生儿作为高胆组,再根据对高胆红素新生儿采取的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高胆1组20例(常规蓝光治疗)和高胆2组(常规蓝光治疗加妈咪爱);选取同期与高胆组日龄相匹配的20例健康足月新生儿(无黄疸或血清胆红素水平≤205.2 μmol/L)作为对照组。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各组血清胆红素、T淋巴细胞亚群、IL-6水平的差异,并进行组间的两两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高胆1、2组胆红素与IL-6及CD4/CD8比值的相关性。 结果治疗前,高胆1组及高胆2组新生儿T淋巴细胞亚群与对照组比较:CD3[(48.00±5.28)% vs (46.60±5.57)% vs (60.54±4.66)%]、CD4[(31.05±5.09)% vs (33.50±4.80)% vs (44.86±3.75)%]及CD4/CD8比值(0.93±0.21 vs 0.95±0.23 vs 1.32±0.17)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高胆1组与高胆2组新生儿的IL-6值与对照组比较均升高[(21.73±2.35)ng/ml vs (22.05±2.58)ng/ml vs (10.85±2.11)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高胆1、2组患儿CD3[(46.15±7.17)% vs (55.15±6.89)% vs (60.54 ±4.66)%]、CD4[(29.45±5.64)% vs (37.85±5.49)% vs (44.86 ±3.75)%]、CD4/CD8比值(0.92±0.22 vs 1.12±0.25 vs 1.32±0.17),较对照组比较仍较低,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仍偏高[(23.83±3.34)ng/ml vs (14.91±2.31)ng/ml vs (10.85±2.11)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高胆2组与高胆1组CD3、CD4、CD4/CD8比较却明显升高,IL-6水平也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总体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与高胆1、2组CD4/CD8比值呈负相关(r=-0.780、-0.594,P<0.01),而与IL-6水平呈正相关(r=0.752、0.591,P<0.01)。 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患儿体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及细胞因子分泌紊乱情况,光疗在降低高间接胆红素的同时对新生儿的免疫功能改善不明显,口服免疫调节剂妈咪爱可有效弥补光疗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