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耀东 《健康必读》2008,7(9):121-122
目的分析尿酸性肾病误诊原因,探讨避免临床误诊对策。方法回顾研究我院1998年07月~2007年06月收治尿酸性肾病64例,分析其中22例存在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误诊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6例,尿路结石2例,类风湿性、风湿性关节炎及骨质增生12例,高血压病2例;误诊率34.38%。结论临床上提高对尿酸性肾功能损害的认识非常必要。对于中年以上男性患者反复发作关节炎症状或不明原因肾功能损害者,应反复进行尿液检查和血尿酸检查,以早期筛查,及时诊断和预防。  相似文献   

2.
盛兴波 《健康大视野》2006,14(11):36-36
目的 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做回顾性研究分析,以深入认识此病临床特点并减少漏误诊,降低病死率.方法 抽调我院近9年来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86例之病历,就其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归纳统计。结果 43例(50%)根据症状体征做出初步诊断并经X线及诊断性穿刺证实,经胸部X线或CT确诊者67例(77.91%);在病情危重不能行X线或CT检查者15例(17.44%),误诊后经诊断性胸穿而确诊者4例(4.65%),临床漏诊及误诊23例(26.74%),漏误诊时间3~7d。结论 患者受肺气肿影响,临床表现不典型及病情危重不能及时进行X线或CT检查是漏误诊的主要原因,其病死率高的关键为漏诊误诊延误治疗,合并基础疾病依次为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所致肺心病、肺结核及结核性胸膜炎,诱发因素为呼吸道感染,用力排便、咳嗽、打喷嚏,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呼吸困难等基础疾病的症状突然或逐步加重。笔者从五个方面重点论述了该病及早诊断及如何避免漏误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代谢异常导致肾脏疾病的病理研究进行综述,加强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方法查阅文献,综合论点。结果代谢异常导致肾脏疾病如:尿酸性肾病、糖尿病肾病、肥胖相关性肾小球病的病理改变有特异性,临床与病理改变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对代谢异常导致的肾脏疾病,尤其是尿酸性肾病和肥胖相关性肾小球病应早期进行肾脏病理检查,可以提高其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子宫瘢痕部位妊娠(CSP)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提高广大妇产科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2002年元月-2009年元月收治的12例CSP患者的临床观察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CSP病情发展凶险,12例CSP患者中有3例切除子宫,失去了生育功能,占25%;1例子宫瘢痕部位清除妊娠物并修补,占9.3%;3例行杀胚治疗,占25%;4例行介入治疗,占33.3%;结论CSP容易误诊,对有剖宫产史再次妊娠患者常规B超,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治疗极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人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误诊原因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39例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误诊患者经确诊、治疗后37例逐渐好转,2例死亡。结论老年人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病情特点易导致误诊,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诱因、早期临床表现及误诊疾病,提高临床工作者对TTP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TTP患者的早期临床表现、误诊疾病、实验室检查及相关病因。结果 9例患者早期临床表现迥异,出现时间无明显规律性,早期诊断中8例误诊,误诊的疾病分别为病毒性感冒、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泌尿系感染、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脑梗死、自发性溶血性贫血,误诊率为88.9(8/9)。8例给予新鲜冰冻血浆置换和(或)甲泼尼龙、丙种球蛋白等药物治疗,6例治愈。3例因延迟诊断治疗死亡。结论 TTP病情凶险,病因复杂;早期临床症状迥异,若未及时明确诊断,可增加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咽癌的误诊原因,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减少误诊,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对19例鼻咽癌误诊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讨论其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结果19例中,男13例,女6例,年龄20~51岁,平均40.3岁。误诊时间:1~11个月,确诊前就诊次数2~5次,误诊疾病主要有:颈部淋巴结炎及淋巴结核9例(47.4%),分泌性中耳炎6例(31.6%),鼻咽纤维血管瘤2例(10.5%),腺样体残留1例(5.3%),血管神经性头痛1例(5.3%)。误诊病例病理诊断主要为低分化癌15例(78.9%),未分化癌3例(15.8%),腺样囊性癌1例(5.3%)。结论该病误诊的主要原因为医源性误诊,占84.2%,其次为患者自误,占15.8%。因此,临床各科医师都应提高对鼻咽癌的认识,特别是耳鼻咽喉科医师,更应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减少误诊,提高早期诊断率和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以肾病综合征起病的急性肾小球肾炎发生误诊的原因,以便指导临床实践工作.方法 收集6例以肾病综合征起病的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这些患儿的临床特点和误诊原因.结果 6例患儿外院误诊3例,门诊误诊2例,入院后误诊1例,均误诊为肾炎型肾病综合征.经治疗5例症状渐消失,蛋白尿消失时间7~15 d,血尿消失时间10~61 d;1例患儿家长要求出院,目前肾功能正常.结论 急性肾小球肾炎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极容易出现误诊,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肾穿刺是诊断及指导治疗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9.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诊断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诱因、早期临床表现及误诊疾病,提高临床工作者对TTP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TTp患者的早期临床表现、误诊疾病、实验室检查及相关病因.结果 9例患者早期临床表现迥异,出现时间无明显规律性,早期诊断中8例误诊,误诊的疾病分别为:病毒性感冒、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泌尿系感染、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脑梗死、自发性溶血性贫血,误诊率为88.9%( 8/9).8例给予新鲜冰冻血浆置换和(或)甲泼尼龙、丙种球蛋白等药物治疗,6例治愈.3例因延迟诊断治疗死亡.结论 TTP病情凶险,病因复杂;早期临床症状迥异,若未及时明确诊断,可增加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糖尿病肾病对改善糖尿病肾病预后的意义。方法对近5年来,诊治的糖尿病肾病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病情好转16例,病情稳定17例,病情进展恶化13例,死亡2例。结论早期诊断和治疗糖尿病肾病,可延缓病情的进展、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老年甲亢性心脏病29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甲亢性心脏病的误诊原因。方法对29例老年甲亢性心脏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老年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且多样化,易误诊为其他心血管疾病。结论提高对老年甲亢性心脏病的认识,详细问诊,仔细体检,正确分析病情,及时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是避免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金葡菌)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感染,临床症状复杂,进展迅速,病势凶险,若延误早期诊断及治疗,病死率显著增加。我院1965~1978年共收治84例,其中误诊者19例;死亡9例(47.4%);而入院诊断为败血症或感染性疾病者65例,死亡14例(21.5%)。说明早期诊断与预后有密切关系。本文仅就误诊原因作一分析,冀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SAT)的临床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SAT病历资料。结果 12例中10例院外误诊,误诊率为83.3%。结论 SAT临床表现变化较大,误诊率高。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综合治疗疗效。方法180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采用皮质激素、细胞毒类药物、中医中药辨证论治等综合方法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180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完全缓解59%,部分缓解24%,无效17%。结论应用皮质激素、细胞毒类药物、中医中药辨证论治等方法综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作用明显而毒副作用少,能够使多数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病情得到康复或缓解。  相似文献   

15.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反复发作性咳嗽、喘息和呼吸困难为临床表现,并伴有气道高反应性的可逆性、梗阻性呼吸道疾病,多见于12岁以下儿童。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支气管哮喘认识的提高,对不典型的哮喘症状也提高了警惕,但对有典型哮喘症状的其它疾病,仍时有误诊为支气管哮喘者。本院2000年1月~2006年6月,以支气管哮喘住院治疗的患儿共152例,经正规治疗,绝大多数病情缓解,但其中12例疗效不佳,经进一步检查,被最终诊断为其它疾病,误诊率为7.7%,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汞中毒性肾病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6例汞中毒肾病,其中有5例诊断为肾病综合征,分析汞中毒性肾病患者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提出汞中毒性肾病综合征的肾脏损害经病因治疗(驱汞),配以糖皮质激素、利尿、降脂、抗凝等综合治疗,病情改善迅速,整个病程较短,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小儿可因饥饿、腹泻、发烧、感染、肝炎等引起低血糖症,其临床表现多样。常以昏迷、惊厥等神经症状而来急诊,因而常误诊为脑炎、脑膜炎、败血症、中毒性痢疾、癫癎、手足搐搦症,新生儿常误诊为颅内出血等。由于误诊造成错误应用镇静剂,延误病人治疗,使病情加重和发生后遗症,甚至死亡。现将所见小儿低血糖症52例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8.
尿酸结石     
尿路结石具有明显的地区性,辽南地区以往被认为是我国结石少发区,但近10多年来有明显增多趋势。尿路结石病人中有一部分结石不能在X线平片上显影,被称为X线(-)结石。因成份不能显影者有尿酸结石、胱氨酸结石等。尿酸结石的发病率在英国只占肾结石的3~5%。而以色列约占18~40%。北京统计纯尿酸结石加上尿酸混合结石占15.1%。辽南纯尿酸结石占17%,加上尿酸混合结石占40%左右。尿酸结石大部分在X线片上不显影,常造成误诊,有的误诊成慢性肾炎达10多  相似文献   

19.
张巍 《现代养生》2013,(18):10-11
目前,痛风还不能做到根治。但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和饮食调理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使病情达到长期缓解。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学习工作,只要不累及肾脏,一般对寿命无大的影响。痛风是一种什么病痛风是一种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泄减少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包括以下病症: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结石和尿酸盐性肾病。  相似文献   

20.
潘筱 《职业与健康》2002,18(8):42-43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患者尿-微球蛋白(β2-MG)、白蛋白(Alb)及tamm-horsfall糖蛋白(THP)水平在肾脏损害及疗效观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86例过敏性紫癜患者(其中并发症者18例,早期紫癜性肾病37例,临床紫癜性肾病20例)尿β2-MG、Alb、THP含量,同时选择54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检测其尿β2-MG、Alb、THP含量,并对过敏性紫癜患者治疗前后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过敏性紫癜组尿β2-MG、Alb、TH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其单检阳性率分别为45.0%、58.3%、20.2%,而3项联检阳性率可达91.9%。治疗后无并发症组和早期过敏性紫癜肾病(HPN)组与治疗前β2-MG、Alb、均有明显下降(P<0.01),THP明显上升(P<0.05),而临床过敏性紫癜性肾病组β2-MG、Alb、THP与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β2-MG、Alb、THP联合检测对早期准确判断过敏性紫癜病并发肾病时病变部位、损伤程度及病情监测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