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比较金属单环与吉妮节育环避孕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11年6月在该所放置宫内节育环的育龄期女性3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174例。对照组放置金属单环,观察放置吉妮环,放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节育环脱落率、移位率、月经异常发生率和妊娠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节育环脱落率、移位率、月经异常发生率和妊娠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内放置吉妮节育环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避孕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人工流产后的患者采用宫内节育环放置对意外妊娠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接收的112例实施人工流产的患者为此次实验研究的主要对象,通过利用计算编辑产生随机数字,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其中常规组为56例,仅实施人工流产术,并采用常规避孕模式,研究组为56例,在实施人工流产术后,对患者放置宫内节育环,比较两组术后感染情况以及术后意外妊娠率.结果:比较分析,研究组意外妊娠率为(5.36%),常规组意外妊娠率为(2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选择人工流产术的患者,在其术后即时放置宫内节育环,可以有效帮助患者降低意外妊娠情况,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临床应用价值较高,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关爱护理在非计划妊娠流产后的女性患者心理及临床方面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择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本院妇科进行人工流产手术的非计划妊娠女性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关爱护理,统计、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心理及后期避孕方面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避孕知识了解率(92.0%)、避孕方法正确率(86.0%)、再次意外妊娠率(2.0%)及临床总满意度(98.0%)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62.0%、58.0%、14.0%、72.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非计划妊娠女性患者流产后进行关爱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者对避孕知识的了解,降低再次意外妊娠率,因此应该予以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人流术后健康宣教对患者避孕知晓率、计划外妊娠重复流产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8年1月-12月3期间收治的人流患者386例,386例患者分组方法为抽签法,平均分为观察组193例以及对照组193例,护理模式分别为健康宣教以及基础护理,对比两组患者避孕知晓率、计划外妊娠重复流产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患者经过健康宣教后避孕知识知晓率为94.82%,对照组患者经过健康宣教后避孕知识知晓率为87.04%,组间数据通过对比P0.05;②观察组患者再次意外妊娠率(7.77%)低于对照组患者再次意外妊娠率(15.54%),两组数据经对比P0.05。结论人流患者经过健康宣教后可提升避孕知晓率,可将计划外妊娠重复流产率降低。  相似文献   

5.
冯华玉  董宏英  蒋瑶枝 《浙江医学》2021,43(12):1329-1331
目的探讨特殊子宫情况育龄期妇女行吉妮致美宫内节育器改良放置术避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临海市妇幼保健院自愿要求放置宫内节育器避孕的育龄期妇女200例。纳入的妇女均2次及以上剖宫产,或宫腔长度≤5.5cm或≥9cm,或宫腔极度倾屈。其中观察组100例妇女采用吉妮致美宫内节育器改良放置术,对照组100例妇女采用吉妮致美宫内节育器常规放置术。术后随访36个月,观察两组妇女术后阴道流血时间、腹痛、月经周期、月经时间、带器妊娠、宫内节育器移位和脱落、因症取出、精准度、满意度等情况。结果两组妇女手术成功率均为100%,且全部完成随访。两组妇女术后阴道流血时间、腹痛、月经周期及月经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妇女带器妊娠、宫内节育器移位或脱落及因症取出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妇女手术精准度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特殊子宫情况的育龄期妇女采用吉妮致美宫内节育器改良放置术避孕具有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小、满意度高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人工流产术后患者意外妊娠的影响。方法计划生育科门诊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实施前128例(对照组)与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实施后166例(观察组)接受人工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常规人工流产护理,观察组则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再次意外妊娠发生率、避孕相关知识及生殖健康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术后不良反应及不良心理情绪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年内再次意外妊娠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不良心理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避孕相关知识掌握率以及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知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够降低术后再次意外妊娠率,避免不必要的人工流产,同时能够加深患者对避孕、生殖健康等相关知识的了解,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剖宫产术中放置节育环的效果及对产妇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8年4月-2020年4月接收的自愿在剖宫产术中放置节育环宫内节育器的产妇50例,设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时期未在剖宫产术中放置节育环的产妇5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血清指标水平、并发症和妊娠率.结果 两组产后2h及24 h的出血量、恶露持续时间和术后5d体温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6个月,两组LH、FSH和E2等血清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妊娠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中放置节育环有良好的避孕效果,且并发症较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吉妮节育器与T型节育器的避孕效果。方法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因需避孕而来我院放置节育器的育龄女性100例平均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T型节育器放置,给予观察组吉妮节育器放置,对比两组女性节育器放置成功率、使用满意度评分、节育器继续使用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节育器放置成功率、使用满意度评分及节育器继续使用率显著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需要避孕的育龄女性给予吉妮节育器放置不仅放置成功率高,能降低节育器移位、脱落、因症取出、带器妊娠等的发生率,确保长时间后继续使用,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能提高使用者的满意程度,临床上应用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9):154-157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联合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心理及抑郁心理评分、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干预前的SAS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显著降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干预前的SDS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SDS评分显著降低。同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后的SAS评分、SDS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干预前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社会功能各项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社会功能各项评分明显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6.67%,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为70.00%,两组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在积极对症治疗的同时采取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人工流产手术后即时置宫内节育环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人工流产手术患者82例,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在人工流产手术正常月经后3 d放置宫内节育环,观察组则在流产手术后即时放置宫内节育环,对比两组人工流产后阴道出血量、月经恢复情况以及感染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阴道出血量以及月经恢复时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人工流产手术后立即放置宫内节育环不会增加阴道出血量,不会改变月经周期,但可有效减少感染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人工流产术后即刻放置不同避孕环的避孕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妇产科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80例患者,在人工流产后均即刻放置避孕环,采取随机抽选的方式将其分成两个组别,其中放置吉妮致美节育环的40例患者作为A组,放置花式宫内节育器的40例患者作为B组,对两组患者的上环时间、术后出血情况、术后1年的脱环率以及带环妊娠率情况、不适现象等进行比较。结果在上环时间方面以及术后2h出血量、出血时间方面,两组差别不大(P0.05);在术后1年的脱环率、带环妊娠率情况方面,两组也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不适现象方面,A组的发生率显著比B组低,两组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人工流产后即刻放置避孕环通常可以收到较好的避孕效果,但是与放置花式宫内节育器相比,放置吉妮致美节育环的不适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放置固定式宫内节育器(GyneFiX330IUD)与放置 T 型铜节育器(IUD)的近期(30天内)、远期(2-12个月内),门诊随访、电话随访的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站怀孕6-9周自愿要求行人工流产的健康孕妇688例,234例自愿接受放置含铜宫内节育器。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为放置固定式宫内节育器,共120例,对照组为放置 TCu220C IUD,共114例。结果:固定式宫内节育器组妊娠率、脱落率、累积终止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固定式宫内节育器因其独特的植入式设计,用于人工流产后避孕,脱环率低,避孕率高,值的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分析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对避孕措施的影响。方法选取来我单位进行人工流产的患者200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对照组患者人工流产后接受常规服务,观察组患者在人工流产后接受计划生育服务。对比两组患者避孕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避孕措施使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避孕套、复方口服避孕药、宫内节育器的使用率分别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意外怀孕率和重复人工流产率均比对照组低,避孕知识知晓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人工流产后使用计划生育服务,患者对避孕措施的使用率显著提升,意外怀孕率和重复人工流产率显著下降,患者对避孕知识的掌握程度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异位妊娠的发病原因,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保障。方法:2010年1月~2012年2月随机选取我院120例移位妊娠患者(观察组)和120例正常孕产妇(对照组),根据临床资料对比分析移位妊娠的发病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的重复性异位妊娠史、不孕史、口服避孕药、人工流产史、剖宫产史、初次妊娠史、宫内放置节育环史、输卵管结扎术史、手术史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盆腔炎、人工流产史、剖宫产史、宫内放置节育环史、输卵管结扎术史为引发移位妊娠的危险因素。结论:盆腔炎、人工流产史、剖宫产史、宫内放置节育环史、输卵管结扎术史为引发移位妊娠的危险因素,其中人工流产是主要的发病因素,提示患者应当加强对人工流产的重视度,降低人工流产手术发生率,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剖宫产妇女术中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及时避孕的可行性及其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行剖宫产的妇女80例,依据是否在术中放置IUD分为对照组(n=25)与研究组(n=55),对照组未在术中放置IUD,研究组在剖宫产术中放置IUD。观察两组在住院期间的24 h平均阴道出血量、恶露持续时长及产褥感染发生情况;比较两组产后随访期间发生意外妊娠的情况;观察研究组在随访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影响研究组发生不良停用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两组的24 h平均阴道出血量、恶露持续时长及产褥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研究组意外妊娠率3.6%(2/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0%(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4,P0.05);研究组在随访期间未出现IUD脱落的现象;有4例(7.3%)将IUD取出,全部因症取出,包括腰腹痛2例,经量过多、经期延长2例。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患者年龄、子宫位置及劳动强度是影响IUD发生不良停用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中放置IUD安全性高,避孕效果确切;患者年龄、子宫位置及劳动强度是影响宫内节育器发生不良停用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李翠平 《右江医学》2012,40(4):489-491
目的比较三种含铜宫内节育器放置的临床避孕效果。方法将自愿接受放环避孕的2593例妇女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放置元宫药铜(220)环809例,Tcu 220环880例,吉妮类环904例,随访5年,对比观察三组妇女的避孕效果、续用率以及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三组带器妊娠率、脱落率、因症取出率及续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其中吉妮类环的带器妊娠率、脱落率、因症取出率最低(P<0.01),续用率最高(P<0.01)。结论三种含铜宫内节育环的避孕效果均较良好,以吉妮类环最好,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羊俏英 《求医问药》2014,(21):274-275
目的:比较育龄女性使用金属单环和吉妮节育环进行避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在我中心放置宫内节育器的120例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女性。为研究组女性放置吉妮节育环避孕,为对照组女性放置金属单环避孕,然后比较两组女性12个月内的妊娠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放置节育器后,研究组女性12个月内的妊娠率和不良反应法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女性,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吉妮节育环避孕的效果显著,使用者发生节育器所致不良反应的几率较低。此避孕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针对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曼月乐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本研究中纳入我院计划生育科行人工流产术后有避孕要求的患者和月经后要求避孕者,且无曼月乐放置禁忌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纳入时间段为2013年1月~2015年1月,共纳入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于月经后第3~7天放置曼月乐,观察组患者于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曼月乐。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随访,对随访期间患者避孕效果以及因放置曼月乐所致副作用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随访1年时间内妊娠率为0,脱环率为3.13%(1/32),续用率为93.75%(30/3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1年时间内因曼月乐所致各种副作用总发生率为25.00%(8/3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曼月乐可以避免对患者进行二次宫腔操作,防止人工流产术后短期内再次妊娠,与正常经期放置的避孕效果相当,是人工流产患者术后理想的避孕方案,有临床实践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含铜宫内节育器与米非司酮在紧急避孕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需采取紧急避孕措施的156例女性,根据紧急避孕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78例。A组口服米非司酮进行紧急避孕,B组放置含铜宫内节育器。对比观察两组避孕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意外妊娠率为1.28%,B组无意外妊娠发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预期妊娠数与其实际妊娠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51%,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铜宫内节育器及米非司酮在紧急避孕中均可取得较好效果,具体方案可根据患者意愿及身体状况决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阿托西班对新鲜胚胎移植患者胚胎种植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新鲜胚胎移植术的患者60例,根据胚胎移植当日是否使用阿托西班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胚胎移植术前30 min阿托西班静脉推注干预,对照组未使用阿托西班。对两组患者进行跟踪随访,记录两组胚胎种植率和妊娠结局;比较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心理状态及治疗满意度;根据患者年龄,将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为高龄组(年龄≥35岁)和常规组(年龄<35岁),比较各组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结果观察组的胚胎种植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流产率、活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末次随访时的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间的焦虑、恐怖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高龄组与对照常规组间的临床妊娠、活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高龄组与对照高龄组间的临床妊娠、胚胎种植率和活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行新鲜胚胎移植术患者术前小剂量阿托西班预处理,可明显改善胚胎种植率和高龄患者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