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化疗间歇期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血流感染的观察与护理对策,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治疗的PICC置管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行PICC置管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行PICC置管患者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流感染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血流感染率和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化疗间歇期PICC置管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层级护理干预在重症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及上肢静脉血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重症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层级护理干预方案,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血小板计数(PL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置管和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如VAP、CAUTI、CRBSI)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0.00%vs 26.00%)(χ2=4.336,P=0.037);干预后随访1个月,发现观察组上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00%vs 14.00%)(χ2=4.8919,P=0.027);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6.00%vs 74.00%)(χ2=9.490,P=0.00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PLT和aPTT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层级护理干预可有效的预防重症中心静脉置管患者术后上肢静脉血栓形成,改善其凝血功能,并降低其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缩短导管留置与住院时间,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CRBSI)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取158例重症监护病房内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运用改良型方法进行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护理(观察组),及采用传统的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护理(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1.9%,较对照组11.3%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和传统的中心静脉置管临床护理方法比较,改良型护理方法能有效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对照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发生情况、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CRBSI发生率为1. 47‰;对照组为6. 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267,P=0. 039)。观察组置管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减少CRBSI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全程护理干预在预防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影响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抽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所收治的行PICC置管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组与乙组,甲组采取常规护理,乙组采取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情况。结果:乙组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3.1%)显著低于甲组患者(18.8%),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PICC置管治疗的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预防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王丽华 《浙江医学》2018,40(15):1754-1756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全静脉营养支持治疗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20例行PICC全静脉营养支持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以及120例PICC集束化护理的全静脉营养支持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1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导管堵塞、导管移位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PICC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护理能力。结果观察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2例、导管堵塞1例、导管移位1例,对照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9例、导管堵塞7例、导管移位8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ICC自我管理、带管运动、带管日常生活、导管维护依从性、日常导管观察、信息获取、导管异常情况处理、导管管理信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PICC自我管理、带管运动、带管日常生活、导管维护依从性、日常导管观察、信息获取、导管异常情况处理、导管管理信心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13个月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对PICC置管全静脉营养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可有效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导管堵塞、导管移位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PICC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护理能力,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对小儿外科深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进行分析和管理,以降低小儿外科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将实施前的3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将实施后的3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取HFMEA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次要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士的对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患者及家属对压疮诱发因素知晓评分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HFMEA应用于小儿外科深静脉导管的管理中,可降低深静脉导管的发生率,保证临床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干预在连续性血液净化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在我院们进行医治的150例连续性血液净化置管患者施回顾性研究分析,并将全部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治疗,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75例。给予观察组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干预,而对照组患者则是选用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小板参数变化情况、置管和临床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 00%,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8. 00%,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比较有优异,组间数值存在差异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血小板参数变化属正常波动;观察组的置管和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运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连续性血液净化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护理中,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临床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置管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选用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76例行血液透析置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38例观察组和38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血液透析护理干预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血液透析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加入细节护理干预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置管感染的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根据满意度来评定护理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置管感染的有1例,感染发生率为2.6%,对照组患者发生置管感染的有5例,感染发生率为13.1%,由此可见,观察组患者的置管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5.8%,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细节护理预防血液透析置管感染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不仅有效降低置管感染发生率,同时还提高了临床护理有效率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行心脏直视术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为降低感染率提供护理经验。 方法 将2014年1月—2015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心脏中心心脏直视术后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206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通过检索相关文献找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与护理相关的问题,根据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高龄、长时间置管、无菌操作不严格、置管维护质量、静脉置管途径等),将以上护理问题结合患者的个体差异制订护理措施,在围手术期予以实施。观察2组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导管穿刺部位感染、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及发生时间,局部渗血、导管脱出、导管阻塞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穿刺点感染发生率分别为5.82%和18.44%(6例和19例),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2.91%和11.65%(3例和12例),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置管后导管堵塞、脱出、局部渗血的发生率分别为3.89%、5.82%、2.91%和13.59%、16.50%、9.70%,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心脏直视术后中心静脉导管的循证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及减少不良情况的发生,值得在相关护理工作中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并探究循证护理在预防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本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肿瘤PiCC置管患者中随机选择66例实施分组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则实施循证护理,各33例。结果较之对照组,观察组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置管时间明显延长,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5)。结论对肿瘤PiCC置管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有助于降低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几率,促使患者早日出院。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应用效果,以期减少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保证患者生命安全,为临床护理提供借鉴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5年6月于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33:27;患者年龄21~83岁,平均年龄(59.1±7.5)岁,置管部位:右侧股静脉13例,右侧颈内静脉47例;疾病类型:糖尿病肾病28例,非糖尿病肾病32例。对患者进行常规基础护理;将2015年7月到2015年12月于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6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为32:28,患者年龄20~83岁,平均年龄(58.2±7.4)岁,置管部位:右侧股静脉14例,右侧颈内静脉46例;疾病类型:糖尿病肾病29例,非糖尿病肾病31例,对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护理人员培训、手部护理、无菌操作、穿刺部位护理、感染监测护理、导管维护护理、更换敷料护理),护理结束后,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为(35.4±5.2)d,对照组为(28.4±5.3)d,观察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长,t=7.303,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中1例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为1.7%,对照组患者中7例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为11.7%。观察组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χ2=4.821,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中满意41例(68.3%),基本满意19例(31.7%),不满意0例(0.0%);对照组患者中满意30例(50.0%),基本满意25例(41.7%),不满意5例(8.3%)。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100.0%与对照组91.7%相比明显较高,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采取集束化管理能有效延长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减少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保证患者生命安全,且其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可在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护理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肝胆外科中心静脉导管发生相关性血流感染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肝胆外科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患者行系统性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并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感染持续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为5.88%、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4.12%,优于对照组(29.41%、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感染持续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比较,系统性护理可有效降低肝胆外科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减少感染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62例血液透析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3.2%显著低于参照组的22.6%,差异显著P0.05;护理满意度96.8%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1.0%,差异性较大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情况,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PDCA循环理论.方法 将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50例PICC置管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划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导管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接受PDCA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并发症出现情况,总结患者对于临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2%,观察组为8%,观察组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0%,观察组为96%,观察组满意度明显较高(P<0.05).结论 通过对PICC置管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运用PDCA理论加以指导,制定导管维护计划,大部分患者对临床服务感到满意,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6.
姜娟娟 《基层医学论坛》2016,(36):5205-5206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维护中心静脉置管对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LABSI)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1月—4月间入住我院ICU并行中心静脉置管的78例患者设为干预组,实施循证理论支持下的集束化护理策略;将2015年9月—12月间入住我院ICU并行中心静脉置管的7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置管后CLABSI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CLABSI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可降低CLABSI的发生率,降低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严正蓉  唐晨曦 《西部医学》2013,25(8):1264-126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用于PICC置管患者导管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66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情况、病员满意度和患者导管自护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无差异,试验组病员满意度好于对照组(P=0.002),试验组导管自护知识掌握度高于对照组(P=0.000)。结论临床路径用于PICC护理管理,规范了护士护理行为,提高了病人满意度及PICC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置管专项护理对肿瘤PICC置管患者静脉炎、血栓及微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随机双盲法将我院2010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肿瘤PICC置管患者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行置管专项护理,比较2组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导管相关感染、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2.0%、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0%、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置管专项护理能有效减少肿瘤PICC置管患者静脉炎、血栓及微血栓形成并发症,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采用个体化健康教育在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疗60例血液透析股静脉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给予个体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股静脉置管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导管阻塞、脱出、出血、感染等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满意度调查,实验组满意度为93.3%,对照组满意度为73.3%,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股静脉置管患者中,责任护士通过改进健康教育模式,实施针对性、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保障了医疗护理的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栓塞的影响。方法:行中心静脉置管的MHD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分别在护理干预1周和1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术后的导管相关感染/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调查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干预1周后,观察组导管相关感染6例(15.0%),对照组9例(22.5%);观察组栓塞4例(10.0%),对照组8例(20.0%)。干预1月后,观察组导管相关感染2例(5.0%),对照组5例(12.5%);观察组栓塞1例(2.5%),对照组4例(10.0%)。干预1周后及1月后,观察组患者置管术后的导管相关感染、栓塞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的满意度90.00%也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减少MHD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术后的导管相关感染、栓塞形成等相关并发症,从而能提高MHD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