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建立手术室病理标本标准化管理方案,以提高手术室病理标本的管理质量。方法:自2018年9月起构建手术室病理标本标准化管理方案,完善手术室病理标本送检流程、设计手术室病理标本登记本、构建标本管理签名制度,全面入手提升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质量,2018年2~8月为实施前,2018年9月~2019年3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手术室病理标本的送检时间及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缺陷情况。结果:实施后标本平均送检时间,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标本管理缺陷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构建手术室病理标本标准化管理方案,能够显著提高标本的管理质量,提高标本送检效率,对于手术室管理质量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手术标本对病人的疾病治疗及病情预后有重大意义,正确处理手术标本不仅能给病理诊断及临床诊段提供有敢的保证,而且也维护病人身心免受伤害的权利,杜绝了因标本处理不当带来的医疗纠纷。若标本管理不当则会给临床诊断及病人带来严重损失,因此手术标本的管理越来越引起手术室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我院自2003年4月搬到新手术室以来,根据有关规定重新制订了手术室标本管理制度加强了手术室标本的管理,定期开展护理安全教育和标本管理制度的学习,至今为止从未曾发生过一例标本丢失。作者对手术室标本丢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防范措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化的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和送检流程优化。方法:选取2017年6~12月医院手术室的1 124例病理标本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纸质病理申请单。选取2018年1~7月的1 124例为观察组,采用信息化对病理标本进行管理,优化送检流程,比较两组标本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标本问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标本的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病理标本的管理、送检过程采用信息化管理效果理想,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中的运用效果,优化工作效率,降低风险。方法:将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应用到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中,成立管理小组,根据工作流程图分析病理标本管理中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及其原因,制定改进优化措施。比较实施优化措施前后病理标本管理的效果。结果:将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运用在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上后,失效模式指标的危机值较实施前有了显著下降,同时病理标本的不合格率也显著下降(P0.05)。结论:在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中实施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能有效防范风险事件的发生,促进规范化管理手术室标本。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JCI标准下的手术室病理标本安全管理应用实践的效果。方法:2014年对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实施JCI标准管理模式,与2014年以前实施常规性管理模式下的手术室病理标本安全管理的效果与医生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JCI组手术室病理标本处置时间明确短于对照组(P0.05),JCI组病理标本防腐合格率、标本丢失率(含混淆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JCI组的医、患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JCI标准下手术室病理标本安全管理,既可以全面提高手术室病理管理质量,同时也对有效提升医、患满意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中应用故障树分析法的效果。方法:医院于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应用故障树分析法进行病理标本管理,2016年9月~2017年9月为实施前,收集病理标本8 624例;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为实施后,收集病理标本8 710例,分析实施前后医院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情况。结果:采用故障树分析法前标本数量不清、内容不清、术中处治不当及标本存放不规范的发生率分别为0.50%、3.11%、0.88%、2.13%,实施后的发生率分别为0.14%、1.15%、0.28%、0.64%(P0.05)。结论:故障树分析法能够辅助手术室病理标本送检流程的制定,准确分析标本管理存在的问题,提高病理标本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提高医院病理标本管理水平的持续性改进管理对策。方法:对浙江省德清县中医院手术室病理标本在管理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综合性分析评价,提出切实有效的改进对策。以浙江省德清县中医院手术室病理标本质量改进措施实施前后标本管理情况进行比较,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后,病理标本丢失发生率、标本变质发生率、标本处置时间以及回执单丢失率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后医生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措施能显著提高手术室病理标本的管理质量,从而更好的为临床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8.
病理诊断为最后的诊断,对手术及术后继续治疗决策的影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故手术病理标本是手术室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防止标本的管理不当,给临床诊断及病人带来严重损失,病理标本的管理是手术室管理工作中尤为重要而最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针对这一问题我科从2008年11月起,对照用持续质量改进(简称CQI)对手术病理标本进行管理,措施实施以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手术室管理的现状,探讨将物联网用于手术室管理的价值。应用物联网技术后,手术室的物资、镇痛泵、病理标本等能够得到全程追溯和管理,以此促进手术室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使手术室的信息管理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术室病理标本的信息化管理及送检流程优化情况。方法:医院手术室病理标本于2018年6月起实施信息化管理及送检流程优化,抽取实施前(2017年12月~2018年5月)和实施后(2018年6~12月)收治的各320例手术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记录实施前后标本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临床医师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临床医师对病理标本保存、送检流程管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手术室病理标本实施信息化管理及送检流程优化后,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管理质量升高,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设置机动班岗位在手术室的作用。方法:在南北院手术室各设置机动班岗位,选任1名机动班护士,负责手术无菌物品的管理、供应及准备工作;手术器械、仪器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手术病理标本的管理与核查;与CSSD人员工作的沟通协调等。结果:提高了无菌物品先期先用的依从性,提高了巡回护士配合质量,提高了医生对巡回护士工作满意度,提高了巡回护士工作满意度,杜绝了手术病理标本管理上的缺陷。结论:机动班岗位设置能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5S管理对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3月实行5S管理后手术室工作记录资料,随机抽取20例与未实行5S管理的20例手术资料进行对比,分析5S管理对手术室工作的影响。结果:手术间物品归位摆放程度、患者衣物归还率、手术物品准备时间、护理人员整体素质等方面有明显变化(P〈0.01)。结论:手术室实行5S管理,手术间更加整齐清洁,能增强护士工作主动性,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及患者满意度,促进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手术室是医院救治病人的特殊工作环境,在对病人施行手术操作时不仅需要手术主治医师的精炼医术,也需要手术室护士的完美的协调配合。而对于手术来讲,麻醉几乎是每仓手术必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为手术室的特殊性以及麻醉的专业性,对手术室护士的要求相对来说十分严格,包括手术室护士专业基础知识,也需要熟悉麻醉学知识,以及麻醉的方法、步骤和麻醉意外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手术执行过程中护士与麻醉师的良好配合,保障手术的安全完成,并达到挽救病人生命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地迅猛发展,医疗技术水平地不断提高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手术室已成为我院手术医疗工作的重要场所,担负对病人进行手术和急危重病人的抢救任务,然而,手术室也是医院众多科室当中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手术病人的预后及医院的医疗效果与声誉,感染严重者可危及病人生命.因此,预防、控制手术室感染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为此,作为一家县级医院在手术室医疗过程中,通过规范制度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等措施,对医院手术室感染进行有效的预防与控制,使医院手术室感染管理工作得到了可靠的保证,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运用5S管理的手段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手术室进行现场评估,运用5S管理方法对手术室中的环境、物品、药品、器械等进行分类考核评价。结果:自我院实施5S管理以来手术室整体面貌得到较大程度改善,保证了手术室的需求顺畅,深得医生和患者的赞誉。结论:5S管理手段能有效解决手术室内的凌乱和无序状况,确保手术的正常运作,节约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无菌干罐持物钳在手术室的使用效果。方法:在本院手术室使用无菌干罐持物钳4292例。结论i在手术室操作中,使用无菌干罐持物钳,可减少污染,且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因此无菌于罐持物钳在手术室的应用值得提倡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60例手术患者,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仅给予患者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融人人文关怀。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对患者融人人文关怀,能够达到最好的护理效果,是提高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针对手术室常见的职业危害·引起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增强手术室护士的自身防护意识,充分认识职业危害的严重性,加强自身保护措施.结论:手术室护士通过加强防护知识和技巧的学习,建立了完善的防护措施,规范操作,减少甚至避免了职业危害,保证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现状及其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及简易应对方式量表,以无记名问卷调查的形式对245名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和应对方式进行调查和相关分析.结果 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中占首位的是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手术室护士总工作压力程度较高,工作量及时间分配给手术室护士带来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完善手术室器械的管理,确保手术安全有效地实施,探讨系统的手术室器械管理方案.方法: 我科自2008年来总结以往经验和方法,试点系统的器械管理方案,采用系统管理,明确责任,奖罚并重,科学维护,规范使用的管理模式.以确保器械完好,及时供应,科学利用.以器械的完好率,利用率,损坏维修率,器械使用者的满意度,以及维护成本等为评价措施,对照原管理模式,评价系统的器械管理模式.结果: 采用系统管理模式对手术室器械进行管理,器械的完好率、利用率、损坏维修率、器械使用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以及维护成本明显降低.结论: 在手术室采用系统管理,明确责任,奖罚并重,科学维护,规范使用的系统管理模式,能提升器械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