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胃疡安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胃疡安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用胃疡安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80例(胃溃疡29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1例),与用雷尼替丁治疗的40例(胃溃疡1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8例)作对照,治疗30天评定近期疗效,随访1年观察远期疗效。结果:近期临床疗效及盲镜检查结果,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05)。随访观察近期治愈患者停药1年后溃疡复发情况,治疗组胃溃疡复发率为8.7%,十二搭肠球部溃疡复发率为9.3%;对照组胃溃疡复发率为60%,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复发率为58.8%,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治疗组,治疗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P<0.005)。结论:胃疡安胶囊为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有效药物,可降低消化性溃疡治疗后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溃疡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消化性溃疡(老年组)与同期住院的中青年( 〈 60岁)溃疡病例69例(中青年组) 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胃镜检查结果等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组胃溃疡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P 〈 0.05),而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率显著低于中青年组(P 〈0.05).老年组并发症及伴随疾病的发生率也显著高于中青年组.结论:与青壮年相比,老年消化性溃疡有其自身的特点,临床表现多不典型,易造成误诊和漏诊而延误治疗,因此,充分认识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对提高诊疗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特点.方法:对42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住院的青年消化性溃疡35例进行时比.结果:42例老年消化性溃疡中,以呕血、黑便为首发症状27例(64.3%),胃溃疡14例(33.3%),高于青年组的3例(8.6%)(P 〈0.01),高位溃疡和巨大溃疡发生率高,并发症29例(69%),伴随其他疾病者27例(64.3%),高于青年组的4例(11.4%)(P〈0.01).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在临床表现、病发部位及并发症等方面均有一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溃疡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分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又叫做消化性溃疡。它之所以称之为消化性溃疡,是因为既往认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对粘膜自身消化所形成的,事实上胃酸和胃蛋白酶只是溃疡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有其他原因可以形成溃疡病。由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和临床症状有许多相似之处,医生有时难以区分是胃溃疡还是十二指肠溃疡,因此往往诊断为消化性溃疡,或胃、十二指肠溃疡。如果能明确溃疡在胃或十二指肠,那就可直接诊断为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  相似文献   

5.
我院从1992年2月~2000年2月,采用自拟定的胃舒饮治疗消化性溃疡214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1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其中胃溃疡94例,十二指肠溃疡104例,复合性溃疡16例;男164例,女50例;年龄在15~63岁,30岁以下者86例,占40%,30岁以上者128例,占60%;学生46例,干部职工51例,农民群众117例,病程最长者16年,最短者10个月。  相似文献   

6.
老年与中青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共29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作老年组为观察组,中青年组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表现、精神因素、溃疡部位、溃疡大小、并发症、伴发慢性病、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方面上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9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中老年人80例,中青年人210例;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临床表现不典型、常存在精神因素、胃溃疡为主、溃疡面积大、并发症多、伴发慢性病多、幽门螺杆菌感染感染率高(P〈0.05)。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应尽早检查,早诊断;治疗溃疡同时应兼顾治疗并发症及伴随疾病;重视根除Hp的治疗,开展健康教育,加强心理支持。  相似文献   

7.
1995年以来 ,我们用中药散剂胃康宁治疗消化性溃疡 1 50例 ,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们将经纤维胃镜确诊的活动期消化性溃疡 ,无重要脏器合并症的住院及门诊患者共 31 2例 ,随机分为胃康宁治疗组 ,简称治疗组 ,西咪替丁对照组 ,简称对照甲组 ,胃必治对照组 ,简称对照乙组。治疗组 1 50例 ,男 1 2 6例 ,女 2 4例 ;十二指肠溃疡 1 0 6例 ,胃溃疡 33例 ,复合性溃疡 1 1例。平均年龄 32 .4岁 ,平均病程 4.0 5年 ,溃疡面积 0 .7cm2 。对照甲组85例 ,男 77例 ,女 8例 ;十二指肠溃疡 60例 ,胃溃疡 1 5例 ,复合性溃疡 1 0例。对照…  相似文献   

8.
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难治病.以病程绵长,周期性发作,节律性疼痛为特点.近年来,笔者以疏肝和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治疗观察90例,均为本院2012年03月-2013年1月门诊及住院患者,所有病例经胃镜检查和胃蛋白酶原Ⅰ/Ⅱ的血清学检测诊断为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中医辨证为肝胃不和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男30例,女15例,胃溃疡19例,十二指肠溃疡26例.对照组45例,男32例,女13例,胃溃疡,16例,十二指肠溃疡29例.2组年龄最大62岁,最小30岁;病程最长26 a,最短3 a.2组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9.
单味鱼腥草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临床极为常见的疾病。虽然抑酸愈合溃疡不难,但一年内复发率高达60%~90%。幽门螺旋杆菌(HP)的发现和相关研究显示,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密切相关。幽门螺旋杆菌在人群中感染率高达40%~60%,目前已确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为消化性溃疡的先决条件,90%~95%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及60%~80%的胃溃疡患者存在HP感染。研究证实,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可明显降低或防止消化性溃疡的复发,且溃疡复发率明显下降至10%以下。临床上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药物有多种,治疗方案很多,  相似文献   

10.
消化性溃疡病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病,其机制错综复杂,愈合难而易于复发。酸性胃液对黏膜的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基本因素,多发于与胃酸接触部位如胃、十二指肠,也可发生于食管下段、胃空肠吻合口周围等处。约95%以上的消化性溃疡发生在胃或十二指肠,故又称为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中西药结合治疗。方法:对60例消化性溃疡疾病患者进行分析。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有良好转归。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以指导护理实践.方法:收集342例临床病例,对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进行分析.结果:①消化道溃疡,胃、十二指肠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恶性肿瘤是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随着年龄增加,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中消化性溃疡逐渐减少,恶性肿瘤呈上升趋势.②饮食不当、酗酒及药物使用不当等为常见诱因.结论: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工作并完善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通过对本院45例患有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进行分析总结,并得出结论。结果:45例患者治愈的有23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为95.56%。Hp检验阴性者41例,占91.11%。结论: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配合法莫替丁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奥普拉唑配合胃腔降温治疗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08年11月至2009年11月收治60例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奥普拉唑配合胃腔降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15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86.7%(26/30)显著高于对照组73.3%(22/30),P〈0.05.结论:奥普拉唑配合胃腔降温治疗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3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每日清晨口服奥美拉唑20 mg。对照组每日早晚各服雷尼替丁150 mg。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是96.67%和 86.67%,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明显优于雷尼替丁,用药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老年急性胆囊炎病变的最佳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方法:回顾分析近3年来收治的78例老年急性胆囊炎病员的外科处理方式。结果:单纯行胆囊切除54例,行胆囊造瘘7例,胆囊化学性切除2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10例,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5例。治愈72例,死亡6例,死亡率为7.7%。结论:老年性胆囊炎如无绝对禁忌证,应及早手术治疗,并重视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的选择,这样才能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醋酸泼尼松龙辅助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我院60例初次发病肩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醋酸泼尼松龙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消炎痛,开始时每次服25mg,1日2~3次,后根据患者的临床疗效,药物剂量可增至每日125~150mg;VitB1治疗每次口服25~50ug,每日一次,醋酸泼尼松龙组患者在口服药物的基础上行痛点注射疗法,每周进行一次注射,每次剂量为25~50mg,21天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醋酸泼尼松龙组患者显效例数8例,有效例数12例,总有效率66.67%.对照组患者显效例数3例,有效例数8例,总有效率36.67%,醋酸泼尼松龙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肩部痛点注射醋酸泼尼松龙可以缓解肩周炎患者的疼痛症状,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06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泮托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组)和时熙组(西咪替丁联合阿莫西林治疗组)各63例,治疗周期均为8周,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27例,有效30例,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治愈21例,有效29例,总有效率为79.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泮托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心肌梗死患者年龄性别特点、季节分布特征及首发症状等资料,以总结出有利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措施开展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年龄、性别、发病月份分布以及症状等特点.结果:19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男性142例,女性55例,男性:女性=2.58:1;患病高峰年龄50~69岁,达58.89%;在39岁以下人群中,AMI发病者均为男性;50~59岁人群中,男/女发病率构成比基本持平,而在60~69岁人群中,女性发病率构成比明显高于男性(女性:38.18%,男性:29.58%).为当年11月~来年1月是AMI发病高峰时间段,占45.69%.以疼痛为首发症状的AMI患者占39.09%,疼痛是青壮年AMI首发症状.结论:AMI在青壮年男性及老年人群中均有发病,冬春季是发病高峰,可表现为不典型胸痛或无特征性表现.院前急救人员应快速反应,及时判断,正确救治,安全转运,减少AMI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康复指导方法,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水平,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1月~12月收治的12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大于60岁,通过临床观察及对症护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128例患者病情均得到控制,血糖水平稳定,其中19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反应,发生肺部感染3例,心肌梗死1例,糖尿病肾病1例.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结论:护理工作可以明显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化疗的临床护理。方法:对我院4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40例乳腺癌患者,均完成了全程化疗,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障碍,出现静脉炎10例,胃肠反应30例,骨髓抑制20例,口腔溃疡5例,脱发40例,转氨酶增高6例。化疗期间患者的生活质量无明显下降。结论: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化疗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