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生育年龄女性常见病,分布范围广,但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少见,多发生于中期妊娠剖宫取胎或足月剖宫产术后。因此剖宫产术后引起的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也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的关注。现对我院自1998年1月-2008年8月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8例剖宫产术后发生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于剖宫产术后,表现为切口瘢痕部位出现疼痛肿块并随月经周期变化,8例患者均行病灶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明确为子宫内膜异位症,随访12个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根据手术史、典型临床表现及超声检查做出诊断。手术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剖宫产术中注意腹壁切口的保护是预防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8年收治的18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时间为产后6个月至4年,病灶位于皮下16例,侵犯前鞘2例,均采用手术治疗痊愈。结论剖宫产手术操作要仔细,术中注意腹壁切口的保护,术后清洗伤13,预防发生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防。方法:对2006年3月—2011年8月收治的20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均未复发。结论:剖宫产术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最主要的医源性因素,手术时应用纱布垫保护子宫周围术野,缝合子宫壁时避免缝针穿过子宫内膜层,关腹后冲洗腹壁切口,降低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发生在盆腔脏器,发生在腹壁伤口较少见,可能原因是产妇产后体内雌激素速下降至较低水平,移植的内膜不易生长,近年来,剖宫产率逐渐上升,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中有上升的趋势。本院自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9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期间本院在行剖宫产2012例,发生2例,外院剖宫产术后发生7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高思蓉 《黑龙江医药》2005,18(6):457-458
随着剖宫产率的逐年增加,由此引来的术后并发症也日趋增加,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剖宫产术后的远期并发症之一,本文就本院2000年2月-2005年3月收住的17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对18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在剖宫产之后,表现为切口部位出现与月经周期有关的疼痛肿块,超声检查辅助定位。结论手术切除内膜异位病灶是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唯一确实有效地治疗方法,剖宫产术中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是防止该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对15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好发于剖宫产之后,表现为切口部位出现与月经周期相关的痛性结节。结论对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是首选也是最好的治疗方法,术中彻底切除病灶周围0.5~1.0 cm正常组织,可以预防术后复发,剖宫产术中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是防治该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封艳 《中国实用医药》2011,6(26):121-121
目的 探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症状,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诊治结果.结果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多数发生于剖宫产术后,表现为月经期在腹壁既往手术部位均出现疼痛性肿块并随月经周期变化,术前诊断明确,手术治疗彻底切除,术后给予口服孕三烯酮3个月,随访1~3年未见复发.结论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首选手术且术后给予口服孕三烯酮3个月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病因及治疗方式,减少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0月至2009年12月年收治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3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资料。结果 13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时间6月~5年,病灶位于皮下10例,肌层2例,1例侵入腹膜,术后均痊愈出院,随访6月~3年无复发。结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症状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商丘市妇幼保健院2006年5月至2012年6月间收治的21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研究21例患者均进行病灶一次性切除治愈。术后病理检查发现:增生纤维结构组织中,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分化良好。术后6年的随访时间里,21例患者均无复发现象。结论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仅凭单纯的手术治疗可以治愈,但手术的关键在于是否彻底切除了病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移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接受手术并治愈,术后随诊无复发。结论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据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可初步确诊,术后病理证实。手术是唯一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梁利云 《北方药学》2014,(7):136-136
目的:对剖宫产后腹壁切开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20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开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20例患者均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开子宫内膜异位疤痕处发现肿块,多位于皮下。B超检查提示,腹壁内低回声肿块,手术治疗后,症状、体征全部消失,随诊1~3年,均未复发,所有患者病灶切除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术后治疗效果比较好。结论:剖宫产术与腹壁切开子宫内膜异位症有一定关系,严格掌握剖宫产的手术指标,从而减少剖宫产手术率,从根本上减少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AIEM)的临床诊断以及手术方法。方法对我院从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经病理确诊为腹壁AIEM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病理检查结果均确诊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治疗、术后用药,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症状及诊断、治疗。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008年5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6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患者均经手术后病理确诊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早诊断,及时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保护手术切口,规范手术操作可减少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周月英 《淮海医药》2013,31(1):49-5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发生的病因、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05年9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19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行局部病灶切除,术后服用药物3~6个月,随访6个月-2年均未复发。结论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住症的发生是一种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降低剖宫产率,规范剖宫产手术是预防子宫内膜种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腹壁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剖宫术后的远期并发症,以往临床上比较少见,但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术的开展,此并发症逐年增多。我院2003—2005年经彩超检查诊断,并经手术切除后病理证实的26例腹壁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发病因素、治疗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治疗,病灶位于皮下8例,位于腹直肌筋膜前鞘6例,达肌层4例,侵犯腹膜1例,侵及子宫切口瘢痕1例.结论 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以患者体征为主,B超协助诊断,治疗的有效手段为手术切除病灶,预防的关键是注意剖宫产术时腹壁切口的保护,避免子宫内膜种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特点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平顶山市妇幼保健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经手术和病理证实38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例患者经手术治疗,80.9%的内膜异位结节位于皮下,切除标本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上皮腺体或腺体样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为一期愈合,术后服药3个月后复查无复发。结论剖宫产术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出现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 2010年5月以来,我院共收治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20例,搜集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20例患者均经临床手术治疗,3个月2年内内回访未见复发。结论剖宫产手术是造成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医源性原因,剖宫产手术一定要严格操作步骤,注意术后处理是预防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