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探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治疗重型手足口病(HFMD)的疗效。方法:重型HFMD患儿120例随机分为激素组和非激素组各60例,非激素组给予常规治疗,激素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2mg·kg-1·d-1治疗。5d后比较两组患儿退热时间、止痉时间、住院时间及疱疹消退时间。结果:激素组患儿发热、抽搐、疱疹消退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儿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治疗基础结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重型手足口病HFMD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百令胶囊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儿童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尿白蛋白(ALB)、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的影响.方法 急性间质性肾炎患儿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5例.研究组采用百令胶囊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甲泼尼龙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4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尿ALB和β2-MG水平、血清BUN和Scr水平变化及用药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1.43%)高于对照组(68.57%)(P<0.05);治疗后尿ALB、β2-MG水平变化两组患者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尿ALB、β 2-MG水平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血清BUN和Scr水平变化两组患者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血清BUN和Scr水平变化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在用药期间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百令胶囊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儿童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且可明显降低患儿尿ALB和β2-MG水平.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诊治的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62例患儿,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常规剂量2 mg/(kg﹒d)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冲击剂量20 mg/(kg﹒d)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7,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退热时间、咳嗽减轻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胸片恢复时间均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CR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前两组患儿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P>0.05)。结论: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予以冲击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可缩短患儿各种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减轻炎症反应,提升临床总有效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腹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治疗过程中使用丙种球蛋白进行冲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2例腹型HSP患儿随机分为甲泼尼龙组28例和丙种球蛋白组24例。甲泼尼龙组患儿采用甲泼尼龙和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丙种球蛋白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结果:丙种球蛋白组患儿皮疹完全消退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呕吐缓解时间、血便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甲泼尼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丙种球蛋白组的有效率为92.86%,高于甲泼尼龙组的8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3个月和6个月,甲泼尼龙组患儿的复发率均高于丙种球蛋白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泼尼龙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33.33%)高于丙种球蛋白组(3.57%)。结论: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腹型HSP有较好的效果,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了解两种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病例资料,依据临床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泼尼松治疗组(35例)和甲泼尼龙治疗组(30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治疗效应及不良反应。 结果:两组患儿激素反应(敏感、耐药、依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激素敏感和依赖的患儿,甲泼尼龙组尿蛋白转阴时间短于泼尼松组(P<0.05)。两组患儿的感染症状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对于原发性儿童肾病综合征的诱导缓解优于泼尼松,但在不良反应方面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足量使用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重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014年住院部重型手足口病患儿123例,随机分为4组。治疗1组(甲强)25例,治疗2组(静丙)30例,治疗3组(甲强+静丙)38例,对照组30例。4组年龄、性别及发病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一般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1组加用甲泼尼龙(甲强2mg/(kg·d),疗程3-5d);治疗2组加用丙种球蛋白(静丙1g/(kg·d),疗程2d);治疗3组联合甲强及静丙辅助治疗。4组同时配合控制颅内压、对症支持治疗,观察四组疗效。结果治疗3组(甲强+静丙)治愈率高于其他各组(P均<0.05);在发热消退时间、神经系统症状、临床治愈时间、无效或转危重型控制方面均优于其他各组(P<0.05),并未增加相关并发症。结论早期足量使用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重型手足口病疗效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7.
石颖玉  华山  魏文  罗明鑫 《安徽医药》2017,21(9):1699-1701
目的 观察纤维支气管镜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疗效,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RMPP患儿84 例,根据家长意愿分为两组,激素治疗组(n=39)是在常规大环内酯类药物抗感染前提下加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治疗组(n=45)是在常规大环内酯类药物抗感染前提下加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儿体温正常及咳嗽好转时间较激素治疗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影像学检查显示病灶吸收较激素治疗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RMPP较单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临床疗效较好,病灶吸收快.  相似文献   

8.
彭爱民  杨林  夏敬彪 《安徽医药》2008,12(11):1077-1079
目的观察大剂量甲泼尼龙联合血浆置换(PE)抢救蜂螫伤致急性重度溶血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对13例蜂螫伤致急性重度溶血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量甲泼尼龙联合血液灌流组(HP组)和大剂量甲泼尼龙联合血浆置换组(PE组),观察其疗效。结果大剂量甲泼尼龙联合血浆置换组比血液灌流联合常规量甲泼尼龙组疗效好,溶血控制迅速,并发症减少,死亡率下降。结论大剂量甲泼尼龙阻断蜂毒素对红细胞的破坏,抑制体内的炎症反应;血浆置换(PE)能有效清除蜂毒素及红细胞溶解产物,二者联合运用能从不同环节阻碍溶血过程的进行,从而发挥了很好的协同治疗效果,保护脏器功能,是抢救蜂螫伤危重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常规剂量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治疗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的疗效,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2018年入住我院呼吸内科确诊为RMPP并接受治疗的2~14岁患儿67例,患儿治疗期间根据病情常规给予退热、吸氧、抗感染、止咳祛痰及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将糖皮质激素治疗选用常规剂量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的患儿纳入单药治疗组(32例),将糖皮质激素治疗选用常规剂量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雾化吸入ICS治疗的患儿纳入联合治疗组(35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发热、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影像学出现肺实变、肺不张或局限性肺气肿的患儿行纤维支气管镜术的情况,治疗2周后肺部影像学表现改变及临床疗效,治疗过程中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及因病情需要增加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剂量或疗程病例等情况。结果:两组退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较短(P<0.05)。联合治疗组肺实变、肺不张或局限性肺气肿的患儿病情恢复较单药治疗组好,行二次纤维支气管镜术患儿少于单药治疗组(P<0.05)。治疗2周后,联合治疗组胸片肺部阴影吸收率、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单药治疗组(P均<0.05)。两组患儿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增加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疗程的比例较小(P<0.05)。结论:应用常规剂量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静脉给药联合ICS雾化吸入治疗儿童RMPP疗效确切,用药安全可控,值得临床治疗参考。  相似文献   

10.
裴红莲  马友凤 《上海医药》2021,(1):36-38,4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甲泼尼龙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7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92,常规对症治疗+阿奇霉素)、低剂量组[n=92,常规对症治疗+阿奇霉素+甲泼尼龙(1 mg/kg,1次/d)]和高剂量组[n=92,常规对症治疗+阿奇霉素+甲泼尼龙(2 mg/kg,1次/d)...  相似文献   

11.
目的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的疗效体会作一综述。方法对急性颅脑损伤后的6h之内,使用甲泼尼龙24h静脉冲击的治疗方案进行临床研究。结果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组的恢复良好率较对照组高,死亡率降低。结论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有助于提高疗效和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目的:观察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婴儿痉挛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婴儿痉挛症患儿70例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和冲击治疗组各35例。常规剂量组给予醋酸泼尼松片口服治疗;冲击治疗组治疗前5d给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其后治疗方案与对照组相同。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儿的脑电图转归情况,临床疗效和药品不良反应,及冲击治疗对不同病因和不同病程患儿的疗效。结果: 冲击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常规剂量组的71.43%(P<0.05)。两组的脑电图转归图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冲击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但与常规剂量组差异不明显(P>0.05)。冲击治疗对不同病因与不同病程患儿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可以有效提高婴儿痉挛患儿的临床疗效,且对安全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甲泼尼龙冲击递减疗法治疗小儿重症过敏性紫癜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08年8月~2012年8月本院收治的38例重症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观察组予甲泼尼龙20 mg/(kg·d),12h1次静脉滴注治疗3d,第4~6天减至初始剂量的一半,以此类推,共治疗9d,后改用强的松1 mg/(kg·d)维持治疗并逐渐减量至停用;对照组采用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3d后,改用与观察组相同剂量的强的松口服维持治疗.治疗期间记录两组患儿各自的腹痛及皮疹消退时间、大便潜血及尿常规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消退时间、辅助检查恢复正常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显效率(73.6%)高于对照组(31.5%)(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甲泼尼龙冲击递减疗法治疗小儿重症过敏性紫癜可迅速改善患儿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儿童睡眠期电持续状态(ESES)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方法:收集 32 例 ESES 患儿临 床和随访资料,根据住院期间不同治疗方式,将纳入对象分为单用抗癫痫药物(ASM)组及甲泼尼龙+ASM 组,以达到 ESES 临床 缓解状态为阳性事件,采用 Kaplan-Meier 生存分析方法比较甲泼尼龙冲击联合 ASM 治疗和单独使用 ASM 治疗患儿的 1 年 ESES 临床缓解情况,并使用 COX 回归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 ESES 患儿的预后影响因素。 结果:甲泼尼龙+ASM 组的 ESES 临床缓解率 6 个月为 58. 8%(10 / 17),12 个月为 82. 3%(14 / 17),中位缓解时间 6 个月(95% CI 2. 975 ~ 9. 025);ASM 组的 ESES 临床缓解率 6 个月为 20. 0%(3 / 15),12 个月为 46. 7%(7 / 15),中位缓解时间>12 个月,生存分析的结果表明甲泼尼龙+ASM 组 中位缓解时间短于单用 ASM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 Logrank 检验结果一致(χ2 = 5. 473,P<0. 05),而且甲泼尼龙+ASM 组患 儿认知改善更明显;多因素 COX 回归分析提示影像学(正常 vs. 异常,HR= 7. 994)、家族史(阴性 vs. 阳性,HR= 5. 054)、脑电图放 电侧别(单侧 vs. 双侧,HR= 2. 635)是影响 ESES 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对缓解 ESES 患儿 ESES 临床发作 和认知功能改善有效;影像学异常、阳性家族史及双侧脑电图放电是影响 ESES 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小儿严重脓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我院共收治148例小儿严重脓毒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三组,对照组和甲泼尼龙大剂量组、甲泼尼龙小剂量组,比较分析三组患儿治疗前后CPR、PCT水平,计算APACHEⅡ评分,随访三组患儿的病死率。结果甲泼尼龙小剂量组治疗3 d后的CPR、PCT水平与对照组治疗3 d后比较,有明显下降,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甲泼尼龙小剂量组治疗后的APACHEⅡ评分、病死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严重脓毒症的治疗中应用小剂量甲泼尼龙,可以明显降低患儿的CPR、PCT水平,降低APACHEⅡ评分和病死率,说明小剂量甲泼尼龙对小儿严重脓毒症患儿的治疗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甲泼尼龙冲击递减疗法治疗小儿重症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重症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患儿。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抗感染、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同时避免患者解除变应原,配合补充维生素C、钙剂等辅助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应用甲泼尼龙冲击递减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静脉滴注甲泼尼龙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8.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泼尼龙冲击递减疗法治疗小儿重症过敏性紫癜能够显著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甲泼尼龙与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成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诊断为ADEM的成人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主要的治疗方法分为甲泼尼龙加丙种球蛋白(MPS+IG)组及甲泼尼龙(MPS)组,以2组患者Kurtzke神经功能障碍量表(EDSS)评分反映疗效,比较两组治疗7d、15d的EDSS评分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7d时MPS+IG组的EDSS评分为2.7±1.5,明显低于MPS组的EDSS评分3.8±1.7(P<0.05),治疗15d时两组的EDSS评分及随访期间的复发病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与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成人ADEM在治疗早期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加快病情好转,效果优于单用甲泼尼龙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黄葵胶囊联合甲泼尼龙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2例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黄葵胶囊联合甲泼尼龙(美卓乐)组(治疗组)和单用美卓乐组(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肌酐,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3%,明显优于单用甲泼尼龙的69.7%。是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有效途径,值得推广使用。结论黄葵胶囊联合甲泼尼龙治疗狼疮性肾炎有确切的疗效而且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是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有效途径,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唐春雷 《中国药师》2010,13(5):720-721
目的:观察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成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MG)的疗效、疗程及不良反应。方法:对66例患者分2组,分别使用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并递减法或泼尼松口服递增治疗。结果:激素治疗有效,激素起效时间:冲击治疗组起效快(P〈0.05);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MG患者症状,远期不良反应相似。结论:选择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并递减法可快速改善患者症状,缩短住院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他克莫司与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婴幼儿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4月在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肾内科接受治疗的50例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他克莫司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儿总缓解率、完全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χ2分别为6.522及10.659,P<0.05)。 随访6个月,两组患儿尿蛋白定量均减少,且治疗1、3、6个月观察组患儿尿蛋白定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患儿T淋巴细胞计数均下降(P<0.05),而12个月与6个月比较T淋巴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 儿的感染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克莫司治疗婴幼儿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 效,且复发情况少、药物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