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324-325
733例足月初产妇根据产妇分娩方式分为自然分娩裂伤组430例、会阴侧切组154例和剖宫产组149例。于产后42d和产后3个月分别测量阴道收缩力,并咨询性生活恢复时间及有无尿失禁等。三组产后阴道收缩力测量,剖宫产组最高,会阴侧切组次之,自然分娩裂伤组最差。三组组间比较,产后42d及3个月阴道收缩力会阴侧切组与自然裂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会阴侧切组与剖宫产组,自然分娩裂伤组与剖宫产比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产后时间的延长,产后3个月各组的阴道收缩力均显著增加(P0.01);三组产后恢复性生活时间比较,剖宫产组恢复时间长于前两组,有统计学差异,会阴侧切组和会阴裂伤组之间比较,恢复时间无统计学差异。产后7d内会阴水肿会阴侧切组12.9%高于顺产组5.30%;三组均未出现产后尿失禁与大便失禁。三种分娩方式中剖宫产产后的阴道收缩力最高,但产后性生活恢复时间最长。会阴侧切与自然裂伤产后的阴道收缩力相似,但自然分娩裂伤组相比,会阴侧切组会阴水肿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阴部神经阻滞麻醉联合会阴适度保护对自然分娩产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50例自然分娩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行常规性助产,观察组行阴部神经阻滞麻醉联合会阴适度保护助产技术。比较两组第二产程、产时会阴疼痛感、会阴损伤程度、会阴侧切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性生活恢复时间、产后住院时间及产妇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第二产程、性生活恢复时间、产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而产时会阴疼痛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会阴侧切率、新生儿窒息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产妇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阴部神经阻滞麻醉联合会阴适度保护自然分娩能有效降低产妇会阴侧切率,减轻产妇会阴撕裂伤及会阴疼痛感,提高产妇满意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限制会阴切开及会阴切开方式对自然分娩孕妇产后恢复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3月在本院产科自然分娩的产妇350例,其中100例未行会阴切开术,130例行会阴侧切术,120例行会阴正中切开术.比较三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产后住院时间、产褥感染率、性交恢复时间、产后尿失禁和盆腔脏器脱垂发生率、会阴疼痛评分、会阴撕裂伤发生率、性生活满意度及新生儿Apgar评分和脐血pH值.[结果]对照组产后24 h出血量、产后住院时间、性交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会阴侧切组和会阴正中切组;对照组性生活满意度也明显高于会阴侧切组和会阴正中切组的产妇,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会阴侧切组和会阴正中切组产后24 h出血量、产后住院时间、性交恢复时间和性生活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产褥感染率、产后尿失禁发生率、盆腔脏器脱垂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新生儿Apgar评分和脐血pH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然分娩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行会阴切开术,尽量保持会阴的完整性.有会阴切开指征的情况下,以选择会阴侧切术为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初产妇行会阴保护无侧切法阴道分娩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10月我院住院分娩的足月、单胎、头位、顺产、无并发症初产妇245例,根据孕妇及家属意愿,术中再根据其个体情况、胎儿情况决定其中80例实施会阴侧切为对照组,165例实施会阴保护无侧切为观察者.比较两组产妇产时出血量、会阴部疼痛感、产后下床时间、产后护理依从性、产后住院时间、性生活恢复时间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产时出血量少(t=2.808,P=-0.006),产后疼痛感明显减轻(x2=144.797,P=O.000),产后4~6h下床活动产妇比率较高(x2=17.274,P=-0.0013),在行产后护理时依从性较高、配合度好(Z=3.905,P=-0.000)。观察组产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t=11.412,P=0.000),且产后性生活恢复时间较早(£=11.053,P=0.000)。结论会阴保护无侧切能够减少产时出血,减轻产后疼痛,从而提高护理依从性,有利于产妇早期下床活动及产后性生活恢复,改善了产妇分娩后生活质量,同时缩短了平均住院日,减少经济开销,临床上应正确掌握会阴侧切指征,加强助产技术培训,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充分实现个体化的服务方式,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对降低低危产妇会阴侧切率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分娩的120例初产妇,根据入院时间将产妇分为观察组(2013年1月~2016年12月)和对照组(2012年1月~12月),各60例。观察组分娩时行会阴无保护接生。对照组分娩时行常规接生。比较两组产妇会阴情况(会阴侧切、会阴撕裂、会阴水肿、产后会阴疼痛)、分娩情况(自然分娩、剖宫产)、产程情况、新生儿窒息、产妇满意率及产后2h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会阴侧切、会阴撕裂、会阴水肿发生率,剖宫产率,产后会阴疼痛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产妇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能有效降低低危产妇会阴侧切率,缩短产妇分娩时间,降低不良妊娠结局,有助于提高自然分娩率及产妇满意率。  相似文献   

6.
妇产科护理     
001125阴道炎症对产妇分娩期及产褥期的影响/孙方美…//黑龙江护理杂志一1999,5(6)一59一60 通过对216例产妇分娩时和产褥期的观察、治疗及护理,表明阴道炎患者分娩期的会阴裂伤明显高于正常产妇,产褥期伤口愈合不良情况也明显高于正常产妇,阴道炎对产妇分娩期和产褥期都存在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初产妇会阴侧切与自然撕裂伤口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产科住院自然分娩的初产妇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产妇经阴道分娩时行会阴侧切术,观察组分娩时为会阴自然撕裂伤,2组初产妇在产后42d回院由专职的医护人员进行盆底功能的测评,比较2种会阴伤口对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结果初产妇经阴道分娩时行会阴侧切术组和会阴自然撕裂伤组产后42d在排尿困难和压力性尿失禁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在产后会阴伤口疼痛和性生活障碍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初产妇在产后42d的肌电位和肌力测试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产妇分娩时行会阴切开术,虽然可以预防会阴严重撕裂伤,但会阴侧切所致伤口疼痛,且对盆底肌肉和神经损伤较大,产后容易引起性生活障碍,生活质量下降,所以应严格把握会阴切开手术指征,严禁常规性行会阴切开术。  相似文献   

8.
贺萍英 《护理研究》2012,26(26):2466
[目的]探讨自然分娩产妇在宫缩间歇期行会阴侧切对切口出血量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单胎头位非高危成年住院初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每组各有50例合并有阴道炎,对照组在宫缩期行会阴侧切,研究组在宫缩间歇期行会阴侧切,比较两组侧切后切口出血量。[结果]无阴道炎产妇在宫缩与非宫缩时行会阴侧切对切口出血量无影响(P>0.05);而阴道炎产妇在宫缩与非宫缩时行会阴侧切对切口出血量有影响(P<0.01)。[结论]阴道炎产妇在宫缩间歇期行会阴侧切可降低切口出血量。  相似文献   

9.
王广香 《全科护理》2011,(34):3142-3143
[目的]探讨会阴侧切术对经阴道分娩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200例阴道分娩初产妇行会阴侧切术140例(观察组),行传统单纯会阴保护6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会阴裂伤及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裂伤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产妇第二产程短于对照组,产后2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会阴侧切术可减少会阴裂伤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10.
刘志辉  邓柳 《全科护理》2013,(31):2937-2937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选择3545例正常分娩初产妇,对观察组1768例产妇在助产士指导下无保护会阴状态下分娩,对照组1777例产妇采用传统保护会阴状态下分娩。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会阴侧切情况、未侧切会阴撕裂程度及伤口愈合情况、产后出血量和产后出血情况、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侧切少于对照纽,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产妇未侧切会阴撕裂程度、血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无保护会阴接生在接生人员技术保障的前提下可促进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