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陈建西 《当代医学》2011,17(18):28-29
目的通过品质圈活动使"一医一患"得到有效实施。方法首先评估活动前诊室"一医一患"的情况,然后根据品质圈要求设立表格,遵循PDCA循环法开展活动。结果通过找原因、定措施、实行对策后,37个诊室现有3~4个诊室偶尔仍存在围观就诊现象,其中主要原因是医生不够重视,未能积极配合,部分病人自认为是老病号而不配合,少部分病人对一医一患的执行率达91.1%,结果表明QC小组完成并超过课题预定目标。结论 "一医一患"的活动贵在坚持,只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养成良好的习惯,就能创造一个具有良好的就诊环境和氛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门诊诊间预约挂号服务模式,提高门诊诊间预约率。方法开放预约权限,完善医生工作站操作界面;根据达标预约率设置专家预约数量;设置打印《门诊预约确认单》;规范医生出诊管理。结果 2012年2月至2014年4月,诊间预约日均54人次;持续改进后,2014年5月5日至2014年6月30日,诊间预约日均110人次;诊间预约日均人次明显提高,增长比例达103.7%。结论诊间预约作为医生工作站的一种预约方式,对方便患者就诊、提高医疗质量都有重要意义,值得医院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
门诊患者具有就诊时间短、流动量大、病种复杂多样、对医院环境和就医程序较为陌生的特点。医疗工作是一种特殊服务,病人正确选择医生有两个必备前提:一是病人对自己病情的认识;二是病人对医生医德、修养水平、业务素质、专科特长的了解[1]。然而多数病人对医学知识知之不多,对自己患的疾病缺乏基本的认识,很难做出准确的选择。因此,门诊导诊护士工作十分重要,如何做好导诊,帮助患者选择医生,笔者就此问题探讨如下。1病人就诊时存在的心理1.1从众心理一些病人,挂号后在各诊室外“观察”,看那个诊室人多,就找那个诊室的医生看病。这类病人大…  相似文献   

4.
通过门诊“银医一卡通”的使用,进一步探讨解决百姓“看病难”和“看病烦”及“三长一短”(挂号、候诊、缴费时间长和诊查时间短)的问题.2012年8月以来,我院医院信息系统与中国农业银行合作,引入启用“门诊银医一卡通”新的就诊模式,我们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银医一卡通”能有效减少病人重复排队交费次数,从而缩短病人就诊时间,为方便病人及时就诊提供了方便快捷.同时也减轻医生的工作量,提高了医院信息化的管理水平.“门诊银医一卡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林丽君 《基层医学论坛》2014,(24):3275-3276
1门诊护理工作的特点 我院门诊护理工作的特点有:①患者多,就诊时间短: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平均每天有一千多门诊患者,既要求医生检查详细、诊断明确,又不能让患者等候时间太久。这就存在着患者数量与医疗护理服务质量之间的矛盾,需要门诊护理分诊人员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疏导。②科室多、护理工作杂:我院门诊护理岗位设有:导诊台、咨询服务台、挂号室、候诊室、抽血间、输液室、注射室、换药室、观察室、抢救室等,还配有中西药房、便民药房、检验科、收费处等医技科室。护理工作主要有导诊、咨询、抽血、注射、输液、换药,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检查、抢救等,同时还要做好门诊诊室管理、卫生清洁及各诊室之间的工作协调。随着医院的发展,门诊护理服务范围也在不断拓展。③就诊环节多:患者在门诊就诊从挂号开始,经过候诊、就诊、交费、化验、检查、取药、治疗、注射或输液等多个环节才能完成,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障碍都可能给患者带来不便。④科室多、医生轮转快:门诊有内、外、妇产、五官等各科各系统专业共20多个,门诊医生通常由各科室派出,轮转变换较快。要求护士掌握多学科知识。⑤应急变化多:门诊患者数、病情轻重缓急难以预测,要求护士随时做好应急准备和临时调度的能力,以应对患者病情的变化。因此,门诊护理工作要求通过各种管理措施,以方便患者为出发点,合理安排门诊科室布局,改善门诊设施条件,改进护理服务流程,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这是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医疗质量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正建卡、挂号、药品缴费等门诊看病流程全部可以扫码,不仅节省了中间缴费排队的等候时间,也不用多次往返诊室和财务窗口,省时又省力。记者10月17日从四川省人民医院获悉,该院正式推出门诊自助机缴费扫码功能,可以自助完成门诊"扫码看病"全流程。记者了解到,通过集建卡、挂号、取号、缴费为一体的自助机,患者可以办理就诊卡预约挂号,并扫码支付挂号费;随后,患者可以前往指定科室就诊,待医生开具检验处方后,直接扫码支付,前往对应诊室检查;检查后取得报告,返回科室就诊,待医生开具药品  相似文献   

7.
刘畅  曹秀堂 《中国医院》2012,16(5):67-68
通过对患者分流处理并加强提前告知管理手段的同时,实行同资质医师替诊制度并定期重新分配门诊诊室资源来完善患者和医师的双向分配,以缓解现阶段医院由于门诊诊室相对缺乏的状况并提高门诊的整体工作效率。从而使得门诊患者就诊流程得到合理优化。  相似文献   

8.
孙红  李卫红 《中国病案》2007,8(7):19-20
采用就诊卡就诊制度,有利于医生加快诊疗速度,改进了门诊就医者的就诊过程,改善了病人的就诊环境。有利于门诊病案管理,同时为将来建立电子病案及医疗信息管理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门诊流量分析,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利用数据挖掘技术,通过对日门诊流量数据分析患者就诊习惯,通过对年门诊流量与诊室数分析医生有效问诊时间,通过病患年龄层分析医院发展的服务重点,通过各门诊量来分析每个科室门诊的出诊效率以及管理水平。结果:门诊流量递增须加强门诊精细化管理,主要措施是改善门诊就诊环境,优化就诊流程,完善配套服务。  相似文献   

10.
门诊患者对导诊护士的服务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门诊患者对导诊护士的服务需求,提高患者门诊就医满意度。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门诊患者对导诊护士的服务需求及满意度问卷,对2009年11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20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门诊患者对导诊护士的服务需求率为91.5%~99.5%,患者对导诊护士在分诊、接待患者等部分具体工作服务满意度达90%~96.5%。在维持就诊秩序、保持诊间一医一患等方面还存在不足。结论:增强导诊护士服务意识,提高综合业务水平,可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门诊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门诊医生工作站是门急诊医生实现对门急诊病人信息(病历)数字化管理的计算机软件系统.该系统对医生在诊室的业务行为进行管理,主要处理病人就诊的详细信息,又是门急诊病人信息的主要提供者,其首要目标是服务于门急诊医生的日常工作,减轻门急诊医生书写工作量,规范门急诊医疗文书,实现门急诊病历电子化,同时提供各种辅助工具,以促进门急诊医生诊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杨昕 《新疆医学》2003,33(4):90-91
一、以往眼科门诊就诊秩序混乱 1、以往眼科门诊患者看病,从挂号到完成就诊,至少需要2—3小时时间。由于门诊没有候诊厅,病人全部都挤在走廊里。走廊上有焦急等待就诊的患者,有点眼散瞳验光的患者,有需要换药及做各种治疗等候的患者……,还有来来往往走路的行人。诊室外环境差,病人拥挤不堪。诊室内也同样秩序混乱,所有的患者与家属一窝蜂地围在医生身边,有询问病情的,有询问服药治疗情况的,有要求住院治疗的等等,搞的接诊医生应接不暇。加之眼科门诊每天平均都有80—100个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院内急诊预检分诊与首诊负责制在急诊抢救治疗中的重要意义。方法患者进入治疗抢救护理区之前,首先经过急诊分诊护士的预检、检诊评估、分诊。检诊台设有电脑与就诊诊室电脑联网。分诊护士填写的分诊评估单在患者进入就诊诊室之前就已经在接诊医生的电脑桌面上了。检诊评估分快速引领与流程分诊。结果急诊预检分诊与首诊负责制的开展有效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减少了患者的等待时间,避免患者投诉。结论急诊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在院内急诊抢救、急诊接诊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门诊是医院为病人和社会直接服务的窗口 ,医护人员服务质量的好坏将影响着医院的声誉。本文着重就外科门诊主管护师的工作关系进行分析 ,因为门诊主管护师工作性质有其特殊性 ,应根据工作特点 ,了解病人的感受 ,理解病人的处境 ,切身处地为病人着想 ,在繁杂的工作中抓住主要矛盾 ,处理好“医—护”“医—患”关系 ,科学合理分流病人以提高工作效率 ,融洽医护关系 ,为病人创造良好的就医氛围 ,使病人及家属都满意。1 “医一护”关系  主管护师工作如能得医生的认可和支持 ,是做好诊室业务工作的关键。1 .1 合理分配病人 主管护师应充分…  相似文献   

15.
首诊门诊病案的内容,是门诊病案的核心部分.写好首诊门诊内容,既是患者就诊所必需的,又是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合法权益的重要方面.为此,要高度重视首诊门诊病案的书写,并作为医院目标管理标准的重要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医生在诊室的推销活动所引发的伦理学问题,即医患之间权益的冲突,就诊中隐含的购买压力,辱没医疗服务目的等几方面论述了不正常的医患关系.并提出应加强管理、制止医生的推销行为.  相似文献   

17.
<正>胡美列数过他的职业劲敌,但真正的职业劲敌,令他印象深刻。医院约办了两年,门诊天天都挤满了候诊的人。为此,医院增添了一位姓侯的中国医师。侯医生曾在华北一家现代医院当过见习医生,用"外国医生"同样的方法治病,使医院与西牌楼居民的关系变得更好。一天上午九点,侯医生与胡美正在诊疗室忙着接待病友。陶师傅站在候诊室门口,用他那壮实的身躯,竭力拦住那些想挤进诊室的人。他恪尽职守,每次只放3人进诊室。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3):121-123+169
目的研究经改进创新的诊间预约挂号模式对我院门诊管理的影响。方法总结开展改进创新的诊间预约前后(2017年6~9月与2018年6~9月)我院门诊总预约率及患者就诊满意度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诊间预约开展后门诊总预约率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②诊间预约开展后门诊患者就诊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③诊间预约开展后门诊患者候诊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结论改进创新的诊间预约挂号模式提升了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是医改后提高门诊服务质量的有益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9.
在策划约稿过程中,我曾数次拜访罗健教授的门诊,虽然罗教授上午门诊限号15个,但是每次他完成门诊工作时都已经接近下午1点。我观察到罗教授诊室的大门总是打开的,这样他对每位患者的具体疑问的耐心细致回答使得诊区的很多人都听得到。罗教授告诉我:“肿瘤患者及其家属在得知患有‘所谓绝症’时的心理负担很重,需要我们进行‘心理按摩’及‘答疑解惑’,这样虽然会耽误我们下班的时间,但是会对治疗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每次都会打开诊室大门,这样的‘诊室小科普’的形式已经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期“今日我出诊”栏目详细记录了专家接诊一例胃癌患者的过程,通过阅读本文我们会发现,全科医生由于与患者保持的“朋友式”的医惠关系,在对患者的“心理按摩”及“答疑解惑”方面具有优势,但是这需要全科医生提高自己的个人魅力,特别是需要进行更多的知识储备。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了以往医院门诊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Delphi的微机叫号系统,微机叫号系统按照全自动系统模式设计,不仅能够实现以往人工分诊所能实现的功能,而且还能对已就诊完毕病人的信息进行记录,同时护士站计算机和各诊室计算机可以对话,护士站可以查询各个诊室坐诊医生的相关信息等,给出软硬件设计方案及人机界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