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多导描记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了侧脑室和腹腔给予硝基左旋精氨酸(L-NNA)对慢性植入电极大鼠睡眠量及中缝背核5-羟色胺(5-HT)神经元免疫阳性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L-NNA显著抑制慢波睡眠和快眼动睡眠,与对照相比较,觉醒时间延长。脑室给予L-NNA使中缝背核5-HT神经元阳性细胞增多。提示一氧化氮合成抑制所致的睡眠抑制可能与中缝背核5-HT神经元免疫阳性反应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2.
468例癫癎患者睡眠期癎样放电与睡眠结构变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观察癫 患者的睡眠时相与 样放电的关系,并初步探讨癫 异常脑波活动对睡眠的影响。方法:对468例癫 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脑电图(AEEG)监测,观察发作间期清醒与睡眠脑电图 样放电的发作频率,分析58例癫 患者及对照组睡眠脑电图中睡眠时程、觉醒次数、睡眠纺锤波的变化。结果:468例患者中出现 样放电362例,睡眠期 样放电检出率88%,觉醒期检出率58%。样放电主要出现于NREM睡眠Ⅰ-Ⅱ期。与对照组比较,癫 组NREM Ⅰ-Ⅱ睡眠期延长,NREM Ⅲ-Ⅳ期缩短;觉醒次数增加,觉醒次数与 样放电频率呈正相关;并有睡眠纺锤波减少及不对称。结论:癫 患者的 样放电主要出现于NREM睡眠Ⅰ-Ⅱ期,癫 活动对睡眠有一定影响,癫 患者睡眠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3.
睡眠剥夺对大鼠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睡眠剥夺后大鼠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探讨睡眠剥夺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水平台水环境法建立睡眠剥夺模型,以大平台及正常笼养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经24、72及120小时睡眠剥夺后清白细胞介素2、6、8、肿瘤坏死因子-α和皮质醇水平变化。结果:睡眠剥夺组的(SD)24hTNF-α及皮质醇高于正常对照组(CC)(P<0.05),与大平台(T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SD72h和120h组IL-2、TNF-α和皮质醇均高于CC组和TC组 ,IL-6高于CC组(P<0.05,P<0.01);TC组皮质醇高于CC组(P<0.05)。结论:睡眠剥夺后细胞因子水平升高,存在免疫激活;细胞因子可能参与了大鼠的睡眠调节。  相似文献   

4.
54小时睡眠剥夺对4名健康志愿者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情绪状态问卷(POMS)和状态-焦虑问卷(S-AI),对41中健康男性志愿者,在完全睡眠剥夺54小时期间反复测量8次,结果表明随着睡眠剥夺时间延长,POMS中的紧张,焦虑(T),困惑-迷茫(C)和疲惫-惰性(F)三项消极情绪状态值及S-AI得分逐渐增加,而POMS中的积极情绪状态值即有-好动(V)得分依次下降,其中以剥夺睡眠45小时以后变化显著(P〈0.05~0.01)。  相似文献   

5.
青年学生失眠症状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青年学生失眠症状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刘贤臣,彭秀桂,郭传琴,吴宏新,刘德祥,李传奇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失眠(insomnia)是以难以入睡和维持睡眠困难为特征,并影响睡眠质量的一种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据报导15-35%的成人有过失眠 ̄[1]。10-23%的...  相似文献   

6.
利用R—R间期相关维数对心率变异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应用混沌理论,研究了心率变异情况下R-R间期的相关维数。对正常生理状态下人清醒与睡眠阶段,及临床-24小时HOLTER记录的R-R间期,分段计算其相关维数,结果表明,当其中某段R-R间期发生明显改变时,相关维减小。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5,自引:1,他引:75  
本研究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探讨了大学生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显示,560名大学生中13.93%的人睡眠质量较差,男生显著高于女生(18.01%VS8.4%,P<0.01)。对SCL-90各因子分析发现7.0~27.9%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相关分析表明PSQI与SCL-90各因子及其总均分皆呈显著的正相关。睡眠质量差的学生SCL-90各因子平均分和现患率显著高于睡眠质量好的学生。  相似文献   

8.
睡眠呼吸障碍对夜间血压的影响[日]/紫田修宏…//日耳鼻会报.-1997,100(6).-678~684许多报道指出,睡眠呼吸障碍常合并循环系统疾患,如高血压、右心功能不全、异型冠心脏、脑血管障碍等,或夜间突然死亡。作者对睡眠呼吸障碍患者术前和术后夜...  相似文献   

9.
睡眠剥夺对大鼠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探讨睡眠剥夺对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影响。方法: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Flower Pot)制作大鼠睡眠剥夺模型,采用化学法和酶法观察不同时间睡眠剥夺后大鼠额叶、海马、中脑和下丘脑NO含量及NOS活性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及大平台组比较,大鼠在SD后额叶和海马的NO含量及NOS活性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0.05),其余脑区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剥夺时间的延长,额叶和海马NO含量及NOS活性增高更加明显。结论:睡眠剥夺可致NO及NOS升高,可能与其学习障碍有关,NO可能参与大鼠的睡眠调节。  相似文献   

10.
先证者(Ⅲ) 男,4岁。因无意中发现患儿睡眠时打鼾及间断性呼吸发憋、停止来我院就诊。查体:双扁桃体二度肿大,咽后柱及咽均未见明显肥厚。咽腔未见明显缩小。家系调查:祖父、父亲及二位姑母均有以上症状。使用北京明思电子技术开发公司生产的SW-SM2000系列多导睡眠分析仪对家系4名患者做夜间连续7小时的睡眠呼吸监测,均符合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结果见表1。  讨论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是近年来新被发现的一种常见疾病,其分为表1 睡眠性呼吸暂停综合征家系调查病例性别年龄身高(cm)…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癫痫患者睡眠痢性放电对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对确诊为癫痫的成人患者82例进行多项睡眠图(PSG)检查,同步行长程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分析患者的睡眠结构、EEG痫性波情况。结果:本组病人PSG睡眠结构特点表现为各睡眠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以REM潜伏期增加、REM睡眠减少为著,其中8例患者无REM睡眠,所有患者夜间觉醒次数均增多。睡眠中痫性放电对NREMI期、Ⅲ-Ⅳ期睡眠的影响显著,在有痫性放电者的NREMI期睡眠明显增多,NREMⅢ-Ⅳ期睡眠明显减少。结论:癫痫患者存在睡眠结构紊乱,睡眠中出现痫性放电的患者睡眠结构的紊乱更严重。采用PSG联合长程V-EEG同步监测有利于更全面分析睡眠结构与痫性放电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睡眠剥夺—睡眠诱发脑电图在发作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学者报道过癫 发作与睡眠有着极密切的关系,睡眠时的脑电图有着与清醒时完全不同的表现,睡眠作为脑电图检查的一种诱发试验早已被肯定。但由于自然睡眠诱发很难在实验室的环境中取得成功,多采取睡眠剥夺-睡眠诱发方式。完全睡眠剥夺指禁睡24~72小时,很难让患者接受;部分睡眠剥夺则指剥夺正常睡眠3~5小时[1,2]。本研究采用部分睡眠剥夺+睡眠诱发+同步录像脑电监测(Video-EEG)对患者进行脑电图的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1998年12月至2000年6月在我院神经…  相似文献   

13.
老年OSAS患者的记忆障碍李铮魏敏山东潍坊市人民医院青岛市北区医院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syndrome,OSAS)是由于睡眠时反复出现呼吸暂停而引起的夜间低氧血症。据统计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患病...  相似文献   

14.
冯明德  陆峥 《激光医学》2000,10(2):55-58
目的:探讨低功率He-Ne激光辅助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4例住院抑郁症患者分为5-羟色胺回吸收抑制剂(SSRI)合并激光组与SSRI组,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发现低功率He-Ne激光合并治疗抑郁症起效较快,住院时间短;(2)第四周HAMD总分及因子分均显著低于SSRI组,对阻滞,睡眠障碍,绝望感有明显疗效。结论:低功率He-Ne激光治疗抑郁症及发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格特征及社会适应与睡眠障碍的关系,为睡眠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社会适应性自评问卷对454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9.8%的大学生存在睡眠障碍;睡眠障碍组EPQ的P分、N分显著高于睡眠正常组( t=-8.234,-21.274;P>0.001),E分、L分和社会适应性显著低于睡眠正常组(t=9.077,7.855,9.379;P<0.001);PSQI总分、EPQ各维度及社会适应性之间均呈显著相关(P<0.001)。结论:为数不少的大学生存在睡眠障碍,睡眠障碍的大学生具有情绪不稳、偏内向、有一定精神质倾向且社会成熟度偏低等人格特征存在一定的社会适应问题。睡眠障碍、人格特征与社会适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建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要注重从调整和塑造个性行为、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改善大学生的睡眠障碍问题。  相似文献   

16.
脑功能保健仪治疗失眠症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非药物治疗失眠症疗效评估。方法 对符合CCMD-Ⅱ-R诊断标准的99例病人,应用BW-308型脑功能保健仪治疗,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15次为一疗程。结果 显效率为75.7%。治疗的睡眠障碍自评量表均分明显下降,SAS及SDS量表治疗后均分都有明显下降,有非常显著差异。结论 脑功能保健仪是治疗失眠的一种有效的辅助设备。在神经症治疗中如何广泛应用,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高中学生的睡眠质量,探讨高中学生睡眠质量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应付方式问卷( CSQ)对608名高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高中学生睡眠问题的检出率为20.2%;②有睡眠问题组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得分低于无睡眠问题组,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因子得分高于无睡眠问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82~5.198,P<0.05);③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示PSQI总分与解决问题呈负相关,与自责、退避呈正相关(t=-4.788~7.531,P<0.05)。结论:高中学生睡眠问题不容忽视,其睡眠质量与应对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8.
研究医学生睡眠障碍成因对身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为评价工具,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调查某医学院1000名医学本科生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及原因。回归分析表明,影响PSQI总分的因素依次为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入睡时间、睡眠质量、日间功能、催眠药物、睡眠时间。医学生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为15.50%,男生(14.86%)与女生(15.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学习压力及作息时间不规律是影响医学生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对身体健康状况也有影响。合理安排作息,保持健康,增强适应能力,提高睡眠效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精神科护士的睡眠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的睡眠质量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SCL-90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86名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同时与综合医院的内儿科护士进行比较。结果精神科护士的睡眠质量与性别、年龄无关;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因子及睡眠总分均高于综合科护士;睡眠总分与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及应对方式显著相关。结论精神科护士的睡眠质量较差,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以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技术观察了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病人骨髓红系祖细胞(BFU-E和CFU-E)和粒-单系祖细胞(CFU-GM)的增殖能力;骨髓细胞经酸化AB型血清处理后的BFU-E,CFU-E和CFU-GM的增殖能力,以及BFU-E,CFU-E对红细胞生成素(Epo)和(CFU-GM对粒-单系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反应能力,发现PNH病人骨髓BFU-E,CFU-E和CF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