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传统CT影像与核医学影像的综合对临床核医学的发展起到极大地促进作用,如今融合显像主要有SPECT/CT、PET/MR、SPECT/MR和PET/CT等。核医学设备多用于机体脏器功能检查,在探明脏器功能代谢的同时还可以进行病灶处的精确定位,临床诊断的可靠性得以保障。我们对SPECT融合CT影像技术在核医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阐述了融合显像在临床疾病诊治中的作用和融合显像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正>对于骨科疾病的患者而言,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如此才能够有效地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然而受到护理观念的影响,以往仅能够采用常规的护理管理,但却无法获得良好的护理管理效果[1]。随着临床护理学的不断发展与观念意识的不断提升,目前临床护理人员主要采用微信朋友圈式的护理管理模式,能够获得显著的护理管理效果[2],本文将重点探讨微信朋友圈在骨科病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94例骨科疾病患者,依照患者的护理管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临床对垂体瘤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手术切除是重要的方式。在手术入路方面,经鼻蝶入路的常见的选择[1]。受到疾病与手术治疗的影响,一些患者容易出现一定的不良情绪,不利于其自身恢复[2]。为此,在临床治疗中,需要积极的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以获得更好的预后效果。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80例行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  相似文献   

4.
核医学工作是一种直接应用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进行开放型操作的放射性技术,放射性核素显像时根据检查需要将放射性核素标记物引入患者体内,标记化合物将参与人体的代谢转化过程,通过一定方式采集标记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信息,然后将所得数据进行处理或重建获得所需要的定位、定量和定性的结果,最后得出临床诊断。核医学工作中存在射线危害的条件,因此,必须重视放射性卫生防护,重视放射性卫生防护的要求既能保护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及其后代和公众的健康安全,又能有利于促进核医学技术的发展及放射性公众的顺利进行,所以接受核医学检查患者的放射性防护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核医学的运用,证实人性化护理在核医学中的价值.方法 以我院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接受核医学检查或治疗中抽取2835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临床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418例,对照组141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高达9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P<0.05);病情好转率方面观察组94.2%相较于对照组的76.6%也有明显提高(P<0.05);患者心理恐惧、焦虑率方面观察组为23.2%比对照组的76.5%也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较常规护理在核医学中收到更好的效果,其运用在核医学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头颈部肿瘤是一种常见的临床肿瘤疾病,将会对患者的头颈部健康产生较为严重的不良损伤,需要予以及时有效的治疗,目前临床中多采用放疗的治疗方式~([1]),虽然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患者将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例如黏膜急性放射反应等,为此需要采取良好的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以便提升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效果~([2)本文将探讨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黏膜急性放射反应的优质护理服务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全身检查的图像质量。方法对6083例行SPECT检查的患者进行有效的全面护理。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检查,采集图像清晰,对比度好。结论通过对SPECT检查患者的有效护理图像清晰,为临床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8.
CT增强扫描是经静脉注入大剂量碘对比剂增强病变部位与周围组织的对比度,有利于发现病变和定性的影像学诊断技术[1]。低渗非离子型含碘造影剂因安全、有效、耐受性好而被大家认可。为确保增强检查的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需要进行良好的护理配合。笔者分析本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2月行CT增强检查出现不良反应的48例病例资料,总结护理配合措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核素心肌灌注显像(SPECT)与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MSCT)诊断冠心病(CHD)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行SPECT与MSCT检查的拟诊CH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SPECT敏感性为89.47%、特异性为94.12%、准确率为91.67%;MSCT敏感性为84.21%、特异性为94.12%、准确率为88.89%,两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1.265,1.668,2.005,1.526,1.889,均P>0.05).结论 SPECT与MSCT诊断CHD有高度的一致性,两种检查方法结合应用可提高对CHD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8F-FDG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在原发灶不明转移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1例行^18F-FDG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同时获得SPECT、CT及两者的融合图像,至少由2名核医学科主治以上医师对图像进行双盲阅片诊断,结果与病理或随访结论相比较。结果^18F-FDG SPECT/CT融合显像、单独SPECT显像及单独CT显像对原发灶的检出率分别为43.13%(22/51)、31.37%(16/51)、21.57%(11/5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18F-FDG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灵敏度为88.00%,特异性为84.62%,准确度为86.27%,阳性预测值为84.62%,阴性预测值为88.00%。经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检查后32例原发灶不明转移癌的临床治疗方案得以确定或调整,其中10例临床分期得以提高。结论^18F-FDG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对原发不明转移癌的诊断、再分期和治疗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痔疮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形成主要与气候因素、性别、职业及生活习惯、饮食特性有关[1]。健康教育正是预防痔疮和减少痔疮手术后并发症的主要手段。临床路径能指导护士有预见性、主动地开展工作,使患者能明确护理目标,自觉参与疾病护理过程,以最经济的方式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我院参考文献[2]应用临床路径对68例痔疮手术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12.
从60年代开创以来,核医学技术及核素应用于医学领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进步,其检查和治疗的项目也越来越广泛,已渗透到临床各科。其护理工作也越显突出和重要,护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检查和治疗的效果,辐射防护工作也引起高度重视。现将我院核医学护理工作及辐射防护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电视胸腔镜由于具有较小的手术创伤、相对较快的术后恢复速度等,因此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围术期护理对该类手术效果造成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1]。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属于一类护理方式,在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具有理想的应用效果,能够促进手术应激的减轻、并发症发生的减少、康复速度的加快、住院时间的缩短,目前已经在临床各外科领域逐步推广,特别是在各类腔镜手术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2]。本研究观察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临床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14.
SPECT、CT检查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23例早期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SPECT、CT的结果进行回顾分析,旨在探讨SPECT在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均为我院2008-2010年门诊及住院患者.我们对51例主要表现为后臀部疼痛,临床怀疑为AS的患者分别进行SPECT和CT检查.  相似文献   

15.
核医学是利用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进行临床诊断治疗疾病以及生物学研究的一门学科,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已成为举世公认的独立学科。核医学成像技术与超声成像技术、X线CT(X-CT)技术、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是当今医学诊断的四大影像技术,在临床诊疗中均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超声、X-CT、MRI所获得的影像基本为解剖结构成像,图像清晰。而核医学成像是以核素示踪技术为基础,以组织吸收功能的差异为诊断依据,以放射性浓度为重建变量,将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分子探针和显像剂、示踪剂引入机体后,探测并记录引入体内靶组织或靶器官的放射性示踪剂发射的γ射线,并以影像的方式显示出来。不仅可以显示脏器或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等解剖学结构,更重要的是可以同时提供有关脏器和病变的血流、功能、代谢和受体密度的信息,甚至是分子水平的化学信息,因此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这也是核医学成像最有特色之处。近年来,由于同时反映功能代谢和解剖形态的新型核医学显像仪器的问世,将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SPECT)和正电子反射型断层仪(PET)即SPECT/CT,PET/CT,改写了传统的核医学影像由于引入放射性及仪器分辨率的限制不能提供病变细微结构的历史,这是核医学功能代谢显像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对分析核医学联合超声检查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109例为观察组,同时选择体检者109例为对照组,均进行核医学以及超声检查,并对其诊断准确率进行分析.结果 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双叶厚度及宽度明显厚于健康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核医学检查阳性率为91.74%,超声检查阳性率为95.41% (104/109).结论 超声检查与核医学检查在临床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断中均具有较高准确率,联合该两种方式可有效提高临床诊断率.  相似文献   

17.
洪明珠 《蚌埠医药》1994,12(3):32-32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临床核医学在我国已普及,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SPECT)也正逐步广泛应用于临床.如用放射性核素诊断骨骼和关节疾病即是核医学的优势之一.  相似文献   

18.
肺癌患者肺灌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检查可反映患者肺内各部血流分布、肺血管出现狭窄或栓塞等情况,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正确指导.我科自2010年以来,对106例肺癌患者行肺灌注SPECT,取得较好效果.现将肺灌注SPECT及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80年代后期发展成为核医学的主要显像技术的单光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是一种脑血流显像,局部脑血流(RCBF)测定异常有利于癫痫病灶定位。我们在1990年10月~1993年12月对30例患儿进行了SPECT显像,并与脑地形图(BEAM),脑电图(EEG)检查结果对比观察,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80年代后期发展成为核医学的主要显像技术的单光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是一种脑血流显像,局部脑血流(RCBF)测定异常有利于癫痫病灶定位。我们在1990年10月~1993年12月对30例患儿进行了SPECT显像,并与脑地形图(BEAM),脑电图(EEG)检查结果对比观察,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