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假性近视既是正常视力变为真性近视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也是真性近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防止假性近视的发展,就是我们所说的“打假”,对于保护孩子的视力,还孩子一个明亮、清晰的世界是十分重要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视力残疾是指经过手术、药物等治疗和屈光矫正后仍有视功能的损害,双眼中好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3,包括低视力和盲。视力残疾者不仅无法正常工作、学习,而且重度视力残疾者往往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的负担。改善视力残疾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能正常生活、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影响学龄儿童视力的因素,总结科学预防视力异常的经验。方法从1938例经过体检的学龄儿童中挑选出500例视力正常及500例视力异常的学龄儿童进行关于学习环境、不良习惯及遗传因素等方面的问卷调查,然后比较视力正常组和视力异常组在这些方面的表现。结果经过分析发现,学龄儿童视力异常检出率为25.80%,其中女孩为24.68%,男孩为26.85%,男女相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学龄儿童关于学习负担、不良习惯及遗传因素等方面存在着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学龄儿童的学习负担、不良习惯和遗传因素是影响学龄儿童视力的主要因素,重视学龄儿童的眼保健工作,对学龄儿童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视力异常预防,对改善学龄儿童的视力状况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范奕  罗雅凌  彭广萍 《江西医药》2011,46(12):1130-1131
目的了解和分析江西省普通学校与重点学校学生视力现状。方法按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010年江西省部分普通学校与重点学校视力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普通学校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38.42%,重点学校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474,P〈0.01);学生视力不良率随着年级的增长而上升。普通学校学生以轻、中度视力不良为主,达79.77%;重点学校以中、重度为主,达85.19%。结论有针对性地改善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视觉环境,对学生视力不良行为应及早给予干预,疏导升学和社会环境对学生造成的压力,对控制和降低中小学生视力低下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新乡市部分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现状及发展规律,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新乡市三所学校中小学生视力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新乡市部分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率为45.7%,女生视力低下率(56.1%)和男生视力低下率(46.8%)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086, P〉0.05),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视力低下率随着学习阶段的提高而升高(χ2=791.6400, P〈0.05)。结论新乡市部分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率随年级增高呈上升趋势,应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加深对裸眼远视力和屈光矫正意义的再认识,首先对正常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和双眼视力作进一步的阐述,并对屈光矫正镜度、合理的屈光矫正镜度和验光注意事项加以说明,结论是双眼矫正镜片的焦度必须适当,才能获得良好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视力正常特殊兵种人员在不同背景下不同对比度的视力变化规律,并评估对比度视力在全军体检中的重要意义。方法选取2012-12—2013-02济南军区××××××部队初检视力达标人员336例(672眼),应用多功能电子视力测量仪(MFVA-100)在暗室中分别测试其在暗背景、标准背景、亮背景下对比度为100%、25%、10%、5%时的logMAR视力,检测值按对比度及背景亮度进行分组,然后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随对比度的下降,三种不同背景亮度组中各组视力都呈下降趋势,各低对比度组视力明显低于各高对比度组。低对比度时,普亮组与高亮组对比度视力无显著性差异。不同背景亮度下,100%对比度组视力与25%、10%、5%对比度组视力均呈正线性相关(P<0.001)。随着对比度的降低,各组视力的波动幅度增加,对比度5%时视力波动最大。结论在一定对比度范围内,随着视物背景亮度的增强视力也随之增加,而在对比度较低时,背景亮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视力变化并不显著;对全军视功能检查中对比度视力测试有重要价值,能够为特殊兵种或职业的进行检测性选拔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保护学生视力,预防近视服,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解我镇中学学生视力状况,加强学校卫生工作,我们对大田中心中学1 083人的视力进行了调查,其结果如下。1调查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大田中心中学初一、二、三年级学生,共计1 083人,其中男生545人,女生538人。1.2调查方法 每年对该校学生进行1次视力检查,并对二、三年级学生视力进行跟踪调查。检查时我们采用“E”字形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9.
黄影 《中国医药指南》2009,7(24):240-241
目的了解本社区3~6岁儿童的视力低常情况及病因,为儿童眼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9年4~5月对本社区各幼儿园3~6岁儿童进行视力普查,对视力异常原因作出诊断并提出治疗方案。结果2660名学龄前儿童中,发现视力异常222名,异常检出率为8.35%;女童视力异常检出率比男童略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视力异常率呈上升趋势。结论学龄前儿童眼保健工作有待加强,对学龄前儿童应早期进行视力筛查和干预,有利于促进儿童视力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中小学生视力状况及影响视力的有关因素,探索保护中小学生视力的有效方法,为开展视力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参加2013年梅河口市中小学生预防性体检的10所学校的中小学6625名,选取体检表中的视力测试数据用Excel2003软件和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625名学生中有3804名学生不同程度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7.42%。小学生检出率为43.72%,初中生检出率为52.38%,高中生检出率为87.75%,以中重度视力不良为主,占74.22%。结论梅河口市中小学生视力状况不容乐观,视力不良向小龄化发展的趋势明显,应加强干预工作的力度,以预防控制近视为主,确保中小学生视力健康。  相似文献   

11.
《临床医药实践》2014,(12):915-917
目的:分析ETDRS对数视力表在儿童视力检查中的可重复性,并总结影响重复性的因素。方法:以250例近视儿童(裸眼视力<0.5)和100例视力正常儿童为对象,采用ETDRS对数视力表测定视力,使用Bland-Altman法(B-A法)、Kappa分析两次测量的重复性,并探讨年龄、性别、屈光度与视力差异的相关性。结果:视力重复测量无差异195例(55.71%),视力相差1行137例(39.14%),视力相差2行18例(5.15%)。依照性别、年龄、屈光度进行分组,男童组、女童组、57岁组、87岁组、812岁组、>12岁组、近视组、正常组的Kappa均>0.4,两次测量的一致性较好。性别与视力差异的r值为-0.178,P=0.216。年龄与视力差异的r值为0.257,P=0.093,呈弱相关性。屈光度与视力差异的r值为0.083,P=0.446。结论:ETDRS对数视力表用于儿童视力检查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但是年龄越小,一致性结果越差。因此在运用中,要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在测试中加以适当的改善,以提高检查结果的信度。  相似文献   

12.
眼睛素有“灵魂之窗”美称.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器官.也是与外界沟通的重要桥梁。从宝宝出生开始一直到六岁.是视力发育的黄金时期。学前儿童处于眼睛养护的一个关键期。虽然此时眼睛发育得比婴儿期更“壮实”了.但毕竟还是非常“脆弱”的阶段;况且.此时孩子写写画画明显增多了.与电视、电脑等打交道的机会也多了。专家建议:视力保健从小做起。[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肇庆市城区学龄前儿童视力及屈光状态,为保护儿童视力,防治屈光不正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肇庆市城区13所幼儿园4249名3~6岁儿童,应用标准对数视力表进行主观视力检查;应用美国伟伦Suresight手持式自动验光仪进行屈光检查。结果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率为19.51%,弱视患病率为2.49%,随着年龄增长,视力低常率和弱视患病率有降低的趋势。视力正常及视力低常儿童屈光状态均以远视为主,患病率分别为89.82%和83.83%,近视患病率分别为1.20%和9.29%,随着年龄的增长,远视患病率逐渐降低,近视患病率逐渐升高。正视率和混合散光患病率较低,且没有年龄间差异。结论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以远视为主,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近视率不断提高,应对学龄前儿童定期进行视力检查,根据学龄前儿童视力变化特征,确定不同时期的防治方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重庆市渝北区参加高考的高中毕业生视力状况、近视发病情况及怎样预防近视。方法区医院眼科医师对该区参加高考的应届高中毕业生进行眼科视力检查。结果受检的3298例,6596眼参加高考的高中生中,1眼盲4例(4眼),患病率为0.12%;低视力者845例,患病率25.62%,双眼低视力者762例,占11.01%。单眼低视力280眼,占4.24%;近视力者1599例,患病率48.48%,双眼近视者1400例,占21.22%,单眼近视力395眼,占5.99%;视力正常者854例,占25.98%,双眼视力正常760例,占11.52%,单眼视力正常149眼,占2.26%。结论盲与外伤有关,低视力、近视与用眼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目前沂源县中学生视力不良率的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和预防方法。方法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县疾控中心人员于2013年10对本县初中生和高中生进行视力检查,了解本县中学生视力不良情况并对此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分析。结果沂源县初中生视力不良率男生为35.65%,女生为41.26%,高中生视力不良率男生为69.43%,女生为80.81%.结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高中生的视力不良率远远高于初中生,而且在查体中发现视力不良率与年级成正比,随着年级增高,视力不良率也随之增高,这些问题应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患者应用倍他乐克的临床效果。方法加用倍他乐克(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1次/d口服。结果患者第二天出现视物模糊,自行停用倍他乐克,第四天仍不见好转即来本院眼科就诊。既往视力正常。经眼科检查,患者双眼视力为0.4,诊断:药物中毒性球后视神经炎。结论视力下降为口服倍他乐克所致。但该患者用药剂量仅为47.5mg/d,故可能与个体差异有关,但确切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松江区在校学生视力不良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学生中视力不良发生率持续不降 ,农村在校学生的视力不良发生率有上升趋势。松江区是上海市一个新型工业区 ,但还是以广阔的农村为主导。区域内有 2 2所小学 ,2 1所中学。为进一步做好学生视力不良防治工作 ,我们对全区 1999年在校 3~ 12年级学生的裸眼视力进行了检查与分析 ,从中寻找综合防治的措施。1 方法与对象全区 2 2所小学、2 1所中学的 3~ 12年级男女学生共35 32 7人 ,用对数视力表查得裸眼视力 ,见表 1~ 3。表 1  3~ 6年级小学生视力不良发病率年级 学生总数视力正常人数视力不良轻度(4.9~ 4.8)中度(4.7~ 4.4)重度(<…  相似文献   

18.
贵州大学新生视力状况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兴萍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5):2359-2359
为了解和掌握本校学生的视力情况,探讨学生视力结构特点及变化趋势,为高校学生视力保健、近视眼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我们于2007年对贵州大学入学新生5 231名进行视力检查,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从一出生就有一笔“存款”,而且仅限18岁前使用,这笔“存款”其实就是远视储备,相当于“视力的存款”,十分珍贵。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眼科,每天都有大批带孩子来查视力的家长,许多人只关心视力数值,却被医生提醒:“孩子远视储备不足了,一定要注意用眼,不然可能很快就会近视。”家长心里突然“咯噔”一惊:“啥是远视储备?和近视有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2013年贵州省无线电学院2477名入学新生视力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入学新生视力状况和发展趋势,从而制定行之有效的卫生宣教方案。方法 2013年对贵州省无线电学院入学新生视力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2477名新生视力正常占54.19%,视力不良占45.09%,其中轻度视力不良9.77%,中度视力不良17.68%,重度视力不良17.64%。结论学院此次招入新生视力不良接近一半,且近视严重,应引起学院重视,加强视力卫生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