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硫酸链霉素治疗三叉神经痛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硫酸链霉素局部注射对三叉神经分支的组织学影响。方法应用大耳白兔局部注射链霉素,通过光、电镜观察其三叉神经的病理改变。结果动物局部注射链霉素后,三叉神经的神经纤维发生空泡变性、炎细胞浸润,严重者发生坏死。结论链霉素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机制,可能是通过破坏神经纤维髓鞘,抑制其产生异位冲动,从而达到临床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用无水甘油行三叉神经周围支骨孔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48例。用效率87.5%,复发率32.4%。同时作了白兔眶下孔甘油注射观察到,兔眶下神经由于甘油作用,致神经纤维waller变性。作者认为,神经纤维毁损和再生是三叉神经痛缓解和复发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链霉素对板机点作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链霉素局部注射于板机点和神经分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经口服药物治疗仍处于发作期的6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分别行链霉素板机点及周围支注射。结果 板机点注射早期疗效优于周围支。结论 链霉素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机制。可能是通过破坏髓鞘和轴索,抑制产生异位冲动,板机点注射作用于神经末梢,浓度高,针对性强,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4.
带状疱疹为急性病毒感染性疾病,沿脊髓后根及脑神经的神经纤维局部皮肤及粘膜发生,尤其是三叉神经第Ⅰ支的分布区发生率最高。作者报告1例为左侧三叉神经第Ⅱ支范围发生带  相似文献   

5.
链霉素周围神经阻滞治疗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链霉素周围神经阻滞治疗三叉神经痛河北医学院二院口腔颌面外科刘书魁,张平我们从1981~1989年,应用链霉素阻滞三叉神经周围支治疗三叉神经痛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1987年我们就动物实验及临床初步观察进行了初步报道[1],现就进一步追踪观察,资料完整的...  相似文献   

6.
下颌支矢状劈开术不同固定方式对下牙槽神经功能的影响;阿霉素注射治疗老年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观察;老年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得宝松局部注射治疗效果评价;三叉神经损伤大鼠延髓内γ-氨基丁酸A受体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脂质体阿霉素对大鼠三叉神经形态与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脂质体阿霉素对大鼠三叉神经形态与功能的影响。方法 :3 3g/L脂质体阿霉素直接注射于大鼠一侧眶下神经束 ,对侧以生理盐水对照。神经电生理检查给药后大鼠的二腹肌肌电的变化 ,光镜下观察实验侧三叉神经节细胞的形态学变化 ,透射电镜观察三叉神经节细胞的超微形态结构变化。结果 :神经电生理结果显示动物对针刺反应不敏感 ,并显示不同时间左右两侧潜伏期 (ms)及痛阈 (mA)的变化都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实验侧光镜下可见大量细胞皱缩 ,形态不规则 ,细胞周围出现空隙 ;电镜下可见胞质中出现不规则的电子致密物质 ,线粒体、高尔基体、粗面内质网、核膜、有髓神经纤维髓鞘和无髓神经纤维病理性改变。结论 :脂质体阿霉素注入神经干后 ,可以选择性破坏相应的节细胞 ,引起神经功能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平阳霉素硬化治疗11例婴幼儿唇部血管瘤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平阳霉素(Pingyangmycin,PYM)硬化治疗婴幼儿唇部血管瘤的疗效。方法:采用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婴幼儿唇部血管瘤11例,一次注射不能治愈者,隔周重复注射1次,最多3次为1疗程。记录患儿的全身和局部不良反应,追踪随访1-2.5a,观察临床疗效。结果:11例患儿全部治愈,其中注射1次6例,注射2次4例,注射3次1例。最初治疗的3例均出现局部溃疡,改进注射方法和剂量治疗8例,无1例发生溃疡。观察1-2.5a,发生溃疡部位未见瘢痕形成,无一例复发。注射后局部不良反应包括肿胀,全身不良反应包括低热(5例)和食欲下降(2例)。无一例出现过敏反应。结论: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婴幼儿唇部血管瘤治愈率高,疗程较短。但使用时需注意注射剂量,避免发生局部溃疡。  相似文献   

9.
地塞米松辅助防治根管治疗期间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局部应用后对死髓牙根管治疗期间痛(endodontic interappointment pain,EIP)发生率的影响及防治效果。方法:对80例死髓牙根管治疗后,在根尖周局部注射5mg地塞米松,采用临床观察分析法,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反应的差异。结果:治疗组Ⅱ-Ⅲ级疼痛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为33.75%,P<0.01,差异有显著性;采用有序Logistic regression法对EIP发生进行多因素分析,表明EIP的发生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而与牙位、瘘管、充填情况以及是否给予地塞米松治疗有关;无瘘管、上下后牙以后超填时EIP的发生显著增加,P<0.05,结论局部注射地塞米松能预防和降低EIP的发生并减轻其疼痛程度;准确完善的根管充填是降低EIP安生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经皮三叉神经节后根和三叉神经周围支注射甘油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对注射甘油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机理、适应症、方法、疗效、并发症等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自83年以来我科用山莨菪碱治疗三叉神经痛共23例,经过观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23例均为未做过神经封闭治疗,其中男性19例,女性4例、最小年龄43岁最大年龄78岁,三叉神经第二枝15例、第三枝8例。2.治疗方法:常规耳前区消毒,局部注射0.5毫升普鲁卡因,3分钟后用5号针头注入山莨菪碱10毫克。(第二枝按园孔注射方法,第三枝按卵园孔注射方法。)注射后用无菌棉球压迫针眼3分钟左右、隔日一次。3.疗效观察:本组23例注射1—5次全部有效(附表)。注射后无不良反应,23例中一年复发者4例,  相似文献   

12.
平阳霉素治疗小儿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平阳霉素治疗小儿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疗效。方法 对31例小儿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瘤腔内注射平阳霉素,观察病变消退及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24例完全消退,7例大部分消退。少数患儿有发热和胃肠道不适,3例因注射过浅或过量发生局部皮肤粘膜坏死致轻微瘢痕畸形。结论 平阳霉素瘤腔注射治疗小儿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3.
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第一支疼痛的20例报告范振荣,韩华,于宏伟,陈志俊,王康远原发性三叉神经第一支疼痛是否适宜应用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治疗,学者们仍有不同的意见。作者通过20例的治疗和观察,初步认为第一支疼痛不适宜施行射频热凝术治疗。一...  相似文献   

14.
朱锡荣 《口腔医学》1995,15(4):206-207
硫酸链霉素加利多卡因周围神经阻滞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杭州铁路中心医院口腔科朱锡荣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因不明,病员极端痛苦而治疗困难的顽固性神经疾病,作者自1986年以来采用硫酸链霉素加利多卡因阻滞三叉神经周围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取...  相似文献   

15.
外周性三叉神经干断离对轴索逆行传递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外周性三叉神经干断离对轴索逆行传递的影响李家伟胡永升张引成马东治疗三叉神经痛目前尚无完善的方法,我科使用阿霉素神经干内注射以治疗三叉神经痛,经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证实为一种安全、可靠、简便、可重复的治疗方法。但有些患者曾行三叉神经周围支切断术,针对这些...  相似文献   

16.
家兔三叉神经根和半月结的微循环床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家兔三叉神经根和半月结内微循环的形态和结构.方法:20只家兔血管灌流固定,墨汁灌注血管,显微解剖三叉神经根和半月神经节,通过透明和切片观察神经根内血管的分布形态.结果: 三叉神经根的微血管分为神经外膜、神经束膜和神经内膜微血管.神经外膜血管沿神经根径向走行,沿途再发侧支斜行或横行入神经束之间,顺神经根束分布,并发侧支进入神经内膜;半月结内微血管围绕神经节细胞分布;三叉神经根内的微血管配布不均,其近侧端微血管数量较少,远侧端微血管数量较多.结论:三叉神经根内微循环血量调节主要依赖神经外膜和束膜的微动脉.三叉神经根微循环可能在三叉神经痛中扮演重要作用,神经根在受到压迫后,可造成神经根微循环障碍,进而可能引发神经纤维脱髓鞘.  相似文献   

17.
亚甲蓝对大鼠眶下神经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在大鼠眶下神经周围应用20g/L亚甲蓝后其形态学变化,并对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直视下采用眶下神经周围注药法注射后,分别于术后3d、2、4、8、14周切取标本作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光镜观察:术后3d、2周时,可见神经纤维发生瓦勒氏变性,4周后,可见少量神经纤维再生,14周后,瓦勒氏变性仍然存在,再生纤维增多。电镜观察:早期,有髓神经纤维髓鞘扭曲、增厚、套叠,致密溶解;轴突不规则,收缩变小,轴突内出现溶酶体,空泡性变。无髓神经纤维变化不如有髓神经纤维明显。晚期,出现壁薄、形态较规整的新生纤维。雪旺细胞变化不明显。结论:20g/L亚甲蓝引起神经髓鞘及轴突的变化,可能是其发挥止痛作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阿霉素神经干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作者根据神经轴浆逆行传递原理,在直视下解剖分离三叉神经分支,用阿霉素行三叉神经干内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42例。全部病例在术后24小时内症状消失,经3-18个月随防,近期疗效满意,此方法为治疗三叉神经痛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简便易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动物实验观测阿霉素轴浆逆行传递对三叉神经脊束核内SP表达的影响,探讨阿霉素神经干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的作用机制以及神经肽与TN的发病关系。  相似文献   

20.
外周神经甘油注射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甘油注射阻滞三叉神经周围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观察。方法:对1994-2005年37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共47条神经,行周围支甘油阻滞术。结果:注射后29条神经有效,7条神经缓解,6条神经部分缓解,5条神经无效,总有效率89.4%。3-13个月后复发的8条神经行重新注射后5条神经疼痛消失,3条神经疼痛缓解。结论:甘油阻滞治疗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微创,可作为三叉神经痛治疗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