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对费城染色体(Ph)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凝血状态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57例Ph阴性MPN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Ph阴性MPN组和健康组。两组受试者均行常规凝血检测和TEG参数检测。比较两组受试者的常规凝血指标[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TEG参数[最大振幅(MA)、α角、血凝块形成时间(K)、凝血反应时间(R)]。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Ph阴性MPN患者常规凝血指标与TEG参数的相关性。比较常规凝血检测与TEG对Ph阴性MPN患者凝血状态异常的检出率。结果 Ph阴性MPN组患者FIB水平高于健康组,APTT、PT、TT均短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h阴性MPN组患者MA、α角均大于健康组,K、R均短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h阴性MPN患者的R与PT、TT、APTT均呈正相关(P﹤0.05);K与APTT呈正相关(P﹤0.05),与FIB呈负相关(P﹤0.05);α角与FIB呈正相关(P﹤0.05);MA与...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肝癌患者的凝血五项指标变化,探讨凝血与纤溶机制,判断肝实质损伤造成凝血功能障碍,引起出血并发症的预后价值。方法:采用日本Sysmex CA-1500型全自动凝血/纤溶分析仪,测定30例肝癌患者和35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胛)、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和酶标法测定D-二聚体(D—D)凝血指标,并对检测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肝癌组与对照组比较,PT、APTT、TT均明显延长(P〈0.01);D—D含量明显增高(P〈0.01);Fib含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肝癌患者凝血指标PT、ATT、TF明显延长,D—D含量明显增高,Fib明显减少,可用作肝癌患者肝实质损伤造成凝血功能障碍、引起出血并发症的动态指标监测。  相似文献   

3.
李大伟  董频 《陕西肿瘤医学》2010,18(9):1721-1722
目的:探讨喉鳞癌患者凝血功能状态与肿瘤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65例喉良性疾病患者(对照组)和155例喉鳞癌患者(试验组)为研究对象,分析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在两组间的差异及其与喉鳞癌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试验组血浆APTT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其中复发组比未复发组显著缩短(P〈0.05);试验组血浆Fib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组较未复发组显著升高(P〈0.05);PT及TT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喉鳞癌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血浆APTT及Fib可能对喉鳞癌术后复发的监测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Liang H  Yang CX  Li H  Liu HZ  Wang HB 《癌症》2006,25(10):1256-1260
背景与目的:由于恶性肿瘤患者常合并高凝状态,增加了手术后发生血栓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对围手术期伴随高凝状态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抗凝治疗。我们采用6%羟乙基淀粉(hydroxyethylstarch,HES)溶液、4%琥珀酰明胶(succinylatedgelatin,GEL)溶液及乳酸钠林格氏(lactatedRingerUs,RL)溶液作术前急性超容血液稀释(acutehypervolemichemodilution,AHHD),观察其能否减轻结肠癌患者的高凝状态以及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的发生率。方法:60例行择期手术治疗伴随高凝状态的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手术前以15ml/kg的量于30min内分别给3组患者输注HES溶液、GEL溶液或RL溶液。采用血栓弹力图描记仪分析患者围手术期凝血状态的变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术后DVT。结果:与急性超容血液稀释前(T0)比较,HES组在手术开始后30min(T1)、2h(T2)以及手术结束后1h(T3)时的凝血指数(coagulationindex,CI)明显下降(P<0.01)。HES组在T3时的CI明显小于GEL组(P<0.05)。HES组在T1、T2、T3时的CI明显小于RL组(P<0.05)。与T0比较,GEL组在T1、T2时的CI明显下降(P<0.01)。GEL组在T1、T2时的CI明显小于RL组(P<0.05)。术后HES组有2例(10%)患者发生DVT,GEL组有3例(15%)患者,而RL组有10例(50%)患者(P<0.05)。结论:术前采用HES溶液和GEL溶液实施AHHD能减轻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高凝状态,降低术后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喉鳞癌患者凝血状态的改变及其与肿瘤临床分期、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113例喉鳞癌患者(试验组)与65例喉良性疾病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析血浆凝血酶原时间(胛)、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hgrr)、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在两组问的差异及其与喉鳞癌临床分期、转移的关系。结果:喉鳞癌患者血浆APTT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其中转移组比未转移组显著缩短(P〈0.05);喉鳞癌患者血浆Fib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转移组明显高于未转移组(P〈0.05),Ⅲ+Ⅳ期组明显高于I+Ⅱ期组(P〈0.05);PT及TT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喉鳞癌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检测血浆APTT及Fib有助于喉鳞癌患者的临床诊治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肺癌根治术后肺通气功能的影响及对肺栓塞的预防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98例择期行肺癌根治术的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99例。对照组及观察组术中分别采用传统补液方式及目标导向液体补液。分别测定并计算术前(T0)、单肺通气30 min(T1)、恢复双肺通气即刻(T2)、双肺通气30 min(T3)、术毕(T4)时呼吸指数(RI)、氧合指数(OI)、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记录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晶体液量、总输入量、尿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与T0比较,T1-T2时RI值显著升高,OI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升高或降低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T0比较,T1-T4时刻两组患者IL-6、TNF-α、PT、APTT值显著升高(P<0.05);FIB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各时间点指标升高或降低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可减轻肺癌根治术患者肺脏功能损伤,减少术中凝血功能波动,在减轻术后肺功能下降及肺栓塞预防方面可能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与肿瘤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12月的120例胃癌患者并检测其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和血小板(PLT)。并以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间凝血指标的差异,并分析凝血指标和胃癌肿瘤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胃癌组Fib、DD、PLT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APTT、TT、PT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中,T2~T4期与T1期比较,N1~N3期与N0比较,Ⅳ期与Ⅰ~Ⅲ期比较,Fib、DD、PLT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患者的凝血功能明显变差,同时其凝血功能与胃癌的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腺癌患者术前四项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值与临床病理学方面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胃腺癌患者术前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F)、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值。结果APTT在不同年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低年龄段胃腺癌APTT较高年龄者延长,而TT较后者缩短(P〈0.05)。TT在Ⅲ期胃腺癌较Ⅰ~Ⅱ期缩短(P〈0.05)。FIB在高年龄组、高分期、肿瘤范围≥5cm、淋巴结转移数〉2枚者要高于低年龄组、低分期、肿瘤范围〈5cm、淋巴结转移数0—2枚者(P〈0.05)。其余凝血指标在年龄、性别、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淋巴结阴阳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组胃癌患者APTT、TT、FIB不同,提示在研究胃癌凝血功能时要对不同年龄组进行分析。胃癌患者凝血功能紊乱,特别是恶性程度高的胃腺癌患者FIB升高,提示FIB可作为监测胃癌恶性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缩合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行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AHH)对肝肿瘤手术病人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肝肿瘤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I组,n=15),研究组(II组,n=15)。麻醉诱导后分别输入林格氏液和缩合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行扩容治疗(15ml/kg),扩容速度50ml/min。在AHH前、AHH完毕、AHH完毕后30min记录HR、SBP、DBP、CVP、SPO2并检测红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计数(Hb)、血小板计数(Plt)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结果:两组HR、SBP、DBP平稳,CVP在AHH完毕和AHH完毕30rain时增高(P〈0.01),组间无差异(P〉0.05)。Ⅰ组Hot、Hb、Plt在AHH完毕时明显下降(P〈0.05),30min后恢复(P〉0.05)。Ⅱ组Het、Hb、Plt在AHH完毕时下降显著(P〈0.05或P〈0.01),Hct、Hb30min后仍降低(P〈0.05),但Pit30min后恢复(P〉0.05)。Ⅰ组PT在AHH完毕时延长(P〈0.05),FIB显著减少(P〈0.01),但两者30min后恢复(P〉O.05)。Ⅱ组PT在AHH完毕时明显延长(P〈0.01),FIB明显减少(P〈0.01),30min后仍未能恢复(P〈0.05)。两组TT和APTT无明显变化。结论:缩合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在肝肿瘤手术病人行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可以有效地维持术中循环功能的稳定,但部分病人CVP增高或PT延长及血浆FIB减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化疗对肺癌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40例肺癌住院化疗患者(病例组)及同期体检健康人群40例(健康组)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凝血酶原时间( PT)、纤维蛋白原( FIB)、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肺癌患者(病例组)化疗前PT、FIB、APTT、PLT、PCT、MPV、PDW值均显著大于健康组( P<0.05)。不同临床分期、病理类型肺癌患者的PT、FIB、APTT、PLT、PCT、MPV、PDW值比较差异均不显著( P>0.05)。40例肺癌患者化疗前与化疗后PT、FIB、APTT、PLT、PCT、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化疗后较化疗前均有所改善,MPV、PDW值在化疗前后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晚期肺癌患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与肿瘤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性;通过化疗可逐步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1.
局部晚期肝癌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凝血功能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Wang HY  Zhao QY  Yuan YF 《癌症》2008,27(7):743-747
背景与目的:肝移植逐渐成为治疗肝癌的一种有效措施,凝血功能改变是其同手术期管理的重要内容,本研究探讨局部晚期肝癌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凝血功能改变,旨在为围手术期患者凝血功能的管珲提供依据.方法:同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9月至2007年1月行肝移植的局部晚期肝癌31例患者资料,比较患者肝移植术前、术中无肝期、术后l周内的血小板(platelet, PI.T)计数、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血浆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 T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INR)等凝血指标的测定结果,分析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变化,同时分别根据肝硬化程度和child-push评分进行分组分析.结果:凝血指标术前总体水平大致正常.术中无肝期及术后大部分天数中6项指标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PT、APTT、TT 和INR的升高以及Fib和PLT的降低以无肝期最为显著[PT(19.51±3.78) s vs (14.16±1.46) s;APTT (77.01±30.51) s vs (40.19±4.11) s;TT (27.50±15.10) s vs (19.46±3.05) s;INR (1.61±0.37) vs (1.11±0.16); Fib (1.73±0.70) g/L vs(3.38±1.00)g/L; PLT(108±60)×109/L vs (184±108)×109/L,所有指标P<0.01].在术后1周内,延长的PT,APTT、TT和升高INR逐渐回落.其中APTT低于术前观察值.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32.05±6.50) s vs (40.19±4.11)s, P<0.01),这些指标的改变多发生在术后第1~2 d.降低的Fib和PLT恢复较慢,术后1周两者的观察值与术前相比仍有统计学差异[Fib (2.13±0.53)g/L vs(3.38±1.00)g/L.P<0.01:PLT(145±90)×109/L vs (184±108)×109/L,P<0.05], 但其值已处在正常的参考值范围内.在肝硬化和Child-Pugh评分分组分析中,肝硬化中重度组及child-push水平B组患者同手术期低凝状念更为明显,但多集中在术前到术后1~2 d.结论:局部晚期肝痛患者肝移植围手术期,其凝血功能存在着由低凝向高凝或正常凝血状态渐变的趋势,术中无肝期、术日及术后1~2 d要预防出血.而术后1周左右要重点预防血栓形成.肝硬化程度及child-push水平分级对于评价术后凝血功能紊乱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高凝状态是恶性肿瘤预后差的重要因素。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能全面反映凝血因子、血小板功能、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功能及纤溶过程。本研究通过分析TEG同常规凝血检查(conventional coagulation tests,CCTs)的关系,评估两者在晚期肺癌高凝状态中的诊断效能,探讨合理有效的联合检测方式,为临床发现晚期肺癌高凝状态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8-03-01-2018-09-30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内科就诊的Ⅲ^Ⅳ期不可手术晚期肺癌患者72例,以是否合并栓塞分为高凝组(32例)和非高凝组(40例),分别检测血TEG、CCTs、D-二聚体(D-dimer,D-D)和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采用Spearman秩次相关分析各观察指标间的关系;通过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筛选关联因素,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诊断效能,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ROC)比较采用Z检验。结果TEG参数与CCTs指标之间,凝血反应时间(reaction time,R)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及D-D相关(rs值均为0.588,均P<0.001);凝血形成时间(K time,K)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lasma prothrombin time,PT)、APTT、FIB及D-D相关(rs值分别为0.283、0.237、0.273和0.335;P值分别为0.016、0.045、0.020和0.004);凝固角(angle)与D-D相关(rs=0.388;P=0.001);最大凝块强度(maxium amplitude,MA)与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FIB和D-D相关(rs值分别为0.356、0.340、0.345和0.323;P值分别为0.002、0.004、0.003和0.006);凝血综合指数(coagulation composite index,CI)与PT、APTT、INR、FIB及D-D相关(rs值分别为0.257、0.345、0.260、0.270和0.412;P值分别为0.029、0.003、0.028、0.022和<0.001)。Plt、APTT、D-D及R与血栓形成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rs值分别为0.394、0.529、0.388和0.628,均P<0.001)。TEG各参数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均P<0.001。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CCTs参数中APTT、D-D、Plt对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R^2=0.386,F=14.264,P<0.001);TEG参数中R和MA对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R^2=0.396,F=22.698,P<0.001);两者联合,PT、R、Plt、APTT、Angel对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R^2=0.574,F=17.799,P<0.001)。CCTs与TEG的AUCRO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UCROC差值=0.004,Z=0.070,P=0.945)。联合应用CCTs及TEG的AUCROC最高(AUCROC=0.966),约登指数为0.838,敏感度为93.75%,特异度为90.00%,与CCTs、TEG的AUCRO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UCROC差值分别为0.099和0.103;Z值分别为2.750和2.943;P值分别为0.006和0.003)。结论TEG各参数与常规凝血检查有相关性,APTT、Plt、D-D、R和MA是反映高凝状态的主要因素,联合检测CCTs与TEG能更好地反映晚期肺癌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m,TEG)评估肾癌患者围手术期凝血状态的临床应用价值,并研究TEG与凝血功能主要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行肾占位性病变手术的患者142例,并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肾癌组(97例)与肾良性疾病组(45例)。分别用TEG和常规凝血检测评估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凝血功能差异,评价两种凝血方法的临床价值。再将肾癌组单独分析,比较肾癌患者TEG与常规凝血参数相关性,比较肾癌不同病理类型、不同病理分期TEG参数之间的差异。结果:与肾良性疾病组比较,肾癌组TEG 的R值和K值明显缩短(P<0.01),Angel、MA 和 CI 值明显增宽(P<0.01),常规凝血功能PT、FIB 有显著升高(P<0.01),PTA值下降(P<0.05),INR、DD值上升(P<0.05),APTT、TT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癌组Ⅳ期与Ⅰ期、Ⅱ期、Ⅲ期比较,TEG 参数差异更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N0)与无淋巴转移(N1)的肾癌患者相比较,TEG参数中K值、Angel值、MA值和CI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癌患者TEG某些参数与常规凝血检查参数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肾癌患者围手术期血液易处于高凝状态,而且高凝状态与晚期病情呈正相关。用TEG来评估肾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凝血状态更准确,与常规凝血实验检测具有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化疗对凝血指标的影响,评估凝血指标对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患者的预后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10例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和凝血指标,包括血小板(Platelet,PL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D-二聚体(D-dimer,D-D)。将化疗前PLT、D-D和FIB中任意一项值大于正常上限(Upper limit of normal,ULN)或PT、APTT和TT三项中任意一项值低于正常下限定义为高凝组,其余为正常组。结果 高凝组和正常组的年龄、性别、吸烟史和临床分期等临床特征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凝组经化疗干预后凝血指标PLT、FIB和D-D均有下降,且FIB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正常组化疗前后凝血、纤溶等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现状态(Performance status,PS)、临床分期、PT和FIB是影响SCLC预后的独立因素,且PLT、FIB和D-D异常升高的患者,生存期均低于正常患者,预后较差。结论 化疗可以改善SCLC患者的高凝状态,但对凝血功能正常的患者无明显影响;凝血指标异常升高的患者较凝血指标正常的患者生存期短,预后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乳腺癌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 检测156例乳腺癌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定量(Fib),与35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乳腺癌患者PT为(11.24±0.93)s,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延长(P=0.008);TT为(14.85±1.25)s,比对照组延长(P=0.015);Fib水平为(3.31±0.77)g/L,比对照组降低(P=0.007);APTT为(34.04±4.82)s,比对照组有延长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9)。结论 乳腺癌患者可能存在纤溶亢进和凝血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间上海市宝山区罗店医院收治的8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比较不同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情况下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和血小板(PLT)等凝血指标;比较不同指标下患者1年无瘤生存率;使用COX模型研究各凝血指标与患者生存状况的相关性。结果不同病理分期和不淋巴结转移患者的PT、APTT、FIB及D-D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其中病理分期Ⅲ~Ⅳ期的患者及N1~N3期淋巴结转移患者的PT、APTT、FIB和D-D水平均高于病理分期Ⅰ~Ⅱ期和N0期淋巴结转移患者。不同病理分期、淋巴结血管浸润、胸膜浸润、APTT、FIB及D-D的患者1年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其中病理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血管浸润、有胸膜浸润、APTT≤31.1s、FIB≤5.01和D-D≤2.21mg/L的患者1年无瘤生存率处于更低水平。APTT和FIB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年无瘤生存率的相关因素,APTT和FIB水平越高,患者生存率越低。结论凝血指标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状况有明显相关性,APTT和FIB水平越高,患者生存率越低,可进行监测,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复合保温管理对肝癌患者术中低体温的预防效果。方法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10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48),观察组患者行复合保温管理,对照组患者行常规保温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时、停用麻醉药物时、麻醉后每隔30 min时及手术结束时的体温,比较两组患者的低体温发生情况,比较术前及术后2 h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及围手术期指标。结果入手术室时,两组患者的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用麻醉药物时、麻醉后不同时间点、手术结束时,观察组患者的体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低体温发生率为5.00%(3/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3.33%(4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观察组患者的PT和APTT均短于对照组,FI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气管拔管时间及复苏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寒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保温管理可有效预防肝癌患者术中低体温,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缩短气管拔管时间和复苏时间,减少寒战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