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脑血管病后癫痈又称卒中后癫痫,占继发性癫痫的5%.但是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较高,且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脑血管病仍为癫痫病最常见的病因之一.现对我院收治的48例脑血管病后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疾病与继发癫痫的相关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收治并经头部CT或MRI诊断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500例,其中37例继发性癫痫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发病率为7.4%(37/500),其中以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癫痫较为多见,且脑血管病发病类型不同其继发癫痫相应的原发病灶部位也不同。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是老年人继发癫痫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生率和病灶部位各不相同,发病机制也不一,脑血管病继发癫痫早期发作较易控制,晚期发作由于病性较为顽固,需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性分析120例脑血管病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相关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录入Epidata3.0数据库,然后导入SPSS14.0进行频数分析。结果脑血管病后继发癫痫的发病率为9.15%,癫痫发生的时间主要集中在脑卒中发生后的6个月内;癫痫发作的类型主要为单纯部分性发作和全身强直阵挛发作;病变部位主要分布在脑叶区,其次为额顶基底节区;经治疗后116例患者的癫痫病情被控制。结论脑血管病后癫痫大多较易控制,抗癫痫药物在类别、剂量的选择原则上应强调个体化,不能千篇一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临床症状特点及与卒中类型关系。方法对897例脑卒中患者的卒中类型、卒中后癫痫发病率、发作时间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脑卒中癫痫发病率为8.7%(78/897),其中以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率最高,其次为脑出血,脑梗死后癫痫发生率最低。早发性癫痫54例(69.2%),治疗效果好;迟发性癫痫24例(30.8%),治疗效果相对较差。结论癫痫是老年人卒中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与卒中性质相关,经正规抗癫痫治疗后总体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其治疗预后的探讨.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至2011年脑卒中后继发癫痫96例,就其发作类型,卒中类型与卒中后癫痫发作时间、范围、部位的关系以及治疗、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男56例,女40例,年龄40~82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痫患者中,发作类型以全身强直阵挛发作为主,发生部位以皮质范围的较皮质下的发生率高治疗结果良好.结论 本组病例的梗死部位以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多见,抗癫痫治疗有效同时应处理好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后癫痫临床特点、发病机制。方法对1 500例脑血管病患者2年追踪观察,其中96例(6.4%)继发癫痫,对癫痫发生率、发作时间、发作类型与发病机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发现脑血管病继发性癫痫的发生率,以蛛网膜下腔出血最高为17.65%,皮层梗死较非皮层梗死发生继发性癫痫的机率明显增高(P〈0.01)。结论继发癫痫常发生在2周内,早期治疗多可缓解,对迟发性癫痫应坚持长期规则服用抗癫痫药。  相似文献   

7.
35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癫痫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几年来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中并发癫痫发作 35例 ,通过分析 ,提高对脑血管病的早期诊断 ,避免误诊。本文就各类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癫痫的分类、发病机理、诊断、治疗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按 1 996年第二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标准 ,癫痫分型按 1 989年国际脑电图与癫痫会议分类法 ,全部病例发病前均无癫痫病史及家族史 [1 ]。以脑血管病起病 1 5天为急性期 ,根据急性期癫痫发生的时间又分为 4个阶段。起病阶段 :以癫痫起病为首发症状的急性脑血管病 ;早期阶段 :急性脑血管病后 2 4小时内发生癫痫者 ;中期阶段 …  相似文献   

8.
急性脑血管病早期癫痫发作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急性脑血管病早期癫痫发作的发生率、发作类型、有关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1023例急性脑血管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病例选取除外引起癫痫的其他脑部和代谢障碍疾病的,每例均经头部CT证实的急性脑血管病住院患者。结果 急性脑血管病早期癫痫发作的发病率为4.3%,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病率为9.7%。发作类型以全身性发作为多。除蛛网膜下腔出血外,癫痫发作与病变部位有关。伴早发性癫痫者1月内死亡率为18.1%。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伴早发性癫痫与脑血管病类型有关,尤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高而在腔隙脑梗塞中是少见的。发作以累及皮层或邻近皮层者为多。对抗癫痫药治疗效果良好。1月内死亡率较无合并早发性癫痫者高。  相似文献   

9.
探讨出血后癫痫的发病率、发病特点、预后。对65例卒中后癫痫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发病率、癫痫发作时间与患者脑卒中的类型和病灶范围的关系,癫痫发作的预后。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与脑卒中的类型、病灶的范围有关,迟发性癫痫预后较差,需要长期抗癫痫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儿童卒中后早期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428例卒中患儿中53例继发癫痫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儿童卒中后早期癫痫的发病率为12.4%,卒中后癫痫的发生与病灶部位(皮层、皮层下)有明显相关性。出血性卒中以蛛网膜下腔出血多见,而缺血性卒中则以腔隙性梗死多见。结论 儿童卒中后早期癫痫发病率比成人高,非癫痫持续状态预后好。  相似文献   

11.
易晓净  陈军 《首都医药》2008,15(24):21-22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EEG)对卒中后癫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8例卒中后发作性疾病患者进行连续24h监测,其中包括清醒、睡眠期,分析异常放电出现的时相,癫痫分型与异常放电的关系,临床发作前脑电图的改变,以及临床发作间期和发作期异常脑电图的不同表现。结果VEEG癫痫诊断阳性明显高于常规脑电图(REEG)(P<0.05)。结论视频脑电图监测可提高癫痫诊断阳性率,有助于卒中后癫痫的诊断及分型,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797例脑血管病中 4 1例继发癫痫的资料。结果 :脑血栓 2 0例 ,脑出血 14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 4例 ,脑栓塞 3例 ,TIA0例。脑叶病变 30例 ,非脑叶病变 11例。 14d以内发病 2 5例 ,14d以后发病 16例。需长期服药治疗者 10例 ,其中 7例是于 14d后发病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以单纯部分性发作为主 ,出血性脑血管病以全身强直 -阵挛发作为主。结论 :脑血管病继发癫痫与脑血管病类型、位置以及癫痫发作时段相关。癫痫发作形式与病变类型相关。  相似文献   

13.
吕敬伟  曹海霞  张茶 《河北医药》2003,25(5):347-347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其发病率、致残率很高 ,卒中后不少患者继发癫痫。为了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本文对我院 1995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收治的 997例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 5 5例患者作一临床分析。1 临床资料5 5例患者均为我院住院患者 ,男 3 3例 ,女 2 0例 ;年龄 40~83岁 ,平均 5 9岁。脑卒中的诊断标准按脑血管病诊断标准[1 ]均经头部CT或MRI确诊为脑卒中。按发作的时间癫痫发作分为两型 ,在卒中 2周内发生的为早发型癫痫 ,本组 3 7例占67.3 % ;卒中 2周后发生的为迟发型癫痫 ,本组 18例占 3 2 .7% ,可…  相似文献   

14.
徐浩  洪冰  梁海燕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4):2150-2151
目的 分析急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464例经颅脑CT/MRI证实且无癫痫病史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分析急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发生率、发作类型、发作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464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继发癫痫的发生率为26.94%(125/464);各病种发生率为:脑出血34.03%(49/144),脑梗死18.59%(37/199),蛛网膜下腔出血32.23%(39/121).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多表现为癫痫大发作,而脑梗死多表现为部分发作.急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总病死率明显增高为52.80%(66/125),非癫痫总病死率为26.25%(89/3.39).经过脑血管病的常规治疗以及抗癫痫治疗,患者的癫痫得以控制,其中14例患者需要长期服药,其余患者未再出现癫痫发作.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是症状性癫痫发作的原因之一,多数于卒中后半年内发生,部分患者以癫痫为首发症状,发作类型以全身大发作为主.  相似文献   

15.
梁玉娥  冯杰 《河北医药》2002,24(3):238-238
为探讨以癫痫为首发的急性脑血管病与癫痫的内在关系以及提高中风的早期诊断及治愈率 ,现对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急性脑血管病 3 8例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我科 1990~ 2 0 0 0年入院的 94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 ,以癫痫为首发症状 3 8例占 4.4%。其中男 2 1例 ,女 17例 ,年龄 2 6~ 81岁 ,平均年龄 5 6岁。既往均无癫痫家族史。全部病例经CT或腰穿证实。按 1986年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三次修订急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1 ] ,其中脑实质出血 14例 ,脑干出血 5例 ,脑梗死 11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 6例。病变部位及大小 :除蛛网膜下腔出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疗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52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组,上述病例均以癫痫为首发症状,另选取52例无首发癫痫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对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进行总结。结果观察组脑血管病类型主要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三类,依次占51.92%、34.62%和13.46%,脑梗死患者多表现为部分痉挛,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多表现为全身痉挛,根据诊断结果给予活血化瘀、抗凝、降颅压、脱水和抗感染等对症治疗,观察组12例患者未接受抗癫痫药物治疗,治疗后观察组的症状控制率为90.38%,死亡率为9.62%,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是诱发癫痫的重要原因,及时有效的诊疗方法能够有效的缓解症状,减少死亡率,而首发癫痫可能对患者的预后效果有一定的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临床诊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5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患者中,14例经治原发病后癫痫得到控制,23例用抗癫痫药物治疗,3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原发性脑血管病为脑出血1例、大面积脑栓塞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结论有反复发作者应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而晚期癫痫发作者,考虑脑血管病中风囊机械刺激或神经细胞变形等因素相关,应严格、系统治疗,坚持规则服药,给予足够的重视,一般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卒中(脑血管病)后抑郁的发生率及其发病相关因素。方法:选择56例诊断为脑卒中的急性期患者,运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对脑血管病病灶部位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卒中后抑郁21例,发病率37.5%,额颞叶、丘脑脑卒中的卒中后抑郁发生率较高,神经功能缺损严重患者抑郁发生率高。结论:卒中后抑郁发生率高,与病灶部位及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后癫痫发作的脑电图的发生率、发作时间及发作类型的临床特点。方法对经头部CT证实为脑血管病的住院患者行脑电图检查,并随访其癫痫发作的情况。结果在298例脑血管病患者中,继发癫痫发作29例占9.7%,癫痫发作患者以全身性发作为主,脑电图可见急性期多为高波幅慢波,单侧或双侧出现,恢复期可渐出现α节律。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是继发性癫痫的较常见原因。癫痫的发作与病变部位及病变时间长短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缺血性卒中患者继发早期癫痫发作和晚期癫痫发作的发病率、发作类型及缺血性卒中继发癫痫发作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分析山西省人民医院近3年来首发缺血性卒中的408例患者的年龄、性别、入院时意识、糖尿病、高血压、心源性疾病和卒中部位等的临床特征,随访6~12个月,其中缺血性卒中后继发癫痫发作患者42例,未继发癫痫发作患者366例。缺血性卒中后癫痫发作的患者依据癫痫发作的发生时间分为早期癫痫发作组(18例)和晚期癫痫发作组(24例)。分析缺血性卒中后早期癫痫发作和晚期癫痫发作的发病率、发作类型以及缺血性卒中后发生继发癫痫发作的临床危险因素。结果:缺血性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发病率为10.3%(42/408),其中早期癫痫发作的发病率为4.4%(18/408);晚期癫痫发作的发病率为5.9%(24/408)。早期癫痫发作的50.0%(9/18)为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晚期癫痫发作的58.3%(14/24)为单纯部分性发作。缺血性卒中后癫痫发作组与非癫痫发作组的临床特征经统计学比较,两组间心源性脑栓塞病例的发生率和累及皮质梗死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缺血性卒中后早期癫痫发作以全面性发作为主,晚期癫痫发作以单纯部分性发作为主;心源性脑栓塞和累及皮质梗死是缺血性卒中后癫痫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