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语言康复治疗对脑梗死致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语言康复训练组(针康组)30例、单纯醒脑开窍针刺法(针刺组)30例与单纯语言康复训练组(对照组)30例。采用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AB)来评定患者的语言功能,作为诊断和疗效判定依据,观察患者失语商(AQ)、自发言语、口语理解、复述、命名4项基本语言功能及日常生活交流能力(CADL)。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AQ和CADL、自发言语、口语理解、复述及命名的评分较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针康组患者AQ、CADL、自发言语、复述和命名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针刺组CADL、复述和命名的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康组与针刺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对脑梗死致运动性失语患者有积极作用,且提示对自发言语、复述、命名以及日常生活交流能力方面有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2.
任媛媛  杨柳  张小霜 《陕西中医》2022,43(1):118-120
目的:探究方氏头针结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疗效。方法:选取中风后运动性失语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n=32,方氏头针结合醒脑开窍针法组)和对照组(n=31,常规针刺组),比较治疗前后汉语失语症检查表(ABC)法评分,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法(BDAE)行语言功能分级,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查法(CFCP)评分,并观察患者语言能力变化。结果:治疗组在疗程结束后的BDAE语言等级水平、CFCP评分和常规针刺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1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ABC分项功能对比可知,治疗组在改善说话、复述、命名能力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理解能力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方氏头针结合醒脑开窍针法对于改善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言语训练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郑州市中医院收治的98例中风后失语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言语训练治疗,观察组予以言语训练+醒脑开窍针刺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对比治疗前后中国式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查法(CFCP)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NIHSS评分降低、CFCP评分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80%(44/49),高于对照组的71.43%(35/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言语训练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可改善患者语言功能及神经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配合常规针刺及康复训练,治疗组配合醒脑开窍针刺法及康复训练。治疗前后行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与修订的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组评分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43%、82.86%,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有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通窍开音针联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102例于我院治疗的中风后运动性失语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在语言康复训练基础上选择常规针刺穴位,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窍开音针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6周后、治疗12周后观察患者的ABC评分(谈话、理解、复述、命名、阅读、书写)、BDAE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的变化、《日常生活语言沟通能力量表》(CFCP)评分情况,统计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谈话、理解、复述、命名、阅读、书写等语言功能评分均升高(P 0.05),CFCP评分升高(P 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CFCP评分较高(P 0.05),ABC评分中谈话、理解、复述、命名等语言功能评分较高(P 0.05),而阅读、书写等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BDAE法分级提高比例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16%(47/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9%(41/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ET水平明显降低,血清CGRP水平明显升高(P 0.05),且治疗组改善较多(P 0.05)。结论:通窍开音针联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患者语言功能恢复,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6.
《陕西中医》2016,(4):488-489
目的:探索醒脑开窍、疏通经络针刺法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液循环、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针灸科和哈尔滨市五院老年医学科收治的122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选为研究病例,且按照就诊顺序编号分为两组,均采取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另外,对照组61例予传统针刺治疗,治疗组61例予醒脑开窍、疏通经络针刺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7.44±0.97)分与治疗前及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减少(P0.05),而FMA评分(51.54±7.43)分、ALD评分(58.87±7.21)分与治疗前及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高切全血黏度(5.10±0.40)mPa/s、低切全血黏度(8.35±1.07)mPa/s、血浆黏度(1.07±0.20)mPa/s、红细胞压积(41.07±4.77)%与治疗前及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减少(P0.05)。结论:醒脑开窍、疏通经络针刺法治疗脑梗死急性期可取得理想效果,在改善患者血液循环、提高其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有较大优势,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醒脑开窍针刺结合康复训练为治疗组30例,传统针刺法配合康复训练为对照组30例。结果:治疗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醒脑开窍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能力,降低残疾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顶颞前斜线丛刺配合言语训练治疗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基础治疗。治疗组采用顶颞前斜线丛刺配合言语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言语训练治疗。治疗4星期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语言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语言沟通能力(CFCP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语言功能评分及CFCP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语言功能评分及CFCP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顶颞前斜线丛刺配合言语训练是一种治疗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金钩钓鱼"开窍解语针法联合言语康复训练与单纯言语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中风后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和言语康复训练;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予"金钩钓鱼"开窍解语针法治疗,穴取哑门、金津、玉液、合谷等,每日1次,每周治疗6 d,共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语言功能评分、失语程度分级、日常生活语言沟通能力评分变化,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33/35),优于对照组的80.0%(28/35,P0.05)。除听语理解外,两组患者治疗后语言功能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失语程度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失语程度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日常生活语言沟通能力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钩钓鱼"开窍解语针法联合言语康复训练可提高中风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疗效优于单纯言语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中药、语言康复训练用于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随机数表法将本院2018年3月—2020年1月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语言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刺配合中药进行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语言功能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言语功能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阅读能力、听理解能力、书写能力及表达能力评分均明显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药并用配合语言康复训练用于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语言功能,明显减轻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1.
王锋  李薇薇 《天津中医药》2015,32(8):462-465
[目的]通过"醒脑开窍"配合"活血散风"针刺法与"醒脑开窍"针刺法对比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探讨以"醒神开窍、滋补肝肾、升清降浊、疏通经络"为指导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采取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2014年3—12月间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患者中符合纳入标准病例3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80例,对照组178例,治疗组采用"醒脑开窍"配合"活血散风"针刺法;对照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两组均治疗1个月,随访3个月。同时两组患者均常规对症治疗。通过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HISS)、中国卒中量表(CCS)、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SS-QOL)量表观察治疗14 d、1个月、3个月的临床指标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考核"醒脑开窍"配合"活血散风"针刺法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疗效比较。[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及NHISS、CSS、SS-QOL指标具有可比性(P0.05)。经过治疗,两组NHISS、SSQOL、CSS指标均有变化,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结论]以"醒神开窍、滋补肝肾、升清降浊、疏通经络"为指导采用"醒脑开窍"配合"活血散风"针刺法对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在身体水平及社会参与水平恢复方面较单纯"醒脑开窍"针刺法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针刺五泉穴联合强制性诱导语言疗法对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中国式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查法(CFCP)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9年2月我院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70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语言康复训练,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针刺五泉穴联合强制性诱导语言疗法。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构音清晰度、治疗前、治疗1周及治疗3周CFCP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57%(31/35),高于对照组的65.71%(23/35)(P 0.05);治疗后观察组构音清晰度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1周、治疗3周观察组CFCP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针刺五泉穴联合强制性诱导语言疗法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效果显著,能恢复患者言语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语言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以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为主治疗,对照组以传统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为主治疗。治疗前后行简式FugI-Meyer运动功能与修订的BartheI指数评分。结果:治疗组评分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43%、82.86%,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能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芒针“循经透刺”结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予以芒针透刺联合语言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法+语言康复治疗,每周治疗6 d,连续治疗3周,采用汉语失语症检查法(ABC法)评价语言功能,中国式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测法(CFCP)评价语言沟通能力,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法(BDAE)分级标准评定患者运动性失语的分级,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评估患者认知能力。结果:治疗3周后,观察组语言功能(听理解、谈话、复述和命名)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语言沟通能力评分、失语程度和认知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语言功能评分、认知功能评分、言语沟通能力评分和失语程度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30/32),优于对照组的75%(24/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语言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芒针“循经透刺”可促进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恢复,降低失语严重程度,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针刺结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效果。方法将入选的76例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采用语言康复训练,对治疗组同时行针刺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口语表达、交流能力和生活质量等方面明显得到改善和提高(P<0.01)。结论运用针刺结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优于单纯语言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头舌针结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抽取法平均分为2组,各有60例,观察组给予头舌针结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一个疗程为5天,均接受6个疗程治疗。治疗前、后评价比较两组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BDAE)等级、日常生活交流能力量表(CADL)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BDAE等级、C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组间BDAE等级、CADL评分比较,观察组改善明显,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高,(P 0.05)。结论:头舌针结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运动性失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中选取150例,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内科基础治疗+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语言能力评分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语言功能评分为(153.24±9.87)分,对照组为(121.54±7.64)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运动性失语采用针刺结合康复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中药内服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治疗脑梗死后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真方白丸子内服,观察组另用醒脑开窍针刺治疗。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语言功能恢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CRP、LDL-C、Hcy水平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真方白丸子及醒脑开窍针刺治疗脑梗死后失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法及尤瑞克林静脉滴注,治疗后比较两组NIHSS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可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头皮针法治疗脑血管疾病后遗症的效果。方法:60例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患者,采取信封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药物传统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头皮针法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能力评分(ADL)﹑神经功能缺损评分(HNISS)﹑运动功能评分(FAM)。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HNISS评分为(7.45±1.03)分,FMA评分为(84.22±6.98)分,MBI评分为(72.74±8.11)分。对照组HNISS评分、FAM评分及MBI评分分别为(11.41±1.93)分、(76.44±7.24)分及(65.98±7.29)分。观察组患者的HNISS评分、FAM评分及M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头皮针法治疗脑血管疾病后遗症的效果显著,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