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查房模式在中医特色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与意义。方法:2014年1~6月对绍兴市中医院实施中医治疗的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查房模式进行管理,采用实施前后自身对照法,将2013年7~12月实施中医护理查房模式前作为对比观察比较。结果:中医护理查房模式实施后的护士各项考核成绩评分及各项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评分(P0.05),中医护理查房模式实施后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也显著高于实施前评价(P0.01),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特色护理质量管理中开展中医护理查房模式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护士专业技能与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康复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本护理的效果。方法:2017年6月起康复科建立并实施人本护理,将2017年6月~2018年5月设为实施后,2016年6月~2017年5月设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的效果和护理情况。结果:实施人本护理管理后,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康复科的护理管理采用人本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层级责任在手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自2015年5月开始在手外科病房实施层级责任制管理,将2013年4月~2015年4月实施前收治的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5年5月~2016年5月实施后的6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层级责任制用于手外科病房的护理管理,可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中医护理技术规范化管理方案在消化内科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于2023年1月在消化内科实行中医护理技术规范化管理方案进行护理管理,将2022年9—12月的90例患者设为实施前,将2023年1—4月的90例患者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护理管理质量、中医护理技术使用率、不良事件及护患满意度。结果:实施后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各项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一级和二级中医护理技术使用率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三级中医护理技术使用率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整体中医护理技术使用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的管理满意度评分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中医护理技术规范化管理方案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质量,提高中医护理技术的使用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从而促进护理人员和患者满意度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中医护理的追踪管理法在老年康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为提升患者康复管理质量,医院康复科于2018年8月起实施基于中医护理的追踪管理法,将2017年12月~2018年6月的360例患者设为实施前,将2018年8月~2019年4月的360例患者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质量。结果:实施后患者的MMSE和ADL评分结果均高于实施前(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基于中医护理的追踪管理法用于老年康复科管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精神状态和日常活动能力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OEC模式用于重症监护室管理的效果。方法:医院重症监护室于2019年9月开始实行OEC管理,将2019年5~8月设为实施前,2019年9~12月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危重护理、基础护理、整体护理及文书管理的效果。结果:实施后的危重护理、基础护理、整体护理及文书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OEC管理用于重症监护室管理,有助于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促进护理人员转变观念,提高科室的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重症监护室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在促进中医护理方案有效落实中的作用。方法:为提升中医科护理管理工作质量,医院从2019年起构建并试行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管理,随机抽选2019年1~10月中医科收治的150例患者为实施后,选择2018年1~10月中医科收治的150例患者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中医护理方案的落实情况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后中医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对中医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用于中医科管理,能显著提高中医护理质量,促进中医护理方案的有效落实,提高医患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在ICU护理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2018年ICU患者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1月起实施中医特色护理,2017年收治的32例患者为实施前,2018年收治的32例患者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患者家属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用于ICU护理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提升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DA结合中医特色理论在提高骨科护理质量中的成效。方法:医院自2019年6月起调整骨科护理管理方案,实行PDA结合中医特色理论的护理管理,将2019年1~5月设为实施前,2019年6~10月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及中医护理能力情况。结果:骨科的专科护理、健康教育、安全管理、环境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骨科护士在中医辨证施护、中医护理技术、中医康复指导的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利用PDA进行骨科护理工作流程梳理,能够提升工作效率,减少护士的工作负担,推动中医护理项目的开展,提升护士对执行中医护理操作的依从性,实现管理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服务补救运作系统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研究时间为2017~2018年。医院于2018年1月起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加行服务补救运作系统,将2017年设为实施前,2018年设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患者30例,比较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患者接待、急救处理、病情交代、护理安全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服务补救运作系统用于急诊护理管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评分,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肿瘤科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肿瘤科于2023年1月调整管理模式,加强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临床应用。将2022年7—12月的70例患者设为实施前,将2023年1—6月的70例患者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生命质量评分,比较实施前后护士的中医护理能力评分,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结果:实施后患者在生理状况、情绪状况、社会状况、功能状况评分上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士的辨证施护能力、护理记录能力、护理操作能力、安全防控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总体护理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调整管理措施,加强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肿瘤科的临床应用,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同时也提升了护士的中医护理能力,提高了患者对肿瘤科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中医优势与特色专科护理在外科的创新性实践效果。方法:医院自2021年1月起对外科管理方案进行调整,将2020年设为实施前,将2021年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外科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实施前后外科护士的中医护理技术水平评分及实施前后患者对外科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结果:实施后外科的综合护理能力、中西医护理实践、护理服务能力、持续质量改进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外科护士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评分、中医护理操作能力评分、中医综合护理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患者对外科护理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为98.80%,显著高于实施前的8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充分把握外科护理工作特点,发挥中医优势与特色专科护理的作用,能够显著提高外科的护理管理质量,提升护士的中医护理水平,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在中医内科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于2018年5月开始在中医内科对急危重症患者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2018年3~4月为实施前,2018年5~6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分别选取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病房管理、基础护理质量、健康宣教、病例书写、护理操作等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管理用于中医内科急危重症患者效果理想,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中应用多功能自助服务终端的效果。方法:2017年4月护理管理中使用多功能自助服务终端,将2017年4月~2018年6月设为实施后,2016年1月~2017年3月设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护理人员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后的护理质量综合评分为(94.21±2.94)分,高于实施前的(83.42±4.38)分(P0.05);患者办卡、缴费、打印报告单、预约等时间显著短于实施前(P0.05);护理人员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96.15%和95.40%,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护理管理中采用多功能自助服务终端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护理人员及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与临床路径信息系统整合模式在儿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5月医院收治的223例患儿为研究对象,2017年5月起医院采用循证护理与临床路径信息系统整合模式进行管理,将2016年4月~2017年4月设为实施前,2017年5月~2018年5月设为实施后,实施前患儿112例,实施后患儿111例,比较实施前后患儿的住院情况与满意率。结果:患儿的治愈率和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实施前,住院总费用明显降低,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5)。结论:儿科实行循证护理与临床路径信息系统整合模式,能够提高患儿的康复速度和满意度,降低医疗费用,缩短患儿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迷你演练评量(Mini-CEX)引入中医护理查房的实践与成效。方法:医院椎间盘科于2019年3月~2020年1月引入Mini-CEX至中医护理查房管理中,随机抽选期间收治的20例患者纳入实施后组;另抽选Mini-CEX引入前,收治的20例患者纳入实施前组。比较Mini-CEX引入前后中医护理查房质量。结果:实施后椎间盘科护理人员中医护理查房各项操作技能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的健康宣教遵从率和满意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Mini-CEX引入中医护理查房,能显著提升护理查房管理质量,提高护理人员中医操作技能水平,提高患者的健康宣教遵从率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晨间床边查房在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4月~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随机选取102例临床资料,给予患者实施晨间床边查房,对比观察查房前后护理质量变化、患者满意率、护士病情知晓率、专科知识掌握率等。结果:实施晨间床边查房后,基础护理、一级护理、特级护理、总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满意度、护士病情知晓率、专科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晨间床边查房用于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中医护理专项小组的创新点和应用效果。方法:医院自2017年8月起成立中医护理专项小组对患者进行护理,将2016年6月~2017年7月设为实施前,2017年8月~2018年9月设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施后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的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评分等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中医护理专项小组不仅有助于提高护理服务满意率,还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强化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术室管理中应用网状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手术室自2017年3月在护理管理中建立并应用网状管理,将2017年3月~2018年4月设为实施后,2016年1月~2017年2月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的手术室管理情况。结果: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手术室的护理差错率和投诉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手术室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管理应用网状管理,能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降低差错率和投诉率,有效提升手术室护理人员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结构性授权理论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医院为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理质量,激发护士工作热情,于2017年11月在护理管理中实施结构性授权理论,2017年10月设为实施前,2017年11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护士自我效能、离职率、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结果:实施后护士自我效能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护士离职率明显下降,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护士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结构性授权理论用于护理管理,能够增强护士的自我效能和工作满意度,调动其工作积极性,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