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翼状胬肉手术种类很多,各种手术都求最低限度地减少复发。本院于2003年1月~2006年12月采用翼状胬肉头部逆行切除的方法,对58例翼状胬肉患者进行手术切除,经术后观察,手术效果较好,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58例均为在本院就诊的翼状胬肉患者,共62眼,其中男10例,女48例;年龄28~62岁,平均51.2岁。单眼发病54例,左眼18例,右眼36例;双眼发病4例。原发性胬肉56例,复发性胬肉2例。2)治疗方法:手术在显微镜下进行。常规消毒后,先用2%利多卡因行表面麻醉。开睑后,于胬肉体部球结膜下注入少量利多卡因,沿胬肉颈部剪开球结膜及其颈部胬肉,用显…  相似文献   

2.
顾杰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6):1239-1240
选取我院2010年1~12月收治的200例翼状胬肉患者(共272只患眼)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单纯翼状胬肉切除组(对照组)100例(132只患眼)以及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与切除手术组(观察组)100例(共140只患眼),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角膜上皮修复效果,术后对两组患者随访2年,观察两组患者翼状胬肉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角膜平均修复时间为2.4±0.8d,平均住院时间为5.8±1.2d,随访2年时间中共有7只患者复发,复发率为5%,对照组患者术后角膜平均修复时间为4.8±1.2d,平均住院时间为7.5±2.2d,随访2年时间里共有44只患眼出现复发,复发率为33.33%,两组患者术后角膜修复时间以及患眼复发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翼状胬肉患者采用自体角膜缘肝细胞移植手术联合手术切除能有效促进角膜修复,减少翼状胬肉复发,是临床上治疗翼状胬肉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用羊膜移植治疗初发翼状胬肉,复发性翼状胬肉,睑球粘连,眼化学性烧伤致结膜狭狭窄等40例41只眼,在显微镜下行羊膜移植联合手术。结果:经过7—21个月观察,翼状胬肉仅1例复发,睑球粘连解除结膜成形良好,无排斥反应发生。结论:羊膜移植技术是治疗翼状胬肉,复发性翼状胬肉,睑球粘连,眼化学性烧伤,结膜囊狭窄及眼表疾患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治疗翼状胬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 ,单纯的翼状胬肉切除术术后复发率20%~30 % [1]。近3年来 ,笔者依据角膜缘干细胞的理论学说 ,采用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治疗53例(60眼 )初发或复发性翼状胬肉 ,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为1996年2月~1999年8月我院门诊翼状胬肉患者 ,共53例 (60只眼 )。其中男31例36只眼 ,女22例24只眼。年龄35~70岁。初发43例 ,复发10例。1.2手术方法均在局麻和手术显微镜下操作。沿胬肉颈体部上下两侧及离角膜缘3mm处剪开球结膜 ,游离胬肉体部 ,在角…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柳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并手术治疗的翼状胬肉患者356例(356眼)为研究对象,并对其感染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356例(356眼)患者术后感染7例(7眼),感染率为1.9%。结论翼状胬肉术后感染因素主要包括伤口感染源因素、患者自身因素、手术交叉感染,还有手术医师的重视程度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羊膜移植联合术后应用丝裂霉素C(MMC)治疗翼状胬肉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75例(97只眼)行翼状胬肉切除,将生物羊膜移植于巩膜暴露区,术后使用0.02%MMC溶液滴眼治疗。结果随访4个月~2年,治愈91只眼(93.8%),复发仅6只眼(6.2%)。结论羊膜移植术联合MMC治疗翼状胬肉,方法简单,可降低复发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翼状胬肉是临床上常见的眼病。在户外活动工作人群中,有较高的发病率。进行翼状胬肉侵入角膜缘内2mm以上病例,需作手术切除。但手术后具有高度复发趋向,复发率达到10%~25%。且每复发1次,则胬肉进展速度愈快,角膜刺激症状愈甚。我们自1999年3月~2002年6月应用结膜后移手术方法行翼状胬肉手术63例(70只眼)。通过观察发现该术能够明显降低胬肉的复发率,而且手术操作简便,易于推广。1临床资料63例(共70只眼)翼状胬肉患者中,其中56例为单侧手术病例,7例为双侧手术病例;男38例,女25例;年龄25~63岁,平均年龄41岁。全部病例为进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翼状胬肉手术治疗三种方法的疗效。方法 :对 15 6例 (16 2眼 )翼状胬肉病例 ,随机分三组 ,A组行翼状胬肉结膜下转移术 ,4 6例 (6 0眼 ) ;B组行翼状胬肉切除术 ,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5 8例 (6 0眼 ) ;C组行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 ,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 ,5 2例 (5 6眼 )。结果 :A组术后复发 10眼 ,复发率 2 1.74 % ;B组术后复发 2眼 ,复发率 3.33% ;C组术后复发 1眼 ,复发率 1.79%。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 ,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 ,手术复发率低 ,术后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鲜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46只眼)翼状胬肉患者作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新鲜羊膜移植。结果术后随访平均20个月,所有患者除2只眼复发外,其余全部一次治愈,翼状胬肉复发率为2.9%。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有独特疗效,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作者采用显微手术切除局部病变组织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 ,取得了理想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84例 ( 88眼 )中 ,男 39例 41眼 ,女45例 47眼 ,年龄 30~ 76岁。左眼 40例 ,右眼48例 ,双眼 4例。初发性翼状胬肉 62眼 ,复发性翼状胬肉 2 6眼。所有翼状胬肉头部侵入角膜缘内 2mm以上 ,遮盖瞳孔 1 2眼。手术方法 :①切除胬肉病变组织 :手术均在表麻加局麻和手术显微镜下完成。先将翼状胬肉体部自正常角膜处离断 ,用显微角膜剪将胬肉头部自角膜面剥离 ,尽量彻底清除胬肉体部、颈部及其肥厚增生球结膜下组织 ,暴…  相似文献   

11.
翼状胬肉切除及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通过对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与翼状胬肉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分析比较评价疗效.将106例(118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50例(59眼)行翼状胬内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B组56例(59眼)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球结膜充血状况及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和术后2年翼状胬肉复发情况.结果 在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球结膜充血持续时间比较及角膜上皮愈合时间比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A组2例(2眼)复发,复发率为3.45%,B组8例(10只眼)复发,复发率为1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翼状胬肉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与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比较具有术后恢复快,手术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78眼)翼状胬肉患者分为3组:①A组:15例(20眼);②B组:25例(30眼);③C组:26例(28眼)。A组采用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B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C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结果:A组复发率为30%(6/20);B组复发率为6.7%(2/30);C组无1例复发。结论:对于单眼双侧翼状胬肉、睑球粘连或者遮盖瞳孔者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效果较好.而一般的翼状胬肉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酒精浸泡剥离法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62例(62眼)翼状胬肉患者采用20%酒精溶液浸泡剥离胬肉头部行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并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术后术眼角膜局部光滑平整,62例无新生血管及结膜增生组织侵入,羊膜愈合良好,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随访1个月,视力均有提高。结论:通过采用20%酒精溶液浸泡剥离胬肉头部行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并在围术期加强管理,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翼状胬肉手术的成功率,降低复发率,提高翼状胬肉患者术后视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新鲜羊膜移植在复发性翼状胬肉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31例35只眼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男15例17只眼,女16例18只眼;年龄45 ~ 65岁,平均52.3岁.均为一次单纯切除术后复发者,距上次手术时间>2年,复发胬肉均侵及角膜透明区内4 mm以上.全部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1年,31只眼(88.6%)治愈,角膜上皮光滑;4只眼(11.4%)复发,其中1只眼术后3个月复发,3只眼术后10个月复发.结论 胬肉切除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有独特疗效,治愈率高,是一种治疗复发性胬肉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自2001-05以来,我们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转位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复发性翼状胬肉122例(151只眼),男78例,女44例;单眼93例,双眼2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1例(79眼),观察组61例(72眼)。1.2手术方法手术均在局麻和手术显微镜下完成。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翼状胬肉转移术;观察组:在球结膜下及巩膜上分离翼状胬肉,切除翼状胬肉头部及体部,烧灼止血。于下方角膜缘切口处沿角膜缘分离球结膜5 mm后向下穹窿做3 mm的垂直切口,再折回原方向,取一带蒂的指状结膜瓣,向上转位90°。角膜缘的结膜瓣与创口…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瓣移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40眼)初发翼状胬肉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瓣移植术,随访6~18个月。结果治愈39眼,治愈率97.5%;复发1眼,复发率2.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瓣移植术操作简单,取材方便,术后反应轻,恢复快,为有效降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的手术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两种方法治疗翼状胬肉伴睑球粘连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翼状胬肉切除、自体结膜移植与翼状胬肉切除、自体结膜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治疗伴有睑球粘连的翼状胬肉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84眼)翼状胬肉伴有睑球粘连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2例(44眼)行胬肉切除加自体结膜移植治疗;B组30例(40眼)行胬肉切除、自体结膜移植加羊膜移植治疗.结果:B组术后疼痛缓解明显,提高病人舒适程度,上皮修复快,复发率低,但两组视力预后无显著差异.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自体结膜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安全、有效、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治疗翼状胬肉较为理想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01—2014-02在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翼状胬肉患者140例(140只眼)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70只眼)给予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观察组(70例70只眼)则实施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手术指标差异,同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成功率(97.1%)明显高于对照组(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角膜上皮修复所用时间与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视力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周、2周、3周、4周两组患者视力水平均逐渐提升,同时第1周、2周、3周、4周观察组患者视力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患者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术后视力水平。  相似文献   

19.
翼状胬肉是以睑裂部球结膜组织增生并向角膜浅层呈三角形侵袭为特点的疾病,此病手术切除后易复发,且复发率高达20%~30%。本文对1995~1996年所做翼状胬肉手术患者进行随访,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翼状胬肉98例136只眼,均手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显微逆行切除联合带蒂球结膜移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38眼)翼状胬肉在显微镜下行逆行切除联合带蒂球结膜移植术。结果:术后随访4~14个月,2眼复发,复发率为5%。结论:翼状胬肉显微逆行切除联合带蒂球结膜移植术术后复发率低,是治疗翼状胬肉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