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庞辉 《医疗装备》2010,23(9):41-42
目的:探讨胃肠机械吻合器在急诊胃大部切除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4例应用国产吻合器行胃大部切除术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16例,胃窦部溃疡穿孔7例,胃小弯溃疡穿孔1例。采用BillrothⅠ式12例,BillrothⅡ式11例,Roux-en-y胃肠吻合1例。结果:全组无吻合口瘘,无吻合口狭窄及出血。结论:急诊情况下行胃大部切除术应用吻合器除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胃肠功能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外,还有使手术简单化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急诊胃大部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 患者均行胃肠减压后,开腹穿孔部位,吸尽腹腔积液后均行率罗Ⅱ式胃大部切除结肠前吻合术.结果 术后标本病理检查出十二指肠溃疡39例,胃溃疡18例,胃溃疡并重度非典型增生2例,胃癌穿孔1例,本组病例全部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行胃大部切除术与单纯穿孔修补术,术后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我们认为胃大部切除兼术后综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胃大部切除术治疗的适应证和预防术后并发症,探讨进一步提高疗效。方法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120例,BillrothⅠ式3例,BillrothⅡ式117例,均作结肠前顺蠕动胃全口空肠吻合。结果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120例,全部治愈,平均治愈时间8·6d,手术效果较好。结论胃大部切除术,目前还是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的主要有效方法,必须认真掌握手术适应证和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云南省玉溪市医院外科(653100)陈绍礼胃大部切除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目前在我国基层医院仍为广泛开展的术式。人们对胃大部切除所引起的近期严重并发症如术后大出血、十二指肠残端瘘、空肠输入或输出襻梗阻等并发症已有较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发生的癌称为残胃癌(gastricstumpcarcinoma ,GSC) ,我院从 1994 - 2 0 0 3年共收治GSC 8例 ,占同期住院胃癌 1.6 % (8/ 4 92 )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病例共 8例 ,全部为男性 ,年龄 4 3~ 81岁 ,平均年龄 6 1.8岁。距胃大部切除手术时间 17~ 36年 ,平均 2 8.3年。1.2 胃大部切除手术情况  7例为胃大部切除BillrothⅡ式吻合 ,其中 ,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3例 ,幽门梗阻 2例 ,胃十二指肠多发溃疡 2例。另一例为早期胃癌 (Ⅱc ,Ⅰa期 )行根治术D2 - 。手术时年龄 13~ 5 2岁 ,平均年龄 33.7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行胃部分切除术治疗效果。方法对3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行远端胃部分切除术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0例十二指肠患者Billroth I式10例,Billroth II式20例,重建手术时间40~90 min。吻合口溃疡2例,反流性胃炎1例,残胃炎4例,经治疗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胃十二指肠溃疡常用的手术方式是远端胃大部切除术,Billroth I式胃十二指肠吻合或Billroth I式胃空肠吻合重建,具体视切除的范围和十二指肠残端的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7.
正某男,41岁。因上腹疼痛2小时入院。查体:腹膜炎体征明显,X线检查膈下有游离气体,考虑为上消化道穿孔,急诊手术证实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遂行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但出院后不到2个月又出现上腹痛及腹膜炎体征。胃镜证实溃疡复发,查基础胃酸为8毫摩尔/升(行胃大部切除或迷走神经切断手术者其正常参考值为5毫摩尔/升),血清胃泌素为656皮克/毫升,诊断为胃泌素瘤。因患者拒绝手术,给  相似文献   

8.
正案例回顾某男,41岁。因上腹疼痛2小时入院。查体:腹膜炎体征明显,X线检查膈下有游离气体,考虑为上消化道穿孔,急诊手术证实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遂行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术后病理为十二指肠溃疡穿孔。2个月后又出现上腹痛及腹膜炎体征。胃镜证实溃疡复发,遂查基础胃酸为8mmol/L(行胃大部切除或迷走神经切断手术者其正常参考值为5mmol/L),血清胃泌素为656pg/ml,诊断为胃泌素瘤。给予抗酸药物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9.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是消化性溃疡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常见的临床急腹症。外科急诊手术治疗是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主要手段;据报道十二指肠急性溃疡穿孔行急诊手术者高达80%~90%。目前手术治疗主要包括穿孔修补术、穿孔修补加迷走神经切断术和胃大部切除术等3种术式。为了研究穿孔修补加迷走神经切断术和胃大部切除术在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本研究于2008年8月-2010年8月对仙居县精神病医院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分别采用腹腔镜穿孔修补术加扩大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extcnded parietal cell vagotomy,  相似文献   

10.
十二指肠残端瘘是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极高,有报道为20%~50%.1990年1月~2006年1月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普通外科共施行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1146例,发生十二指肠残端瘘17例,发生率为1.48%.现就其发生原因、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十二指肠残端瘘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指肠残端瘘是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极高,有报道为20%~50%。1990年1月~2006年1月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普通外科共施行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1146例,发生十二指肠残端瘘17例,发生率为1.48%。现就其发生原因、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月天津市海河医院及天津市肿瘤医院资料完整的残胃癌共计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残胃癌患者,男24例,女3例;平均年龄61.2岁;首次胃大部分切除消化道重建方式采用BillrothⅡ式23例,占85.2%。26例行手术治疗,其中18例行残胃癌根治性切除术;根治性切除患者中位生存期为44个月。结论残胃癌多见于BillrothⅡ式术后,胃大部切除术后定期胃镜等相关检查是早期诊断残胃癌的关键,合理的外科手术是治疗残胃癌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江礼娟  王强 《现代保健》2009,(24):74-7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临床应用及手术操作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行腹腔镜修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怀疑恶变穿孔行快速冷冻病理检测证实后中转开腹,1例合并幽门梗阻中转开腹行胃大部切除术,其余十二指肠球部前壁溃疡穿孔均于腹腔镜下成功完成手术。结论大多数胃十二指肠溃疡需要手术治疗,腹腔镜溃疡穿孔修补术简单易行、危险性小,是治疗溃疡病急性穿孔的主要手段,与开腹手术同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讨论十二指肠球后溃疡出血急诊手术治疗的体会。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十二指肠球后溃疡大出血患者11例。观察其手术方法及预后。结果 11例患者中行Billroth式胃大部分切除术8例,其余患者有2例行十二指肠切开缝扎止血以及胃十二指肠动脉结扎。该11例患者术后24h内均未出现再出血,无术后死亡病例。结论十二指肠球后溃疡出血急诊手术选择应根据溃疡的部位、大小以及患者自身状况选择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病变的发生情况。方法:对288例胃大部切除术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残胃常见的病变依次为:残胃及吻合口炎76,4%;残胃及吻合口溃疡16%;残胃癌12,5%;残胃复发癌23.8%。结论:胃十二肠良性病变应给予内科治疗,若合并严重并发症必须手术时尽可能采用B-Ⅰ式胃大部切除术;术后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对可疑的胃黏膜病变应行活组织检查以免漏诊残胃癌或残胃复发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对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对126例接受胃大部切除术的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Billroth Ⅱ式胃大部切除术患者69例(Billroth Ⅱ式组),Billroth Ⅰ式胃大部切除术患者57例(Billroth Ⅰ式组),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3、6个月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的变化及糖代谢改善情况.结果 Billroth Ⅰ式组术后1、3、6个月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illroth Ⅱ式组术后3、6个月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分别为(10.7±2.9)、(10.4±2.3)mmol/L和(12.4±2.6)、(12.0±3.2)mmol/L,与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14.1±3.2)、(13.4±3.8)mmol/L和(19.0±3.9)、(18.1±4.3)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Billroth Ⅰ式组糖代谢改善4例,无效53例,改善率为7.02%(4/57),Billroth Ⅱ式组糖代谢改善64例,无效5例,改善率为92.75%( 64/69),两组改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对改善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具有明显的效果,并且采用Billroth Ⅱ式胃大部切除术患者比采用Billroth Ⅰ式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糖代谢的改善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邓业巍 《中国保健》2005,13(24):16-17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穿孔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分析1989-2002年收治的154例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154例中,术前确诊143例(92.9%),误诊11例(7.1%).非手术治疗31例(20%),全部治愈;穿孔修补术35例(28.5%);胃大部切除术88例(71.5%);术后无十二指肠残端破裂、再穿孔、吻合口瘘等近期并发症. 结论术前X线、B超及腹腔穿刺联合应用可提高溃疡穿孔的确诊率,胃大部切除术与单纯溃疡穿孔修补术或非手术治疗近期并发症的发生无显著性差异,但远期疗效优于后两者.  相似文献   

18.
溃疡病胃大部切除术术式较多,目的是为了减少胃大部切除术后的并发症,其中碱性返流性胃炎是胃大部切除术后的主要并发症。我们通过BillrothⅠ式,BillrothⅡ式和胃空肠Roux-y吻合术术后胆汁返流、粘膜炎症、吻合口溃疡出现情况的比较得出:胃大部切除并空肠Roux-y吻合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其它两种术式.所以我们认为溃疡病采用胃空肠Roux y吻合术式为佳,应予提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发生十二指肠残端瘘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经过积极治疗及合理有效的护理,患者痊愈出院.结论十二指肠残端瘘是胃大部切除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可以危及患者生命,做好心理护理、细致观察病情、各种引流管及皮肤护理以及基础护理在治疗成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0.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并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是普外科常见急诊病种,在急诊情况下行胃大部切除术的做法已基本被废弃,仅行穿孔修补、腹腔冲洗引流术,术后积极内科药物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痊愈.我们对2005-2008年行腹腔镜修补手术的24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