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总结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急救护理。[方法]对48例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病人积极抗休克治疗,同时及早处理合并伤,严密观察病情,并做好急救护理。[结果]治愈43例,死亡5例。[结论]加强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急救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2.
高珞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4):3756-3757
目的 探讨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方法 通过回顾性总结分析17例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救治与护理过程,总结有效的急救与护理措施.结果 17例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中,2例因严重失血性休克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其余患者抢救成功.结论 迅速补充血容量,尽快缓解休克症状,积极防治其他并发症是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提高腹部多发伤并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发生失血性休克的死亡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84例腹部多发伤并发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制定和实施急救护理,完善抢救措施。结果 治愈出院72例,死亡12例,无因护理措施不当而导致患者死亡或并发症发生。结论 正确的急救与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腹部多发伤并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合并休克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7例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给予准确急救及护理,观察其预后效果.结果:本组55例痊愈出院,2例因合并ARDS、DIC死亡.结论:严密观察、及早介入护理干预措施是治疗骨盆骨折合并休克患者的关键,可提高其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5.
沈启香 《全科护理》2012,10(27):2516-2517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对18例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病人的进行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给予准确急救护理,观察其预后效果。[结果]通过积极抢救,18例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病人全部痊愈出院,无一例死亡。[结论]迅速补充血容量,尽早固定骨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积极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多发伤合并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的病死率及影响因素,为急救护理对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60例多发伤合并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病死情况,并收集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引起多发伤合并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病死的高危因素。结果60例多发伤合并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治疗后,病死14例,病死率为23.33%;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60岁、骨折分型C型、休克指数>2、转运途中延误是患者病死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年龄大、骨折严重程度重、休克严重、转运途中延误会增加多发伤合并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的病死风险,故临床需据此采取合理的急救干预,以降低患者病死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50例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有效的急救与护理方法,包括吸氧、药物护理、体征检查及心理护理等。结果:50例患者手术治疗前休克症状均能够被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抢救,临床急救成功率达100%,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心理情况恢复良好,全部康复出院。结论:规范异位妊娠急救与护理流程是救护异位妊娠伴休克成功的关键,同时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对患者康复也有积极影响,可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缓解患者恐惧、紧张心理,提高临床恢复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O11年1月~2O12年12月收治的5O 例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有效的急救与护理方法,包括吸氧、药物护理、体征检查及心理护理等。结果:5O 例患者手术治疗前休克症状均能够被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抢救,临床急救成功率达1OO﹪,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心理情况恢复良好,全部康复出院。结论:规范异位妊娠急救与护理流程是救护异位妊娠伴休克成功的关键,同时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对患者康复也有积极影响,可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缓解患者恐惧、紧张心理,提高临床恢复率。  相似文献   

9.
骨盆骨折为临床工作中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多由强大的暴力造成,多见于交通事故和坠落伤.骨盆骨折后易引起广泛出血,严重时致休克死亡,病死率较高[1].2007年2月~2010年5月,我们对43例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精心急救与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有43例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男27例,女16例;年龄19~65岁.均经临床影像检查诊断为骨盆骨折.受伤原因:车祸伤26例,高空坠落伤12例,摔伤5例.受伤至就诊时间已超过30 min或数小时,是临床第二死亡高峰期,均处于休克状态.入院后立即给予积极抗休克治疗,行急诊手术29例,保守治疗14例.本组患者抢救成功41例(95.3%),死亡2例(4.7%).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复杂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合并骨盆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2011年1月~2015年7月对我院收治的13例复杂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合并骨盆骨折患者予积极治疗,术前予抗休克、合并伤及心理护理,术后予创面护理、预防感染和血栓形成护理及康复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13例患者全部救治成功,创面均获愈合。结论:复杂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合并骨盆骨折经积极治疗,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可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闭合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0例闭合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恰当的急救与护理,观察其顸后效果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80例患者均在纠正休克的同时顺利接受手术,3例患者因多脏器破裂,抢救无效死亡,救治成功率为96.3%;从患者护理满意度看,非常满意52例,占65.0%;基本满意25例,占31.25%;一般3例,占3.75%,未见不满意病例,护理总满意率为96.25%。结论:对闭合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早期诊断,并给予及时的救护措施,可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骨盆骨折多发于青壮年,大多由暴力所致,常伴合并大出血、休克、腹膜后血肿及腹腔内脏、尿道、膀胱、直肠、神经损伤等,必须及时抢救治疗[1,2]。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们对64例骨盆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骨盆骨折患者64例,男34例,女30例;年龄23~55岁。其中交通事故伤38例,高空坠落伤18例,砸伤8例;合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胸腹多发伤患者进行急救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胸腹多发伤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急救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评价护理干预应用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愈43例(治愈率95.6%),2例失血性休克死亡,住院11~40 d,平均(15±1.5)d.对照组治愈38例(治愈率84.4%),失血性休克死亡4例,心力衰竭死亡3例,住院13 ~45 d,平均(19±2.3)d.观察组治愈率和平均住院时间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胸腹多发伤患者趤行针对性的急救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治愈率,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32例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患者入院积极抗休克同时行手术治疗和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 对异位妊娠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给予积极急救与精心护理,可提高急救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救治方法。方法对48例骨盆骨折大出血患者急诊行积极抗休克治疗、动脉栓塞治疗和骨盆外固定。结果救治成功率87.5%,术后随访骨折恢复情况优良率95.2%。结论对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积极救治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危机管理渗透式风险预控急救护理在多发伤合并脊柱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40例多发伤合并脊柱损伤患者作为研究组,应用危机管理渗透式全程风险预控急救护理;将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40例多发伤合并脊柱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急救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危机事件发生率为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急救护理有效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危机管理渗透式风险预控在急救护理中的应用,可有效降低多发伤合并脊柱损伤患者的护理危机事件发生风险,提高急救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提升患者对急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黄琼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0):4961-4961
自2008年以来,我院对骨盆骨折采用早期手术内固定治疗,使并发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预后明显改善,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骨盆骨折共48例,男38例,女10例,年龄18~76岁。车祸伤38例,高坠伤5例,重物砸伤5例。48例均为多发复合伤,其中4例合并颅脑损伤,30例合并失血性休克,5例合并内脏损伤,9例合并其他部位损伤。  相似文献   

18.
骨盆骨折合并内脏器官损伤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艳勤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1):843-844,846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合并内脏器官损伤患者的急救护理、合并伤观察及并发症预防的护理特点。方法对25例骨盆骨折合并内脏器官损伤患者实施快速、准确、有效的急救;重点加强内脏器官损伤及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本组抢救成功21例,死亡4例,骨盆骨折合并内脏器官损伤无一例漏诊。结论快速急救、严密观察、科室间会诊协作、及早介入护理干预措施和提供及时准确信息,是诊断、治疗骨盆骨折合并内脏器官损伤患者的关键,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2003年5月-2005年6月,我院骨科应用中心静脉置管救治多发骨折合并休克患者2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为28例严重骨折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男21例,女7例,年龄21~54岁,平均年龄35岁。严重骨盆骨折6例,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及脊柱骨折13例,四肢多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急诊救治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病例系列分析研究,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收治的128例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 男65例, 女63例, 年龄(57.82±5.79)岁, 年龄范围为46~70岁。所有患者均接受统一治疗措施, 统计急诊救治效果, 通过调查问卷方式收集调查其临床资料, 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急诊救治效果的影响因素, 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影响因素预测预后的价值。结果 128例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急诊救治效果良好率为87.5%(112/128);急诊救治效果良好患者的休克程度、病情程度均优于急诊救治效果差的患者, 合并脊柱、四肢, 受伤至救治时间≤1 h、有院外处理状况、年龄<60岁占比高于急诊救治效果差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显示, 年龄≥60岁, 重度休克, 重伤, 受伤至救治时间>1 h、无院外处理状况及合并头颅、腹部、胸部损伤为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急诊救治效果差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