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者实施本研究目的是评估妇女绝经后出血或激素替代治疗期间不规则出血 ,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厚度≤ 4mm的患者是否可以不作子宫内膜活检 ,故作者对 36 1例年龄≥ 5 0岁因绝经后出血或激素替代治疗期间不规则出血妇女行阴道超声检查 ,对子宫内膜厚度≤ 4mm者则作宫颈涂片巴氏检查 ,在 4~ 12个月重复检查 ,期间再次出血则作子宫内膜活检。子宫内膜厚度≥ 5 m m者或作诊刮或作子宫内膜活检。结果 :16 3例妇女子宫内膜厚度≤ 4mm中有 1例子宫内膜癌 ,被超声漏诊而由宫颈细胞学检查发现 ,2例超声检出为附件恶性肿瘤 (卵巢及输卵管癌各 1例 )…  相似文献   

2.
阴道超声检查对检测子宫内膜团块性病变具有高度敏感性,但无特异性,对绝经后阴道流血者尤为适用。对103例绝经后阴道流血者行经阴道超声检查(TVS),其中48例阴道超声显示子宫内膜增厚或子宫内膜团块直径在5~10mm者,行经阴道子宫超声造影(TVHS)。患者年龄46~87岁,平均58岁。绝经后至少6个月,阴道流血史至少3个月,无1例行激素治疗。近期未进行宫内膜活检者。 经阴道子宫超声造影的方法:患者取仰卧膀胱  相似文献   

3.
绝经后阴道流血多提示存在生殖道病变 ,及时准确地进行鉴别诊断并确定病因对症治疗非常重要 ,宫颈细胞学检查是诊治的重要筛查步骤并有重要临床实用价值。 1997年 3月至 2 0 0 0年 3月我们对绝经后阴道流血 2 34例进行了宫颈细胞学检查并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 34例 48~ 76岁 ,平均 5 9岁 ,<5 5岁 145例 ,≥ 5 5岁 89例。均自然绝经 1年以上 ,最长 2 8年 ,临床多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 ,少数表现为白带带血或接触性出血。1.2 方法  2 34例于宫颈鳞柱交界处和 (或 )子宫颈管采集标本 ,…  相似文献   

4.
阴道出血是妇科常见的临床症状,我院妇科门诊1985年至1986年3月治疗46例阴道出血患者,其中31例出血原因不明者,做了诊断性刮宫并作病理检查,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见附表附表46例阴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年龄阴道出血时间绝经时间诊断刮宫8~10天少于20天大于1个月1~3年3年以上20-40 5 141-50 5 2 1 651-76 17 13 4 15 17 24表中阴道出血时间是指阴道出血到就诊时间。表中绝经时间是指患者就诊时的绝经日期。本文经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包括B 型超声检查11例,宫颈刮片43例,尿妊免试验3例,血hCG 测定5例)明确诊断15例;宫外孕1例;绒癌1例;子宫肌瘤5例;老年性阴道炎4例;宫颈癌4例。其余31例诊断不明,遂行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确诊,其中年龄小于50岁7例,病理报告分别诊断为不全流产1例,功血2例,子宫内膜增殖2例,子宫内膜息肉1例,子宫内膜癌1例。年龄大于50岁24例,病理报告诊断为子宫内膜增殖8例(其中5例有内膜增殖伴有息肉),破碎子宫内膜3例,萎缩子宫内膜2例,慢性子宫内膜炎2例,子宫内膜癌9例。讨论本文46例阴道出血患者,年龄小于50岁的12例,恶性变2例。年龄大于50岁的34例,恶性变的13例。而恶性变的15例中有14例为已绝经妇女。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1/3~1/5由于恶性病变引起,距绝经时间越长,恶性率越高。Banerjee 报告250例妇女老年病,恶性肿瘤中子宫内膜癌57.1%,宫颈癌占19.5%。本组子宫内膜癌9例,宫颈癌4例。本组31例行诊断性刮宫中,年龄大于50岁的24例,良性病变15例,占诊断的63.5%。从中提示任何年龄的妇女,子宫内膜对雌激素都有反应。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是由肾上腺、卵巢产生,量虽少,但持续增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腺肉瘤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及浙江省肿瘤医院2005—2015年收治的19例子宫腺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结果患者年龄28~70岁,平均51.9岁,绝经前与绝经后分别为9例及10例。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异常流血、流液及宫颈赘生物,11例患者术前超声检查和8例患者术前磁共振检查为宫腔内有信号改变;16例患者接受术前病理检查(诊断性刮宫或宫颈活检),术前诊断准确率为87.5%(14/16);17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7例患者行化疗或术后辅助化疗。随访至2018年6月,随访时间11~148个月,7例死亡,其中1例为合并肾衰竭死亡,6例在术后5年内死亡,4例失访,8例存活。结论子宫腺肉瘤临床症状不典型,阴道异常流血、流液常为首发症状,诊刮术或宫颈活检术可提高临床诊断率,治疗以手术为主、化疗为辅。  相似文献   

6.
正患者71岁,因"绝经后阴道流血4个月"于2017年1月12日于我院就诊。自然绝经17年,4个月前无诱因出现阴道出血,量如月经,持续1天左右,间隔3~4天一次,未诊治。2016年12月于外院行阴道镜检查,病理提示:低分化腺癌。我院妇科查体:老年外阴,阴道畅,少量流血,穹隆似受侵,宫颈可见菜花样肿物,接触性出血(+),子宫萎  相似文献   

7.
386例绝经后妇女阴道流血病因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绝经后阴道流血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方法 :分析 386例绝经后阴道流血病人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386例绝经后阴道流血病人中 ,非器质性病变 4 7例 ,占 12 .18%。良性病变 2 88例 ,占 74 .6 1%。恶性病变 5 1例 ,占13.2 1%。患者年龄 >6 0岁 ,流血距绝经时间 >10年 ,子宫内膜厚度 >7mm,恶性肿瘤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 :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大部分是良性病变 ,年龄越大 ,出血距绝经时间越长 ,恶性肿瘤的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癌合并子宫腺肌症恶变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癌合并子宫腺肌症恶变一例游泳彭芝兰郑莹患者68岁,孕6产6。因绝经13年,反复阴道流血3年,于1994年10月20日入院。入院前3年,患者第1次出现绝经后不明原因阴道流血,如正常月经量,经治疗无好转。入院前2年内又出现过两次类似阴道出血,在其...  相似文献   

9.
绝经后子宫出血171例诊刮病理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绝经后出血是一种妇科常见症状 ,据统计占老年妇科病主诉的 80 %以上。因其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之一 ,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为探寻出血的原因及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 ,本文对我院妇产科门诊 171例绝经后子宫出血病例的诊刮病理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1993年 1月~ 1997年 12月 ,我院妇产科门诊收治绝经后子宫出血 171例 ,年龄 41~ 72岁 ,平均 5 5 2 1(5 6 6±6 8)岁 ,自然绝经 1~ 2 3年。均除外阴道、宫颈、尿道和肛门出血 ,并分别做了分段诊断性刮宫和病理检查。2 结果2 1 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病理分类 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阴道黑色素瘤少见。我院25年内遇到1例,现报道如下。患者女,66岁。5胎5产,绝经18年,因阴道不规则流血3个月入院。检查:右前臂皮肤有0.5cm直径之黑痣,两侧腹股沟部可触及直径1~1.5cm之淋巴结。阴道捡查:尿道口右下方处女膜内有直径1.5cm紫黑色结节,质较硬,表面有溃疡,易出血。阴道中段的前后壁粘膜分别有1和2处直径1.5cm之黑斑,质软,不突出粘膜。宫颈、子宫及双侧附件无异常。胸片正常。初诊为原发性阴道黑色素瘤。局麻下行病灶切除,切除范围包括病灶边缘外1.5cm及基底下1cm之组织,并取阴道后壁黑斑活检及切除右前臂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经阴道超声波检查对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和宫腔内病变的诊断价值,从1992年6月1日~1993年6月1日,共有279例主诉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接受了经阴道超声波检查。患者分为3组:周期性异常出血、非周期性异常出血和绝经后出血至少1年。其中260例进一步行宫腔镜检查,并将超声波检查与宫腔镜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后者又经刮宫或子宫切除后组织学证实。绝经前患者平均年龄39.5±8.3(18~56)岁。绝经后平均年龄60.9±9.0(45~87)岁。  相似文献   

12.
正1病例报告患者,59岁,因绝经后阴道流血6月于2012年9月16日入院,患者2003年绝经,6月前患者出现阴道点滴流血,色鲜红,外院就诊诊断为"宫颈糜烂",予宫颈激光治疗后阴道流血未好转,遂行阴道镜检查,取组织活检提示阴道癌,我院病理会诊:阴道壁透明细胞腺癌,伴灶性出血、坏死,遂转入我院。3年前因外阴出血于当地某三甲医院行外阴活检,诊断外阴"良性病变"(具体不详),未予处理。1+月前外院诊断高血压,尼  相似文献   

13.
子宫内膜息肉 (endometrialpolyp ,EP)是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宫腔镜检查术的运用 ,EP的检出率增高。本文通过总结 30例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 ,并与 38例绝经后萎缩性子宫内膜患者作对比分析。旨在探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与体重指数关系。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选择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自 1997年 4月至 1999年 7月 ,宫腔镜检查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患者6 8例 ,根据宫腔镜及病理检查结果 30例为子宫内膜息肉(EP组 ) ,年龄 47~ 80岁 ,平均年龄 (6 4 4± 7 79)岁 ,其中≥ 6 0岁者 19例 (6 …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阴道上皮内瘤变(VAIN)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诊治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5-2011年住院收治VAIN病例28例临床资料。其中VAINⅡ7例,VAINⅢ21例。结果: 患者年龄29~76岁(中位年龄48岁)。绝经21例(75%)。26例(93%)无临床症状。25例(89%)病变位于阴道顶端。27例进行超薄液基细胞学涂片(TCT)检查异常。23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阳性。15例有子宫切除术史,其中因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切除子宫10例。子宫切除术后至诊断VAIN时间:宫颈疾病平均3.1年,非宫颈疾病8.8年。不同级别VAIN在年龄、子宫切除原因、目前及既往合并宫颈疾病、TCT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例全部进行手术治疗,3例术后复发。结论: HPV病毒感染、宫颈病变、宫颈病变或宫颈癌行子宫切除术史是VAIN的危险因素;细胞学-阴道镜-组织病理学适用于VAIN的诊断及随诊;宫颈病变切除子宫治疗后应密切随访,尤其是术后3年内应警惕VAIN。    相似文献   

15.
1病例报告患者,67岁,因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3天于2009年8月15日入院。患者绝经15年,现不规则阴道流血3天,无腹痛、腰酸、消瘦。妇科检查子宫增大如孕50天,形态不规则,阴道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左侧壁不均质团块4.5cm×5.0cm,CT检查提示盆腔内恶性肿瘤。肿瘤标志物癌抗原125(CA125)、糖  相似文献   

16.
宫腔镜协助诊断绝经后阴道流血2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流血的原因以及宫腔镜诊断的价值.方法:分析我院223例绝经后阴道流血病例的宫腔镜检查结果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宫腔镜检查后经病理确诊引起绝经后阴道流血的原因中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占83.4%,子宫恶性肿瘤占12.6%,宫内节育器占3.1%.绝经年限和恶性肿瘤有关.宫腔镜诊断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为87.0%.结论:宫腔镜协助下行活检或诊刮可明确绝经后阴道流血的原因,并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类型。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科病房收治的778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每例均行盆腔超声、宫腔镜检查及手术,且取得病理及确切诊断。结果:778例患者中,子宫内膜息肉所占比例最高49.23%(383例),其次是子宫内膜癌16.71%(130例),第三位是黏膜下肌瘤11.44%(89例);绝经后阴道出血在绝经5年内发病例数最多(311例),其中以子宫内膜息肉为主(175例),绝经≥21年发病例数最少(78例),其中以子宫内膜癌为主(44例);<49岁阴道出血例数最少(7例),55~59岁阴道出血例数最多(228例),两者均以子宫内膜息肉为主,≥75岁出血的71例中以子宫内膜癌为主(38例);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患者在子宫内膜厚度、体质量指数(BMI)及是否反复出血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子宫内膜恶性病变患者与良性病变患者相比其子宫内膜更厚、BMI更高且更易发生反复出血。结论: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主要病因为子宫良性病变;随着绝经时间的增加,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及黏膜下肌瘤的发生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子宫内膜炎及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整体呈上升趋势;随着绝经后发生阴道出血年龄的增加,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及黏膜下肌瘤的发生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子宫内膜炎及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整体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418例绝经后阴道出血原因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绝经后阴道出血是妇科的一种常见症状,也是老年妇女妇科病的主诉之一,为探索其病因及其有关因素,对我院418例组经后阴道出血病例活俭、诊刮、病理检查资料进行分析。一、资料与方法(-)我院1997年5月至1998年6月妇科门诊病例。(二)绝经后阴道出血即指生理性绝经后1年以上的阴道异常出血(包括血性白带)’‘’。(三)阴道炎根据临床表现及分泌物涂片检查,慢性宫颈炎(宫颈息肉)、于官功能性出血、肿瘤等均根据组织活俭或手术标本病理检查。二、结果与分析(-)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发生率:1997年5月至1998年6月,妇科门诊病人13106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B超检查显示子宫内膜增厚而无症状者的子宫内膜病理变化。方法:对绝经后B超显示子宫内膜增厚无症状患者(无症状组)及同期绝经后B超显示子宫内膜增厚伴有阴道出血者(出血组)进行诊断性刮宫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结果:无症状组子宫内膜增厚的86例患者中,非器质性病变44例(51.16%),良性病变42例(48.84%),无恶性及癌前病变;出血组子宫内膜增厚的79例中,非器质性病变48例(60.76%),良性病变17例(21.52%),恶性14例(17.72%)。无症状组随着年龄增大、绝经年限延长、内膜厚度增加,其良性病变呈上升趋势(P0.05);出血组随着年龄增大、绝经年限延长、内膜厚度增加,其恶性病变呈上升趋势(P0.05);其中无症状绝经后妇女B超示子宫内膜增厚者中内膜病变与内膜厚度和体质量指数(BMI)相关。结论: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不伴阴道出血时,多为良性病变,对于肥胖、内膜厚及绝经年龄较长患者更应重视。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伴有阴道出血时,恶性病变比例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20.
患者 ,6 0岁 ,G4P2 ,因绝经 8年 ,不规则阴道流血 4个月于2 0 0 2年 2月 2 1日入院。既往月经规则 ,5 2岁绝经 ,绝经后 8年 ,即入院前 4个月开始出现少量阴道流血 ,色淡红 ,无腹痛 ,无尿频、尿急等 ,半月后曾到多家医院诊治 ,给予盆腔B超检查、宫颈活检、诊断性刮宫及血CA12 5检查 ,除血CA12 5多次异常外 (波动于 90~ 115kU/L) ,余项检查均未提示明显异常 ,阴道流血症状持续存在 ,故门诊拟“绝经后阴道流血待查”收入病房。患者有“冠心病”史 10年 ,否认有高血压病及糖尿病史 ,家族中有一兄长因“胃癌”过世 ,余无特殊。入院时体格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