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祖传验方止泻散治疗小儿腹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自1975年以来,笔者应用祖传验方止泻散治疗小儿腹泻320例,疗效较为满意,兹介绍于下。止泻散方:白术(伏龙肝研末炒)200克、山药(麸炒)200克、枣树皮(炒黄)150克、车前子(盐炒)150克。上药共粉碎为细末,1岁以内的婴儿每次服0.5~1克,2~3岁每次服2~3克,4~6岁每次服3~4克。日服3次,均饭  相似文献   

2.
笔者用治胆汤治疗胆囊炎14例,均获满意效果。现简介如下: 方药:金钱草30克、滑石18克、生地15克、炒黄连6克、炒黄芩6克、郁金10克、炙乳、没各6克、当归12克、木香6克、佛手6克、炙甘草10克、大枣10克。疗效:服4剂而愈8例,6剂而愈2例,8剂而愈3例,服2剂症状控制1例。  相似文献   

3.
临床资料 24例患者年龄在2~13岁之间。其中2~6岁14例,7~13岁10例。女性9例,男性15例。病程最长者7个月,最短1周;服中药前,多数患儿曾经西药治疗无效。治疗方法拟补中益气汤加减内服。药用太子参、桑螵蛸各9克,黄芪8克,当归、柴胡、升麻、白术各6克,陈皮、炙草各5克,益智仁10克。治疗结果服药二剂而愈者3例,三剂而愈者5例,六剂而愈者11例,十荊面愈者5例,24例患者全部治愈。典型病例刘××,男,4岁,1989年7月6日就诊,患儿从今年4月以来频频小便,约15分钟一次,但夜尿正常。多次尿常规及尿培养检查均未发现异常。他医曾予呋喃(口旦)啶、维生素B_1,谷维素等药治疗无效,又改服消炎痛,654—2数周固症状亦无明显改善故来求治。查体:精神倦怠,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诊为尿频,症属肺脾气虚、水道失约,拟补中益气汤加减:太子参、桑螵蛸各  相似文献   

4.
笔者自1980年以来用自制“驱蛔汤”治疗蛔虫病86例,其中胆道蛔虫11例,肠道蛔虫66例,蛔虫性肠梗阻9例。经治疗后,除1例胆道蛔虫并发阻塞性黄疸服药2剂无效外,其余均治愈。其中71例服1剂痛止、2剂排虫,14例服3剂而愈。乌梅20~30克,花椒3~5克,大黄5~10克(后下),枳壳3~6克,黄连2~5克,鲜苦楝根白皮(去粗皮)30~60克。一日1剂,水煎,日分二次服。有中焦寒象者加干姜3~5克,大便溏者大黄减量。郑××,女,10岁。1983年3月25日入院。患儿两天前感脐周隐痛不适,一天前突发剑突下阵发性钻顶样疼痛,痛及右肩,时欲呕吐,曾吐蛔虫1条。纳差便结。体查:剑突下偏右轻度压痛,腹软,可扪及条索状物。脉弦缓,舌淡苔薄白。诊为胆道蛔虫。取上方,1剂痛  相似文献   

5.
<正> 药物:车前子10克,炒山楂10克,宣木瓜8克,罂粟壳6克。煎服法:每日1剂,煎两次兑在一起浓缩至100ml。8周岁儿童分4~5次温服,1周岁以下儿童减半。疗效:经治小儿腹泻376例,全愈358例占95.2%,无效18例占4.8%。多数患儿服1~2剂即愈。案例:王××,女,1岁。患儿每日泻  相似文献   

6.
历年来,笔者以自拟消麦灵汤治疗麦粒肿,效果满意,愈者逾千。现将1980年4月至1992年9月门诊治疗资料较完整的500例小结如下。 一、一般资料 500例中,男290例,女210例;年龄3~33岁,平均18岁,其中8~10岁225例,11~20岁201例,21~33岁94例,仅左眼发病者180例,右眼发病者176例,双眼发病者144例,共计病眼644只,其中内麦粒肿601只,外麦粒肿43只。 二、治疗方法 消麦灵汤组成:鸡内金10克,连翘9克,薏苡仁30克,蒲公英15克,金银花20克,云苓12克,黄芩8克,山楂9克,防风6克,甘草6克,丹参15克。每日1剂,水煎服。一般服3剂见效,6~10剂痊愈。  相似文献   

7.
笔者应用民间“消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1例,其中男5例,女6例。年龄10~61岁。结果治愈5例(三年未复发),6例好转,1例无效(系晚期关节僵直畸型,骨质改变和骨骼肌萎缩而丧失劳动10年以上)。服药最长时间为70天,即服完二剂酒液(一剂药浸酒服35天)。  相似文献   

8.
<正> 方药:板篮根60克,山豆根、玄参各10克,桔梗9克,生甘草6克.高热者加金银花30克,蒲公英20克;大便秘结者可加大黄6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后取头汁再加水复煎:将两汁混匀分2次服.疗效:治疗34例,用药3剂获愈者8例,6剂获愈者12例.9剂获愈者8例,12剂获禽者5例,无效1例.病例:王某,女,33岁,1983年7月4日就诊。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临床运用岳美中教授和王占玺老师之常用治偏头痛验方加味(名为愈痛饮),治疗头痛52例,疗效甚佳,现简介如下: 一、一般资料本组52例均系门诊病例,年龄最大者80岁,最小者16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2月,以1至6年为多,共38例。二、治疗方法愈痛饮组方:菊花10克,霜桑叶10克,黄芩6克,薄荷6克,苦丁茶6克,连翘12克,夏枯草12克,蒿本6克,白芷10克,鲜茅根12克,荷叶2张,川芎12克,细辛3克,水煎每日一剂,分两次服。主要用于风热型和肝经风火上攻型头痛。三、治疗效果本组52例,服药在6~52剂之间,以服10~24剂者最多,占42例。其中肝经风火型38例,治愈33例,显效5例,风热型6例,治  相似文献   

10.
笔者以自拟“大黄糖茶煎”治疗小儿腹泻百余例,一般2~3剂可愈。介绍如下: 药物配制及用法:酒制大黄3克,茶叶5~10克,红糖10~20克。沸水泡后服用。日服1~2剂,一般2剂而愈。严重者可连服数剂。刘×,男,1岁。1985年8月  相似文献   

11.
用自拟补气摄乳汤治疗乳汁自溢症17例,获较好疗效。发病年龄21~33岁,病程21~68天,1、2、3胎分别14、2、1例,其他方法治疗无效者9例,初诊8例。处方:黄芪、党参各20~30克,当归10克,白术、山药各15克,益智仁、山萸肉各10克,五味子8克,桔梗6克,甘草5克。水煎两汁,2次分服,日服1剂。结果痊愈14例,有效2例,无效1例。服药最少3剂,最多9剂,平均5.4剂。其中1例无效患者乳房结构不良,两乳房广  相似文献   

12.
<正> 笔者从1982~1986年,用自拟五味秋泻饮治疗小儿秋季腹泻50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简介如下。一、一般资料:50例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最小者6个月,最大者2岁8个月;每日腹泻10次以下者9例,11~20次者34例,21次以上者7例。二、处方及用法:土茯芩20~50克,白术(土炒)6~15克,葛根(煨)6~12克,鸡内金(炒)3~10克,藿香6~10克。每日1剂,水煎服。重者每日可服2剂。辨证加减:热泻加板蓝根、金银花;寒泻加煨姜、木香;初泻加泽泻、车前子;久  相似文献   

13.
<正> 治疗方药:茵陈180克,金钱草90克,川郁金60克,粉甘草15克,红糖(量不限),水煎服。五天1剂,1日3~5次,当茶冲糖饮之。治疗效果:250例经服本方治疗后,全部治愈(上述症状及体征先后消失,肝功复查正常)。其中服3剂111例,服4剂98例,服5剂34例,服6剂5例,服8剂2例,总治愈率为100%。3年后随访48例均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14.
最近我们应用车灶汤治疗小儿腹泻40例,收到较好效果,现简介于后。40例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2岁以内者36例,2~5岁者6例;年龄最小者为4个月,最大者为5岁。急性腹泻(发病在10天以内者)32例,慢性腹泻(发病在10天以上者)8例。一、治疗方法1.车灶汤组成和应用:车前子五钱(布包),灶心土如鸡蛋大一块。加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分2~3次服,于1日服完。  相似文献   

15.
笔者运用水陆二仙丹合三妙散(简称二仙三妙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效果尚属满意。现将收治的53例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53例,均以典型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前列腺液检查结果为诊断依据。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者52岁。其中小于20岁者1例,20~30岁者26例,31~40岁者21例,41~50岁者5例。并发关节炎者2例,并发神经官能症者12例。服药最少者15剂,最多者47剂,平均29剂。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口服二仙三妙汤:芡实金樱子各30克黄柏20克苍术5克牛膝10克,加水500毫升,浓煎取汁200毫升,分两次温服,1日1剂。忌食辛辣肥甘。药物加减:小腹胀甚者加川楝子10克;尿急、尿痛者加竹叶10  相似文献   

16.
笔者家住山区 ,医疗条件较差 ,人们多用民间疗法治病 ,其中有用香椿树根加石榴树皮治疗腹泻及痢疾者 ,笔者用本法治疗 1 5例此类患者 ,疗效满意 ,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1 5例中男性 7例 ,女性 8例 ;年龄 8~ 72岁 ;病程 1~30天。腹泻 5例 ,红痢 3例 ,白痢 4例 ,红白痢 3例。治疗方法及效果香椿树嫩根 1 0 0 g(干品取 60 g)切片 ,石榴树皮鲜品 2 0 g(干品 1 2 g)加水 50 0 ml,煎 30 min后去渣 ,趁热服 ,每日 2次。若为红痢加白糖 1 5g;若为白痢加红糖 1 5g;若为红白痢加红白糖各 8g。1 5例均获治愈 ,其中服 1剂而愈者 6例 ,服 2剂而愈者5例 ,…  相似文献   

17.
例一,熊×,女,17岁。1976年7月5日入院。患者腹泻、解粘液便,日5~7次,已3天。经治疗后腹泻停止。但又出现不大便、恶心、腹胀痛已3天余,可见肠形。腹透发现肠管充气,可见到三个液平而。诊为肠梗阻。速用大承气汤加味:大黄15克、元明粉12克、枳实10克、厚朴10克、炒莱菔子10克。早、晚各一剂,次日解硬块样大便2次,腹部胀痛减轻,继用调胃承气汤:大黄10克、元明粉8克、甘草4克,二剂治愈。例二,龚××,男,7岁。1979  相似文献   

18.
<正> 治疗方药:龟版、龙骨各10克,远志、石菖蒲各5克,人参3克。小便频清量多加附片、益智仁各3~5克。每日1剂,水煎服。先煮龟版、龙骨,后下远志、菖蒲,人参用水磨汁兑服,7~10天为1疗程。服药1个疗程后,停药5~7天,若未痊愈,再服第二疗程,或第三疗程。治疗效果:本组11例,全部治愈。其中服1个疗程获愈者6例,服2个疗程获愈者4例,仅1例因年龄较大,病程较长,服药三个疗程方愈。病案举例:江某,女,14岁,“学生。1980年10月18日诊。自幼年起即患尿床,初未介意,未予治疗。10岁后,仍然尿床,特别是在学习紧张、精神疲乏之后,晚上熟睡,少则每晚1次,多则2~3次不等。  相似文献   

19.
其一;治疗虚寒型胃疼验方方剂:甘草50克白芷25克肉桂10克服法:开水150毫升冲泡20分钟,每剂可浸二次,日服一剂,早晚各一次,痛时即服,一般三剂可愈。病例:一、曹印田,30岁,男,大洼县前进农场供销社采购员,胃疼已二年,经常发作,按本方服三剂而愈,随访一年未见复  相似文献   

20.
一、临床资料 24例中,男性16例,女性8例。年龄20~30岁4例,31~40岁8例,41~50岁10例,51~60岁2例。病程1~5年10例,6~10年8例,11~12年6例。二、冶疗方法内服阳和汤。药物组成:熟地10克,白芥子8克,鹿角胶10克,肉桂6克,姜炭2克,麻黄4克,甘草6克。寒胜者加黄芪12克,木瓜10克;湿胜者加防己10克,蕙苡仁10克;痛甚者加乳香15克,没药10克。每日一剂,日服2次。治疗期间忌生冷。三、治疗结果治愈16例(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随访二年未发),好转8例(症状明显减轻,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