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临沂市介入诊治中C形臂X射线机防护措施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临沂市区介入放射工作者在C形臂X射线机不同防护条件下的防护效果及个人防护情况。方法 按照各医院手术用曝光条件放置标准水模型或在进行介入手术中测试介入操作者在不同防护条件下所受辐射剂量。调查了解介入放射工作人员防护知识和个人防护情况。结果 各家医院导管室在未加防护设施或导管床边加铅橡胶帘时介入操作者各测试点辐射剂量率明显高于国家规定的标准。在配备悬挂式铅玻璃防护屏时各测试点可屏蔽去78%以上的辐射剂量,配合地面移动式防护车可屏蔽去各测试点95%以上的辐射剂量。部分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缺乏X射线基本知识和防护意识,对防护措施不够重视。结论 对设备应配置安装组合式防护设施,工作人员充分利用好个人防护用品;加强对从事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X射线知识和防护知识教育;可有效降低介入放射工作者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设计和制造防护装置 ,对介入用X线机采取防护措施 ,达到对介入医师有效防护的目的。 [方法 ]根据介入用X线机的具体情况 ,对手术现场X射线辐射区域进行分析 ,设计制造出有效的防护装置 ,并检测各种介入手术防护前后的辐射剂量 ,观察其屏蔽效率。 [结果 ]设计制造的“十”字形纵横屏蔽装置 ,对介入手术者身体主要部位的照射剂量由 10 0 ,3 0 0 μGy/h分别降至 0 .3 ,2 μGy/h ,屏蔽效率为 76.9%~ 99.9%。[结论 ]该装置设计合理 ,适用性强 ,防护效果好 ,适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量使用不同辅助防护设施时介入诊疗中职业人员站立区域辐射剂量水平,为介入职业人员的放射防护提供合理可行的建议。方法根据DSA设备的特点,使用451P电离室巡测仪测量在使用不同辅助防护设施条件下介入职业人员操作位不同高度的周围剂量当量率,比较改进辅助防护设施后的防护效果。结果双球管曝光时术者位剂量要比单球管曝光时大。使用铅屏风,对第一术者的屏蔽效果优于第二术者。双球管曝光时使用铅屏风可降低第一术者31%~99%的剂量,可降低第二术者12%~90%的剂量;单球管曝光时使用铅屏风可降低第一术者4%~65%的剂量,可降低第二术者2%~30%的剂量。改进现有辅助防护设施,可明显降低术者头部、胸部、腹部的剂量,对足部剂量的改善效果不明显。结论通过使用铅屏风、改进辅助防护设施等措施可以不同程度的屏蔽介入工作场所术者位的X射线,保护介人职业人员,降低辐射剂量水平。  相似文献   

4.
宜宾市医用X射线机房防护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宜宾市医用诊断X射线机房卫生防护情况,为防护工作重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宜宾市202家医疗单位医用X射线机房的辐射防护水平进行现场测定,对从业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市级医院医用诊断X射线机房合格率高,平均合格率96.85%,乡镇医院医用诊断X射线机房合格率低,平均合格率为67.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0,P<0.01);市级医院人均有效剂量总体低,乡镇高;市级医院介入放射人员人均有效剂量最高,市级诊断人员与介入放疗人员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59,P<0.01)结论 医用诊断X射线机房的辐射防护工作重点在乡镇医院,降低放射场所的辐射强度和介入放射人员的管理是辐射防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某医院移动C臂X线机手术室改建项目放射防护效果进行评价,以确保放射防护设施符合国家有关要求,从而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和检测等方法对改建项目进行综合评价。对手术操作位置和观察窗、操作台、机房门、四周墙体、相邻房间等周围环境X线辐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手术操作位置X射线辐射剂量400μSv/h,周围环境辐射剂量范围为0.07~0.15μSv/h,其结果符合GBZ 130-2013《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标准》的规定。结论该建设项目放射危害的防护设施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心血管介入手术中操作者辐射剂量控制措施与设施防护效果进行监测与评价,获取对心血管介入手术辐射防护设计有意义的数据。方法:将热释光剂量计(TLD)元件分别放置于第一术者、第二术者和护理人员的铅衣内侧以及铅衣外侧,对铅衣屏蔽效果进行测量;通过在诊疗床上铅屏内侧以及外侧、床侧铅帘内侧以及外侧放置TLD元件,对其诊疗床铅屏、铅帘的防护效果进行测量。结果:第一术者与第二术者胸部铅衣外侧的剂量大于内侧,说明铅衣发挥了屏蔽散射X射线的作用。第一术者铅衣对射线的衰减率为91.1%,第二术者为88.6%。固定防护设施床上铅屏对射线的衰减率为96.0%,床侧铅帘对射线的衰减率为97.0%。结论:心血管介入手术现场的辐射防护措施与设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赵琰 《职业与健康》2009,25(5):462-464
目的了解邢台市医疗单位介入放射工作的防护状况,为保障介入放射工作者的健康和规范发展介入放射学,制定相应的防护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监测的方法,模拟介入放射手术条件,测定介入放射操作者的受照剂量。结果共测定11家医院,13台X射线机,介入放射手术操作人员左手和胸部受照剂量最高为980和735.3μGy/h,并且床上球管X射线机操作者操作各测试点受照剂量明显高于床下球管X射线机。结论应加强对从事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管理,增强防护意识,降低受照剂量,实现放射防护最优化。  相似文献   

8.
介入放射治疗中的立体防护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 研究介入放射治疗中的立体防护方法,评价其防护效果。方法 在介入放射治疗中分别采用床下铅橡胶帘,床边悬挂可活动式铅玻璃防护屏,医用铅防护服,铅防护围脖,铅防护眼镜及距离等进行射线防护,利用RAD-60S个人报警剂量仪测量防护材料防护前后的射线剂量。结果 铅玻璃防护屏,铅防护服,距离的增加可明显减少射线量,有显著性防护意义。射线剂量与透视和减影时间呈正相关,随着透视和减影时间的增加,医务人员和患者所接受的X射线量明显增加。结论 介入放射治疗中采用立体防护可有效减少射线量,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PET/CT)检查中医务人员核医学辐射的防护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PET/CT中心工作的全体医务人员12人为研究对象,2018年施行本研究核医学辐射的防护方案,比较2017年及2018年工作场所射线剂量及个人辐射剂量水平;同时于2017年底及2018年底对研究对象进行核医学防护知识评分,并调查所有医务人员2年职业健康检查报告及健康检查报告。结果 2018年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PET/CT中心储存室、分装室、注射室、注射后候诊室、扫描室等工作场所射线剂量率略低于2017年各场所检测射线剂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7年人均年有效剂量及年集体有效量(0.31 mSv/n,1.38人·Sv)明显高于2018年(0.25 m Sv/n,1.04人·S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17年12名医务人员核医学防护知识测试平均得分(62.53±12.83)低于2018年平均得分(78.92±1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医务人员年度健康检查报告及职业健康检查报告结果显示,均无与放射工作相关的禁忌症。结论本研究辐射防护干预与护理措施可有效控制PET/CT检查工作场所射线剂量率,降低医务人员个人辐射剂量,提高医务人员辐射防护知识水平,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降低介入放射学操作人员的受照剂量。方法 介入放射诊疗用X射线机(床下型)进行投照条件及对诊视床采取屏蔽防护措施改造。结果 改造后介入操作人员的各体位X射线剂量率减少83%~99%。结论 综合防护措施可以明显减少操作人员的受照剂量。  相似文献   

11.
随着医学科学事业的发展,介入放射也已列入常规。放射防护已由过去的增加X线管套防护、X线管结构、X线机结构、铅玻璃、铅围裙、增加墙壁厚度、铅房等进入了明室遥控电视监视阶段。X射线在照相、透视等常规检查中对术者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介入放射工作中的X射线防护问题,为介入操作者设计有效的防护装置。方法 根据介入手术操作中的辐射剂量分布及辐射防护最优化原则,设计移动式多方位介入防护装置。结果 设计制造的移动式防护装置使手术操作者身体主要部位的照射剂量得到有效减低,屏蔽效率为75.4%~96.2%。结论 该防护装置设计合理有效,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某医院放射防护现状和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广东省某医院从事放射工作人员150名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热释光个人剂量监测方法对全部入选研究对象个人剂量进行监测,整理及剖析监测结果,对比不同岗位、工种放射工作人员所受电离辐射水平。结果各个工种均符合,然而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个别检测点周围剂量当量率明显高于国家标准的相关规范,不同岗位(护师、技师及医师)人均年有效剂量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种(X射线诊断、放射治疗、核医学、介入放射)人均年有效剂量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核医学及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均明显高于放射治疗、X射线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医学及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最高,应该强化防护工作,并且给予专业防护培训,提高防护水平,而且可通过轮岗、缩短工作时间等方式减少个人受照剂量。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省直医疗单位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河南省省直医疗单位介入放射工作人员X射线受照剂量情况,为保护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规范管理介入放射工作,制订相应的防护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采用现场检测和热释光法测定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工作环境辐射水平以及全身剂量当量。结果 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工作环境辐射水平和全身剂量当量远大于普通放射工作人员(P<0.001)。结论 应加强对从事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管理,提高操作技术水平,增强防护意识,降低受照剂量,实现放射防护最优化。  相似文献   

15.
手术室内医护人员的辐射防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手术室介入放射治疗中的防护方法,评价其防护效果。方法 在手术室内推广普及放射防护知识,且在介入性检查和治疗中分别采用床下铅橡胶帘,床边悬挂可活动式铅玻璃防护屏,医用铅防护服,铅防护围脖,铅防护眼镜及距离等进行射线防护,利用个人剂量仪进行测量防护材料防护前后的射线剂量。结果 铅玻璃防护屏,铅防护服,适当的增加距离可明显减少受辐射剂量,且增加医护人员对防护知识的了解,有显著的防护意义。结论 手术室介入性诊疗中采用多种防护措施,可有效减少射线量,保护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设计和制造防护装置,对介入用X线机采取防护措施,达到对介入医师有效防护的目的。方法 根据介入用X线机的具体情况,对手术现场X射线辐射区域进行分析,设计制造出有效的防护装置,并检测各种介入手术防护前后的辐射剂量,观察其屏蔽效率。结果设计制造的“十”字形纵横屏蔽装置,对介入手术者身体主要部位的照射剂量由100,300μGy/h分别降至0.3,2μGy/h,屏蔽效率为76.9%-99.9%。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在进行介入操作时不同部位的剂量水平及防护屏的防护效果。[方法]按照各医院手术用曝光条件放置标准模体,测量介入放射工作人员身体各部位及防护屏前后的辐射水平。[结果]介入手术操作者30个测量点的杂散辐射水平剂量率高于150μGy/h的有10个,其中DSA摄影有7个;悬吊式铅玻璃防护屏的屏蔽效率96.26%-98.99%。[结论]介入手术操作位的杂散辐射水平偏高,应引起足够重视;悬吊式铅玻璃防护屏的屏蔽效果优良,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邢台市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琰 《职业与健康》2009,25(7):693-694
目的了解邢台市介入放射工作人员X射线受照剂量的情况,以保护介入放射工作者的身体健康,为规范管理介入放射工作,制订相应的防护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热释光计(TLD)的方法,测定介入放射操作者的受照剂量。结果通过对11家医院,13台X射线机的检测结果表明,介入放射操作人员73名以左手和胸部受照剂量最高,平均分别为108、94μGy/h。全年个人受照剂量94.5%的人小于国家剂量限值(20mSv/a)。结论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由于放射介入手术不同,所以全身各部位均有可能受到X射线的照射,应提高操作技术水平和加强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19.
介入放射设备配置的X射线防护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入放射医生在做介入手术时,长时间的接触X射线,对身体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患者在接受检查和治疗的同时,同样也受到X射线的损害。所以如何减少介入医生和患者的辐射剂量是厂家生产介入放射设备和医生在介入手术过程中都必须注意的问题。下面就各种X射线防护技术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作一介绍,供介入医生参考。1主动防护技术主动防护技术是生产厂家在设计和研发整个设备时所设计的内在的X射线防护技术(包括一些特殊的软件和硬件),有以下几种。1.1铜滤片滤波技术在原发X射线中有相当一部分的X射线是软射线,软射线的波长长、能量低,最容易…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X线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及影响,对辐射剂量、吸收剂量、当量剂量、有效剂量作了详尽的阐述,明确辐射防护的原则和目的,认清医学X线影像设备辐射的危害,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放射防护意识,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