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建牙本质-牙髓复合体样结构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采用组织工程学的方法重建牙本质-牙髓复合体样结构。方法以大鼠牙髓干细胞为种子细胞,将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HA-TCP)复合支架材料接种至裸鼠背部皮下,8周后取材进行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移植物组织学切片可见支架材料孔隙内有3层组织结构,由外向内分别为矿化牙本质、前期牙本质及牙髓组织,其中牙本质小管明显,牙髓组织外层细胞密集,部分出现极化,呈现出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人牙本质特异性蛋白、DMP1在前期牙本质区及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为阳性表达。结论采用牙髓干细胞为种子细胞、HA-TCP为支架材料可成功构建牙本质-牙髓复合体样结构,为进一步进行牙齿组织工程再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牙髓再生成为了口腔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3D打印能实现支架结构和形状的精准调控,为种子细胞黏附和生长因子释放提供基础,通过3D打印组织工程支架构建的3D打印“牙髓复合体”为牙髓再生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就3D打印技术应用于牙髓再生的研究作一综述。文献复习结果表明,3D打印“牙髓复合体”中的支架材料、种子细胞和生长因子在牙髓再生的研究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支架材料能发挥载体作用负载种子细胞和生长因子,并为其提供合适微环境;牙髓干细胞、根尖乳头干细胞和人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等常用种子细胞为牙髓再生提供细胞基础;生长因子的引入可以进一步支持牙髓组织的分化和牙髓血管重建,促进牙髓再生。目前,3D打印“牙髓复合体”在牙髓再生的研究中取得了一定进展,在实验室阶段可诱导牙髓样组织的形成,但制备生物活性良好且具有仿生血管和神经效果的3D打印“牙髓复合体”,为根管内细胞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需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体外培养的出生后的猪牙源性间充质细胞成牙能力。方法:将体外培养第4代的猪牙胚细胞接种到胶原凝胶基质中,体外培养3d后进行裸鼠体内移植,6W后取材观察。结果:猪牙胚细胞原代培养过程中可见上皮样细胞与成纤维样细胞混杂存在,传代3次后上皮样细胞消失。细胞胶原基质复合物取材结果显示细胞聚集的区域可见牙本质-牙髓复合体样结构。结论:经体外传代培养后未经体外诱导的牙胚细胞接种到胶原凝胶基质所构建的组织工程牙齿有牙本质-牙髓复合体样结构形成,说明牙胚细胞经体外培养后其所获得的发育信息仍可保持,是研究牙齿发育构建模型及组织工程牙齿的理想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大鼠切牙颈环结构种植于鼠肾被膜下形成牙齿样结构的能力。方法:取出生后3~4d的SD仔鼠切牙,将切取的颈环结构种植到母鼠肾被膜下,建立组织工程牙齿的体内培养模型。2~4周后取材,常规固定,HE染色观察。结果:下切牙颈环结构在体内形成了包含釉质和牙本质牙髓复合体的牙齿样结构,上切牙颈环结构仅形成了牙本质牙髓复合体的牙齿样结构。结论:大鼠切牙颈环结构在体内能够形成牙齿样结构,其中颈环中的上皮干细胞起着重要的作用。大鼠肾被膜下种植可以做为体内组织工程化牙齿样结构构建的立体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血小板裂解液(Platelet Lysate,PL)在体内外对人根尖牙乳头干细胞(SCAP)和牙周膜干细胞(PDLSCs)增殖、矿化的干预效应,以期找到PL应用于这两种细胞的最佳方式。方法:在矿化诱导培养体系中按一定体积比加入PL,分别作用于体内、外复合HA-TCP支架材料三维生长的SCAP和PDLSCs,扫描电镜(SEM)以及组织学观察细胞生长、分化情况。结果:体外三维培养模式下,PL能够促进SCAP和PDLSCs的增殖以及矿化细胞外基质的形成,并利于在支架材料上形成完整的细胞膜片(cell sheet)样结构,以上效应对于PDLSCs作用更为显著。而在体内移植模式下,经50 mL/L、10 mL/L PL培养体系预培养的SCAP能形成包含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牙本质样基质和牙髓组织的牙本质牙髓复合体样结构;而PDLSCs经50 mL/LPL干预后,可分化为成牙骨质细胞样细胞,并生成牙骨质样基质、牙周膜样组织。结论:一定体积浓度比的PL能促进SCAP和PDLSCs在体内外的增殖以及成骨、成牙本质分化。  相似文献   

6.
牙髓中存在具备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牙髓干细胞。这些细胞经诱导可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并形成牙本质样结构,有望成为牙本质再生的种子细胞。本文就牙髓干细胞的来源、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牙本质再生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牙髓中存在具备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牙髓干细胞.这些细胞经诱导可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并形成牙本质样结构,有望成为牙本质再生的种子细胞.本文就牙髓干细胞的来源、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牙本质再生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出生后牙胚细胞肾被膜移植的成牙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将出生后牙胚细胞接种于肾被膜下探讨其成牙能力。方法:通过酶消化法获得出生后4d SD仔鼠第一磨牙牙胚细胞,离心后与明胶海绵支架复合植入大鼠肾被膜下,2周后组织学观察移植物中的组织新生情况。结果:细胞与支架复合体形成了包含釉质样组织和牙本质牙髓复合体的牙齿样结构,形成的硬组织与正常牙齿的形态结构与排列方式相似。Masson’s三色法显示绿色矿化基质形成。结论:出生后牙胚细胞仍保留了牙齿发育的遗传信号,体内移植后牙源性上皮细胞与间充质细胞相互作用,能重新排列构建出与正常牙体组织类似的规则排列结构,在适当条件下具有形成组织工程牙齿的潜能。  相似文献   

9.
牙齿组织工程学,是将组织工程学的原理和技术应用于牙体牙髓损伤修复和牙齿再生的研究。其关键之处是获得具有较强生长和分化能力的种子细胞、优选较为适宜的支架材料,以及构建有较强再生能力的细胞-支架复合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将免疫磁珠STRO+-1的牙髓干细胞(DPSC)和外胚间充质干细胞(EMSC)与支架材料复合,观察在裸鼠体内移植后的分化能力,为干细胞分化能力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免疫磁珠STRO+-1的DPSC和EMSC,将其与陶瓷化骨复合移植入裸鼠背部皮下,8周后移植物组织学切片,HE染色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DSP分布.结果:DPSC组移植物中可见新生基质,其相邻的结缔组织细胞部分出现极化,似成牙本质样细胞,局部放大可见类似于不典型的牙本质牙髓复合体.EMSC组有基质形成,结构不典型,有骨样基质形成,也存在有类牙本质牙髓复合体样结构.在移植后8周,DPSC组DSP在沉积的新生基质和部分出现极化的细胞胞浆中呈阳性表达.结论:通过免疫磁珠筛选的STRO+-1的DPSC具有自我更新的特性,能够在体内继续分化形成牙本质样基质.EMSC组移植到裸鼠皮下,也能够形成基质.但是结构不典型.  相似文献   

11.
水凝胶是一种柔软且生物相容性良好的高分子网络体系,可以作为组织工程研究中的支架材料。牙髓再生是运用组织工程学的原理,将牙髓干细胞在体外培养后植入生物相容性良好且可以被吸收降解的生物支架上,诱导牙髓干细胞形成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和类牙髓样组织。水凝胶支架在牙髓再生中发挥着模拟微环境、传递信号分子等重要作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不同成分、性质的水凝胶用于牙髓再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大鼠牙胚细胞团块培养法构建组织工程化牙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采用大鼠牙胚细胞团块培养法在体内构建组织工程化牙齿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培养SD仔鼠磨牙牙胚细胞,并将牙胚细胞团置于离心管内孵育48h后植入近交系SD大鼠肾被膜下,2周取材,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移植物中的组织新生情况。结果牙胚细胞团块在肾被膜下生长良好,形成典型的牙髓牙本质复合体样组织和少量釉质样结构,牙本质小管样结构清晰可见,内侧可见长柱状的成牙本质细胞有序排列,牙髓样组织中可见少量血管样结构。结论以牙胚细胞为种子细胞,用团块培养法在大鼠肾被膜下成功地构建出组织工程化牙冠样结构。  相似文献   

13.
牙髓中的细胞成分在牙髓牙本质形成、牙髓的损伤修复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熟悉这些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是我们进行研究的基础。同时,牙髓中的几种主要细胞也是组织工程构建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重要种子细胞。目前,牙髓中的细胞成分研究较多的是牙髓成纤维细胞、成牙本质细胞、牙髓干细胞等。国内、外的学者已经对牙髓中的这几种细胞进行了体外培养和诱导的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些研究势必会给牙髓病治疗和牙齿组织工程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14.
在牙髓再生中,获取干细胞的方法包括干细胞移植、细胞归巢和诱导出血。干细胞移植可产生异位的牙髓样组织,可控制移植细胞的数量并选择对牙髓再生潜在效能最佳的细胞亚种。细胞归巢是指利用信号分子招募宿主内源性干细胞至需治疗的牙体根管中增殖和分化,形成牙髓-牙本质样组织。诱导根尖出血进入根管为年轻恒牙牙髓再生的一个重要步骤。支架是细胞在合成组织时的支撑结构,可促进细胞黏附,为牙髓再生提供有利的环境。牙髓再生离不开血运重建或者血管再生,感染控制、根管预处理、冠方封闭等操作,可为牙髓再生包括其血运重建提供适宜的环境。总之,组织工程技术在牙髓领域的应用发展为牙髓再生带来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5.
矿化胶原复合物引导组织再生膜体外性能测试;雌激素对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人釉原蛋白重组质粒PseeTaq2AAMG在COS-1细胞系中表达;人牙源性间充质细胞构建牙本质-牙髓复合体样结构的实验研究;转录调节因子LMO4在牙胚发育中的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6.
牙本质牙髓复合体在体形成研究包括牙齿发育完成后在各种因素下形成的第三期牙本质和成牙组织、细胞在口腔以外部位形成牙齿样结构两方面。一些细胞外基质分子和生长因子形成的网络调控在其形成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对这些分子机理的研究将为临床牙髓病的生物保髓治疗和牙髓、牙齿再生替代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用牙髓干细胞替代牙乳头间充质细胞进行牙齿再生研究的可行性。方法:分别分离培养6周龄SD大鼠切牙牙髓干细胞(DPSCs)和出生1d的SD仔鼠切牙牙乳头间充质细胞(DPMCs),对上述2种细胞的表面标记、增殖能力、体外矿化能力以及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能力进行比较。结果:DPSCs与DPMCs均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和矿化能力,体外诱导均有成牙本质细胞特异性标记物DSPP基因表达,体内移植后均能够形成牙本质样结构。结论:DPSCs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牙胚间充质细胞的替代细胞,在适宜的诱导环境中能够替代DPMCs进行牙齿的再生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人牙源性上皮和间充质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在裸鼠体内构建牙齿样结构。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牙源性上皮细胞和经生长因子诱导后的牙源性间充质细胞分层接种于经塑形的陶瓷化骨或Collagraft三维支架上,将形成的细胞/支架复合物移植到免疫缺陷小鼠的皮下,建立牙源性上皮细胞复合间充质细胞的体内立体培养模型。14~18周后取材,采用HE染色、改良丽春红三色法、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移植物中的组织新生情况。结果:细胞在三维支架上形成了包含釉质样组织和牙本质牙髓复合体的牙齿样结构。新生的釉质样组织表达人成釉蛋白,其周围残留的牙源性上皮细胞表达人釉原蛋白mRNA。同时,人DSP蛋白在牙本质样组织中呈阳性表达。所有对照组标本中均未观察到该现象。结论:以优选出并经塑形的三维支架为载体,在裸鼠体内建立牙源性上皮细胞复合间充质细胞的立体培养模型,成功构建出组织工程化牙齿样结构。  相似文献   

19.
年轻恒牙牙髓再生治疗是目前牙髓病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它通过彻底有效的根管消毒,形成适宜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环境,促进根管内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再生,使牙根得以继续发育。在牙髓再生过程中,微环境通过细胞之间以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可溶性信号分子等多种生物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影响干细胞的命运,调控其增殖、分化和代谢等活动。文章就不同微环境对牙髓再生的影响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组织器官病变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组织器官缺损可能威胁人们的生命,组织、器官缺损的修复和功能重建是现代医学面临的挑战。组织工程为再生组织器官带来希望。组织工程支架为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分化提供了微环境,而且影响着形成组织的大小和形态。牙本质基质作为一种天然的生物活性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组织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研究热点。学者们以牙本质基质为支架,开展了包括牙根、牙周、牙髓、骨等软硬组织缺损修复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本文对牙本质生物学特性、牙本质基质在组织再生中的应用等进行综述,为临床应用牙本质基质进行组织再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