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骏  张锦坤 《中国肿瘤临床》1998,25(12):907-908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DC)是一种高效的抗原呈递细胞,它在抗肿瘤免疫方面的作用已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在成功分离获得人外周血DC的基础上,探讨不同浓度的DC对LAK细胞抗肿瘤活性的影响,旨在探索DC提高LAK细胞活性的最适剂量,为进一步...  相似文献   

2.
细胞凋亡研究近况周红宁王琪综述高凤鸣审校卫生部工业卫生实验所北京100088细胞凋亡Apoptosis),亦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CelDeath),是指在基因控制下的细胞主动死亡,自从Ker等1972年提出细胞凋亡概念以来,特别是近...  相似文献   

3.
细胞程序性死亡与肿瘤的发生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胞程序性死亡与肿瘤的发生及治疗张明综述生物体内细胞死亡有两种方式:坏死与程序性细胞死亡。坏死是由各种有害条件和有毒物质所引起的细胞病理性死亡过程。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CelDeath)也称凋亡(A-poptosis),它不同于坏死...  相似文献   

4.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s,DC)作为一种专职性抗原加工呈递的细胞,在免疫应答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肿瘤的免疫治疗方法一直得到广泛的研究,有关树突状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研究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1树突状细胞概述DC因其细胞膜上具有膜样或...  相似文献   

5.
树突状细胞在食管癌T细胞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食管癌组织中树突状细胞(DCs)在肿瘤浸润性T淋巴细胞激活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和RT-PCR的方法,检测46例食管癌手术标本中DCs(CD1a)、T细胞亚群(CD3、CD4、C人刺激因子B7。结果:癌组织中的DCs与CD3(+)、CD4(+)T细胞有相关性,与CD8(+)、CD25(+)T细胞无明显关系,且B7mRNA表达均为阴性,结论:食管癌中DCs不一定能有效地激活T细胞,其中B7基因表达受抑制,可能是不能有效激活T淋巴细胞产生免疫耐受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拟建立一种能预防和治疗移植后病毒感染的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方法:利用人的脐带血单个核细胞(CB-derived mononuclear cells,CBMC),用EB病毒(Epsiein-Barr virus,EBV)感染转化成B淋巴母细胞细胞系(B-lymphoblastoid cell lines,BLCL),再用编码有CMV.pp65  相似文献   

7.
bcl—2基因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林祥  校宏兵 《肿瘤》1998,18(5):367-370
bcl-2是调控细胞凋亡(Apoptosis)的重要基因,其产物能抑制细胞凋亡或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edCelDeath,PCR)过程,在人乳腺癌细胞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本文就bcl-2基因及其相关蛋白质的特性、生物学作用,以及bcl-2...  相似文献   

8.
近代肿瘤免疫学的发展主要在于其对抗原递呈过程的新认识,现已明确绝大多数抗原均需首先经过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celsAPCs)的摄取、内化、加工、产生短键多肽并与组织相容性抗原(MHC)结合后表达于细胞膜表面才能被T细胞受...  相似文献   

9.
树突状细胞在食管癌T细胞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食管癌组织中树突状细胞(DCs)在肿瘤浸润性T淋巴细胞激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的方法,对46例食管癌手术标本中DCs(CD1a)、T细胞亚群(CD3、CD4、CD8、CD25)及共刺激因子B7进行检测。结果:癌组织中的DCs与CD3^+、CD4^+T细胞有相关性,与CD8^+、CD25^+T细胞无明显关系,且B7mRNA表达均为阴性。结论:食管癌中DCs不一定能有效  相似文献   

10.
化疗药物诱导大肠癌细胞PCD与p53转录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代金  张亚历 《肿瘤》1999,19(2):111-113
已知化疗药物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可能与依赖p53的程序化细胞死亡(programmedCelDeath,PCD)有关[1],但此过程中p53基因mRNA和蛋白发生怎样的改变却知之甚少。作者选择几种常用的化疗药物诱导大肠癌细胞呈现PCD,应用免疫组化(I...  相似文献   

11.
鼻咽癌细胞凋亡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光武  李杰恩  徐志文 《癌症》2000,19(5):468-470
目的:探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细胞凋亡及瘤内血管生成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TdT酶介导的生物素化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和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20例正常鼻咽粘膜及73例NPC组织的细胞凋亡率(apoptosis rate,AR),瘤内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在双特异性抗体的介导下CD3AK细胞(CD3单克隆栓激活的杀伤细胞)对人小细胞肺癌细胞株LTEP-sml的细胞毒作用。方法:用^31Cr-Na2CrO4释放试验检测单抗(2D6、UCHT1)和双特异性抗体(WST-H7)与CD3AK共同对人小细胞肺癌细胞株的杀伤活性。持异性抗体体外能明显增强CD3AK细胞对人小细胞肺细胞株LTEP-sml的杀伤活性结论:与单纯CD3AK相比,加入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3.
CD3AK细胞的体外诱导及免疫生物学特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CD3AK细胞的体外诱导方法及其免疫生物学特征。方法:采用抗单克隆抗体(anti-CD3McAb)和基因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rIL-2)、植物血凝素(PHA0共同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制备CD3AK细胞,应用APAAP法、吉姆萨染色法分析CD3AK细胞的表型、核型等免疫生物学特征。结果:微量的an-ti-CD3McAb(终浓度30~5000ng/ml)辅以少量的rIL-2(1  相似文献   

14.
Tong X  Luo S  Hong W 《中华肿瘤杂志》2000,22(6):474-476
目的 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CML)细胞黏附分子L-selectin(CD62L)、Mac-1(CD11b)、LFA-1(CD11a)的表达与CML的发生、疗效的关系。方法 采用三色流式细胞仪检测34例CML骨髓CD34^+CD38^--+细胞表达LFA-1、Mac-1、L-selectin的表达。结果 初治的CML34^+CD38^--+细胞黏附分子L-selectin、LFA-1明显低于正常造血细胞的表达。L-selectin的表达与Ph’阳性细胞数呈负相关(r=-0.68)。8例CML经干扰素治疗后,其L-selectin、Mac-1、LFA-1的表达均正常。结论 CMLCD34阳性细胞黏附分子L-selectin、LFA-1的低表达反映了CML细胞  相似文献   

15.
任圣俊  许秀兰 《肿瘤》1997,17(2):74-77
为获得5┐氟胞嘧啶(5┐fluorocytosine,5┐FC)对含CD基因哺乳类细胞的“诱导”杀伤表型数据。方法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大鼠神经胶质瘤细胞C6和包装细胞PA317,经基因修饰而表达非哺乳类酶-胞嘧啶脱氨酶(cy┐tosinedeaminase,CD)。结果体外,CD基因的表达几乎不影响细胞的生长速率。薄层层析分析(TLC)表明,被含有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LCDSN的假型病毒感染的哺乳类细胞及包装细胞的抽提液可将胞嘧啶代谢成脲嘧啶。5┐FC对有CD活性的细胞产生致死性细胞毒性。结论本实验支持了在5┐FC参与下,于肿瘤细胞内选择性表达CD的基因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白血病耐药细胞的发生机制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关系。方法:分别用Fura2/Am方法测定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及dot杂交法测定细胞mdr1mRNA表达。结果:发现CAs(Ver或Dil)有降低肿瘤细胞内Ca2+浓度和降低mdr1mRNA表达的作用,CaMAs虽无降低Ca2+浓度的作用,但可使mdr1mRNA表达降低,从而降低了K562/VCR细胞的耐药性。结论:细胞内Ca2+浓度的变化可能与MDR产生有一定关系;CAs导致的Ca2+浓度的变化可能也是其逆转肿瘤细胞MDR的机理之一,CAs及CaMAs尚可影响耐药性肿瘤细胞的mdr1mRNA表达  相似文献   

17.
树突状细胞(CSs)疫苗的制备及抑瘤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本文研究了新鲜分离的小鼠的小鼠脾树突状细胞(DCs),在其未成熟阶段加入MCA38肿瘤抗源,使其对抗原加工处理而制成DCs疫苗时间基因型小鼠的抑瘤作用。方法;以下接种(A组),静脉注射(B组),腹腔接种(C组)DCs疫苗方法研究其抑瘤作用。结果:经统计学分析表明,DCs疫苗对肿瘤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01);三种接种方法对肿瘤的生长的抑制作用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D  相似文献   

18.
用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与抗CD3单克隆抗体和基因重组的人IL-2,共同培养制备CD3AK细胞(CD3McAbActivatedKillerCells),PBMC与rIL-2共同培养制备LAK细胞,用单纯PBMC作为对照细胞。对这三种细胞的增殖及在体外和裸鼠体内的抗人胃癌细胞株MNK45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体外试验结果表明,CD3AK对MNK45有明显杀伤作用,而LAK细胞杀伤率较低,二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用的MTT法和台盼蓝活细胞计数法测定这三种细胞的增殖能力和细胞数量的增加,表明CD3AK的增殖能力和扩增数量均明显高于LAK细胞(P<0.01)。裸鼠体内试验结果显示,对照组及LAK组全部长出瘤结节,而CD3AK组无一例长出皮下结节,且生存期明显长于前者。  相似文献   

19.
CD3AK细胞和LAK细胞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51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男性23例,女性28例)分成两组,其中一组(31例)以CD3McAb(CD3单克隆抗体)和小剂量IL-2(500u/ml)共同诱导的CD3AK细胞治疗,另一组(20例)输注大剂量IL-2(1000u/ml)诱导的常规LAK细胞治疗,以探讨降低IL-2用量、提高杀伤细胞细胞毒活性的可能性。结果显示CD3AK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症状缓解均优于LAK组。CD3AK组PR+MR率较LAK组高29.0%,S+P率和死亡率分别较LAK组低12.4%和9.6%。同时比较了CD3AK细胞与LAK细胞的体外增殖和细胞毒活性,结果表明CD3AK细胞增殖率高于LAK细胞(P<0.01),靶细胞抑制率二者在0.05水平无显著差异。提示CD3McAb在刺激杀伤细胞活性,尤其在提高其增殖能力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CD3AK/IL-2能更有效地治疗晚期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20.
大肠癌酶细胞化学及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柯  胡闻 《肿瘤防治研究》1995,22(4):218-221
对75例大肠癌组织中的碱性磷酸酶(AKPase)、酸性磷酸酶(ACPase)、琥珀酸脱氢酶(SDHase)、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焦磷酸硫胺素酶(TPPase)活性进行了细胞化学检测及电镜观察,结果表明;AKPase活性多呈阴性反应,ACPase、SDHase、G-6-Pase、TPPase四种酶活性在大肠癌明显低于大肠正常粘膜及腺瘤(P<0.01),在高分化癌组明显高于低分化癌组(P<0.05),在淋巴结无转移组明显高于有转移组(P<0.05),提示:对大肠癌组织同时测定ACPase、SDHase、G-6-Pase、TPPase活性,并在超微结构上对酶反应颗粒定位观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大肠癌细胞的功能状态,可以作为判断大肠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