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钙对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42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给予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d,疗程12个月,测定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12个月时血浆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计算颈动脉斑块积分。结果治疗6个月时,患者TC、TG及L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而HDL-C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与治疗6个月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时颈动脉IMT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减轻,颈动脉粥样斑块积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时与治疗6个月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口服瑞舒伐他汀钙可显著改善其血脂水平及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及中医临床意义。方法:对20例正常人与65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并对相应观察指标进行分析。结果:2组糖尿病患者的斑块发生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血脂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糖尿病患者比较,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的发生率、病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明显高于正常人,气阴两虚型患者比气滞血瘀型更易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本研究结果可以为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陕西省人民医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6例及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3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脑梗死患者66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33例,A组给予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20 mg/d,B组给予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辛伐他汀40 mg/d;健康体检者33例为C组。急性脑梗死患者(A组+B组)随访6个月。比较3组的hs-CRP、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丙二醛、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血脂、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前,急性脑梗死患者(A组+B组)的hs-CRP水平显著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B组的hs-CRP、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丙二醛、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hs-CRP、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丙二醛、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纤维蛋白原、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细胞比容、血浆黏度水平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均能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hs-CRP及血脂水平,抑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且阿托伐他汀的抗炎性反应及降脂作用比辛伐他汀更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实质X线分型法(mammographic parenchymal patterns,MPP)与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法(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在农村妇女乳腺癌筛查中分类结果的相关性及应用意义。方法:2 619例本地区农村妇女,其X线检查结果行MPP分型和BI-RADS分类法分类,将MPP的Ⅲc、Ⅳc型及BI-RADS分类法Ⅲ类定为高危患者。对BI-RADS分类Ⅰ、Ⅱ类的MPP高危妇女,随访2年后重新行BI-RADS分类,比较2种分类方法的关联性及随访差异。结果:2 619例农村妇女MPP所得各型结果及其包含BI-RADS分类法高危结果:Ⅰa 66例/5例,Ⅰb 189例/3例;Ⅱa 354例/6例,Ⅱb 96例/1例;Ⅲa 153例/6例,Ⅲb 132例/1例,Ⅲc 93例/6例;Ⅳa 474例/14例,Ⅳb 564例/45例,Ⅳc 66例/9例。2种分类方法关联分析有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无意义(P>0.05)。207例BI-RADS分类非高危的MPP高危妇女,随访有6例BI-RADS分类评价为高危(P<0.05)。结论:MPP用于农村妇女乳腺癌筛查有意义,与BI-RADS分类法所得结果有关联,但不密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肌骨超声半定量分级与RA(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代指标、关节活动度、ESR(红细胞沉降率)、RF(类风湿因子)相关性。方法选取9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照类风湿关节炎DAS28(28处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分为A组(均为缓解期患者20例)、B组(均为低活动期患者27例)、C组(均为中活动期患者29例)、D组(均为高活动期患者20例),采用统计学分析肌骨超声半定量分级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代谢指标、关节活动度、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肌骨超声半定量评分明显低于B、C、D三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红细胞沉降率水平、类风湿因子水平、I型胶原C端肽水平、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明显低于B、C、D三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活动度、I型胶原氨基端前肽水平、I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水平、骨碱性磷酸酶水平、骨形成血清标准物骨保护素水平明显高于B、C、D三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肌骨超声半定量评分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关节活动度、I型胶原氨基端前肽水平、I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水平、骨碱性磷酸酶水平、骨形成血清标准物骨保护素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水平、类风湿因子水平、I型胶原C端肽水平、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肌骨超声半定量分级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活动度、I型胶原氨基端前肽水平、I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水平、骨碱性磷酸酶水平、骨形成血清标准物骨保护素水平呈负相关,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水平、类风湿因子水平、I型胶原C端肽水平、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微小RNA-181c(miR-181c)水平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资阳市精神病医院自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80例体检健康者为健康组。比较两组血清miR-181c水平、miR-181c不同水平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分、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估情况及其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miR-181c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iR-181c高表达组患者的阳性评分、阴性评分、一般病理症状及PANSS总分均高于miR-181c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iR-181c高表达组患者分类数、正确应答数低于miR-181c低表达组,错误应答数、持续错误数高于miR-181c低表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81c水平与PANSS总分、一般病理症状、正确应答数无相关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miR-181c水平升高,与患者神经症状严重程度和认知功能损伤相关性(P>0.05),与阳性评分、阴性评分、错误应答数、持续错误数呈正相关性(P<0.05),与分类数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miR-181c水平升高,与患者神经症状严重程度和认知功能损伤相关,可能参与疾病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方法将372例T2DM患者依据不同程度尿微量白蛋白(m-A1b)指标分三组:A组(单纯糖尿病组)m-A1b<20 mg/L,B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20 mg/L≤m-A1b<200 mg/L,C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m-A1b≥200 mg/L;按不同病程也分三组:A组病程<5年,B组为5年≤病程<15年,C组病程≥15年。比较各组间相关临床指标的水平,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DM病程、CRP、SBP、DBP在m-A1b不同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DM病程、体质量指数(BMI)、SBP、DBP、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餐后胰岛素在不同病程组中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CRP与m-A1b、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P<0.001)呈独立正相关、与FBG(P<0.05)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P<0.01)呈独立负相关。结论 T2DM患者的CRP水平与DN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DN的进展,CRP逐渐升高,且多元回归提示CRP与m-A1b、HbA1c呈明显正相关,提示炎症可能参与DN的发生与发展,是预测DN进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跨关节外固定支架对Scha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周围软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9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就诊的Scha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7例,男性44例,女性13例;年龄21~56岁,平均40.4岁.患者I期均行跨关节外固定支架置入,按I期支架置入时间不同分为急诊早期(12h内)置入组(早期组,28例)和延期(24~72h)置入组(延期组,29例);待7~14d软组织损伤情况明显好转,行II期内固定手术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一般情况、软组织损伤变化和最终膝关节功能[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结果 患者均获得12~18个月随访,平均12.6个月.早期组患者在I期和II期治疗手术时间、I期治疗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II期治疗术中出血、术后康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费用均优于延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两组术后其余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7).在软组织损伤评价方面(I期治疗术后张力性水疱、血性水疱、肿胀程度、出现皮肤皱褶时间,水疱痂皮愈合时间等),早期组显著优于延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2).结论 对于Scha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急诊早期12h内置入跨关节外固定支架,可以最大限度地维持复位、长度和力线,保护膝关节软组织,避免软组织继发性损伤,便于II期内固定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并评价瘦蛋白受体(LEPR)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本院心内科自2011年4月—2013年6月期间共收治同期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306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将我院门诊参加体检的124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类多态基因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危险因素之间的关联。结果对照组双侧颈总动脉(CCA)、颈动脉分叉处(BIF)及平均颈动脉(CBI)的IMT值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ln223Arg与ICA值和CBI值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其中G基因型的携带者(GG)的IMT值较低,而A基因型的携带者(AA+AG)的IMT值较高。Lys109Arg与IMT值具有密切的相关性,GG基因型受检者显示出更低的BIF与CBI。结论 LEPR基因多态性(Gln223Arg和Lys109Arg)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降糖药物沙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安全性。方法选取自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北京老年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各40例。A组患者采用持续胰岛素治疗,B组在A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之上加用降糖药物沙格列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BG、2 h BG、HbA1c、胰岛素用量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5%(35/40),显著高于B组的17.5%(7/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物沙格列汀的安全性更高,可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目的探究超声弹性成像(UE)中肿瘤深度对于判断乳腺肿物的良、恶性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间收治的178例因乳腺肿块行手术切除患者为观察对象,纳入病灶200个。依据肿瘤深度不同分4组。对所有的患者在术前均予以常规超声检查以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对比不同深度肿瘤的UE成像情况、分析诊断效能(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以及阴、阳性预测值),对比良恶性乳腺肿瘤UE成像检查的阳性率。结果诊断良性病灶114个、恶性病灶86个;D组成像效果与A、B、C组相比的UE成像效果更差(P<0.05);A组特异度与B、C、D组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准确度显著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E成像技术对恶性病灶的诊断阳性率显著更高(P<0.05)。结论在乳腺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中,对于乳腺肿物的良、恶性成像质量,诊断的特异度与准确度均受到肿瘤深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A wide range of pathologic processes may involve the floor of the mouth, the part of the oral cavity that is located beneath the tongue. They include lesions that arise uniquely in this location (eg, ranula, submandibular duct obstruction) as well as various malignancies, inflammatory processes, and vascular abnormalities that may also occur elsewhere in the head and neck. Some lesions that arise in superficial tissues such as the mucosa may be easily diagnosed at physical examination. However, computed tomograph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r ultrasonography may be necessary for a reliable assessment of lesion extension to deeper structures. In such cases, knowledge of the complex muscular, vascular, glandular, ductal, and neural anatomy of the region is important for accurat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lanning. Familiarity with the radiologic imaging appearances of the floor of the mouth and recognition of anatomic landmarks such as the mylohyoid and hyoglossus muscles are especially useful for localizing disease within this region.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