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7 毫秒
1.
一位母亲来信说:“孩子的祖母认为孩子发热是发骨节,发热后就会很快长高的,这是真的吗?” 回答这问题时,首先要了解发热是怎么回事。发热,就是体温异常升高。发热分为生理性发热和病理性发热,小儿的正常体温通常在36℃~37℃间,如婴幼儿吮乳后、饭后、哭闹、衣被过厚、室温过高均可使小儿体温暂时性升高至  相似文献   

2.
<正> 发热凡体温高出正常(一般来说,口腔温度在37.3C°以上、腋温在37℃以上、直肠内温度在37.6℃以上)——昼夜间波动在1℃以上时称为发热。如仅自觉全身或局部(主要指“五心”)发热,但测体温无明显变化的,亦属发热范畴。前者有体温升高改变,叫作“体温升高性发热”;后者无体温变化,叫作“非体温升高性发热”,或称“自觉发热”,又因为常间有体温微度升高,故临床又多混称为“低热”。发热是机体的一种全身性病理反应,由于  相似文献   

3.
林娜 《家庭中医药》2001,8(6):26-26
发热是儿童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小儿腋下正常体温一般为36℃~37℃,午后体温较清晨略高。当体温升高超过正常基础体温1℃以上时可以认为是发热。一般的发热是机体与疾病作斗争及适应内外环境温度异常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可使血液白细胞增多,吞噬细胞活性增高,酶活性增强,抗体合成加速,但高热过久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影响消化功能,增加心血管负担,使人抵抗力下降,甚至引起惊厥、昏迷等。  相似文献   

4.
廖利群  李小红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F0003-F0003
临床上常以口温、直肠温度、腋窝等处的温度来代表体温。体温过高又称为发热,是指任何原因引起产热过多、散热减少、体温调节障碍、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调节点上移而引起的体温升高,并超过正常范围,称为体温过高。一般而言,当腋下温度超过37℃,或口温超过37.5℃,昼夜体温波动在1℃以上称为体温过高。  相似文献   

5.
发热别论     
临床上将体温超过 37.2℃者称为发热.此外,有的患者仅自觉发热或五心烦热而体温并不升高者,亦属中医学"发热"范畴.今就发热的证因述及如下.  相似文献   

6.
发热包括体温升高或自觉发热的症状,舌下温度超过37.2℃。腋下体温39℃以上称高热;38.5℃以内的发热多为低热;持续高热不退达数日,为稽留热;一日内体温波动在1℃以上为弛张热;可降至正常又发热者为间歇热。肿瘤、结核、风湿等多为长期低热,且午后明显。  相似文献   

7.
发热是指病理性体温升高,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机体产热过多或散热过少,以及体温中枢功能障碍所致。发热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多数发热性疾病伴有其他临床症状,诊断较为容易,但也有一部分病人仅以发热为主就医,其原因一时不明。我们在跟导师应诊治疗发热一证时,每每获得桴鼓之效。今将1例伏暑高热治验总结如下。  史某,男性,14岁,学生,1997年3月17日初诊。  主诉:发热3个月,体温最高42℃以上,无汗,头身痛,时烦。  病史:患者3个月前罹病,当时发热,头痛,周身不适,体温39.5℃,自行口服感冒药后体温可降至37℃左右,停药后体温迅速上升,在此…  相似文献   

8.
气虚发热论治探讨天津市中医学校(301600)王树彬,王文发气虚发热,是指因气虚引起脏腑功能失调所导致的发热,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临床多表现为低热,但有时可以是高热,此外有些患者仅自觉发热,而体温不升高,属中医内伤发热的范围。本论主要从其机理和治...  相似文献   

9.
发热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 ,内科各系统都有以发热为早期症状或主要症状的疾病 ,有时为唯一的症状 ,更多的病症可以伴有发热。发热由于病因复杂 ,并发症多 ,诊治失宜致发热缠绵 ,经久不退者 ,并不少见。尤其是长期低热在内、儿科 ,成为困扰医者的一个难题。1 长期低热的病因诊断长期低热一般指热程大于 3个月 ,体温在 38℃以下的发热。长期低热原则上均应住院进行系统检查 ,详细回顾病史及治疗过程 ,最忌患者在门诊辗转寻医问药 ,使病情更加复杂化。需要指出的是体温正常范围不是绝对值 ,少数人的正常体温可能超过 37℃ ,达到 37.5℃ ,如…  相似文献   

10.
发热是指人体体温异常升高,是人体对治病因子的一种全身性防御反应,是患病时的一种症状。同样是发热,但病因却不相同,超过39℃时即为高热,发热的主要症状是体温升高,脉搏加快,突发热常为0.5—1天,持续热为3—6天。  相似文献   

11.
人体体温相对恒定,不因外界温度的差异而有所改变,保持在37℃左右。由于饮食、运动、环境、情绪和性别的关系,体温可能有暂时的轻微的波动,但此无临床意义,发热则是指病理性的体温升高。外感发热是指外感因素导致的病理性体温升高,主要是由于四时气候不正,人体感受六淫(风、寒、暑、湿、燥、火)邪气、时疫、感染所致的一些疾病,引起的外感发热。六淫之邪由皮毛肌腠而入,由表入里,传至脏腑,发为热病。  相似文献   

12.
女,70岁,主因"发热1个月余".患者1个月前受凉后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8.5℃,伴有寒战、全身酸痛,于某三甲医院就诊,给予头孢类抗生素静脉输液治疗4 d,体温有所下降.此后仍夜间发热,体温波动在37~38℃,晨起体温正常,伴有多汗,咳嗽,咳痰.发病以来,精神差.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60岁。于1994年2月17日,主诉:咳嗽、胸闷、低热、盗汗1月入院,胸片示两上浸润型肺结核。既往健康,否认有结核及药物反应史。入院体检无特殊,血、尿、便三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正常,痰厚涂片未见结核菌。给予2SHRE/4HR方案化疗。患者入院后第一周偶有低热(T37.5~37.8℃),因肌注链霉素疼痛感而于2月24日给药后第4天,患者自觉明显发热不适,T38.5℃,查血常规正常,给子消炎痛12.5mg口服后体温下降。但于3天后每天体温38.5~39.3℃,驰张发热,疑为乙胺了醇所致的药物热。于3月4日停用已胺丁醇,不作降温处理,…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性,32岁。因心慌、头晕、乏力月余入院就诊。自诉无畏冷、发热。入院时体检体温37.3℃,脉搏102次/分,律齐,神志清楚,慢性病容;心脏听诊时于二尖瓣区可闻及全收缩期四级粗糙响亮的杂音,心电图检查显示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检查WBC9.3x10^9/L,GRA7.6x10^9/LGRA81.5%,ESR42mm/h,余检查项目正常范围。入院后观察患者体温发现,该患者每天下午6点以后体温均在38.9℃左右,白天体温在37.3℃左右。  相似文献   

15.
1临床资料 患者张某,男,34岁。发热4天气促3小时于,2011年8月16日23时入院。4天前劳累受凉后出现发热伴无力,在家附近诊所治疗,体温在38℃-39℃之间,输液4天(用先锋霉素,具体药名不详),当天16时输液毕,体温37℃,20点左右突感气促,再次到诊所复诊,体温37.5℃,对症治疗(用药不清),呼吸急促无好转,建议转诊来我院就诊,以发热待查糖尿病收住。患者确诊糖尿病3年,用胰岛素治疗,停药一月,未监测血糖。  相似文献   

16.
1 病历介绍 患者,男,42岁,因反复发热30^+d于2006年7月12日来我院就诊,以“发热原因待查”收住内科病房。患者体温波动于37.5~39.5℃,呈弛张热型,发热时间多在16:00-22:00,上午体温正常,无咳嗽、咳痰,无畏寒、多汗,无咽痛,无关节肿痛,无腹痛,尿便正常,食欲差,疲乏无力,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性,48岁,主因发热16天入院。患者于16天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7~38.4℃,以下午体温较高,无肝区疼痛及黄疽,曾用“消炎”药物,体温不降,血、尿、便常规正常,以“发热”待查收人院。既往无肝炎病史。体格检查:T:37.5℃,P:80次/min,R:20次/min,BP:16/10.3kPa,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脾未触及,肝区无叩击痛,两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正常,肝功能正常,凝血酶原时间正常。乙肝五项、丙肝抗体、肥达氏…  相似文献   

18.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为2004—02~2007—03本院骨科四肢闭合性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0~90岁,平均45.7岁,体温37.9~40.2℃,平均38.53℃。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18~89岁,平均46.3岁,体温37.8~39.8℃,平均38.48℃。2组在年龄、术后体温方面无显著差异性(P〉0.05)。  相似文献   

19.
在外感热病中,常提到“发热”、“恶寒”的概念。体温升高,西医即表述为“发热”,但在中医术语中,并不一定表述为“发热”。中医对于“寒热”的表述,其依据是患者的自体感觉,而非他人的感觉,也不是依据体温计所测得的数值。只有对“发热”、“恶寒”予以正确地表述,才能使传统中医理论有效地指导外感热病的临床实践,正确地辨证施治。否则,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中都将出现混乱。1依据自感若患者体温升高,并且自感发热,则表述为“发热”。若患者虽体温升高,他感亦觉发热,但患者却无发热的自我感觉,则不表述为“发热”。若患者虽体温升高,他感亦…  相似文献   

20.
阴虚与阳虚均可导致发热,而且多表现为低热(体温在38℃左右,或患者自觉发热,但体温并不升高),这已被临床所反复验证。但二者的病机绝然不同,临床表现亦大有差异,治法更有补阴与补阳之别。然而临床对二者的描述及病机分析往往含混不清,甚至有将其病机混为一谈者。为此,笔者不惴愚陋,对阴虚发热与阳虚发热进行辨析,并请同道斧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