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肺癌患者血清IL-6、IL-8和IL-10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白细胞介素10(IL-10)在肺癌免疫、发生、进展、转移和预后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TNMⅡ~Ⅳ期的肺癌患者共47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3例患者进行了以铂类药为主的化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一月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其血清IL-6、IL-8及IL-10水平.另对7例死亡患者于临终前检测血清IL-6、IL-8及IL-10水平.同时取30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47例肺癌患者不同病理类型之组间比较血清三组细胞因子水平无差异,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三组间比较P<0.001;肺癌患者血清IL-6、IL-8及IL-10水平随着临床分期的进展而升高,有远处转移的晚期患者的血清IL-6、IL-8和IL-10明显高于无转移的早期患者;16例化疗有效,病情稳定和缓解的患者血清IL-6、IL-8及IL-10水平较化疗前明显下降;7例化疗无效、病情进展者血清IL-8、IL-10测无明显下降,IL-6进一步升高;7例死亡患者临终前血清IL-8水平有持续升高的趋势.结论 IL-6、IL-8和IL-10在肺癌的发生和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血清IL-6、IL-8和IL-10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作为辅助诊断和疗效观察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急性乙型肝炎66例,慢性乙型肝炎68例,86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A 24例、B 37、C 25)及正常对照组50例。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IL-18和IL-10水平。结果急、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IL-18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IL-10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随急、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随着病情的进展,血清IL-18水平升高、血清IL-10水平下降(P<0.01);Child-Pugh A、B、C级三组肝硬化患者血清IL-18和IL-10水平也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肝硬化患者血清IL-18和IL-10呈负相关(P<0.01)。结论检测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IL-18和IL-10的水平可作为监测病情演变的可靠指标之一,并为临床设计治疗方案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IL)-12、IL-10在男性尖锐湿疣(CA)患者CO2激光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ALA-PDT)治疗前后的变化及对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于安阳地区医院接受治疗并随访至2022年1月的112例C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CO2激光联合ALA-PDT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的血清IL-12、IL-10水平,并根据患者治疗后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n=23)与未复发组(n=89),分析一般资料与血清IL-12、IL-10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L-12、IL-10预测复发的效能。结果 112例CA患者治愈率为90.1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9%,复发率为20.54%,且治疗后血清IL-12高于治疗前,IL-10低于治疗前(P<0.05)。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在年龄、婚姻情况、吸烟史、饮酒史、受教育程度、正常使用安全套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皮损数量、皮损部位、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情况、治疗前IL-12、IL-10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8、10 (IL - 8、IL - 10 )的异常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IL - 8水平检测采用放射免疫法 ,IL - 10水平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抗核抗体谱检测采用酶免斑点技术。结果 ①SLE患者血清IL - 8水平 (0 4± 0 17p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4 7± 0 6 pg/ml,P <0 0 1) ;②狼疮肾炎患者组血清IL - 8水平 (0 30± 0 19pg/ml)显著低于无狼疮肾炎组 (0 4 7± 0 2 0 pg/ml,P <0 0 1) ,狼疮肾炎患者组血清IL - 10水平(130 6± 19 7pg/ml)显著高于无狼疮肾炎患者组 (4 6 1± 15 9pg/ml,P <0 0 1) ;③血清IL - 8水平和IL - 10水平呈负相关 ,γ为 - 0 19,P <0 0 5。结论 IL - 8、IL - 10水平和SLE密切相关 ,可作为SLE诊断和肾脏功能损伤监测的重要参考指标。二者之间呈负相关 ,提示了SLE患者体内细胞因子的网络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L-4、IL-34、IL-10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在本院确诊的6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作为AR组,60例非变应性鼻炎作为NAR组,并选取同期的6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取三组患者的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34(IL-34)、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R组与NAR组的血清IL-4、IL-34均高于对照组,IL-10均低于对照组(P<0.05);AR组的血清IL-4、IL-34高于NAR组,IL-10低于NAR组(P<0.05);Roc分析血清IL-4、IL-34和IL-10对AR患者具有诊断价值(P<0.05)AR患者血清IL-4与血清IL-34呈正相关(r=0.344,P<0.001),血清IL-10与血清IL-34呈负相关(r=-0.234,P=0.022)。结论 血清IL-4、IL-34以及IL-10水平异常升高与AR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测定哮喘患者及正常人血清中的IL-6、10及IgE水平,探讨血清IL-6、IL-10相关性及与哮喘的关系.方法 对30例发作期、26例病情缓解患者、2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LISA)分别测定血清IL-6、IL-10及总IgE水平.结果 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的IL-6和IgE 水平分别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P < 0.01),而IL-10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01).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IL-6、总IgE 较发作期显著下降,IL-10 回升,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仍有显著性差异( P < 0.05).结论本组研究显示支气管哮喘患者IL-6 水平升高与IgE 含量的变化呈正相关关系( r=0.266、p<0.05 ),(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而IL-10 水平与IgE 含量的变化呈负相关(r=-0.232、P < 0.05).血清IL-6、IL-10含量变化与哮喘患者病情密切相关,动态检测可为临床提供有意义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应用大剂量干扰素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 - 10 ( IL- 10 )、白细胞介素 - 12 ( IL - 12 )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应用 EL ISA法测定应用大剂量干扰素治疗前后的乙肝病人血清 IL - 10、IL - 12水平。结果 :治疗前 IL- 10、IL - 12水平分别为 ( 35.3± 13.5) pg/ L,( 51.3± 31.5) ng/ L ,治疗后分别为 ( 18.7± 11.3) pg/ L ,( 92 .7± 61.5) ng/ L。疗程结束 ,血清 HBV- DNA与 HBe Ag阴转率为53.8% ,明显高于对照组 12 .5% ( P<0 .0 1)。结论 :应用大剂量干扰素治疗后的乙肝患者 IL - 12水平升高 ,IL - 10水平下降 ,抗病毒免疫状态增强。  相似文献   

8.
IL-6、IL-10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中检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忠  王立娟  刘爱东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7):2081-2082
目的:检测IL-6和IL-10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7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组,70例正常成人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中IL-6及IL-10的含量,观察其在不同指标中的表达及意义.结果:观察组IL-6及IL-10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IL-6及IL-10在不同分型患者中的表达有差异.结论:IL-6及IL-10在精神分裂症患者高表达,IL-6及IL-10对判断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复发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在慢性肝炎发展过程中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80例慢性肝炎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IL-6、IL-8和IL-10的水平.结果各组慢性肝炎患者血清IL-6和IL-8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6、IL-8和IL-10水平的变化与慢性肝炎病变程度密切相关.结论细胞因子IL-6、IL-8和IL-10在慢性肝炎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联合检测其水平的变化对探讨慢性肝炎的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和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探讨其在银屑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竞争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3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其中进行期16例,静止期14例)血清中的IL-18和IP-10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正常对照组血清IL-18和IP-10水平分别为(158.38±13.64)ng/L和(148.73±11.44)ng/L;银屑病患者静止期组血清IL-18和IP-10水平分别为(350.07±19.74)ng/L和(345.62±8.75)ng/L,而进行期组血清IL-18和IP-10水平分别为(444.69±14.74)ng/L和(355.47±6.95)ng/L。进行期组及静止期组的IL-18和IP-10血清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均为P<0.05)。结论:IL-18和IP-10可能与银屑病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氨磷汀在鼻咽癌放疗中对唾腺功能、放疗疗效的影响。方法 32例病理明确的鼻咽鳞癌首次治疗、符合入组条件的随机入放疗 氨磷汀组(A组)与单纯放疗组(B组)。放射治疗为常规分割,鼻咽部肿瘤量65~74Gy,其中A组按体表面积200mg/m~2,在每次放疗前15~30min静脉注射氨磷汀。结果 放疗 氨磷汀组的黏膜反应、口干较单纯放疗组明显下降,唾液量的减少程度较单纯放疗组低。用药组恶心呕吐反应明显,末发现氨磷汀对局部肿瘤消退的影响。结论 氨磷汀在鼻咽癌放疗中对唾腺具有保护作用,对肿瘤消退无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以听力障碍为首发症状鼻咽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10例以听力障碍为首发症状的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0例患者均经听力检测,同时进行间接鼻咽镜或纤维鼻咽镜、CT和新生物的病理学检查。确诊后接受7~8周的放疗,随访听力恢复情况。结果电测听显示传导性耳聋9例,混合性耳聋1例;鼻咽镜或纤维鼻咽镜检查发现局部有明显新生物,病理学检查证实10例患者中,鼻咽癌Ⅰ期、Ⅳ期各2例,Ⅱ期、Ⅲ期各3例。放疗后1月,5例Ⅰ期和Ⅱ期患者的听力明显改善。结论对于主诉听力障碍的患者,应常规检查鼻咽部。以听力障碍为首发症状鼻咽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听力恢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MR-PWI)参数作为评价鼻咽癌放疗敏感性指标的可行性,及其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随访中的价值。方法收集64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收治前均未有放、化疗史,放射治疗前1天及放疗4周后各行1次常规MRI及MR-PWI检查,对比分析放疗前后鼻咽部肿瘤的大小、灌注特点及灌注参数的变化。结果在MR-PWI图像上,放疗前鼻咽癌肿块主要表现为高灌注,其显示的高灌注区域最大层面面积要小于放疗前增强T1WI脂肪抑制序列显示面积(P<0.05);40 Gy剂量放射治疗后,敏感组高灌注区域明显下降,其下降面积要大于增强T1WI脂肪抑制序列显示面积(P<0.05);肿瘤放疗后坏死或纤维化表现为BV下降,而复发表现为BV升高(P<0.05)。结论常规MRI检查结合MR-PWI成像,可以更准确的反应鼻咽癌放疗前后的生物学变化;灌注图像及其参数在作为评价鼻咽癌放疗敏感性的指标,及鉴别肿瘤放疗后复发与坏死或纤维化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严重鼻出血的救治措施。方法分析14例鼻咽癌放疗后严重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经治疗达到止血目的,2例抢救失败死亡。结论及时合理使用各种止血措施和必要的预防处理是提高鼻咽癌放疗后严重鼻出血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的独立预后因素,建立个体预后的预测模型,为临床鼻咽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参
考依据。方法分析113例经病理确诊为低分化鳞癌、首次接受根治性放疗且未进行化疗等综合治疗的鼻咽癌患者的预后因
素,采用字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意义的统计学变量纳入COX 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并建立个体预后指数(PI)公式。
结果本组病例5 年生存率为50.4%。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T 分期、N 分期、临床分期、颅底受侵、颅神经受侵、放疗剂量、体
力状况(PS)评分与鼻咽癌放疗的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T 分期、N 分期、颅底受侵是鼻咽癌放疗的独立预后因素。根
据COX分析结果,推导PI公式如下:PI=0.046*(年龄)+0.767*(T分期)+0.623*(N 分期)+0.859*(有无颅底受侵)。结论年龄、
T分期、N 分期、有无颅底受侵是鼻咽癌患者放疗的独立预后因素,PI 值是反映鼻咽癌患者预后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6.
应用ABC亲合细胞化学方法,以生物素化凝集素UEA,SBA,PNA,PSA标记94例鼻咽癌和23例慢性鼻咽炎组织切片。结果显示。鼻咽癌UEA,SBA受体阳性率(26.6%,8.5%)显著低于正常上皮(96.5%,85.2%),并随着癌瘤分化程度降低而递减。表明鼻咽上皮癌变后UEA,SBA受体明显丢失,反映了细胞分化水平,说明癌细胞糖蛋白合成障碍,糖链结构发生变化,导致肿瘤生物学特性发生改变。本结果指出,应用PNA作标记对于认识鼻咽低分化腺癌可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凯西莱 (Tiopronin)对于鼻咽癌放疗患者急性放射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鼻咽癌患者 80例 ,随机分为用药组 40例 ,放疗期间除常规处理外 ,用凯西莱针剂 ,0 .2 g/ d,3周。对照组40例只作常规处理。结果 : 级粘膜炎发生率在剂量≤ 1 0 Gy时 ,用药组和对照组分别为 40 %和70 % (P<0 .0 5)。 、 级粘膜炎、放射性皮炎发生率 ,用药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级以上血红蛋白下降 ,用药组和对照组分别为 42 .5%和 80 % (P<0 .0 1 )。 级以上中性粒细胞下降 ,用药组和对照组分别为 32 .5%和 60 % (P<0 .0 5)。结论 :凯西莱对鼻咽癌放疗后严重的急性放射损伤 ,包括放射性粘膜炎、放射性皮炎、中性粒细胞下降、血红蛋白下降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同期化、放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 (NPC)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病理确诊为Ⅲ、Ⅳa期的初诊NPC 38例行同期化、放疗 (化放组 )的临床资料 ,并与同期行单纯放疗 (单放组 ) 38例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 3年总生存率 (OS)、无瘤生存率 (DFS)、无复发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但对于T3 4N0 1M0期患者 ,化放组 3年OS和DFS明显高于单放组 (93%、 5 2 %,86 %、 33%,P <0 0 5 )。结论 :本研究未能证实同期化、放疗对提高Ⅲ、Ⅳa期NPC患者的生存率有好处 ,但分层研究提示有利于提高T晚期 (T3 4N0 1M0 )NPC患者的DFS和OS。  相似文献   

19.
对1971—1990年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癌症中心收治的428例鼻咽癌病人的发病和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其中,中国人占303例(71%),白种人116例(27%)。中国人在该省鼻咽癌的年发病率是白种人的64倍,其中又以在中国出生的发病率最高,分别为白种人的104倍和北美出生的中国人的16倍。本组总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51%和39%,颈淋巴结阴性的病人5年生存率达64%;而阳性的病人只有44%。鼻咽癌的预后与它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治疗前有无做颈淋巴结活检,以及性别有关,而与病人的人种和出生地无关。  相似文献   

20.
放化疗序贯治疗晚期鼻咽癌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放、化疗联合治疗晚期鼻咽癌的疗效.方法 2000年4月~2001年4月,84例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组(单放组)和放疗加化疗组(综合组).每组42例,单放组采用加速器6 MV-X线加9-12 MeV电子线照射,鼻咽中平面剂量70 Gy,颈部根治剂量70 Gy,颈部预防剂量50 Gy.综合组除接受上述处理外还接受顺铂(DDP)加5-氟脲嘧啶(5-FU)化疗6周期,第1、2周期化疗在放疗前进行,放疗结束后1周,再行第4~6周期化疗.结果 综合组新辅助化疗的有效率为85.7%,近期肿瘤消退率单放组为71.4%,综合组为90.5%,综合组高于单放组;随访5年期间,远处转移率综合组为23.8%,单放组为47.6%,以单放组为高;出现远处转移的平均时间综合组为20.4个月,单放组为7.9个月,综合组出现得较迟;5年无病生存率综合组高于单放组,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5年总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病例均未出现严重毒副反应.结论 DDP 5-Fu能提高晚期鼻咽癌患者的肿瘤近期消退率、无病生存率,未明显提高总生存率.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