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对施行全喉切除术后的连续8例患者进行烟田测定。其中每隔一例患者全喉切除的同时有环咽肌切开。方法是,全喉切除后下咽暴露,将一食指插入食道人口,直视下辨认环咽肌并于前旁正中位锐性切开,切至食道粘膜,长度约4cm,然后用可吸收缝线连续缝合“T”型关闭咽腔。术后2周进行咽压测定,发现单纯全喉切除的患者最高咽压均大于skPa,全喉切除同时行环咽肌切开的患者最高咽压平均skPa,8例患者均无咽接形成。该作者认为全喉切除术后同时行环咽肌切开,可明显降低咽压,减少下咽缝线的张力,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咽皮瘦的发生,同时可消除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下咽癌内镜检查时食管入口处的显露方法,以提高喉镜对下咽癌侵犯范围判断的准确性.方法 113例下咽癌患者术前均行喉镜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喉镜下食管入口的显露采用活检孔道注气法,与影像学检查对比,观察这种方法对下咽癌侵犯食管入口处的判断情况.卡方检验比较两种方法的显露情况.结果 本组113例下咽癌患者常规喉镜检查均无法对食管入口处是否受侵犯做出判断.喉镜下使用活检孔道注气法后,96.5% (109/113)的病例能够清晰显露食管入口处,其中33例患者食管入口受侵犯,76例未见侵犯.而影像学仅发现25例食管入口侵犯.经统计学分析喉镜检查对食管入口是否受侵的判断优于影像学检查(x2 =9.103,P=0.003).结论 喉镜检查是下咽癌术前诊断的一种重要方法,使用活检孔道注气法可以显露食管入口处,从而明显提高下咽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303例下咽癌的外科治疗及组织移植修复重建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下咽癌的外科治疗及术后下咽食管缺损不同组织移植Ⅰ期重建方法在下咽癌治疗中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65~1998年外科治疗下咽癌患者303例,其中130例经不同组织移植重建下咽食管手术治疗(1997年UICC分期Ⅱ期5例;Ⅲ期16例;Ⅳ期109例),其中梨状窝区94例,咽后壁区18例,环后区18例.游离空肠15例,胃代下咽食管81例,结肠代下咽食管10例,胸大肌肌皮瓣修复20例,其他方法4例.173例下咽癌患者不需要重建(Ⅰ期7例,Ⅱ期12例,Ⅲ期51例,Ⅳ期103例),其中梨状窝160例,咽后壁8例,环后5例.结果 Kaplan-Meire法统计生存率,130例组织移植重建患者3年生存率为43.2%,5年生存率为36.4%;173例不需要组织重建患者3年生存率为59.2%,5年生存率为47.7%.各组吞咽功能良好率均在80%以上.胃代下咽食管手术死亡率为8.6%(7/81例);胸大肌肌皮瓣修复手术死亡率15.0%(3/209例);游离空肠及结肠代食管下咽无手术死亡.总手术并发症20世纪90年代之前为44.3%(35/79例),90年代手术并发症为13.7%(7/51例),χ2=13.457,P=0.004,差异有显著性;其中90年代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并发症最高为18.2%(2/11例).结论游离空肠、胃代下咽食管、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在下咽癌的生存率、吞咽功能的恢复及手术并发症等方面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是值得提倡的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4.
303例下咽癌的外科治疗及组织移植修复重建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下咽癌的外科治疗及术后下咽食管缺损不同组织移植Ⅰ期重建方法在下咽癌治疗中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65~1998年外科治疗下咽癌患者303例,其中130例经不同组织移植重建下咽食管手术治疗(1997年UICC分期:Ⅱ期5例;Ⅲ期16例;Ⅳ期109例),其中梨状窝区94例,咽后壁区18例,环后区18例。游离空肠15例,胃代下咽食管81例,结肠代下咽食管10例,胸大肌肌皮瓣修复20例,其他方法4例。173例下咽癌患者不需要重建(Ⅰ期7例,Ⅱ期12例,Ⅲ期51例,Ⅳ期103例),其中梨状窝160例,咽后壁8例,环后5例。结果Kaplan-Meire法统计生存率,130例组织移植重建患者3年生存率为43.2%,5年生存率为36.4%;173例不需要组织重建患者3年生存率为59.2%,5年生存率为47.7%。各组吞咽功能良好率均在80%,以上。胃代下咽食管手术死亡率为8.6%(7/81例);胸大肌肌皮瓣修复手术死亡率15.0%,(3/209例);游离空肠及结肠代食管下咽无手术死亡。总手术并发症20世纪90年代之前为44.3%(35/79例),90年代手术并发症为13.7%(7/51例),x^2=13.457,P=0.004,差异有显著性;其中90年代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并发症最高为18.2%(2/11例)。结论游离空肠、胃代下咽食管、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在下咽癌的生存率、吞咽功能的恢复及手术并发症等方面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是值得提倡的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5.
喉癌下咽癌患者下咽及颈段食管术后缺损的修复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喉癌下咽癌患者下咽或下咽及颈段食管术后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 :对保留喉功能的下咽术后缺损 9例 (伴颈段食管部分切除 3例 ,颈段食管癌行食管全切除 1例 ) ,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 4例 ,直接修复 4例 ,胃咽吻合术 1例。不保留喉功能 2 0例 (伴颈段食管部分切除 2例 ) ,舌瓣修复 16例 ,喉组织瓣 2例 ,胸大肌肌皮瓣与胸骨舌骨肌筋膜瓣联合重建下咽 2例。结果 :术后 8例Ⅰ期恢复吞咽及喉功能 ,1例下咽狭窄 ,Ⅱ期行残喉切除。余 2 0例中 16例Ⅰ期恢复吞咽功能 ,1例下咽狭窄经扩张进食 ,3例咽瘘 ,其中 1例咽瘘行Ⅱ期胃咽吻合术。 1、3及 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 92 %、6 4 .7%和 4 6 .2 %。结论 :保留喉功能的下咽或下咽及颈段食管缺损可直接修复或采用胸大肌皮瓣修复 ,不保留喉功能者 ,可采用舌瓣、胸大肌皮瓣修复或咽胃吻合术。肌皮瓣和肌筋膜瓣联合重建全下咽易引起下咽狭窄或咽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支撑喉镜下声门暴露困难患者喉显微外科手术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2012年7月~2015年6月65例术前评估为声门暴露困难的成年患者中有62例(95.38%)在经支撑喉镜行喉显微外科手术中发生声门暴露困难,其中,声带息肉42例,声带囊肿9例,声带淀粉术变5例,声带重度不典型增生4例,声带高分化鳞癌2例;回顾性分析这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完成喉显微外科手术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62例患者术中使用普通支撑喉镜均声门暴露困难,58例(93.55%,58/62)改用可调式电视支撑喉镜顺利完成手术,其中,10例加深麻醉深度配合30°内镜并按压喉体使声门暴露完全完成手术,但有5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咽后壁损伤;1例伴小颌畸形的声带广基息肉患者手术未成功,改为表面麻醉电子喉镜下完成手术;1例牙列不齐并装有烤瓷牙的患者及2例声带癌患者改行无气管切开喉裂开术。结论支撑喉镜下声门暴露困难者大部分可通过带内镜的可调式电视支撑喉镜安全有效地暴露声门,部分患者可同时经支撑喉镜侧通道放入30°内镜辅助暴露声门,以完成各类喉显微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7.
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下咽癌手术保留喉功能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23例下咽癌患者实施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切除术,应用带状肌肌筋膜等修复喉咽腔,术后予以辅助性放射治疗.结果23例均恢复发声功能,16例恢复了喉全功能,吞咽成功率为95.7%,并发症发生率为47.8%(11/23).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9.6%(16/23)和47.8%(11/23).结论下咽癌手术多数能保留喉的正常部分,经过整复可恢复喉的全部或部分功能.  相似文献   

8.
咽食管括约肌切开术在喉全切除术后发音重建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咽食管括约肌切开术对减少咽食管括约肌失弛缓对喉全切除术后安装Blom-Singer发音管发音重建的影响。方法:喉全切除术后,咽食管括约肌收缩或是痉挛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食管的气流并阻碍发音。咽食管括约肌的解剖位置是环咽肌以及其上的下咽缩肌的一部分和颈段食管上段的一部分。手术操作是在喉全切除术中、术后于气管造瘘口外上方切除长5cm,宽1cm的咽食管括约肌。结果:33例喉全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咽食管括约肌切开术后有32例发音成功,发音重建的成功率是97%。其中包括12例喉全切除术中I期进行环咽肌切开术,21例是Ⅱ期进行咽食管括约肌切开术的,后者又有9例是安装Blom-Singer发音管后发音不能再行咽食管括约肌切开术的。患者3年存活25例,5年存活18例。同期行喉全切除术和咽食管括约肌切开术的12例患者,Kaplan-Meier法统计3年生存率81.82%,5年生存率42.86%。结论:咽食管括约肌切开术能提高Blom-Singer发音管发音重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胸大肌肌皮瓣卷筒在晚期喉咽及颈段食管肿瘤切除术后环周缺损修复中应用的可行性及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至2008年10月对30例头颈鳞癌原发灶肿瘤切除后出现下咽和颈段食管环周缺损的患者选择行胸大肌肌皮瓣卷筒修复的临床资料.其中下咽癌22例,颈段食管癌7例,喉癌术后放疗后复发累及下咽1例.术前接受放疗者5例,外院手术后复发者3例.采用全喉全下咽切除者12例,全喉全下咽切除颈段食管切除者18例,均行胸大肌肌皮瓣卷筒修复.结果 术后咽瘘4例,其中2例有术前放疗史,2例有糖尿病史,均换药治愈.2例患者出现吻合口狭窄,均位于口咽部上吻合口处,经反复扩张后缓解,术后吞咽功能均恢复.全部患者均进行随诊,术后随访时间8~5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以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1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71.4%及42.5%.结论 胸大肌肌皮瓣卷筒修复晚期咽喉及颈段食管肿瘤切除后的下咽和颈段食管环周缺损效果可靠.可用于放疗及手术后复发肿瘤切除后环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喉镜检查时喉咽部位的显露方法,提高喉镜对喉咽癌局部侵犯范围判断的准确性。方法 113例喉咽癌患者术前行喉镜检查,喉镜检查时喉咽部的显露采用颈前皮肤牵拉法和吹气球法,观察这两种方法的联合应用对喉咽癌原发病灶和局部侵犯范围的判断情况。结果113例喉咽癌患者中,平静呼吸时仅有33例(29.2%)能够清楚显示喉咽部的具体情况,使用颈前皮肤牵拉法和吹气球法后,有106例(93.8%)能够清楚显示喉咽部的情况,明显优于平静状态下对病变的显露和判断(χ2=99.591,P<0.001)。这两种方法的联合应用对喉咽后壁和环后区是否受侵犯的判断具有明显的优势。结论喉镜检查是喉咽癌术前诊断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使用颈前皮肤牵拉法和吹气球法能够将喉咽后壁和环后区充分分离,使喉咽各壁显露出来,从而明显提高喉咽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