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多方向可调式肋骨骨折外固定支架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胸外伤中肋骨骨折是最常见的损伤 ,目前 ,国内外对胸外伤肋骨骨折胸壁软化治疗大多采用内固定与外固定两种方式 ,但都存在着不足之处。我们经多年的临床研究和探索 ,研制出多方向可调式肋骨骨折外固定支架 ,自 1 997年 7月临床应用至今 ,临床观察 40例 ,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 器械组成与使用方法肋骨骨折外固定支架由三部分组成 :一个长方形或方形底盘、一个或数个梯形支撑支架。支架的大小可随意调节。两个或数个肋骨固定钳 ,底盘、固定钳分大中小三种型号 ,如图 1。1 1 对多根单折肋骨处理 在局麻下 ,不做皮肤切口 ,在骨折断端的两…  相似文献   

2.
为了防止透析时血透管路的脱落,我科自行设计固定支架一具,解决了过去使用的大别针固定透析管路的诸种弊病。现将其制作和应用方法介绍如下。1 材料和制作方法小夹2只,固定支架1根,直径1cm,调节螺丝3个。在床边相应位置上钻一孔,孔径与固定支架直径相同,将其插入孔内,...  相似文献   

3.
输液摆药用抓瓶器的制作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自制了一种用于拿取输液瓶的抓瓶器 ,该装置可以一次性抓取 4个 5 0 0ml的输液瓶 ,较好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现介绍如下。材料与制作 该装置所采用材料为不锈钢及木质材料。装置可分为 3部分 ,包括 2个长方形的抓瓶支架 ,1根用于固定抓瓶支架的固定杆以及 2个垫圈 ,其式样见图 1。 2个抓瓶支架 (36cm× 32cm ;36cm× 30 .5cm)是用 2根长 136cm、133cm ,直径为 7mm的不锈钢圆柱分别弯曲成长方形 ,两接头处套上中间有孔的木柄 ,抓瓶支架中的 4根连接杆在离木柄端 8cm处分别钻 4个相同直径为 3mm的圆孔 ,再将较小的抓瓶支架放于内 ,大的抓瓶…  相似文献   

4.
王洁  辛德英 《护理学报》2002,9(3):75-75
我们设计一种敞开式两种功能座厕架。 2 0 0 1年 4月 19日已被国家授予专利权 ,专利证书号第4 94 6 17号。现介绍如下。1 材料敞开式两种功能座厕架由坐垫、支架及支脚构成。坐垫由硬塑料复合板制成。支架与支脚均由不锈钢制成。坐垫的后部通过固定片连接有活动支架 ,活动支架的另一端设有可以固定在墙上的活动铰链或弹簧片。座垫的下端设有多边形固定架 ,固定架的前部接有挂环 ,两侧端部通过活动铰链与活动支脚构成连接 ,支脚下方套上胶套 (详见图 1)。图 1 座厕架应用图2 应用方法此种座厕架是采取在普通的蹲厕的基础上 ,在其上部设置…  相似文献   

5.
目的:近年来,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越来越强调后期的功能恢复,外固定支架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3-01/2005-08有关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文章,检索词“distalradiusfracture,externalfixa-tion”,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2000-01/2005-08有关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桡骨远端骨折,外固定支架”。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符合要求的有关文献,并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有关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历史、原理的研究。②有关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适应证、临床疗效研究。③有关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并发症及其防治的研究。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收集到129篇有关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文章,37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92篇为重复或内容陈旧。37篇文献中,涉及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历史、原理及适应证的文献24篇,涉及临床疗效和并发症防治的文献13篇。资料综合:自将外固定支架应用于桡骨远端骨折以来,外固定支架不断得到改进,这种微创手术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众多学者相继提出了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适应证,并认为应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采用不同类型的外固定支架。对外固定支架、钢板内固定和石膏固定3种方式的疗效,绝大多数报道显示外固定支架的术后功能评分和影像学评分优于其他两种疗法。结论:在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上,外固定支架术后的功能恢复和影响学评分优于石膏、夹板外固定和钢板内固定,对桡骨远端粉碎性、涉及桡骨远端关节面的不稳定性骨折,外固定支架的优势更为明显,可作为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研制一种符合骨科弹性固定准则的长骨骨折固定工具已有可能。作者在1989~1998年期间采用自制的套式可调夹板临床应用36例长骨骨折患者,获得满意的疗效。现就结构原理、研究方法和临床疗效等进行分析讨论。1.结构原理套式可谓夹板分上、下肢两型,采用工程塑料或合金材料制成。每套夹板由长、短各14~16根在其关节处由松紧带连接成套桶状,相临两根的距离为1.9~2.6cm,其长度和直径根据骨折部位而定。该夹板由“长头”与“短头”组成,长头套在骨折部位,短头以固定关节为主要目的,最终由弹性绷带的约束力固定骨折;当骨折复位后则可…  相似文献   

7.
齐佳 《天津护理》2013,(6):499-500
Ilizarov外固定支架源于20世纪50年代,由伊里扎洛夫教授发明并以其名字命名的治疗器械,其技术特点能满足各种下肢畸形的治疗要求,适合于治疗复杂骨折、骨缺损、骨折畸形愈合、开放性骨折等疾病,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手术时间短、痛苦少及费用低等临床优势。由于Ilizarov外固定支架结构复杂,操作步骤多等原因,给围手术期及出院后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应用Ilizarov外固定支架治疗膝内外翻畸形20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外固定支架在桡骨远端骨折康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近年来,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越来越强调后期的功能恢复,外固定支架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1993—01/2005—08有关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文章,检索词“distal radius fracture,external fixation”,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2000-01/2005-08有关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桡骨远端骨折,外固定支架”。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符合要求的有关文献.并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有关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历史、原理的研究。②有关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适应证、临床疗效研究。③有关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并发症及其防治的研究: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收集到129篇有关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文章,37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92篇为重复或内容陈旧,37篇文献中,涉及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历史、原理及适应证的文献24篇,涉及临床疗效和并发症防治的文献13篇。资料综合:自将外固定支架应用于桡骨远端骨折以来,外固定支架不断得到改进,这种微创手术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众多学者相继提出了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适应证,并认为应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采用不同类型的外固定支架。对外固定支架、钢板内固定和石膏固定3种方式的疗效,绝大多数报道显示外固定支架的术后功能评分和影像学评分优于其他两种疗法。结论:在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上,外固定支架术后的功能恢复和影响学评分优于石膏、夹板外固定和钢板内固定,对桡骨远端粉碎性、涉及桡骨远端关节面的不稳定性骨折,外固定支架的优势更为明显,可作为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及分析。方法:自2003年12月至2005年12月采用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23例,患者仰卧,臂丛麻醉生效后,在C型臂透视机帮助下完成骨折初步复位,然后安装外固定支架再复位。其中如骨折粉碎不稳定者,给予加用经皮钢针固定,或开放复位螺丝钢板固定加外固定支架。其中单纯外固定支架固定14例,经皮钢针加外固定支架固定7例,开放复位螺钉或钢板加外固定支架固定2例,一期植骨2例。结果: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6~16个月,平均8个月。术后5~10周去除外固定支架,平均7周。关节功能根据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定:优16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达到91.3%。结论:外固定支架可较好地维持挠桡骨远端骨折的稳定,其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疗效满意,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较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交锁髓内钉与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分为具有可比性的两组,分别采用交锁髓内钉与单臂外固定支架进行固定治疗。结果骨折愈合时间比较方面,交锁髓内钉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较单臂外固定支架组愈合时间短,疗效评分平均分高但是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比较方面,交锁髓内钉组无感染病例,单臂外固定支架组有4例钉道感染病例,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和单臂外固定支架固定均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有效方法,但在并发症方面,单臂外固定支架的感染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1.
气道球囊扩张型支架与自膨胀型支架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14例晚期肺癌患者应用气道支架置入术治疗其气道狭窄,其中6例置入球囊扩张型不锈钢Palmaz支架,8例置入钛记忆金属自膨胀Ultraflex支架,术后患者气促症状明显缓解,气促分级从(3.57±0.51)降至(1.36±0.49)。显示两种支架均能有效改善气道的狭窄病变,但两种支架的应用有所不同,Palmaz支架适宜于气道狭窄程度高,狭窄形式多样的患者,但易于出现少量咯血和支架网眼内肿瘤组织生长致再狭窄,后者可经激光消融术处理而改善,而Ultraflex支架适宜于气道狭窄程度低、管腔较大、狭窄情况单一的患者,但易于出现支架移位,可经活检钳牵引和球囊扩张固定解决。  相似文献   

12.
胫腓骨干粉碎性开放性骨折是一种严重创伤,近年来,随着交通事业及农业生产的发展,其发生率有日渐增加的趋势。我们自1994年以来采用简单内固定加单臂支架外固定治疗胫腓骨干粉碎性开放性骨折患31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背景:腰椎前路自锁定椎间融合器SynFix-LR与前路钢板和后路椎弓根螺钉比较,其操作更简单、创伤更少,而且其前方0切迹设计降低了血管损伤的风险.如果前路椎间融合后以SynFix-LR固定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在生物力学上相似,那么在避免后路手术入路的情况下就可以达到同样的脊柱稳定的效果.目的:比较前路椎间融合后以前路自锁定椎间融合器固定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后腰椎即刻稳定性的差异.方法:选用15具新鲜小牛腰椎标本,模拟l临床建立前路椎间融合后SynFix-LR固定模型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模型,在脊柱三维运动测试机上测试两种内固定模型生物力学特性上差异.结果与结论:行单纯前路椎间融合后,腰椎的稳定性比完整标本有明显的下降.以SynFix-LR固定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都能有效地增加腰椎前路椎间融合的初始稳定性,而且两种固定增加脊柱稳定性的效果之间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性区别,因此认为SynFix-LR是较理想的前路椎间融合固定器械,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4.
头环背心外固定架是一种三维颈椎半固定架,通过前后两根支撑杆,连接胸廓上的背心夹,头环固定于头颅而起固定作用。可用于不稳定型颈椎病的固定,是近年来骨科常用的一项颈椎外固定技术,具有稳定性好、复位率高、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天数等特点。我科自2006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3):2495-2496
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0例分两组,钢板固定组采用钢板内固定;外支架组采用外支架固定。就两组患者手术所需的时间、术后骨折愈合的时间、手术中出血情况、术后腕关节功能评分和骨折复位效果、术后并发症率进行比较。结果外支架组骨折复位效果明显高于钢板固定组,术后并发症率明显低于钢板固定组(P<0.05)。外支架组患者手术所需的时间、术后骨折愈合的时间、手术中出血情况、术后腕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钢板固定组(P<0.05)。桡骨远端骨折外支架固定与钢板内固定临床疗效有差异,其中,外支架固定治疗手术时间比较短,出血也比较少,且可牢靠固定,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加速关节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总结21例下肢开放性骨折患者应用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 VSD)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术前的病情评估、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和术后对于VSD装置、针道、支架、健康教育的全面细致的护理。认为护理要结合外固定支架和VSD两种治疗方法,配合好手术医生,做好VSD引流管护理和外固定支架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张文祥  陈宇  陈嘉  谭相齐 《临床医学》2011,31(11):68-69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5年5月至2010年11月应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51例,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51例获得4~24个月(平均12个月)的随访,所有骨折均临床愈合,平均愈合时间8周。腕关节功能按Sarmiento标准进行评定,优31例,良1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92.2%。结论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可靠,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自1980年以来,山西建筑职工总医院、新疆建工医院和大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为矫正脊柱畸形施行颅盆环牵引术158例,均获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工作综合报道如下。一、牵引装置及操作方法颅盆环牵引装置主要包括颅环、盆环、支撑杆兰部分。颅环通过螺钉与头骨连接,盆环通过两根骨圆针或螺钉与骨盆连接,支撑杆连于颅环和盆环之间进行支撑。具体操作方法: 1.在颅骨眼眶上缘2厘米及耳尖上1厘米两侧各钻2枚螺丝钉,穿过颅骨外板,将一金属头环固定于颅骨上。 2.再将两枚骨盆针分别由髂嵴上结节处穿入经髂骨内外板间由髂后上棘之间穿出,确保钢针不穿出髂骨内壁,以免损伤肠管。然后将骨盆金属环固定于两根骨盆针上。  相似文献   

19.
骨盆骨折大出血的急救处理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骨盆骨折大出血的急救方法并分析临床疗效.方法 对骨盆骨折大出血67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急诊骨盆外固定支架固定38例,急诊外固定支架固定结合急诊介入髂内动脉栓塞29例.两组病例同时行输血输液支持治疗.结果 在控制出血,升高血压,提高的治疗效果方面,急诊外固定支架固定结合急诊介入血管栓塞明显优于单纯急诊骨盆外固定支架固定术.结论 急诊外固定支架固定结合介入髂内动脉栓塞术是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的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手术后采取半坐卧位的病人必须应用靠背支架。现在临床普遍使用的靠背支架因不能折叠 ,体积较大 ,不利于存放保管。在近年来的临床实践中 ,我们对靠背支架进行了简单的改进 ,使靠背支架可折叠竖立 ,节约了存放空间 ,而又不影响使用时的安全性 ,收到了较好效果 ,故介绍如下。1 材料选用厚 2cm的木质板材两块 ,木条一根 ,折页 2个 ,挂钩及钩环各 2个。2 制作与使用将 47cm× 6 0cm木板与 5 .3cm× 2 .7cm木条用两个折页连结 ,然后将木条与 6 0cm× 10 0cm木板用钉子固定。在长、短木板两侧 12cm处各钉一挂钩和钩环。使用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