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丁苯酞能否通过调节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而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选择急性LAA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丁苯酞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丁苯酞组予静脉滴注丁苯酞注射液(100 mL/次,2次/日,连续14 d),序贯口服丁苯酞软胶囊(0.2 g/次,3次/日,连续11.5个月),对照组静脉滴注生理盐水(100 mL/次,2次/日,连续14 d)。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检测血清Lp-PLA2水平;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测IMT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的Lp-PLA2水平比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但丁苯酞组Lp-PLA2水平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治疗12个月后,丁苯酞组患者IMT值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但丁苯酞组下降更为显著(P<0.01)。结论 丁苯酞治疗可以降低血清Lp-PLA2水平,进而缓解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改善急性LAA脑梗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丁苯酞治疗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脑电功能评价。方法选取90例老年MCI患者。随机分为丁苯酞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改变,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MMSE分值提高(P<0.01),P300潜伏期均有缩短、波幅增高(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能显著改善老年MCI患者认知功能及脑电活动状态。  相似文献   

3.
《临床医药实践》2017,(3):237-238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联合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8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丁苯酞注射液联合脑苷肌肽治疗,对照组给予脑苷肌肽治疗,两组其余治疗相同且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变化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症状改善程度明显(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脑苷肌肽能明显改善老年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丁苯酞时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4例)与对照组(74例)。结果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丁苯酞治疗。丁苯酞200mg/次,3次/d,连续20d;对照组:颅脑CT正常者使用生理盐水250mL加奥扎格雷80mg,2次/d静点,706代血浆;300mL加复方丹参20mL,1次/d静点,阿司匹林100 mg/d,夜间口服;颅脑CT异常者使用生理盐水250mL加舒血宁20mL,1次/d,静点,706代血浆500mL加复方丹参20mL,1次/d,静点,阿司匹林300mg/d,夜间口服。并与治疗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组:治愈3例,显效28例,好转31例,总有效率83.7%。对照组:显效14例,好转15例,总有效率39.2%。经(?)检验,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4例)与对照组(74例).结果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丁苯酞治疗.丁苯酞200mg/次,3次/d,连续20d;对照组:颅脑CT正常者使用生理盐水250mL加奥扎格雷80mg,2次/d静点,706代血浆300mL加复方丹参20mL,1次/d静点,阿司匹林100 mg/d,夜间口服;颅脑CT异常者使用生理盐水250mL加舒血宁2 0mL,1次/d,静点.706代血浆300mL加复方丹参20mL,1次/d,静点,阿司匹林300mg/d,夜间口服.并与治疗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组:治愈3例,显效28例,好转31例,总有效率83.7%.对照组:显效14例,好转15例,总有效率39.2%.经÷2检验,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伴颈内动脉狭窄脑卒中患者的脑血管反应性(cerebrovascular reactivity,CVR)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7月至2012年4月期间以急性脑梗死住院诊疗67例经MRI及MRA明确脑梗死并伴同侧颈内动脉狭窄的患者,随机分为丁苯酞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他汀药治疗,丁苯酞组加用丁苯酞(20mg,3次/d)。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采用经颅多普勒(Tanscranialdopple,TCD)结合屏气试验评价患者VCR,并在治疗后3个月复查。结果 67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失访7例(10.4%),最终有60例纳入分析,丁苯酞组和对照组各30例。患者平均年龄(57.6±7.0)岁,男性37例,女性23例,血管狭窄程度为70%~99%,平均80.2%±8.3%。治疗3个月后,丁苯酞组CVR显著改善(P=0.005),而对照组改善不显著(P=0.479)。服药期间均未发生心脑缺血性事件。结论丁苯酞可改善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CVR,提高脑供血代偿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丁苯酞联合用药在急性脑梗死合并颅内动脉狭窄中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急性脑梗死合并颅内动脉狭窄患者84例,用随机分组表将患者分为常规组(20mg/d剂量阿托伐他汀、丁苯酞联合治疗,42例)和干预组(40mg/d剂量阿托伐他汀、丁苯酞联合治疗,42例),比较两...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丁苯酞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比例随机分入治疗组(丁苯酞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15例。治疗组除常规治疗血压、血糖、血脂,加服丁苯酞软囊:0.6 g/d(0.1 g/粒,2粒/次,3次/d)。给药期间为3个月。对照组仅给予对症治疗,分别在患者入组后第1个月、第3个月进行随访,通过治疗前后两组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时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治疗前后MMSE评分、ADL评分进行比较,与治疗前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丁苯酞软胶囊可以明显改善存在认识功能障碍的血管性痴呆并可以明显提高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小板计数(PL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及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的影响。方法:选取1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100 mg/d)、阿托伐他汀钙(10 mg/d)、依达拉奉(3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滴,2/日)以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滴,2/日)。对比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巴氏指数(Barthel index)、梗死灶体积、PLT、PT及APTT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NIHSS、巴氏指数、梗死灶体积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组比较,PLT、PT及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丁苯酞对老年血管性痴呆(VD)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84例V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给予丁苯酞软胶囊口服,0.2 g/次,3次/日;对照组给予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片口服,1 mg/次,3次/日。两组疗程均为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临床痴呆程度量表(CDR)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患者疗效进行评估。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MMSE,CDR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SOD活性明显增高,MDA含量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丁苯酞可显著改善VD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血管紧张素Ⅱ1型(AT_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的糖尿病肾病(DN)合并难治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对检测出AT_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的DN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7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及对照组30例。2组均给予尼群地平20mg,po,qid;氢氯噻嗪12.5mg,po,qd;肠溶阿司匹林100mg,po,qd。治疗组加用缬沙坦160mg,po,qd;对照组加卡托普利25mg,po,tid;结果治疗组降压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降压效果评定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4%,明显高于对照组(33.3%),2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缬沙坦为AT_1受体选择性拮抗剂,对ATl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的DN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临床降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氨氯地平治疗肾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治疗肾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研究。肾性高血压病人 96例 ,分 2组 ,氨氯地平单用组 5 4例 [男性 30例 ,女性2 4例 ;年龄 ( 38±s 19)a]给氨氯地平 10mg ,po ,qm ( 7∶0 0 )× 6wk(如治疗 2wk未达显效可剂量加倍 ) ;氨氯地平与依那普利合用组 42例 [男性 2 6例 ,女性 16例 ;年龄 ( 41± 2 0 )a]在原用依那普利 10mg ,po ,qd或bid基础上加用氨氯地平 (用法同上 )× 6wk。结果 :单用组总有效率 80 % ,合用组为98% (P <0 .0 1) (其中对重度高血压的有效率分别为 42 %和 80 % ,P >0 .0 5 ) ,不良反应均较少而轻。结论 :单用或合用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肾性高血压疗效均较好 ,对重度高血压以加用依那普利的合用组似较好。  相似文献   

13.
老年男性102例,年龄69±SD 5yr,其中高血压组30例,冠心组33例,心力衰竭(心衰)组4例,正常组35例。采用阿替洛尔12.5-25mg,bid,po,15d为一个疗程。服药后高血压组的降压总有效率86%,下降值为2.7/1.6kPa(P<0.05),治疗心绞痛有效率80%,抗心律失常总有效率82%,各组服药后心功能均有下降,心衰组服药后明显下降(P<0.01),提示伴有心衰患者不宜应用。  相似文献   

14.
氯沙坦合用吲达帕胺治疗老年糖尿病伴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氯沙坦与吲达帕胺合用对老年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对代谢的影响。方法 53例老年2型糖尿病伴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氯沙坦组27例,单用氯沙坦50mg,每日1次;氯沙坦合用吲达帕胺组26例,氯沙坦50mg,每日1次,加吲达帕胺2.5mg,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随测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血钾和肝肾功能。结果 氯沙坦合用吲达帕胺组降压总有效率明显优于氯沙坦组。结论 氯沙坦合用吲达帕胺对老年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更为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吲哒帕胺单用及与贝那普利合用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压和血钾的长期作用。方法 :6 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分 2组 ,吲哒帕胺单用组 (单用组 ) 30例 ,给吲哒帕胺 2 .5mg ,po ,qd× 2 4wk ;吲哒帕胺与贝那普利合用组 (合用组 ) 30例 ,在原贝那普利 10mg ,po ,qd基础上加用吲哒帕胺 (用法同上 )× 2 5wk。结果 :单用组和合用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均P <0 .0 1) ,2组组间相比较无差异 (P >0 .0 5) ;单用组和合用组治疗后血钾均下降 (均P <0 .0 1) ;但单用组血钾水平明显低于合用组 (P <0 .0 1) ;至 2 4wk ,单用组血钾 <3.5mmol·L- 16例。结论 :吲哒帕胺与贝那普利合用有协同降压作用且能减少低血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健康教育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因素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5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80)和对照组(n=76),对照组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氢氯噻嗪片、硝苯地平缓释片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定期进行健康相关知识教育和行为干预,1年后随访,记录血压、血脂、体重指数、摄盐量、吸烟量、饮酒量等情况,观察两组干预后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控制情况。结果: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高血压各项相关危险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相关危险因素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知识教育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疾病控制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硝苯地平控释片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临床疗效.方法 将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5例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口服,每日一次;对照组25例给予吲哒帕胺2.5mg口服,每日一次;两组患者连续服药四周,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为88.0%;两组患者服药后不同时间点收缩压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硝苯地平控释片降压较平稳,吲达伯胺降低血压较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使用不同剂量的甲氧明治疗老年腰硬联合麻醉下低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86例老年择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进行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病患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1组、A2组,每组43例,分别于麻醉前5min静脉滴注5mg、3mg甲氧明,腰硬联合麻醉后分别观察各组在15、30min时点上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指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麻醉前各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等体征指标组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麻醉后15、30min A1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于A2组,心率均低于A2组,且各指标在组间比较后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不良反应发生8例(18.01%)和A2组10例(23.26%)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麻醉前采用5mg甲氧明并配合适量的补液可有效治疗腰硬联合麻醉下的低血压,改善患者生命体征,安全性能够保障的同时有效率更高,值得在老年患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阮力  向群  闻维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3):3543-3545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1级或2级老年高血压的疗效.方法:本组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2.5 mg/次,每日上午1次,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再予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次,每日晚上1次,两组治疗共12周.结果:经治疗后4周、8周、12周,两组SBP 、DBP及PP均有所下降(P<0.01).治疗8周后,SBP、DBP及PP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SBP、PP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DBP改善情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血脂,无论组内或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有一定协同降压作用,可促进选择性地降低SBP和缩小PP,有利于血脂正常、轻中度老年高血压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氯沙坦和贝那普利联合用药对高血压性心衰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把91例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1)和对照组(n=30)。治疗组患者口服氯沙坦50~100mg/d+贝那普利10mg/d+地高辛0.125~0.25mg/d+阿司匹林100mg/d+氢氯噻嗪25mg/d或呋塞米20mg/d;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案除无氯沙坦外,其余与治疗组相同。6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心脏舒张功能指标(E峰、A峰、E/A比值)。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左室舒张功能同治疗前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对照组治疗3个月时上述指标无明显改变(P〉0.05)。临床疗效评定:治疗组患者心功能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5.0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氯沙坦和贝那普利联合用药可改善高血压伴心衰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