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配合自拟酱红汤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探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更好给药途径。方法选择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自拟中药灌肠汤剂保留灌肠+中药辨证治疗。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肠镜下肠黏膜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中药灌肠汤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疗效,使用方便;保留灌肠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温针联合温肠汤保留灌肠法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探讨温针联合温肠汤保留灌肠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符合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的病例90例,随机分为灌肠组、温针组、温针联合灌肠组(联合组),分别进行相应治疗。观察各组患者黏膜愈合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细胞粘附因子(ICAM-1)、白介素-10(IL-10)水平。结果联合组黏膜总有效率为100%,高于灌肠组86.6%及温针组46%;各组患者相应方法治疗后TNF-α、IL-6、IL-8、ICAM-1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IL-10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TNF-α、IL-6、IL-8、ICAM-1水平均显著低于灌肠组及温针组,IL-10水平显著高于灌肠组及温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联合温肠汤保留灌肠法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优于单纯灌肠组及温针组,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TNF-α、IL-6、IL-8、ICAM-1水平、提高IL-10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根据中医辩证中药内服合并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根据不同病证辩证治疗,中药口服配以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40例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症状及结肠镜检查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2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医辩证治疗配以保留灌肠治疗具有缓解症状,改善体征的功效,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真人养脏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对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及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63例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且中医辨证属脾肾阳虚证的患者,按照数字单双号分为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1)。观察组以真人养脏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以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疗程均为6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及结肠黏膜病变活动指数(S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判定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清IL-6、IL-8、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证候评分均显著降低(P 0. 05);观察组患者上述证候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S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均显著降低(P 0. 05);观察组S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 0. 05);观察组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真人养脏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显著降低血清IL-6、IL-8、TNF-α水平,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陈德琴 《现代护理》2007,13(20):1954-1955
目的观察根据中医辩证中药内服合并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根据不同病证辩证治疗,中药口服配以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40例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症状及结肠镜检查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2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辩证治疗配以保留灌肠治疗具有缓解症状,改善体征的功效,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柳氮磺胺吡啶联用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单纯予以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治疗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联用中药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柳氮磺胺吡啶联用中药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予以柳氮磺胺吡啶治疗。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探讨结肠透析联合中药灌肠辅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 对6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住院时间的顺序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中药保留灌肠,观察组用结肠透析仪行结肠灌洗,再注入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肠道内药物保留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结肠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可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透析; 中草药; 保留灌肠中图分类号:R473.5;R2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52(2007)07-0048-02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脊椎牵引联合颈痛颗粒及中医针灸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CSR)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36例CSR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8例。对照组单纯行脊椎牵引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牵引基础上给予颈痛颗粒联合中医针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颈部疼痛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颈部残障指数(N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总有效率97. 06%,显著高于对照组86. 76%(P 0. 05)。治疗后,2组SF-36评分均显著增高(P 0. 05),且研究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常规脊椎牵引治疗基础上予以中医针灸及颈痛颗粒治疗,可有效缓解CSR患者颈部疼痛症状,降低颈部残障程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锡类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和探讨锡类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对照单盲法将30例活动期轻、中度远端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成2组,每组15例。治疗组予锡类散灌肠治疗2周,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2周,2周后从临床症状、结肠镜下改变、疾病活动指数(DAI)、组织学等方面进行比较。对比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给予锡类散治疗前后和健康人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改变,探讨锡类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制。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临床疗效及内镜组织学方面无显著差异,且治疗组无不良反应。锡类散治疗前与治疗后血D-乳酸含量、血浆内毒素含量及粪便中sIgA含量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锡类散治疗前与正常健康组在血D-乳酸含量、血浆内毒素含量及粪便中sIgA含量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锡类散灌肠治疗活动期轻、中度远端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与美沙拉嗪口服相类似。锡类散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主要是通过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口服与灌肠联合口服给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该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59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口服给药组(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和口服联合灌肠给药组(治疗组,口服美沙拉嗪+中药灌肠),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和肠黏膜的病变程度,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可达93.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肠黏膜病变程度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联合灌肠给药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症状更明显,患者肠黏膜病变程度恢复更彻底,明显好于单独的口服给药,并且用药安全,无额外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内镜肠道植管中药灌肠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6月~2020年9月肇庆市高要区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口服美沙拉嗪,试验组采用中药经内镜肠道植管灌肠法,对照组采用中药传统灌肠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改良Mayo评分及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试验组C反应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改善率为7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67%(P<0.05)。结论:经内镜肠道植管中药灌肠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观察清肠凉血方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UC患者采用平行对照随机单盲法分为治疗组(清肠凉血方保留灌肠联合口服美沙拉嗪治疗)及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治疗)各30例。治疗持续6周,对临床有效病例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0%(P0.05);治疗后,治疗组主要临床症状评分及肠镜下黏膜疗效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6个月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肠凉血方保留灌肠联合口服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临床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左半结肠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临床住院及门诊确诊为左半结肠为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地榆炭10g,白及粉10g,生理盐水100ml混合,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甲硝唑100ml,庆大霉素16万u,地塞米松10mg混合,保留灌肠。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9%,对照组有效率70.5%,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对比,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左半结肠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艾箱灸疗法加中药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艾箱灸疗法加中药灌肠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病人治疗效果。[方法]将62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时照组,各31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补液对症治疗和中药灌肠治疗,治疗组另外加用艾箱灸法治疗,连续治疗21d,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大便常规检查及肠镜检查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箱灸疗法加中药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5月~2014年6月我院96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实施一般中医辨证护理,观察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进行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每天1次,连续10 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疼痛缓解程度、腹泻以及营养调节状况。结果:观察组进行中药灌肠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便恢复正常及营养调节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可靠,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肠愈灌肠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δ阿片受体(DOR)、β-抑制蛋白1(β-arrestin1)、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肠愈灌肠方组和美沙拉嗪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采用5%TNBS灌肠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肠愈灌肠方组、美沙拉嗪组分别予肠愈灌肠方药液和美沙拉嗪悬浊液灌肠,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肠,连续15d,第16d处死大鼠,取结肠标本。分别采用Elisa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结肠组织中TNF-α、T GF-β1及DOR、β-arrestin1、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体重下降、精神萎靡,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及便血,造模3d后DAI评分高于正常组(P0.01),大鼠结肠肠管变粗、肠壁增厚,黏膜水肿、充血。肠愈灌肠方能明显改善模型大鼠的结肠炎症损伤,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大鼠结肠黏膜组织抑炎因子TGF-β1显著降低(P0.01),炎症因子TNF-α及DOR、β-arrestin1、Bcl-2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肠愈灌肠方组与美沙拉嗪组抑炎因子TGFβ1明显升高(P0.01),炎症因子TNF-α及DOR、β-arrestin1、Bcl-2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P0.05),但肠愈灌肠方组和美沙拉嗪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在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中抑炎因子TGF-β1减少,炎症因子TNF-α及DOR、β-arrestin1、Bcl-2的表达升高,炎症相关因子及DOR-β-arrestin1-Bcl-2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参与了溃疡性结肠炎的发展过程,肠愈灌肠方对其改善作用的机制可能与调节该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易罐运动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效果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5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予以青霉素、地塞米松、甲硝唑+中药灌肠治疗,研究组予以针灸+易罐运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针灸配合易罐运动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美沙拉嗪联合中药灌肠治疗小儿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进行临床试验,将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79例儿童分为治疗组(n=39)和对照组(n=40)。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粪便和结肠镜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79例患儿联合应用药物治疗有明显效果。结论:美沙拉嗪口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UC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马雪晶 《全科护理》2009,7(35):3216-3216
[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将86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保留灌肠。[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O.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可有效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对睡眠状态的影响,旨在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为临床解决溃疡性结肠炎难治愈的难题。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24)和对照组(n=16)。对照组给予益生菌治疗,观察组给予葛根芩连汤联合益生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用药治疗的24例患者经过治疗后22例患者有效,有效率91. 7%明显高于单用益生菌治疗的有效率75. 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PSQI评分均降低,观察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2组患者治疗前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红细胞沉降率(ESR)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葛根芩连汤联合益生菌可有效缓解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症状,可有效改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和血小板水平,改善睡眠状态,且疗效优于单独使用益生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