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PDCA护理模式对小儿哮喘护理质量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赤峰市医院儿科收治的80例哮喘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PDCA(Plan-Do-Check-Act,计划-执行-检查-处理)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和护理后峰流速、哮...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工作中扁平化排班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同一组护理人员在2012年1月-2012年6月以及2012年7月-2012年12月两段时间内观察与考核同样的护理指标,其中前者排班模式为常规化,后者排班模式为扁平化,对两种排班模式应用效果进行对比。结果:2012年1月-2012年6月期间护理人员基础护理质量为91分,专科护理质量为86分,操作护理质量为90分,护理不良事件为1件,患者满意度为83.3%;2012年7月-2012年12月期间护理人员基础护理质量为99分,专科护理质量为96分,操作护理质量为97分,护理不良事件为0件,患者满意度为98.3%。两组对比,后者所得分值更好,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工作中扁平化排班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脑梗死介入治疗后并发症发生原因以及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介入治疗患者进行研究,按照不同时期病例从中选择病例数120例(收集时间为2016年1月-2018年1月),将这120例脑梗死介入治疗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模式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病例数均为60例。对照组脑梗死患者在进行介入治疗后,对其进行常规手术护理模式,(病例选取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给予观察组(病例选取时间2017年-2018年1月)脑梗死介入治疗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统计学软件处理:P 0.05。结论:对脑梗死介入治疗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临床疗效以及预后康复效果,值得广泛应用推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整体护理中的舒适护理模式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0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接受舒适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观察对象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整体护理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温江区人民医院和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180例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观察组,与随机选择的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常规护理模式180例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和统计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拆线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平均关节屈伸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8.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3.33%(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中可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舒适护理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舒适是一种主观的自我感觉,是身心健康、满意、没有疼痛、没有焦虑的轻松自在感觉。舒适护理模式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灵性、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2005年1月-2007年1月,我们将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乳腺痛术后化疗病人,使患者愉快的接受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提出护理干预模式。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14年1月-2016年12月产科剖宫产手术实施护理干预模式前后切口感染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施护理干预模式前2014年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率为5.21%,实施干预模式后2015年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率为2.61%,2016年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率为0.90%,采用护理干预模式后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率逐年下降。结论:采用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有效降低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率,有效预警医院感染流行与暴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模式在糖尿病合并足癣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接诊的糖尿病合并足癣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50例。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感染率6%、糖尿病足0%、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8%;对照组患者感染率20%、糖尿病足10%;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86%,数据对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足癣患者采用员进行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这对于延缓疾病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应用在护理管理中的效果,以供护理管理者参考.方法:总护士长在2011年1月起对护理管理进行改革,采用风险管理模式.比较2010年7月~2010年12月与2011年1月~2011年6月两时间段的我院护理工作质量和护理差错的发生.结果:2011年1月~6月,由于使用了风险管理模式,我院的临床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护理差错发生率降低,与2010年6月~12月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模式,可提高护士的护理质量,避免各种护理差错和事故的发生,值得护理管理者应用.  相似文献   

10.
系统化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护理临床业务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模式。2004年1月-2005年5月,笔者通过全面准确地把握患者在病理、心理、社会、文化各个方面的特点,对3655例患者实施包括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的整体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传统护理方法和无缝隙护理方法的效果,并运用无缝隙护理方法对住院精神病人安全管理。方法:将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本科室499例住院精神病人作为观察组,2006年1月-2007年12月448例住院病人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病例采用无缝隙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自杀、伤人、毁物、外走等暴力行为的发生率并经统计学方法处理。结果:观察组病例在预防病人上述暴力行为的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性(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方法可弥补现行整体护理的缺陷,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对于完善整体护理模式有积极的补充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使严重创伤患者在急救中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探讨整体护理在其救治过程中的应用及效果,以消除恐惧,增强生活下去的信念,减轻应激反应。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0月严重创伤患者,将整体护理干预救治的设为观察组,将2008年1月-2009年12月采用传统护理方式行急诊救治的设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的生存率比较后发现,整体护理组明显优于传统护理组,且预后致残率明显下降。结论:整体护理的急救模式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快速、便捷的抢救与服务,提高抢救成功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1]具有中医护理整体观和辨证施护原则的护理模式,是保证医疗护理治疗的有效手段。我科于2012年开始针对胸痹心痛病开展中医护理临床路径,配合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共选取100例,均为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胸痹心痛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平均年龄(89±6.67)岁。对照组50例,男32例,女18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科室内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提高护患沟通的效果,以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分为两个阶段,2009年1月-2009年12月采用一般护理干预模式,2010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采用护患沟通量表对护患沟通进行评价。并对比两阶段患者对护士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2010年段,我科室护士与患者的沟通效果更好,2009年段比较,p〈0.05。2010年段,患者对护士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应用到科室管理中,有助于构建和谐科室,促进护士对患者实施更好的护理服务,以满足患者的需求,使护患沟通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服药的护理模式。方法:选取重庆市三峡中心医院平湖分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76例A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分别给予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37%,高于对照组76.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患者服药治疗时的综合护理模式有利于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互联网+"对儿科护理模式的影响。方法对比时间:传统护理模式下2015年1月—9月;"互联网+"模式下2016年1月—9月科室护理质量资料及患者满意度状况,对两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充分发挥护士们的学习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科室护理质量管理,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结论 "互联网+"模式下延续护理模式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儿科护理的团队凝聚力,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宣教满足了患儿的需求,而且是提高护理管理工作效率,促进儿科护理质量管理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体现了"互联网+"与护理管理的有效结合,有效推动和实现科学护理管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2000年1月-2009年1月,本院救治烧伤患者101例,辅以精心护理,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心灵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降低其不愉快程度的护理方法。自2005年2月-2006年1月,我们对59例住院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并应用于整个治疗护理过程中,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在中医院肾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肾内科自2019年1月起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基础上给予护理风险管理模式,2017年12月~2018年12月为实施前,2019年1月~2020年1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舒适度、患者满意度等。结果:实施后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舒适度与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中医院肾内科护理管理中有效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价值良好,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患者风险事件发生,提高患者舒适度与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舒适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整体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舒适护理模式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灵性、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程度。由台湾华杏出版机构总裁萧丰富先生于1998年提出,故又称为“萧氏双C护理模式”。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我们将舒适护理模式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整体护理相结合,帮助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G)的患者愉快而顺利地度过围手术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