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首次生产采用的剖宫产术式对第二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二次剖宫产的产妇98例,其中首胎采用传统剖宫产者39例设为C组,首胎采用新式剖宫产者59例设为T组,两组产妇第二次分娩手术均采用新式剖宫产,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总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愈合情况、盆腔黏连发生率,以及胎儿娩出后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盆腔黏连、胎儿娩出情况等方面显著优于试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愈后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胎采用传统式子宫下段剖宫术对第二次手术的疗效较优,建议首胎选用传统剖宫术。  相似文献   

2.
改良式腹壁横切口剖宫产术术式探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我院 1999年开始采用改良式剖宫产术 ,该术式在以色列Stark教授创立的改良式剖宫产术及香港周基杰术式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此手术顺应解剖生理特点 ,简化手术步骤 ,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999年 11月至 2 0 0 0年 9月本科住院分娩产妇 10 72例 ,剖宫产 30 1例 (占 2 8 1% ) ,其中初产妇2 6 6例 ,经产妇 35例 ,除去既往有剖宫产史的 33例 ,余 2 6 8例分成两组 :改良式剖宫产 191例 (改良组 ) ,传统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对照组 ) 77例 ,两组年龄、孕周、孕产次及手术指征无显著性差异。两组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式宫颈环扎术治疗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与观察组61例。观察组行改良式宫颈环扎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方式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输入红细胞悬液量、术中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输入红细胞悬液量、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改良式宫颈环扎术治疗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患者,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且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再次行妇产科手术的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有剖宫产史,根据上次剖宫产术式不同将其分为三组,甲组30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乙组32例为新式剖宫产,丙组34例为改良新式剖宫产,分析三组患者再次妇科手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甲乙两组除腹腔粘连发生率有显著差异外,其他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均少于甲组、乙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腹腔粘连发生率显著低于甲乙两组,切口一期愈合率显著高于甲组与乙组。结论与新式剖宫产、传统剖宫产相比,改良新式剖宫产对再次妇产科手术患者的影响最小,可减轻患者腹腔粘连程度,缩短手术用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三种剖宫产术式比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三种剖宫产术式的优缺点,寻找安全性大、优越性强的手术方式。方法 对193例足月妊娠具有手术指征的产妇随机分三组,分别采用新式、腹膜外及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手术时间、术后病率及病人子宫与腹壁切口B超检查情况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 手术时间:新式与子宫下段剖宫产相比,手术时间有明显差异(P〈0.05),新式与腹膜外剖宫产相比,手术时间有差异(P〈0.05),腹膜外与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时间相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后壁防波堤样缝合术联合宫颈环扎在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手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新疆喀什市人民医院行剖宫产的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产妇81例,根据缝合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缝合联合宫颈环扎进行止血,观察组41例采用子宫下段后壁防波堤样缝合术联合宫颈环扎进行止血。比较两组产妇术中和术后相关指标和新生儿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和子宫切除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2 h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产后恶露时间和月经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两组术后感染和晚期产后出血例数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体重、1 min Apgar评分、5 min Apgar评分和转NICU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下段后壁防波堤样缝合术联合宫颈环扎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产妇的术中、术后2 h出血量少,术后恶露时间和月经恢复时间短,利于产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捆绑式缝合术与宫腔砂条填塞于剖宫产手术中治疗因子宫收缩乏力引起大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3月确诊为因宫缩乏力引起产后大出血的产妇208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104例。A组采用捆绑式缝合术,B组采用宫腔砂条填塞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A组产妇出血量、止血时间与子宫切除率均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捆绑式缝合术可有效地解决产妇剖宫产手术中因子宫收缩乏力引起大出血的问题,减少了产妇术后子宫感染现象的发生、降低了切除子宫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大出血患者34例,随机分组并予以常规缝合及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产妇均未出现死亡病例,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指标发现,24 h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发生子宫切除术、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例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临床治疗中,通过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进行止血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剖宫产手术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的瘢痕子宫产妇12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纳入实验组,同时选取我院进行剖宫产分娩的初产妇122例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胎儿取出时间和手术总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切口粘连的发生率也较高;前次剖宫产术式不同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距前次剖宫产时间≤2年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距前次剖宫产时间2年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产妇再次行剖宫产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此类产妇如需再次妊娠应注意间隔2年以上,且应尽量降低产妇首次分娩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疤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手术方式对产妇盆腹腔粘连的影响。方法:对我院在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196例剖宫产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分娩术式及产妇盆腹腔粘连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斯塔克剖宫产术与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相比,在2类轻度粘连和4类重度粘连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无粘连发生率多于斯塔克剖宫产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中度粘连的发生率上,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无粘连发生率明显少于斯塔克剖宫产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疤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盆腹腔粘连情况分析发现,疤痕子宫再次剖宫产选择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优于斯塔克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376例有剖宫产术指征的孕妇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采用新式剖立产术(n=19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下腹部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n=181例)。结果研究组总手术时间,手术开始到胎儿娩出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新式剖宫产术对产妇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优于传统剖宫产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宫颈子宫下段环形缝合术在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顽固性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2014年12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出血的患者49例,其中20例行宫颈子宫下段环形缝合术(研究组),29例行传统手术(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前置胎盘类型及手术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顽固性出血采用宫颈子宫下段环形缝合止血效果好,操作简单易行,可作为剖宫产术中治疗前置胎盘子宫下段顽固性出血的有效缝合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为确定子宫下段横切口缝合方法对再次妊娠的影响,采用随机抽样对剖宫产子宫切口各种缝合方法,特别是一层缝合或两层缝合法进行评价。美国亚马拉州立大学伯明翰市产科医疗中心对906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即子宫下段横切口一层连续缝合法或两层缝合法,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子宫出血。906例妇女中,164例妇女再次妊娠且在本院分娩(≥18孕周)母婴情况通过医学图表说明,并将两个缝合组作对照。  相似文献   

14.
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院运用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1] 并在此方法上加以改进 ,共进行 5 0例 ,取得了满意效果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999年 1~ 6月我院分娩总数 5 0 6例 ,剖宫产 10 6例。将入院分娩的孕妇随机分为试验组 5 0例 ,行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对照组 5 6例 ,行传统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孕妇年龄平均 2 8 75岁 ,孕周 36~ 44周。剖宫产指征 :头盆不称 48例 ,胎儿窘迫 37例 ,臀位 11例 ,双胎 4例 ,前置胎盘 2例 ,妊高征 2例 ,珍贵儿 2例。1 2 手术方法 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式 :①切口选择及开腹 :取髂前上棘连线下 2c…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腹膜外剖宫产与腹膜内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选择合理的剖宫产术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6月在赤峰市妇产医院剖宫产分娩的孕妇,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膜外剖宫产组50例和腹膜内剖宫产组50例,比较两组术式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两组产妇在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术后体温、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排气时间和镇痛使用率方面,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外剖宫产与腹膜内剖宫产相比,具有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排气时间短、镇痛使用率低等优点,临床可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6.
新式剖宫产术与盆腔粘连的探讨   总被引:83,自引:1,他引:82  
目的 探讨新式剖宫产术引致的盆腔粘连情况 ,以期改良现有术式 ,减少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 2 0 0 3年 1月至 2 0 0 4年 4月间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因妇产科疾病再次开腹手术 ,既往有新式剖宫产史及子宫下段剖宫产史 10 8例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 ,比较其盆腔粘连情况。结果 两组病例盆腔均有不同程度粘连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新式剖宫产术导致的粘连较子宫下段剖宫产严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宫缩乏力性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1月收治的宫缩乏力性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止血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方法治疗,观察组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止血效果、产后出血量、手术时间、子宫切除率、产褥病率。结果 1观察组止血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止血有效率为80.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产后出血量、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子宫切除率、产褥病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宫缩乏力性剖宫产术后出血的疗效显著,产后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缩短,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子宫下段环形缝扎术在植入性胎盘剖宫产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收集96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5例采用子宫下段低位环形缝扎术作观察组,51例采用子宫下段纱布填塞作对照组;比较两组止血效果、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24 h内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剖宫产手术时间、子宫切除率、患者术后体温、术后转ICU发生率、并发症情况及新生儿出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半年,两组子女的身高及体质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下段环形缝扎术在植入性胎盘剖宫产术中有良好的止血效果,手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防治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具有剖宫产史的孕产妇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两组产妇均采用改良式剖宫产方法,对照组产妇仅使用静脉注射缩宫素,观察组在对照组产妇的基础上,胎儿分娩后立即服用米索前列醇400μg,比较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术后2 h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情况。结果结果表明,观察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术后2 h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瘢痕子宫孕产妇实行剖宫产分娩的时候,应用米索前列醇的同时联合缩宫素,可以有效促进宫缩,对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明显降低孕妇的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08例有剖宫产指征的孕产妇随机分为两组,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手术,新式剖宫产术组154例,与同期下腹部Pfannenstial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组154例进行多项指标的对照.结果新式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排气快、术后病率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