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骨代谢指标、骨密度(BMD)、脆性骨折的关联性。方法 将110例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按Hcy检查结果分为两组,高Hcy组(Hcy≥10μmol/L)及正常Hcy组(Hcy<10μmol/L)。高Hcy组75例,正常Hcy组35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及I型原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腰椎、髋部骨密度及脆性骨折发生情况。结果 高Hcy组患者的年龄、BMI、血钙、血磷、腰椎骨密度、髋部骨密度、PINP、25-OHD与正常Hcy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Hcy组的β-CTX与正常Hcy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Hcy组患者脆性骨折发生率高于正常Hcy组(P<0.05)。结论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及脆性骨折发生存在一定关联,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骨质疏松及脆性骨折发病过程中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观察阿仑膦酸钠辅助Intertan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血清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与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表达的影响。方法:12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Intertan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仑膦酸钠片。治疗并随访1年后,观察两组疗效、并发症、骨痂出现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功能评分、血清PINP、CTX水平变化及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骨痂出现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1(MCP-1)、降钙素原(PC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与血清CTX水平均较前明显降低,Harris及WHOQOL-100评分和血清PINF水平则较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阿仑膦酸钠辅助Intertan内固定治疗能使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血清PINP及CTX分泌恢复正常,促进骨折愈合,改善患者关节功能评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地仲强骨胶囊联合阿法骨化醇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于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诊治的136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口服阿法骨化醇软胶囊,2粒/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地仲强骨胶囊,3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RS评分、ODI评分、骨密度、骨形成和骨吸收标志物、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75.0%,治疗组总有效率88.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RS和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治疗后治疗组NRS和ODI评分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腰椎L2-L4、股骨颈骨密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腰椎L2-L4、股骨颈骨密度提高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骨保护素(OPG)、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水平均显著提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OPG、PINP、BMP-2水平提高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I型胶原交联N-末端肽(NTX)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β-CTX、NTX水平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均显著提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IL-6、TNF-α水平下降更明显,IGF-I、TGF-β水平提高更明显(P0.05)。结论地仲强骨胶囊联合阿法骨化醇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提高骨密度,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功能障碍,调节骨代谢,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王毅 《安徽医药》2018,22(10):1901-1904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激素(PTH)和25羟维生素D(25OHD)对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症的影响。 方法 选择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35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中的定义,将入组的患者分成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症组,对三个组别患者的25OHD,PTH,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水平进行测定,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三个组别患者的年龄,性别和体质量指数(BMI)三项指标数据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035,χ2=0.157,F=1.985,P>0.05)。PTH对比中,骨量正常组[(33.62±9.85)ng·L-1]<骨量减少组[(42.61±11.57)ng·L-1]<骨质疏松症组[(58.64±12.27)ng·L-1],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687,P=0.001);25OHD对比,骨量正常组[(22.48±7.95)μg·L-1]>骨量减少组[(17.32±6.58)μg·L-1]>骨质疏松症组[(13.57±5.24)μg·L-1],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542,P=0.002)。在PTH比较方面,四个季节来医院就诊的DM患者的数据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68,P>0.05),在25OHD,四个季节来医院就诊的DM患者的数据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268,P<0.05),经过q检验,夏、秋季患者的25OHD水平明显高于冬季和春季患者(P<0.05)。通过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就诊季节,BMI和HbA1c调整之后,PTH与PINP呈正相关(r=0.249,P=0.013),PTH与β-CTX呈正相关(r=0.378,P=0.022),25OHD与PTH呈负相关(r=-0.374,P=0.002),25OHD与PINP呈负相关(r=-0.142,P=0.011),25OHD与β-CTX呈负相关(r=-0.131,P=0.003),通过ROC曲线计算得出,PTH, 25OHD, PINP和β-CTX对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阈值依次分别为47.61 ng·L-1,15.24 μg·L-1,37.54 μg·L-1,382.64 pmol·L-1。 结论 PTH水平增高的患者更容易患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症,25OHD的水平增高是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症的保护因素,在不同的季节患者体内的25OHD水平不同,在缺乏日照季节,患者应注意25OHD的适当补充。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性别、年龄对同型半胱氨酸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收集80例健康体检者,其中年龄23~35岁女性20例为A组,年龄25~35岁男性20例为B组,年龄36~45岁女性20例为C组,年龄36~45岁男性20例为D组,E组为A组和C组,F组为B组和D组.比较A组和B组、C组和D组、E组和F组、A组和C组、B组和D组之间血清中的同型半胱氨酸(HCY)、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维生素D(Vit-D)、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结果 男性各组(包括B组、D组、F组)中HCY、ALP、Vit-D、β-CTX分别相应高于女性各组(包括A组、C组、E组),男性各组(包括B组、F组)中PINP分别相应高于女性各组(包括A组、E组),女性C组HCY、Vit-D高于A组,男性D组Vit-D高于B组,D组PINP、p-CTX低于B组,每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男性血清中的HCY、ALP、Vit-D、p-CTX均高于女性.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HCY、Vit-D会有升高;男性随着年龄的增长,PINP、β-CTX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非布司他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效果及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23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在我院肾内科接受治疗的CKD患者105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n=53,血液透析+非布司他)和对照组(n=52,血液透析)。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FGF23、血尿酸、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及试验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1.92%vs 81.13%,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43%vs 19.23%,P> 0.05)。两组血清FGF23、血尿酸、血磷、PTH、Scr、BUN水平均随时间推移而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血钙水平均随时间推移而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绝经期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骨生化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绝经期冠心病患者80例,将其按照所采用的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及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再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为一疗程。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骨生化指标(血钙、血磷、PINP、β-CTX)、血清脂代谢指标(Tc、TG、LDL-C、HDL-C);比较两组患者完成治疗后行冠心病临床疗效测评。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Tc、TG、LDL-C、HDL-C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Tc、TG、LDL-C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HDL-C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钙、血磷、PINP、β-CTX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血钙、血磷、PINP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者患者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β-CTX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者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Klotho蛋白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3,FGF-23)在慢性肾衰竭(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探究其与CKD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的120例CKD患者纳入CKD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2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2组研究对象的基本临床资料、klotho蛋白及FGF-23含量、肾小球滤过率及相关生化指标。结果 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CKD组klotho蛋白、血红蛋白(Hb)、肾小球滤过率(GFR)均低于对照组;FGF-23、血磷(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CKD分期的进展,klotho蛋白、Hb、GFR水平逐渐降低;FGF-23、P水平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KD组患者治疗后14天,随着病情的缓解,klotho蛋白、FGF-23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GF23与Klotho蛋白可能与CKD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相关性,可成为...  相似文献   

9.
刘丹丹  常虹  谈敏 《安徽医药》2015,(2):288-291
目的:了解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25羟维生素D3和骨代谢指标的变化及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男性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160例,年龄≥40岁;测定骨密度值,依据骨密度分三组:骨量正常组52例,骨量减组52例,骨质疏松组56例;非糖尿病骨量正常对照组46例;对其年龄、BMI、25-OHD、PTH、PINP、β-CTX、ALP、血Ca、血P进行方差分析,分析25-OHD及PTH、PINP、β-CTX、ALP与各部位骨密度的相关性,并分析25-OHD与PTH、PINP、β-CTX、ALP的相关性。结果4组之间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MI、25-OHD、PINP、β-CTX、ALP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钙、血磷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5羟维生素D3与股骨颈呈正相关(P<0.05),与股骨全部、腰椎L2~4呈正相关(P<0.01);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ALP与股骨颈、股骨全部及腰椎L2~4呈负相关(P均<0.01);PTH与股骨颈、股骨全部呈负相关(P<0.05),与腰椎呈负相关(P<0.01)。25羟维生素D3与β-CTX、PTH无明显相关(P>0.05),与ALP呈负相关(P<0.01),与PINP呈负相关(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25羟维生素D3水平明显低于非糖尿病者,且与骨密度呈正相关,与ALP、PINP呈负相关。男性2型糖尿病患血清PTH、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 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ALP与骨密度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唑来膦酸注射液,5 mg/次,1次/年。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六味地黄丸,8丸/次,3次/d。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12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VAS)评分、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腰椎1~4骨质密度(BMD)、全髋关节骨BMD、左侧股骨颈BMD、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9.07%、95.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血清PINP、β-CTX、ALP及BGP水平显著降低,SF-36评分、腰椎1~4 BMD值、全髋关节骨BMD值、左侧股骨颈BMD值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血清PINP、β-CTX、ALP及BGP水平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腰椎1~4 BMD值、全髋关节骨BMD值、左侧股骨颈BMD值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增加骨密度,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与早中期慢性肾脏病(CKD2-4期)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研究纳入CKD患者40例,分为2期组、3期组、4期组,选取同期16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完善血钙(Ca)、血磷(P)、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血肌酐(SCr)、甲状旁腺激素(PTH)、FGF-23等指标及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监测清晨安静状态下血压.根据是否存在左心室肥厚(LVH)分为LVH组和非左心室肥厚(NLVH)组.结果 ⑴CKD2-4期血清FGF-2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CKD进展不断升高.⑵CKD2-4期血Ca水平相近(P>0.05),CKD3-4期血P、PT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且CKD4期组高于CKD2期组、CKD3期组(P<0.05).⑶LVH组患者FGF-23水平明显高于N-LVH组(P<0.05).⑷LVMI与血清FGF-23水平呈正相关(r=0.283,P<0.01).⑸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FGF-23(OR=1.002,95%Cl 0.996-1.006,P<0.05)为CKD患者LVH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血清FGF-23随着CKD进展不断升高,其变化早于Ca、P、PTH,且为LVH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CKD-CVD的预测指标,与临床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李辉  王波  韦聪  董森 《现代医药卫生》2023,(16):2768-2771
目的 探究壮腰活络胶囊联合骨化三醇软胶囊及碳酸钙D3片(Ⅱ)治疗肾虚血瘀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O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60例符合标准的肾虚血瘀型老年性SO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骨化三醇软胶囊和碳酸钙D3片(Ⅱ)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壮腰活络胶囊口服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并继续随访6个月。观察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6个月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骨密度(BMD)、骨代谢指标[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及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结果 在治疗后及随访6个月后,2组患者VA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和β-CTX水平均较治疗前得到改善,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PINP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治疗组PINP水平未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随访6个月后的BMD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的BMD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双骨三子胶囊联合骨化三醇治疗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1年3月许昌仁和骨伤医院收治的128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口服骨化三醇软胶囊,1粒/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双骨三子胶囊,3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36项健康调查简表(SF-36)总分,腰椎正位和髋部的骨密度(BMD),尿钙与尿肌酐比值(U-Ca/Cr)和血清I型前胶原N端前肽(P1NP)、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白细胞介素(IL)-6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12%(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显著缩短(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VAS评分均显著降低,而SF-36总分则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腰椎正位和髋部的BMD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增加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U-Ca/Cr和血清β-CTX、IL-6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而血清PINP水平显著上升(P<0.05),且治疗组这些指标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双骨三子胶囊联合骨化三醇治疗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总体疗效满意,能安全有效地缓解患者疼痛,促进骨折愈合,增加BMD,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姜国良  王萍 《安徽医药》2018,22(6):1109-1111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对妊娠妇女骨代谢及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 选取82例妊娠中期甲减患者作为甲减组,同期50例妊娠中期产检正常的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超声骨密度仪测定并比较跟骨部位的BMD值,同时检测并比较两组血钙(Ca)、血磷(P)、碱性磷酸酶(ALP)、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Ⅰ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 β特殊序列(CTX-β)等骨代谢指标,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等甲状腺功能指标.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甲减组跟骨BMD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1.08±0.16比0.96±0.15)g·cm-2],骨质疏松的发生率(6.0%比18.3%)则显著升高(t=4.347,P=0.000;χ2=3.985,P=0.046).与对照组比较,甲减组血清Ca[(2.22±0.14比2.54±0.16)mmol·L-1]、ALP[(63.92±10.32比69.53±11.24)U·L-1]明显降低,P[(1.43±0.23比1.18±0.17)mmol·L-1]、TPⅠNP[(56.32±12.52比47.06±11.86)μg·L-1]、CTX-β[(0.32±0.12比0.21±0.07)pg·L-1]明显升高(t=12.062,P=0.000;t=7.148,P=0.000;t=2.929,P=0.004;t=4.204,P=0.000;t=6.650,P=0.000).TSH与跟骨BMD值及Ca、ALP呈负相关(r=-0.58,-0.51,-0.45,P<0.05),与TPⅠNP、CTX-β呈正相关(r=0.48,0.44,P<0.05),FT3、FT4与跟骨BMD值、Ca、ALP呈正相关(r=0.43,0.40,0.41;0.51,0.44,0.48,P<0.05),与TPⅠNP、CTX-β呈负相关(r=-0.47,-0.50;-0.46,-0.51,P<0.05).结论 甲减可影响妊娠妇女骨代谢,降低骨密度,导致骨量丢失、骨折风险增加,临床上应加强对妊娠妇女的甲状腺功能筛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补充适量维生素D对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引起的骨代谢异常不良反应的影响,为小儿癫痫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癫痫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n=29)和对照组(n=31),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适量补充维生素D,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骨代谢指标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血钙(Ca)、血磷(P)、血清降钙素(CT)、维生素D3(VitD3)、碱性磷酸酶(ALP)、骨碱性磷酸酶(BA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血Ca、VitD3、AL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CT、B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血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前后血Ca、血P、VitD3、CT、AL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A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血Ca、VitD3、AL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CT、BAP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充适量维生素D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可减少骨代谢异常情况,降低丙戊酸钠骨代谢相关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探讨补肾健骨方通过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对腺嘌呤诱导慢性肾脏病模型大鼠骨病调节因子影响的机制研究。方法:6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骨化三醇组(0.045μg·kg-1)、补肾健骨方低、中、高剂量组(1.2,2.4,4.8 g·kg-1),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用含有0.75%腺嘌呤的毒性饲料连续喂养4周建立慢性肾脏病骨与矿物质代谢异常(CKD-MBD)模型。从第5周开始,补肾健骨方低、中、高剂量组和骨化三醇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4周。给药结束后,检测血清学指标、肾脏组织病理改变、骨密度(BMD)、骨组织中FGF23、钠-磷协同转运蛋白IIa(Na PiIIa)、人细胞色素P450家族成员27B1(CYP27B1) 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骨化三醇组和各补肾健骨方组大鼠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磷(P)、甲状旁腺激素(PTH)、FGF23、Na PiIIa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升高,钙(Ca)、BMD、CYP27B1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骨化三醇组和补肾健骨方各剂量组大鼠SCr、BUN、P、PTH、FGF23、Na PiIIa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降低,Ca、BMD、CYP27B1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升高,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骨化三醇组和补肾健骨方中、低剂量组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肾小管严重损伤,炎性细胞间质浸润,同时有大量肾小球硬化并伴有大量扩张的小管和间质纤维化;骨化三醇和补肾健骨方能减轻CKD-MBD模型大鼠的肾脏病理损伤。结论:补肾健骨方通过FGF23调节骨代谢和改善肾功能,对大鼠CKD-MBD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抗感染药学》2018,(8):1381-1383
目的:分析血清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和胃泌素水平的变化与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86例资料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6例资料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PINP、胃泌素、Hp阳性与Hp阴性患者血清PINP和胃泌素水平测得值的差异,以及观察组患者的Hp根除率及其根除Hp治疗前后的PINP、胃泌素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PINP水平测得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胃泌素水平测得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p阳性患者的血清PINP水平测得值明显低于Hp阴性患者(P<0.05),血清胃泌素水平测得值明显高于Hp阴性患者(P<0.05);经根除Hp治疗后的血清PINP水平测得值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胃泌素水平测得值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PINP水平明显下降,胃泌素水平明显上升;血清PINP、胃泌素水平的变化与Hp感染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伴早期肾损伤患者的降压效果,并探讨血清中叶素(IMD)、胱抑素C(CysC)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的变化.方法 将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缬沙坦160 mg,1次/d;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20 mg/次,1次/d,睡前服用,疗程12月.比较用药前后血压变化、达标率(血压< 140/90 mmHg)(1 mmHg=0.133 kPa).同时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应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IMD、CysC及FGF23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58,P=0.340;t=-0.737,P=0.463),治疗12月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降低(P<0.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降压效果更明显(t=2.403,P=0.018;t=2.107,P=0.037).对照组达标率73.33%,试验组达标率8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57,P=0.037).两组治疗前血清IMD、FGF23及Cys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78,P=0.564;t=-0.698,P=0.487;t=-0.179,P=0.858);治疗12月后,两组血清IMD、FGF23及CysC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清IMD、FGF23及CysC表达水平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55,P<0.001;t=-4.230,P<0.001;t=3.417,P=0.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伴早期肾损伤患者降压效果明显,血清IMD、FGF23、CysC水平的下调可能是其缓解肾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任晓静  程远  谭倩 《安徽医药》2019,40(10):1134-113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钙素(BGP)和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在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376例为研究对象(T2DM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人群100例作为对照(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糖、脂代谢指标及BGP、β-CTX水平差异,分析T2DM患者BGP、β-CTX水平与糖、脂代谢指标的关系。结果 T2DM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和β-CTX水平均高于对照组,BG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患者BGP水平与FBG、HbAlc呈负相关(r=-0.524、-0.362,P均<0.05),与TG和TC无关(r=-0.125、-0.056,P均>0.05),β-CTX水平与以上指标均无相关性(r=0.094、0.164、-0.031、0.042,P均>0.05);高水平和低水平BGP(以7 ng/L界限)的T2DM患者间FBG、HbA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HbAlc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GP是影响HbAlc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β-CTX与HbAlc无关(P>0.05);以FBG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GP和β-CTX均不是影响HbAlc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结论 T2DM患者BGP水平与HbAlc呈负相关,且是影响HbAlc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20.
王彦英  王淑  王丽萍  李冰  宋莎莎 《安徽医药》2021,25(9):1749-1752
目的 探讨骨代谢相关指标与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病人发生骨质疏松相关性骨折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5月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44例围绝经期骨质疏松且发生骨折的病人作为病例组、80例围绝经期骨质疏松但是未发生骨折的病人作为对照组;调查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procolla?gen,P1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Special sequence ofβ-carboxyl terminal 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β-CTX)、骨钙素N端中分子(Osteocalcin N-terminus molecule,N-MID)、25-羟基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VitD]的水平;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上述指标与围绝经期骨质疏松且发生骨折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骨折病史、是否参与体育锻炼、每天的日照时间、吸烟、饮酒、高血压、血脂异常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的骨密度为(0.48±0.07)g/cm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56±0.08)g/cm2(P<0.001),病例组的糖尿病合并率为25%,高于对照组的5%(P<0.05);病例组病人血清P1NP、β-CTX的水平分别为(64.81±10.44)μg/L、(0.68±0.07)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07±8.95)μg/L、(0.60±0.08)μg/L(P<0.001),病例组25-(OH)VitD水平为(21.84±2.40)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40±3.12)μg/L(P<0.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P1NP、β-CTX的水平升高、25-(OH)VitD水平降低、骨密度降低、合并糖尿病是围绝经期骨质疏松发生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血清P1NP、β-CTX的水平升高、25-(OH)VitD水平降低会增大围绝经期骨质疏松发生骨折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