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研究美兰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对变形链球菌生长的作用 ,探讨美兰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用于龋病预防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比浊法测定有无美兰存在条件下变形链球菌的OD值 ,采用麦氏比浊法测定不同浓度SOD条件下变形链球菌的生长量。结果 :美兰对变形链球菌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不同浓度SOD对变形链球菌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结论 :美兰及SOD均能清除氧自由基 ,但由于作用机制不同 ,二者对变形链球菌生长作用的表现不同。美兰的抑菌作用有望用于龋病预防。  相似文献   

2.
美兰抑制变形链球菌产酸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美兰对变形链球菌在外源性糖培养条件下产酸的抑制作用 ,探讨美兰作为一种新型防龋制剂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将美兰加入变形链球菌糖培养液的方法 ,以不加美兰者作对照 ,用气相色谱法检测不同培养条件下变形链球菌培养液中产生有机酸的种类和数量。结果 美兰组有机酸的总量为 14.6 6± 5 .42 mmol/L,与对照组比较相差显著 (P<0 .0 1) ;其中以乳酸的量为最高 ,且均未检出丙酸和丁酸。结论 美兰具有抑制变形链球菌产酸的作用 :美兰作为防龋制剂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的 研究美兰对变形链球菌生长和产酸代谢的作用以及对体外菌斑糖酵解模型产酸代谢的作用,以探讨美兰防龋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比浊法测定不同培养条件下变形链球菌培养液的OD值;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不同培养条件下变形链球菌培养液中有机酸的种类和数量;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体外菌斑糖酵解模型产酸液的 pH值。结果 (1)美兰组细菌OD值低于生理盐水组,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不同血清型变形链球菌的3个处理组中均可检测到有机酸的产生,葡萄糖组有机酸的总量最多,美兰组有机酸的总量最少;(3)美兰组产酸液的pH值与阴性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阳性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美兰可以抑制变形链球菌的生长、产酸代谢以及菌斑的产酸代谢。  相似文献   

4.
美兰对变形链球菌代谢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美兰对变形链球菌活性氧代谢及产酸代谢的作用,探讨美兰防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电子自旋捕捉法研究美兰对变形链球菌活性氧代谢的作用;采用气相色谱法研究美兰对变形链球菌产酸的抑制作用。结果:美兰使变形链球菌糖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特征性的DMPO-O2^-和DMPO-OH-ESR信号消失,并使得变形链球菌产酸总量显著减少。结论:美兰对变形链球菌活性氧代谢和产酸代谢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美兰具有一定的防龋作用。  相似文献   

5.
林静  朱明  李新尚  赵今 《口腔医学》2011,31(5):257-260
目的 采用析因实验设计研究天然维药没食子鞣质及没食子鞣质联合氟化钠对变形链球菌浮游及生物膜状态下乳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用含2%蔗糖的脑心浸液液体培养基分别培养浮游和生物膜状态下的变形链球菌,根据析因实验的分组将配置好的没食子鞣质、氟化钠、没食子鞣质联合氟化钠加入相应的菌液中厌氧培养18 h。通过还原性辅酶Ⅰ氧化法测定乳酸脱氢酶活性。使用SPSS 17.0软件包对实验结果进行析因分析,对药物抑制率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生物膜状态下乳酸脱氢酶的活性较浮游状态下高;没食子鞣质、氟化钠、没食子鞣质联合氟化钠对浮游和生物膜状态下的乳酸脱氢酶活性均有抑制作用,浮游状态下乳酸脱氢酶对药物作用更敏感;没食子鞣质对乳酸脱氢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抑制率没食子鞣质>氟化钠>没食子鞣质联合氟化钠。结论 没食子鞣质可能是通过抑制乳酸脱氢酶活性抑制变形链球菌产酸,从而达到防龋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LuxS基因突变对变形链球菌产酸代谢的影响,以探讨变形链球菌LuxS基因缺陷菌株致龋毒力的变化。方法:采用比浊法测定不同培养条件下变形链球菌LuxS基因缺陷菌株培养液的吸光度A值;同时测定不同培养条件下培养基上清液的pH值。结果:基因缺陷株细菌A值显著低于标准株(P〈0.05);培养基初始pH〉5.0时,其产酸量小于亲代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变形链球菌LuxS基因缺陷菌株的产酸代谢能力下降,其致龋力小于亲代菌株。  相似文献   

7.
氟化微量元素制剂对变形链球菌产酸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比较氟化微量元素制剂对变形链球菌产酸及乳酸脱氢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含相同氟浓度的5种氟化微量元素制剂(氟化锌、氟化镧、氟化亚锡、氟化锶、氟钼酸铵)和氟化钠分别加入到含变形链球菌菌悬液的BHI培养基中,采用二硝基苯肼法并利用720A型离子仪,观察变形链球菌乳酸脱氢酶活性及培养液pH的变化。结果氟化锌、氟化亚锡对变形链球菌乳酸脱氢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强于氟化钠(P<0.01);氟化锌、氟化亚锡抑制变形链球菌产酸的作用亦强于氟化钠(P<0.05)。结论锡、锌等微量元素可提高氟化物的防龋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不同培养条件下变形链球菌代谢产生活性氧的情况 ,研究变形链球菌活性氧代谢的酶学基础 ,探讨变形链球菌活性氧代谢产物对菌斑微生态的作用。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变形链球菌培养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dismutase ,SOD)含量 ;采用电子自旋捕捉法检测不同培养条件下变形链球菌产生活性氧的情况及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nicotinamideadeninedinucleotidereduced ,NADH)对次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体系和Fe —H2 O2 体系产生活性氧的影响。结果 :在生理盐水培养条件下 ,变形链球菌培养液中能检测到特征性的二甲基吡咯氮氧化物 (dimethylpyridineN -oxide ,DMPO) -O2 ·和DMPO -OH·的电子自旋共振 (elec tronspinresonance ,ESR)信号 ;外源性糖使变形链球菌培养过程中产生的特征性ESR信号增强 ;美兰则使ESR信号消失 ;NADH使得次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体系和Fe —H2 O2 体系的ESR信号明显减弱甚至消失 ;在变形链球菌培养液中检测到SOD。结论 :不同培养条件下变形链球菌代谢产生O2 ·和OH·的量不同 ,NADH氧化酶催化的反应可能是变形链球菌产生活性氧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美蓝对变形链球菌生长、产酸代谢的作用和对体外菌斑糖酵解模型产酸代谢的作用,以及动物实验研究美蓝预防龋病的效果,为美蓝预防龋病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比浊法测定不同培养条件下变形链球菌培养液的吸光度A值;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不同培养条件下变形链球菌培养液中有机酸的种类和数量;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体外菌斑糖酵解模型产酸液的pH值;采用Keyes龋病评分法观察美蓝对Sprague-Dawley(SD)大鼠磨牙龋的预防效果。结果:①美蓝组细菌A值低于生理盐水组,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不同血清型变形链球菌的3个处理组中均可检测到有机酸的产生,葡萄糖组有机酸的总量最多,美蓝组有机酸的总量最少。③美蓝组产酸液的pH值与阴性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阳性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在E级和Ds级两级龋损中,美蓝组与蒸馏水组相差非常显著(P〈0.01),与氟化钠组相差不显著(P〉0、05);Dm级龋损仅见于蒸馏水组,美蓝组或氟化钠组均未发生;Dx级龋损在3组中均未出现。结论:美蓝可以抑制变形链球菌的生长、产酸代谢和菌斑的产酸代谢,能够减少SD大鼠磨牙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麦芽糖醇对变形链球菌生长和产酸的影响。方法用含2.5%麦芽糖醇(麦芽糖醇组)、木糖醇(木糖醇组)、蔗糖(蔗糖组,作为阳性对照)的TYE液体培养基以及空白TYE液体培养基(阴性对照组),厌氧条件下培养变形链球菌,测定在不同时间段各液体培养基的光密度(OD)值和pH值。实验结果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输入和分析。结果变形链球菌在麦芽糖醇、木糖醇和空白TYE液体培养基内的生长和产酸受到抑制,而在蔗糖组的生长和产酸非常显著。结论麦芽糖醇可以抑制变形链球菌的生长和产酸,可作为一种理想的防龋甜味剂。  相似文献   

11.
变形链球菌活性氧代谢规律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变形链球菌代谢产生活性氧的规律及其酶学基础,探讨变形链球菌活性工谢产物对菌斑微生态的作用。方法:采用电子自旋捕捉法检测不同培养条件下变形链球菌产生活性氧的情况及 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reduced,NADH)对次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体系和Fe^2 -H2O2体系产生活性氧的影响。结果:在变形链球菌培养液中可供测到特征性的二甲基吡咯氮氧化物(dimethyl pyridine N-oxide,MDPO)-O^-2和DMPO-OH的电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ESR)信号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美蓝使变形链球菌培养过程中产生的特征,ESR肖失;NADH对变形链球菌培养过程中产生的特征性ESR信号没有明显影响,但是NADH可使次黄嘌呤-黄嘌呤经酶体系和Fe^2 -H2O2体系的ESR信号明显减弱甚至消失。结率:变形链球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了O^-2和OH,NADH氧化酶催化的反应可能是变形链球菌产生活性氧化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外源性糖对变形链球菌活性氧代谢的作用,探讨外源性糖及变形链球菌活性氧代谢对菌斑微生态的作用。方法:采用电子自旋捕捉法(electronspinresonance, ESR)检测不同糖培养条件下变形链球菌产生活性氧的情况。结果:随着糖浓度的提高,变形链球菌产生活性氧的量增加;外源性糖溶液培养时间在2h以内,变形链球菌产生活性氧的量最多;不同类型糖均促进变形链球菌产生活性氧。结论:外源性糖促进变形链球菌活性氧代谢。  相似文献   

13.
The effects of safrole on the defensive functions of human neutrophils were examined. At the concentrations employed in this study, safrole did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viability of peripheral blood neutrophils as verified by their ability to exclude trypan blue dye. However, exposure of neutrophils to safrole inhibited their bactericidal activity against oral pathogens, including 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 and Streptococcus mutans, in a dose dependent manner. In addition, safrole inhibited the production of bactericidal superoxide anion by neutrophils as measured by cytochrome c reduction. In conclusion,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safrole reduced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d the superoxide anion production of neutrophils. Inhibition of the defensive functions of neutrophils may be one possible mechanism by which safrole compromises the oral health.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绿茶、野菊花、薄荷提取物及其混合物对变形链球菌增殖、产酸及粘附能力的影响。方法:变形链球菌在含有不同浓度植物提取物的MS培养基中培养24 h后,进行离心,清洗,将菌细胞混悬于一定体积蒸馏水中,分光光度计测出A值。使用pH仪测定离心后上清液pH值。玻片粘附法观察提取物对变形链球菌粘附能力的影响。结果:各浓度的提取物及其混合物对变形链球菌增殖、产酸、粘附均有抑制作用(P<0.05)。浓度为24 g/L时,绿茶较其他提取物抑制变形链球菌增殖能力强(P<0.01)。浓度为0.75 g/L、1.5 g/L、3 g/L时,混合物抑制变形链球菌粘附能力较同浓度其他提取物强(P<0.05)。结论:3种植物提取物均具有一定防龋能力,在抑制变形链球菌粘附能力方面三者可协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人工体外菌斑模型,研究美兰和洗必泰对人工体外菌斑代谢产酸的作用,探讨用人工体外菌斑模型评价防龋制剂防龋效果的可行性。方法:采用pH计分别测定不同生长时期及美兰和洗必泰处理后人工体外菌斑模型产酸液的pH值。结果:成功建立了人工体外菌斑模型;随着该模型生长时间的延长,产酸液pH降低;随着该模型在产酸液中培养时间延长,产酸液pH逐渐降低;美兰和洗必泰对生长96h人工体外菌斑代谢产酸没有明显作用,对生长48h人工体外菌斑代谢产酸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用人工体外菌斑模型评价防龋制剂的防龋效果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壳寡聚糖对变形链球菌表面疏水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壳寡聚糖对变形链球菌细胞表面疏水性的影响,从而进一步了解壳寡聚糖影响细菌黏附的机制。方法:使用不同浓度(10-2、10-1、1g/L)的壳寡聚糖溶液处理变形链球菌,并采用微生物黏着碳氢化合物法测试细胞表面疏水性。结果:随壳寡聚糖浓度增加,变形链球菌ATCC25175细胞表面疏水性有显著性降低。结论:壳寡聚糖可能通过降低细菌表面疏水作用而抑制变形链球菌的黏附。  相似文献   

17.
刘晓璇  方圆  王瑞 《口腔医学》2021,41(8):673-677
摘要:目的:研究氟化钠(Sodium fluoride,NAF)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gallate,EGCG)联合应用对变异链球菌的影响。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分别测量NAF与EGCG对变异链球菌的最小细菌抑制浓度MIC值,采用棋盘微量稀释法测量NAF与EGCG联合作用于变异链球菌的MIC值,并计算FIC指数。结果:NAF单独作用于变异链球菌MIC值为100ppm, EGCG单独作用于变异链球菌的MIC值为500ppm,NAF与EGCG联合应用时MIC值分别为25ppm和62.5ppm,FIC指数为 0.375,FIC指数小于0.5。结论:NAF与EGCG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抑制变异链球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combined inhibitory effect of fluoride and xylitol on acid production by mutans streptococci, Streptococcus mutans NCTC10449 and Streptococcus sobrinus 6715, from glucose under strictly anaerobic conditions at fixed pH 5.5 and 7.0. The bacteria were grown in a tryptone-yeast extract broth under strictly anaerobic conditions (N2: 80%; H2: 10%; CO2: 10%). Reaction mixtures for acid production from glucose contained bacterial cells with fluoride (0-6.4 mM) and/or xylitol (60 mM). Acidic end products of glucose fermentation and intracellular glycolytic intermediates were assayed. The combination of fluoride and xylitol inhibited acid production more effectively than fluoride or xylitol alone. In the presence of fluoride and xylitol, the proportion of lactic acid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cidic end products decreased, while the proportion of formic and acetic acids increased. Analyses of intracellular glycolytic intermediates revealed that xylitol inhibited the upper part of the glycolytic pathway, while fluoride inhibited the lower part. 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fluoride and xylitol together have synergistic inhibitory effects on the acid production of mutans streptococci and suggests that xylitol has the potential to enhance inhibitory effects of low concentrations of fluorid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