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腔内避孕器(IUD)对月经的影响及护理对策.方法:就诊放置宫腔内避孕器后月经异常的育龄期妇女1565例,采取健康教育、建立月经卡、止血药物治疗、更换或取出节育器及强化营养饮食等一系列护理对策.结果:绝大部分患者的月经改变均能基本恢复,1年后,因月经血量问题要求取出的,仅占放环总数的2%~5%.结论:针对宫腔内避孕器导致月经改变的原因,给予适当的护理,可帮助放环妇女尽快恢复正常月经,提高IUD续用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本地区妇女取出宫内节育器的原因及手术难易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139例行宫内节育器取出手术的病例,对取环原因和手术困难原因作统计分析,比较各组之间及组内各环型间的发生率。结果:139例中月经异常原因最多约占40.3%;绝经期取出约占19.4%;环移位占15.8%。取器困难16例,占11.5%,取器顺利占87.5%。取器困难中有4例节育器超过放置年限,取器时节育器断裂。5例绝经5年以上取出困难。结论:宫内节育器取出中月经异常、环移位比例大,加强知情选择引导和置器后随访,可减少因症取出和取器断裂。慎重选择节育器型号,努力提高放置技术,可减少节育器下移。大力宣传绝经半年取器,可以减少困难取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3年内取出宫内节育器(IUD)的服务对象进行取出因素调查,分析本地区3种宫内节育器(Tcu220 c、元宫药铜220、MLcu375)取出因素。方法:汇总统计2006~2008年3年内我区12个镇级计划生育服务所放置的3种宫内节育器续用不足12个月取出的457例,对放置IUD后位置下移、月经改变、不规则阴道流血及疼痛等常见取出因素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457例宫内节育器取出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因宫内节育器下移[Tcu220 c(47.61%)、元宫药铜220(54.55%)、MLcu375(48.6%)]在3种宫内节育器取出因素中比率最高。结论:宫内节育器下移是我区取出宫内节育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节育器的取出因素。方法:宫内节育器(IUD)的取出时间是月经净后37天内;带器妊娠者人工流产同时取出节育环;绝经期妇女绝经后半年将环取出。结果:①异常子宫出血,月经过多230例,占23.3%。②带环妊娠177例,占17.93%。③节育器脱落、变形、扭曲、倒置共60例,占6.08%。④因盆腔炎取器者52例,占5.27%。⑤因要求生育、离婚、丧偶取器者68例,占6.89%。⑥因合并子宫肌瘤,输卵管结扎后取器,IUD嵌顿或异位及原因不明取器者共147例,占14.89%。⑦IUD到使用年限取器,绝经期妇女取器者253例,占25.63%。结论:我们应该代副作用与脱落率及妊娠率较小的IUD。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4例绝经后子宫出血、宫内节育器患者的临床分析,认为绝经后宫内节育器是绝经后子宫出血原因之一。因此绝经1年内,必须取出宫内节育器,并将之列为宫内节育器的宣教常规。  相似文献   

6.
放环后月经异常及子宫出血是妇科的一种常见病,古代医籍 中无该病记载.子宫出血是指非月经期阴道不规则出血,属祖国医学崩漏范畴.月经异常按其症状,主要属于祖国医学的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范畴.现代医学认为放环后月经异常及子宫出血主要病因为宫内节育器损伤子宫内膜血管、异物反应和凝血功能改变所致.目前由于西医治疗本病尚无有效方法,因此,都在探讨用中医中药治疗本病的途径,而且根据目前国内各期刊报导,中医中药治疗本病确实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吉妮宫内节育器在育龄妇女中使用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副作用.方法对212例放置吉妮宫内节育器(IUD) 和194例放置"T"型环宫内节育器妇女进行一年的临床观察和对照研究.结果放宫内节育器1年后随访,吉妮宫内节育器带器妊娠1例,脱落1例,因症取出3例,带器妊娠率、脱落率和因症取出显著低于"T"型环组(P<0.05),续用率高于"T"型环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吉妮固定式宫内节育器(Gynefix IN)的临床效果及放置方法。方法:于月经干净后及人工流产后立即放置吉妮固定式宫内节育器。结果:98例经1年随访观察,子宫出血及腰骶部酸痛等副作用发生率低。从终止情况98例妇女中带器妊娠率为0,月经量增多2例,均为产后哺乳期,月经未复潮前放置。点滴出血4例,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本组无自然脱环及子宫穿孔。结论:吉妮固定式宫内节育器避孕效果好,出血及疼痛等副作用发生率低,特别适用于易脱环者及带器妊娠者,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型节育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宫腔镜处理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的优势和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53例节育器取出困难患者,经宫腔镜检查发现,在宫腔镜直视下(必要时B超引导),采取直接夹取、针状电极电切粘连带,游离节育器后,以取环钩取出、环形电切环切除黏膜下肌瘤后,宫腔镜下取环钩取出,2例因宫内节育器异位入盆腔,经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取出。结果 53例患者中,51例经宫腔镜处理后取出,2例经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取出。结论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的原因与节育器嵌顿子宫黏膜下层、嵌入肌层、套入黏膜下肌瘤蒂部及宫腔形态异常、宫腔粘连包裹节育器及异位有关,宫腔镜有操作方便、直观、图像放大、止血迅速、创伤小、无伤口等优点,是处理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时的首选措施。  相似文献   

10.
耿瑞丽 《中外医疗》2013,(33):147-147,149
目的 对月经受宫内避孕器的影响及其护理方式进行探讨.方法对就诊并在宫腔内放置有避孕器之后其月经出现异常的1 565例育龄期妇女,采取强化营养饮食、取出或更换节育器、止血药物治疗、建立月经卡、进行健康教育等护理方式.结果大多数病患在就诊并采取上述护理方式之后,其月经基本上得到了恢复,在1年之后,由于月经血量而需要取出的人数仅占放环人数的2%~5%.结论 针对由于宫腔内放置避孕器而造成月经发生改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能使放环妇女月经尽可能快的恢复正常,从而使宫腔内避孕器的续用率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11.
妇女绝经后因卵巢功能衰退停止排卵、停止月经.子宫及子宫颈等生殖器官逐渐衰萎和老化,带宫内节育器(简称环)者失击使用价值,但手术取出有一定困难,为减少并发症.保障受术者安全,现将79例总结作以分析、并探讨并发症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吉妮固定式宫内节育器(Gynefix IN)的临床效果及放置方法.方法于月经干净后及人工流产后立即放置吉妮固定式宫内节育器.结果98例经1年随访观察,子宫出血及腰骶部酸痛等副作用发生率低.从终止情况98例妇女中带器妊娠率为0,月经量增多2例,均为产后哺乳期,月经未复潮前放置.点滴出血4例,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本组无自然脱环及子宫穿孔.结论吉妮固定式宫内节育器避孕效果好,出血及疼痛等副作用发生率低,特别适用于易脱环者及带器妊娠者,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型节育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为寻找有效、合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提供理论依据并减少子宫切除率。方法对50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结果置环后患者月经量显著减少,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学意义;置环后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置环3~12月复查,子宫内膜病理显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改变全部消失,内膜呈现分泌期或间质蜕膜样改变;37例贫血患者在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后3个月内,贫血均得以纠正。结论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是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有效的治疗方法,对增生过长的子宫内膜也有明显逆转作用,使绝经过渡期女性能顺利进入绝经期,从而避免手术切除子宫。  相似文献   

14.
断裂、异位、嵌顿的宫内节育器因难以及时取出,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了一定的危害。现将我院2000年2月—2009年12月,复杂性358例宫内节育器在B超监视下取出的临床资料分析,探讨宫内节育器断裂、异位、粘连、嵌顿等原因及取出的手术技巧。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0年2月—2009年12月,我院取出宫内节育器3 978例,其中358例取出困难。358例中重度粘连64例,嵌顿80例,断裂44例,断裂后残余环52例,异位118例,104例来自我院门诊,254例来自外院或基层卫生院未取出转我院门诊。358例患者平均年龄56.1岁(30~73岁),宫内节育器放置时间平均27年(7~46年)。育龄期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人工流产术后立即放置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行人工流产术的妇女108例,按照宫内节育器放置时间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观察组于术后立即放置宫内节育器,对照组术后延迟放置,术后均随访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的术后妊娠率、节育器脱落率、因症取出率、生殖道感染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术后妊娠率、节育器脱落率、因症取出率及生殖道感染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1个月月经异常、痛经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时的月经异常、痛经发生率与对照组并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流产术后立即放置宫内节育器避孕效果好,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含纳米铜,消炎痛、记忆合金钛欣悦宫腔形宫内节育器对改善放器后出血等副反应的效果,为广大妇女选择合适宫内节育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自愿要求放置宫内IUD的健康已婚育龄妇女,根据放置IUD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欣悦宫腔形和活性金属圆形两种宫内节育器各200例,要求所有受试者放环后第1、3、6、12个月到妇科门诊随访,观察内容:月经量、月经期时间、点滴出血、下移、脱落、带器妊娠、腰腹疼痛、白带增多,因症取出率及续用率。结果两组IUD不良反应,因症取出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欣悦宫腔形宫内节育器,设计合理、高效、长效、安全、可逆和高度的可接受性,放置后副作用少,因症取出率低,累积续用率高,从而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王莺 《大家健康》2016,(8):188-189
目的:观察分析安舒环宫内节育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文研究对象选自该院妇产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自愿要求接受放置安舒环宫内节育器,共84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给予观察组妇女放置安舒环宫内节育器,给予对照组放置吉妮柔适环,观察两组妇女不同时期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妇女在术中、术后未发生子宫穿孔和宫内感染,其中观察组的因症取出和带环妊娠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续用率、环脱落率无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术后不规则阴道流血、月经增多、脱落、腹痛、带环怀孕、续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安舒环宫内节育器临床应用效果显著,符合宫腔特点,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满足现代女性避孕需求,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应用取环钳取出宫内断环是一种非常简捷、安全的手术方法。作者对本院应用取环钳取出宫内断环的情况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4年 4月~ 1999年 9月我院用取环钳共取出宫内断环 12例。年龄 2 8~ 4 6岁 ,平均年龄 3 2 .2岁。8例因生育要求取环 ,2例人流取环 ,2例因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取环。其中 3例在本院门诊取环失败 ,7例在中心卫生院取环失败。 4例经 2家医院取环失败。1.2 术前准备和手术方法1.2 .1 术前准备 选择在月经净后 3~ 7天 ,体温正常。常规盆腔 B超检查了解宫内节育器类型、形状、嵌顿等情况。手术器械…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宫内节育器位置进行无创伤性诊断及正确处理 ,我们利用B超对 2 0 1例妇女行B超检查 ,总结了B超诊断宫内节育器位置的研究结果。1 材料和方法收集 2 0 1例因经期延长 ,经血量多 ,肌痛和月经紊乱的患者行B超检查 ,发现宫内节育器异位者 51例 ,年龄 2 3~ 50岁 ,上环时限 1d~ 2 0年 ,金属圆环 39例 ,T形环 10例 ,母体乐 2例 ,其中取环中拉断未取出 3例 ,带环受孕者 16例 ,同时收集因计划生育要求 ,行B超检查是否节育器避孕的无症状者 10 0例 ,年龄 2 3~4 0岁 ,环位下移 7例。B超判断宫内节育器正常位置的标准 :环的上像距宫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不同宫内节育器在阴道分娩月经恢复后使用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来放置宫内节育器的育龄妇女的临床资料,均为阴道分娩月经恢复后放置,随机分为A组(放置吉妮环)和B组(放置爱母环),于术后进行随访.结果 两组在脱落率、因症取出率、续用率、异常出血、下腹痛方面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带器妊娠率、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方面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放置宫内节育器后随着时间的增加,不良反应症状逐渐减轻.结论 吉妮环在避孕效果以及对子宫内膜的刺激方面明显优于爱母环,具有较好的避孕效果和舒适度,女性更容易接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