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医刊》2002,37(11):44-44,55
1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的 5 %。由于胰腺分泌胰岛素的 β细胞被大量破坏 ,胰岛素生成明显减少。血糖持续升高 ,发生糖尿病。这类糖尿病患者必须用胰岛素治疗 ,过去又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的 95 %。患者体内可产生一定量的胰岛素 ,但数量不够或产生的胰岛素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因而血液内葡萄糖聚集 ,水平升高。这类患者一般不需用胰岛素治疗 ,仅用饮食调节加用口服降糖药物即可控制血糖 ,过去又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见表 1。表 1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年龄常为 40岁以下常为 40岁以上体重消瘦常超重发病突然缓慢病因…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是一组因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引起的高血糖为特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此病病程长,疗效不显著,需长期治疗.糖尿病在发达国家中发病率及死亡率仅次于心血管病及肿瘤,我国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80%-90%的患者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MIDDM).控制血糖对糖尿病病人十分关键.约30%MIDDM或者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CTT)结果显著升高,提示体内胰岛素B细胞功能衰竭或极度胰岛素抵抗,这类患者用减轻胰岛素抵抗措施,合并磺脲类口服降糖药治疗往往效果不理想,需外用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3.
金日 《开卷有益》2009,(9):18-19
糖尿病是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导致的代谢障碍综合征,其临床特点就是高血糖。胰岛素缺乏或作用障碍的形式有多种,一种是完全缺乏,另一种是相对缺乏。胰岛素完全缺乏,即1型糖尿病,过去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这类患者体内没有胰岛素分泌,终身需要外源性胰岛素替代治疗。如果胰岛素应用得当,血糖、血压、血脂控制良好,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组异质性代谢性疾病,由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所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伴血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障碍为特征。糖尿病可分为1型和2型,1型糖尿病的主要病因是由于自身免疫对胰岛β细胞破坏后造成胰岛素分泌的绝对缺乏,故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胰岛素治疗来维持生命;2型糖尿病的发生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减少或是胰岛素抵抗,可表现为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相对缺乏,或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伴或不伴胰岛素抵抗[1]。  相似文献   

5.
近十余年来由于对糖尿病的病因、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研究的进展 ,1 997年经美国糖尿病协会 ( ADA)委员会报告公布 ,提出了更新糖尿病分型和诊断标准的建议 ,并于 1 998年和1 999年经世界卫生组织 ( WHO)咨询委员会认可的分型摘录如下 :1 .1型糖尿病(胰岛 β细胞破坏 ,通常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 )·自身免疫性 :急性型、迟发型·特发性2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相对缺乏 ,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有胰岛素抵抗 )3.其他特殊类型·胰岛 β细胞功能基因异常·胰岛素作用基因异常·胰腺外分泌疾病·内分泌疾病·药物或化学制剂·感染…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是全世界患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糖尿病是一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的内分泌疾病,以高血糖为主,因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质、脂肪和继发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临床上出现烦渴、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约15%的患者在发病开始通过单纯的饮食和运动疗法可使血糖达到满意控制,但这部分病人一半以上1年后必须在饮食和运动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抗糖尿病药物治疗.在临床上多以Ⅱ型,即非胰岛素依赖型,以口服降糖药物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小儿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为主,引起高血糖和糖尿.小儿患者易出现酮症酸中毒,后期常有血管病变,眼及肾最易受累.小儿糖尿病多数为Ⅰ型糖尿病,亦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过去称为脆性糖尿病或幼年期糖尿病.少数为Ⅱ型糖尿病,亦称少年起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又称Mody.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DM)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引起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代谢异常。在我国患病人群中,以2型糖尿病(T2DM)为主,占93.7%,1型糖尿病(T1DM)占5.6%,其他类型仅占0.7%[1]。  相似文献   

9.
胰岛素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DM)在发达国家中发病率及死亡率仅次于心血管及肿瘤,我国近年来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其中80%-90%的患者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控制血糖对糖尿病病人十分关键,约30%NIDDM患者口服葡萄糖对糖尿病(OGTT)结果显示显著升高,提示体内胰岛素B细胞功能衰竭或极度胰岛素抵抗这类患者用减轻胰岛素抵抗措施,合并磺脲类口服降糖药治疗往往效果不理想,需外用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该病已被列为继心脑血管、癌症之后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病。据WHO估计,1995~2025年全球糖尿病发病率将增至3%~5%,预计达3亿患者。糖尿病分为1型(胰岛素依赖型)和2型(非胰岛素依赖型)两种类型,其中2型患者占糖尿病的90%以上。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细胞受损,致使血浆胰岛素水平远低于正常;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胰岛素水平正常或稍低,但自身对胰岛素产生抵抗,致使胰岛素相对不足,引起糖代谢紊乱,最终导致心脑血管病变、肾功能衰竭、视网膜病变等。治疗2型糖尿病的主要药物有磺酰脲类、双胍类降血糖药、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胰岛素增敏剂。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糖尿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根据研究估计,到2030年世界将会有近4.4亿人患糖尿病,相比2010年增长到总人口的7.7%[1]。糖尿病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即1型糖尿病,此种类型占患病总人数的10%左右;另一种是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即2型糖尿病,占患病总人数的90%左右[2]。糖尿病血管病变是糖尿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分为微血管病变和大血管病变。是病人  相似文献   

12.
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展的疾病,在存在胰岛素抵抗的情况下,胰岛素分泌尤其是对进餐刺激的反应是逐渐减少的.近20- 30%的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胰岛素来控制其持续存在的高血糖.本研究采取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双相门冬胰岛素对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作为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症,症状主要分为1型和2型糖尿病,又称为胰岛素依赖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目前糖尿病的药物治疗主要是胰岛素治疗.本文对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进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2型糖尿病是以胰岛素相对缺乏和(或)胰岛素抵抗为主,是糖尿病的主要类型,占糖尿病的90%,近年来,儿童、青少年发病人数呈增加趋势,大多隐匿起病,仅有轻微甚至无症状,已发生或出现不可逆的心血管和其他器官(如肾脏、视网膜)的晚期损害才被诊断糖尿病.目前,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与生命安全的疾病之一.近年来,人们逐渐发现一些与糖尿病发病有关因素,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者正不断增多,其并发症日趋严重,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1]。人口老龄化的到来。4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发病率高达12%,其中Ⅱ型占95%。糖尿病是中老年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糖尿病是由不同原因引起胰岛素缺乏或周围组织对胰岛素发生抵抗,致使机体血糖、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以慢性高血糖为突出表现的疾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的范畴.是一种常见、多发的慢性疾病,与癌症、心血管疾病并称为世界三大疾病.晦床分为胰岛素依赖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两类,目前尚缺乏根治药物.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引起血糖水平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代谢紊乱综合征,多在35~40 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1].随着病程的进展,该病累及血管、肾脏、视网膜等身体重要组织和器官,是致残、致死的重要疾病之一,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治疗的关键在于尽快恢复胰岛素分泌功能,促使血糖达标,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格列齐特是一种新型磺脲类降糖药物[2] ,降糖效果良好;二甲双胍肠溶片是双胍类降糖药物[3] ,是临床常用的治疗糖尿病药物.为评价二甲双胍肠溶片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本研究对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 糖尿病是内科系统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于机体不能产生或适当利用胰岛素所致,分Ⅰ型和Ⅱ型两类。Ⅰ型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Ⅱ型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此病典型的病状为多尿、多食、消瘦、无力、血糖增高,病人需长期服药治疗和做好自我护理,根据此病的特点,结合临床,病人应做好如下几点: 1.心理方面 此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病程长、恢复慢,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糖代谢紊乱的一种疾病。它分两种类型:有些病人必须终生注射胰岛素,才能使血糖保持一定水平,此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也有些病人只需口服降糖药物,即可降低血糖和尿糖,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后者占病人总人数的95%,其中以老年人居多,且有继续增加的趋势,加之生理与病理的情况比较特殊,故怎样合理选用药物已成为老年糖尿病病人及其家属颇为关心的问题。现优选部分药物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是我国高发的慢性疾病,发生机制为机体对胰岛素抵抗伴随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引起的胰岛素相对缺乏。2型糖尿病为进展性疾病,随自然病程发展对外源性血糖控制的依赖增大、导致多组织器官病变,引起多种继发性并发症发生。传统治疗对药物依赖性大,且口服药物和外源性胰岛素只能暂时维持血糖或暂时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无法根本治愈。随着干细胞研究的深入,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定向分化潜能为修复受损组织恢复胰岛功能进而治疗糖尿病开辟了新思路。本文从不同类型干细胞治疗2型糖尿病的方法、优缺点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对研究糖尿病和糖尿病并发症致病机理、应用干细胞移植技术恢复胰岛素独立性以及建立干细胞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评价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